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

更新时间:2023-03-12 浏览次数:4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句话的寓意是(    )
    A . 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    B . 人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C . 个人与社会相互补充、相互替代    D .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 2. 2022年6月5日上午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陈冬(河南籍)、刘洋(河南籍)、蔡旭哲(河北籍)依次进人天和核心舱。由此可以看出三位宇航员的社会关系属于( )
    A . 血缘关系    B . 地缘关系    C . 业缘关系    D . 法律关系
  • 3. 2022年4月15日,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正式启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与人民日报客户端一起,受权开设“我为党的二十大建言献策"专栏。开设此专栏说明(    )
    A . 网络让我们每个人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B . 网络是我们处理国家政务的最重要途径 C . 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会疏离现实的人际关系 D . 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拓宽了民主渠道
  • 4. 2022年1月25日,中央网信办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清朗.2022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网络水军、流量造假、未成年人网络环境等问题,切实维护了网民利益。这启示青少年要( )

    ①学会理性辨别,提高媒介素养   

    ②恪守道德底线,传播网络正能量

    ③学会信息节食,拒绝使用网络   

    ④完善相关法规,加强网络管理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5. 社会生活需要有秩序,秩序对社会生活的意义在于(    )
    A . 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B . 社会秩序限制了人们的自由 C . 社会秩序能维护社会正常运行,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D . 社会秩序有助于国家治理,与我们每个人无关
  • 6. 2021年7月2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现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规定,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修正草案对此修改为:“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我国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进行修改,说明(    )

    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积极改进规则

    ②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③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④规则的改进和完善是国家的事,与我们无关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7.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多地发生了故意瞒报,漏报从而致他人感染的情况。名地公安机关以涉嫌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耶对,上述事件立案侦查。上述案件告诉我们(    )
    A . 法治和自由相互对立,二者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B .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违法就要受刑罚处罚 C .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D . 公民应积极执法,共同打击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 8. 尊重是维系良好关系的前提,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特征。尊重应从我做起,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    )

    ①积极关注、尊重他人   

    ②平等对待他人   

    ③只关注自己的感受  

    ④学会欣赏他人

    A . 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 9. 文明礼貌反映着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文化素养和文化素质,是一个人心灵美、语言美和行为美的和谐统一。下列言行符合文明礼貌要求的是(    )

    ①与人交谈时,面带微笑,彬彬有礼   

    ②校园里只向自己班的老师问好

    ③不小心踩到别人的脚时,诚恳道歉   

    ④看电影时,把手机调成静音模式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0. 武汉地铁7号线一位小男孩跟在爷爷身后无意中“逃票”,随后爷爷让其重新刷卡进站,这一视频刷屏网络。言传身教就是好的教育!这件事启示我们(    )

    ①诚信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②要树立诚信意识

    ③诚信做事只能靠他人监督   

    ④家庭教育最重要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②③
  • 11. 下列案例,分别属于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的是(    )

    ①郝某将不作为的小区物业投诉到市长热线

    ②赵某起诉李某侵犯自己著作权,获赔1.7万元

    ③刘某因汽车质量问题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

    ④区人民检察院向区人民法院起诉朱某制毒贩毒

    A . ①和③ B . ①和④ C . ②和③ D . ②和④
  • 12. 2022年4月份以来,罗某某驾驶大货车在人临过程中,故意隐瞒多次往返中高风险地区行程,并出示虚假信息,欺骗疫情防控检查人员,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恶劣影响,已经涉嫌犯罪。4月12日,临沂兰山公安分局依法对罗某某以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罗某某的行为(    )
    A . 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 . 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法 C . 应受到行政处罚    D . 是一般违法行为
  • 13. 法治精神是法治文化的灵魂。人们没有法治精神,社会就没有法治风尚,法治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根之花、无源之水。弘扬法治精神需要我们(    )

    ①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

    ②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③在面对违法犯罪时,奋不顾身,与违法犯罪分子硬拼

    ④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4. (2022·张家界) 2022年6月4日,贵阳机务段动车组司机杨勇,值乘D2809次列车从贵阳北开往广州南。列车行驶在贵广线榕江站进站前的月寨隧道口时,撞上突发的泥石流,杨勇在发现线路异常的5秒钟内,采取了紧急制动措施,撂下了生命中的最后一把闸,保障了车上旅客的安全,而自己却光荣殉职。下列评述错误的是(    )
    A .   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自觉履行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B . 承担责任就是要放弃个人的一切权利 C . 正是因为有许多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计代价和回报的人,我们的生活才更加温暖、充满阳光和希望 D . 虽然我们还年轻,但也要尽到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
  • 15. (2022·随县) 1.8万余名志愿者为北京冬奥会奉献了热情服务。每一名志愿者都是一朵燃烧的“雪花”,点亮自己,温暖他人,凝聚起拥抱世界的力量。这些燃烧的“雪花”(    )

    ①只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赞赏

    ②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

    ③用热情传递了中国温度

    ④勇于承担责任,服务奉献社会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6. 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为此,我们应该(    )

    ①在共建中尽责,在担当中成长   

    ②规划青春路径,创造美好未来

    ③传承红色基因,服务奉献社会   

    ④踏着青春节拍,无拘无束成长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7. (2022·金华模拟) “新时代好少年”陈宇阳从小跟着父母做公益。近年来,她组织开展文明城市创建、爱心助残,关怀孤寡老人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服务时长近1万小时。她的事迹折射出的优良品质有(   )

    ①热心公益,乐于奉献

    ②关爱他人,与人为善

    ③珍惜友谊,主动沟通

    ④直面挫折,自立自强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8. 2022年4月15日是第七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连日来,各地各单位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下列对国家安全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可为 B .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C . 国家安全关系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发展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 . 要积极行使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为维护国家安全作贡献
  • 19. (2022·无锡)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国家生物安全的理念,强调要把生物安全作为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平时和战时结合、预防和应急结合、科研和救治防控结合,加强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这说明(    )

    ①人民军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           

    ②我国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

    ③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④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要以生物安全为基础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0. (2022·四川) 在网友投票选出的“2022年全国两会调查十大热词”中“国家安全”位列第五。国家安全得到高度关注是因为(    )

    ①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②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③我国国家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   

    ④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

    A . ③④ B . ①② C . ①③ D . ②④
  • 21. (2022·营口) “强国必须强军, 军强才能国安。”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下列关于人民军队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

    ②我们要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③人民军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柱石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武装力量属于公民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22. (2022·恩施) “把祖国荣耀写满太空!”这是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出征前的誓言,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饱含对祖国最深最纯的情感。这告诉我们( )
    A .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就一定不要顾及个人利益 B .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只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 .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只需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D .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
  • 23.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启示我们(    )

    ①要心怀爱国之心,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

    ②为了表达爱国情感,要敢于使用一切手段进行表达

    ③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④为了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要无私奉献自己的全部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4. (2022·邵阳) 教育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将劳动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国家重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说明(    )

    ①劳动是幸福的源泉

    ②劳动是中学生的首要任务

    ③劳动是财富的源泉

    ④劳动能成就中学生的一切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5. 习近平主席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从年头到年尾,农田、企业、社区学校、医院、军营、科研院……大家忙了一整年,付出了,奉献了,也收获了。在飞逝的时光里,我们看到的、感悟到的中国,是一个坚韧不拔、欣欣向荣的中国。这里有可亲可敬的人民,有日新月异的发展,有赓续传承的事业。”这句话说明(    )

    ①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②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③劳动是财富和幸福的源泉   

    ④只有劳动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材料题(共50分)
  • 26. 走进社会

    步入八年级,小秦同学对身边的社会越来越有兴趣,对社会生活的感受也越来越深刻了。下面是他近期的一些学习成长片段,请你参与其中,一起来探讨。

    片段一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顺利召开,这一盛会得到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关注,小秦和父母也一起收着电视并热烈交流。

    1. (1) 这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社会生活的?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2. (2) 上述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是在培养我们的什么行为?青少年培养这一行为有何意义?
    3. (3) 请写出划线部分体现了哪一教材观点?
  • 27. [法律专栏]陈某在校读书时屡次违反学校规章制度,虽然校长和班主任经常对他进行教育,但他仍不思悔改。一天,他乘公共汽车回家时,售票员请他买票,他不买,售票员不让他走,他便动手打了售票员两拳。后来,公安部门给予他罚款处分并将情况通知所在学校,学校结合陈某的一贯表现,给予他警告处分。”但陈某不仅不接受教训,反而对售票员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后来陈某纠集了几个人,在一僻静处将售票员殴打成重伤。这一幕正好被路经此地的中学生张某看见,他见对方人多,不敢声张,躲在一旁“窥视”,暗暗记住这几个人的体貌特征,后来警方通过他提供的线索抓住这几个人,人民法院依照刑法有关规定,以故意伤害罪判处陈某有期徒刑7年。
    1. (1) 陈某的行为中哪些是一般违法行为?哪些是犯罪行为?
    2. (2) 我们应怎样吸取陈某的教训,预防犯罪?
    3. (3) 中学生张某的做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 28. 材料: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解决中国人吃饱饭的问题,他始终和泥土为伍,和水稻做伴,和老农无异,把毕生心血都用在攻克杂交水稻上。从选种、试验、失败,到再选种、再播种、再观察……如此反复,经历了一次次“曲折的寻找之旅”,又经过了一个个“穿行在磨难之中”的试验过程,袁隆平终在这条崎岖的科学道路上取得成功。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袁隆平颁授“共和国勋章”。
    1. (1) 据材料,为解决中国人吃饱饭的问题:袁隆平付出了哪些代价?获得了哪些回报?
    2. (2) 从承担责任的角度,谈谈你对袁隆平行为的认识。
    3. (3) 向袁隆平学习,我们应该怎么做?
  • 29. 材料:关爱是一缕照射在冬日里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关爱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关爱是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近期,某班同学围绕“关爱”这个话题举行一次研讨活动,请你参与进来与他人一起完成下列任务。

    1. (1) 生活中我们既关爱着他人,也被他人关爱,说一说关爱有什么重要意义或影响?
    2. (2) 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你认为关爱他人需要讲究哪些艺术?
  • 30. 材料一: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涌现出大批“最美逆行者”。钟南山,84岁的他却义无反顾去武汉前线抗击疫情;时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仍固守阵地,坚守在抗击疫情最前线,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信心与希望;武汉“90后”护士单霞,将一头长发剃成光头,尽量去教更多人……大科学家、无数医务工作者、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外卖小哥、基层干部和众多普通民众抗战在疫情一线。他们不顾自己的个人安危,不计回报地付出,不分昼夜地忙碌,他们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用自己的行动,承载了多少人的健康;用自己的舍弃,换来了多少家庭的团圆。他们以高度的责任心、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为抗击疫情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1. (1) 依据材料一,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一批又一批的“最美逆行者”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2. (2) 材料二中,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是怎样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关系的?
    3. (3) 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