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更新时间:2023-02-28 浏览次数:22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徽派建筑是我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主要流行于钱塘江上游的新安江流域、浙西部分地区。徽派民居以粉墙黛瓦、马头墙为代表性特征,以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色,以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徽派建筑群落中,民居普遍楼层较高且楼间距较近,其原因可能是( )

      ①建筑用地少 ②人口较多 ③方便生活起居 ④经济实力强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2. (2) 徽派建筑群落中户与户之间有高高的马头墙隔开,设计马头墙的主要目的是( )
      A . 防风 B . 防沙 C . 防火 D . 防盗
    3. (3) 徽派建筑中,天井的现实作用是( )

      ①增强采光效果 ②加快排水速度 ③节省建筑成本④通风降低湿度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2. 不同区域要素的组合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藏袍有其鲜明的设计特点:肥腰、长袖、右襟,穿脱自如。中午只穿一只袖子甚至两只袖子都不穿,围系在腰间。形成这一特点的地理原因是( )
      A . 山峰多冰川 B . 昼夜温差大 C . 草场面积广 D . 高原光照强
    2. (2) 青藏高原多数地区不宜发展耕作业的主要原因是(   )
      A . 日照条件差 B . 热量条件差 C . 干旱多风沙 D . 地形起伏大
    3. (3) 我国南方的腌制品多偏向肉类,北方的腌制品多偏向蔬菜。造成腌制品“北素南肉”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 . 物产差异 B . 饮食习惯不同 C . 气候差异 D . 食用盐的种类不同
  • 3. (2022高三上·山西月考)  2022年3月,我国“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所谓“东数西算”,“数”指的是数据,“算”指的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东数西算”工程将在全国布局8个国家级算力枢纽并配套建设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如下图所示),形成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将东部地区的部分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地区,有效减少数据绕转延时,降低长途传输费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我国西部地区吸引数据中心落户的最大优势是(   )
      A . 土地面积广 B . 清洁能源丰富廉价 C . 环境质量好 D . 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2. (2) 与东部地区相比,适合西部算力枢纽和数据中心集群处理的业务最可能是(   )
      A . 资源普查数据分析 B . 金融证券 C . 人工智能推理分析 D . 远程医疗
    3. (3) 我国实施“东数西算”工程,主要是为了(   )
      A . 促进人口回流 B . 优化经济格局 C . 优化资源配置 D . 加快西部开发
  • 4. (2022高三上·中山月考) 重庆市两江新区是我国内陆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是内陆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地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两江新区因位于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而得名,自成立以来,国外以及我国东部地区的众多企业纷纷入驻。下图示意两江新区在功能布局上的三大特色板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影响重庆市两江新区划分成多个功能区的因素有(   )

      ①河流分布  ②国家政策  ③交通状况  ④人口分布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 (2) 两江新区三大特色板块的划分有利于(   )
      A . 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B . 优化资源配置 C . 提升新区等级 D . 实现区域独立发展
    3. (3) 与两江新区先进制造业的布局联系最紧密的是(   )
      A . 廉价劳动力充足 B . 生态环境优越 C . 土地多且价格低 D . 矿产资源丰富
  • 5. (2022高三上·安康月考) 尧治河村地处鄂西北山区,村落依河而建,周边森林茂密、磷矿丰富。尧治河村由一个偏远落后的山村,发展成为“纵向一体化”涉及多项产业,年生产总值50多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6.8万元的幸福村落,成为壮大集体经济和助推乡村振兴的新样本。下图示意尧治河村的发展历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早期,尧治河村通过横向兼并购买周边磷矿的开采权,主要是为了(   )
      A . 延长产业链 B . 扩大生产规模 C . 降低劳动力成本 D . 延缓资源枯竭
    2. (2) 从1996年起,尧治河村由横向兼并向纵向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条件是(   )
      A . 管理先进 B . 市场庞大 C . 人口众多 D . 资源丰富
    3. (3) 尧治河村的发展历程对周边乡村的启示有(   )
      A . 沿河布局乡村民居 B . 积极发展矿产开采 C . 禁止开发业资源 D . 做好区域产业规划
  • 6. 2016年1—3月呼伦贝尔市煤炭产业累计产值为28.12亿元,同比下降19.6%,1-3月全市原煤产量1 951.7万吨,同比下降11.9%。下图为呼伦贝尔市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呼伦贝尔市煤炭能源基地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水陆交通便利 ③市场广阔 ④国家政策支持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2. (2) 呼伦贝尔市原煤产量下降的原因包括(   )

      ①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②清洁能源的使用③改变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④环保要求不断提高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3. (3) 下列属于呼伦贝尔市煤炭基地可持续发展措施的是(   )

      ①积极实施“洁净煤”战略,促进煤炭生产和消费的高效化、清洁化②加大煤炭开采量,提高市场占有率③推进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建设④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7. (2023高二上·肇东期末) 塞罕坝地区在辽、金时期曾被称为“千里松林”,清朝在此设立“木兰围场”,清末围场废弃。五十多年来,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造林近百万亩,有效保护了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如图为塞罕坝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林场建立前,塞罕坝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 . 水土流失 B . 土地荒漠化 C . 酸雨污染 D . 气候变暖
    2. (2) 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 . 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 B . 降水较少,土层较薄,砾石较多 C . 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 D . 风力较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
二、图文分析题
  • 8. 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差异明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在我国流传深远的“东北八大怪”“云南十八怪”等传统民谣是对所处地区自然环境和传统民俗风情的恰当描述,具有深刻的地理学内涵。其中“大缸小缸腌酸菜”是“东北八大怪”之一。“四季衣服同穿戴”是“云南十八怪”之一。

    材料二:隋唐以后,我国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逐步转移到南方。在1 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江浙地区以稻米、桑蚕生产为代表的农业,以丝绸、陶瓷为代表的手工业名扬天下。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分布图。

    1. (1) 在我国各地中云南之“怪”最多,简析其原因。
    2. (2) “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参见图中照片)。简析长江三角洲地区众多古城形成这种聚落景观的地理原因。
    3. (3) 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民谣中所描述的部分现象已经消逝。以东北“大缸小缸腌酸菜”为例,简析其过去形成和现在少见的原因。
    4. (4) 19世纪中期以后江浙古城纷纷衰落,简析该时段古城衰落的原因。
  •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 134米,鱼类资源丰富。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下图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

    1. (1) 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
    2. (2) 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
    3. (3) 分析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
  • 10. (2022高三上·辽阳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6月,新疆和田至若羌铁路(和若铁路)正式开通,标志着世界首个沙漠铁路环线形成。和若铁路长约825km,为国家Ⅰ级单线铁路。塔克拉玛干沙漠几乎终年无雨,全年1/3为风沙日,沙尘暴的年平均发生日数为60天,大风风速达30m/s。塔克拉玛千沙漠风向、风速变化无常,流动沙丘面积占沙漠总面积的85%。和若铁路沿线建设有近300km的绿色防风固沙带。下图示意塔里木盆地铁路环线。

    1. (1) 说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自然条件对建设和若铁路的不利影响。
    2. (2) 指出和若铁路建成运营给当地居民带来的效益。
    3. (3) 推测沿线采取的防风固沙措施。
  • 11. 阅读海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产业结构图表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0年A、B两省级行政区三大产业比例图(图1)和2010年A、B两省级行政区农业总产值内部比例图(图2)。

     材料二A省级行政区1985—2010年农、林、牧、渔业产值结构(单位:%)变化表。

    年份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种植业

    63.9

    65.7

    62.0

    56.8

    48.3

    48.8

    林业

    6.6

    4.0

    3.2

    4.3

    4.1

    4.2

    畜牧业

    29.2

    29.6

    34.0

    37.8

    45.4

    44.6

    渔业

    0.6

    0.7

    0.8

    1.1

    0.7

    0.9

    1. (1) 读图表,判断A、B两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并说明理由。(至少各写出两点)
    2. (2) 根据材料二阐述A省级行政区农业结构的变化,并评价其合理性。
    3. (3) 结合B省级行政区的区位优势,分析其优化产业结构可以采取的措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