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03-10 浏览次数:61 类型:期末考试
一、<h1 align=left >识字与写字(17分)</h1>
  •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2. 下图为柳公权的楷书作品,请仔细赏读后,按要求作答

    1. (1) 把书法作品中的内容准确、工整、美观地誊抄在田字格中。

    2. (2) 填空:柳公权是我国 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用笔,点画棱角分明,结构精妙。他和颜真卿被人们称作“颜筋 ”。
    3. (3) 结合日常的学习经历,我感觉练习书法很有益处:第一,;第二, 。因此,我会坚持把书法练下去。
  • 3. 词语积累

    轻歌

    余音绕

    别出心

    解囊

    崖峭壁

    露无遗

    然而止

    一发

二、<h1 align=left >积累与运用(16分)</h1>
  • 4. 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 、署名和日期五部分组成。 B . 依据倡议的对象写称呼。有时也可以不用称呼,在正文中点出即可。 C . 倡议书的最后必须要署名,可以不写日期。 D . 倡议书正文可以分点写清楚倡议的内容。
  • 5. 下面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汤汤乎若流水”中“汤汤”的意思是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B . “路转溪桥忽见”中“见”同“现”,出现。 C . “五岭逶迤腾细浪”中“五岭”指一座叫作五岭的大山。 D . “两山排闼送青来”中“闼”指小门。
  •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五谷指:稻、麦、菽、稷、黍。五彩指:白、黑、红、黄、绿。 B . 中国的国剧是京剧,以鞭代马是京剧表演艺术中的常用表现手段。 C .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出自鲁迅的《学界的三魂》。 D . “等闲识得东风面”中的“闲”是“悠闲”的意思。
  • 7.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成语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我们应该善待这份遗产。从较高层次的要求说,要积极研究它,挖掘它的深刻内涵,探讨如何在新的时代将它发扬光大。从较低层次的要求说,要正确地理解它,使用它。然而,我们许多人连这起码的要求也做不到,生活中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A . 我们要正确地理解和使用成语。    B . 我们应该善待成语这份文化遗产。 C . 生活中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D . 成语是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
  • 8. 下面是一位同学围绕“体育迷老爸”这个题目选择的材料,其中不能用来表达中心意思的一项是(   )
    A . 喜欢看电视的体育频道栏目。 B . 双休日喜欢登山、骑车,常参加俱乐部的骑行活动。 C . 边吃饭边教育我要专心学习。 D . 到体育馆观看篮球比赛、羽毛球比赛等,一场也不落下。
  • 9. 按要求把语段补充完整。
    1. (1) 考场上十分安静,只听见,只听见 ,越发地让人感到被一种紧张的气氛包围着。我(紧扣加点的词语补充这个句子)。这时,老师走到我跟前,轻轻拍拍我的肩膀,(写词语,不用上“说”字):“放轻松,稳住神,这些题目都不难。”
    2. (2) 选择下面的一个词组,把你想到的内容用几句话写出来。

      新鲜的空气   新鲜的蔬菜   新鲜的事情

三、<h1 align=left >梳理与探究(7分)</h1>
  • 10. 回忆古诗学习经历,对照问题,连一连。

    问题一:学习不理解的字词 

    策略 A.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历史背景

    问题二:理解诗句中的画面

    策略 B. 发挥想象,在脑海中勾勒出画面

    问题三: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

    策略 C. 借助注释进行理解

  • 11. 结合学习经历,完成古诗学习。

    1. (1) 请用几句话描述“千里莺啼绿映红”的画面。
    2. (2) 刘文对古诗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四百八十寺”产生了疑问,他想知道到底南朝修建了多少寺庙,为什么要兴修如此众多的寺庙,诗人想借“四百八十寺”表达内心怎样的情感。请你告诉刘文应该运用怎样的策略,才可以解开心中的谜团。
四、阅读与鉴赏(30分)
  • 12. 课内阅读。
    青山不老

    片段一:《三国演义》中有一个故事,写庞德与关羽决战,身后抬着一具棺材,以示此行你死我活,就是我死了也没什么了不起,埋了就是。真一副堂堂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概。这种气概大约只有在战争中才能表现出来,只有在书本上才能见到。但是当我在一个小山沟里遇到一位无名老者时,我却比读这段《三国演义》还要激动。

    片段二:在屋里说完话,老人陪我们到沟里去看树。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山洪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1. (1) “片段一”是未修改的原文。其中作者说见一位无名的老者比读《三国演义》还要激动。请你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原因。
    2. (2) “片段二”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3. (3) “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山洪的凶猛。”这个句子中,表面是写 ,同时也从深层次歌颂了
    4. (4) 《青山不老》中的老人是代喜增,享年 106 岁。60 年来,他用镐刨锹挖的方法,义务栽树百万余棵,绿化荒山 40 多公顷。请你在老人的精神和行动的感召下,为家乡的植树造林事业撰写一条 20 字以内的宣传标语。

  • 13. 文言文阅读

    “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1. (1) 解释下列字的意思。

      搐:                   乃:

    2. (2)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幅画错在哪里。
    3. (3) 想象一下,“处士笑而然之”,之后他会这样说:
  • 14. 课外阅读。
    童年(节选)

    ① 外公那干瘦匀称的身体靠近我,他讲起了自己童年时代的艰苦岁月,他的用词粗鲁、难懂,但他讲得很流畅,有条有理。他那双绿莹莹的眼睛充满着热情,闪闪发光,他那金色的头发欢乐地竖起来,他那尖尖的嗓音变得又粗又重,他对着我的脸吹嘘起来。

    ②“你到这里来坐的是轮船,是蒸汽送你来的,可是我年轻的时候,得靠自己的力气拉纤,在伏尔加河上逆水行船。船在水里走,我赤着脚在岸上拉纤,踩着又尖又利的碎石子,就这样从日出到黑夜,不停地拉呀,拉呀。太阳晒得后脑壳直冒油,脑袋里像烧化的生铁似的,可还得不停地拉,腰弯得头点地,弯得浑身的骨头咯吱响,汗流满面,汗浸得睁不开眼,看不见路,心里直想哭,眼泪不住地流。阿廖沙,你要知道,什么话也不能说!只能埋头拉纤,不停地走。有时候滑脱了纤索跌倒了,跌个嘴啃泥,这倒该高兴,力气都用尽了,跌一跤也能喘口气,歇那么一小会儿……就这样,我沿着伏尔加这条母亲河的河岸走了三趟。从辛比尔斯克到雷宾斯克,从萨拉托夫到这里,又从阿斯特拉罕到马卡里耶夫的集市。这三趟足足有几千俄里!到了第四个年头,我就当上了大船的工长,因为我向老板显示出聪明能干!”

    ③ 听着外公的讲述,我觉得他像一朵云彩似的迅速地长大,由一个干瘦的小老头变成了童话中的大力士,他一个人用纤绳拉着一条巨大的灰色货船沿着伏尔加河逆流而上……

    1. (1) 童年的作者是(国家)作家 (姓名)。
    2. (2) “他那双绿莹莹的眼睛充满着热情,闪闪发光,他那金色的头发欢乐地竖起来,他那尖尖的嗓音变得又粗又重,他对着我的脸吹嘘起来。” 这里写人物运用了 描写和 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外公吹嘘时有趣的样子。
    3. (3) “他一个人用纤绳拉着一条巨大的灰色货船沿着伏尔加河逆流而上……”这里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
      A . 表示引文的省略 B . 表示语意未尽 C . 表示列举的省略
    4. (4) 仔细阅读第②自然段,外公描述的是 的场景,令人感受到他年轻时工作的
    5. (5) 读过《童年》这部著作后,其中哪一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简要叙述对这个人物的看法。
五、<h1 align=left >写作与表达(30分)</h1>
  • 15. 生活是一本博大精深的无字之书,给我们以启迪和思考。在生活中,我们能感受到人间的真情,领悟到做人的道理,感悟到生命的意义……这些都是生活给我们的馈赠。请以“               最珍贵”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写出真情实感。450 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