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湘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 /本章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

更新时间:2023-02-28 浏览次数:57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2高二上·横峰开学考)  2022年3月,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获批设立,通过“蓝碳”产品的市场化交易,助力海南“蓝碳”开发。“蓝碳”是指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蓝碳”开发能缓解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A . 生态破坏 B . 气候变暖 C . 水体污染 D . 资源枯竭
    2. (2) 为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当前海南省应优先(   )
      A . 强化“蓝碳”开发 B . 调整产业结构 C . 优化能源结构 D . 大力植树造林
  • 2. (2022高二上·宜春开学考) 建设“美丽中国”,让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是实现全面小康应有之义,也是公众的心愿和期盼。读2010年和2015年我国部分经济建设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类别

    单位

    2010年

    2015年

    单位GDP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

    0.81

    0.68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

    %

    8.6

    11.4

    风电装机容量

    万干瓦

    3100

    10000

    太阳能发电

    万千瓦

    86

    2100

    城市污水处理率

    %

    77

    85

    1. (1) 表格数据中与建设“美丽中国”不符的是(   )
      A . 降低单位GDP能耗 B . 大力发展新能源 C . 提高化石能源的比重 D . 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
    2. (2) “美丽中国”的建设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下列行为需要抵制的是(   )
      A . 出门首选公共交通 B . 购买包装考究的商品 C . 垃圾分类存放 D . 自备布袋或购物篮
  • 3. (2022高三上·重庆市月考) 碳排放权交易指把二氧化碳排放权视为商品,在总量管制下,国家间或企业间通过市场手段进行排放交换,从而达到控制排放总量的目的。下图是配额型碳交易原理示意图。目前,全球碳市场主要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之间,但各国碳交易具体规则有所不同。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于2021年2月1日起实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若图中甲、乙两企业均为钢铁厂,且获得等量碳排放配额,以下推断最可能的是(   )
      A . 企业甲能源使用效率高 B . 企业乙占地面积更小 C . 企业甲产品科技含量低 D . 企业乙运输耗能较少
    2. (2) 碳交易(   )
      A . 使环保企业获得更大收益 B . 使高碳企业降低碳排放成本 C . 鼓励发达国家增加碳排放 D . 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
  • 4. (2021高二下·济南期末) 山西省自然保护区按类型结构划分共有4类,分别是森林生态系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草原草甸。近年来,山西省通过不断增加自然保护区面积、建设生态廊道、减少保护区内人类活动等措施,使得省内生态安全状况不断改善。下图为山西省自然保护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山西省自然保护区分布较均匀,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地形地势 B . 河流水源 C . 行政政策 D . 保护对象
    2. (2) 山西省在分隔的保护区之间大力建设生态廊道的直接目的是(   )
      A . 构建生态网络 B . 完善结构类型 C . 增加旅游收入 D . 美化生态环境
  • 5. (2021高二下·丰台期末)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下图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图。读图,完成下题。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

    A . 核心区位于中部可用于科研和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B . 在缓冲区和实验区严格禁止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 C . 具有涵养水源、防止土地荒漠化等调节服务功能 D . 可以阻止生态资源被无节制开发和遏制生态恶化
  • 6. (2022高一下·湖北期末) 长江原本是全球七大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河流之一,但现在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已经降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农业农村部发文从2020年1月1日0时起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让长江休养生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降到最差的“无鱼”等级的直接原因是(   )
      A . 水体污染 B . 水土流失 C . 过度捕捞 D . 生物入侵
    2. (2) 长江禁渔期间(   )
      A . 渔民生产方式改变 B . 水体污染大幅减少 C . 水产品价格大幅上涨 D . 新生物种大幅增加
    3. (3) 为恢复长江生态,还迫切需要(   )
      A . 减少航运 B . 兴修水利工程 C . 加固堤防 D . 控制污染
  • 7. (2022高一下·梅州期末) 暗夜星空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和遗产,国际上设有“世界暗夜保护地名录”,其中有6家世界级别的暗夜星空保护地在中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暗夜保护的基本理念是为了应对日益蔓延的(   )
      A . 全球变暖 B . 臭氧层破坏 C . 水体污染 D . 光污染
    2. (2) 我国建立阿里等暗夜保护地的最主要目的是(   )
      A . 科普天文知识 B . 消除光污染 C . 保护星空资源 D . 带动经济发展
  • 8. (2021高三下·赤峰月考)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就禁止洋垃圾进口相关情况,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2020年前5个月,我国固体废物进口量为322.6万吨,同比减少45.3%;自2021年起,我国全面禁止固体废物进口,生态环境部将不再受理和审批固体废物进口相关申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我国曾大量选择性进口发达国家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原因是(   )
      A . 我国垃圾分类回收水平较高 B . 我国制造业高速增长,原料供应不足 C . 劳动力廉价,垃圾分选、处理后,利润大 D . 进口发达国家的固体废弃物,可以减少我国资源的消耗
    2. (2) 我国明年将全面禁止固体废物进口,其主要原因为(   )
      A . 我国产业结构已经转型,不再需求国外固体废物 B . 我国环境压力日益尖锐 C . 国内垃圾回收产业业已成熟 D . 劳动力成本提升,利润减小
    3. (3) 中国禁止进口“洋垃圾”对未来世界造成的影响可能是(   )
      A . 促使“洋垃圾”流向东南亚等地区,促进该地区制造业的发展 B . 发达国家会长期被垃圾包围,经济发展受到影响 C . 促进发达国家垃圾回收产业的发展 D . 全球环保材料产业会快速发展
  • 9. (2022高一下·凌源月考) 秦岭北麓资源丰富,文化遗迹众多,但曾出现过在此违建别墅事件,一度备受社会关注。《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明确规定,严格控制在秦岭进行房地产开发。此事件表面上是违建问题,实际是关乎绿水青山的大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别墅的修建可能导致的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
      A . 大气污染 B . 矿产资源减少 C . 文化遗产破坏 D . 生物多样性减少
    2. (2) 目前违建别墅已经拆除,为恢复当地的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

      ①植树种草,恢复植被②加大对违建人员的处罚③修建护坡防护工程④迅速发展旅游业,恢复经济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3. (3) 秦岭北麓有着许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些保护区的内部属于(   )
      A . 优化开发区域 B . 重点开发区域 C . 限制开发区域 D . 禁止开发区域
  • 10. (2022高三上·浙江月考) 我国承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零排放)。2021年下半年,全国多地推出限电措施。完成此次拉闸限电的主要原因有(   )

    ①助力实现碳达标、碳中和的目标②能源结构不合理,风电水电总量不足③国内外煤炭资源减少,煤价上涨④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电力需求增加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③④
二、图文分析题
  • 11. (2023高三下·山东模拟)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际能源署每年会发布世界不同类型国家的工业、矿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日常生活的碳排放量并进行数据分析对比。图示意2018年不同收入类型国家平均交通运输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本国总排放量的比例。

    1. (1) 据图概述我国交通运输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我国总排放量比例的状况。
    2. (2) 分析我国交通运输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我国总排放量比例低的原因。
    3. (3) 根据我国国情,列举我国控制交通运输业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可采取的措施。
  • 12. (2023高三上·杭州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卢旺达是非洲人口最为稠密的国家之一,长期以来因不合理的农业耕作方式及砍伐森林,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自2006年卢旺达从中国引进菌草技术至今,菌草已经成为卢旺达农民的“致富草”。下图为卢旺达简图和菌草知识卡片。

    菌草技术实现“以草代木”,从根本上解决了栽培食药用菌类需大量砍树的“菌林矛盾”。菌草株型大、产量高,加工后可以栽培食药用菌,更可以向菌草生态治理、菌草菌物饲料、菌草菌物肥料、生物质能源与材料开发等产业链延伸。

    材料二:基伍湖湖底蕴藏着丰富的沼气资源。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二氧化碳等,高浓度的沼气可导致人畜窒息死亡。近几年,卢旺达与刚果民主共和国计划合作开发基伍湖的沼气。

    1. (1) 从国家环境安全的角度,阐明两国合作开发基伍湖沼气的理由。

      卢旺达自然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山地大猩猩是濒于绝种的珍稀动物。卢旺达政府重视山地大猩猩研究、保护和宣传,每年都会举行大猩猩幼崽的命名仪式。

    2. (2) 列举设立卢旺达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3. (3)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卢旺达大力推广菌草技术的原因。
  • 13. (2021·北京) 下图为洱海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洱海流域面积约2565平方千米,2017年居住人口86万。该地农业生产涵盖种植、养殖和水产捕捞等,工业生产包括食品加工等,旅游业发展迅速。

    居民老何从小在洱海边长大,他的就业与生活经历见证了洱海环境的变化。起初,他以打渔为生。1996年,洱海蓝藻暴发,当地渔政部门取缔了机动渔船,老何改行从事水产养殖。2003年,蓝藻再次暴发,按照退田、退塘等要求,老何再次改行,开起了客栈。近几年,他响应保护洱海生态环境的号召,拆掉了被划入“红线”范围内的客房。

    2018年,在洱海湖滨地带实施生态修复与湿地工程,建设“洱海生态廊道”,其中12千米供游客参观体验,当地村民受聘负责生态廊道的管理和维护。

    1. (1) 说明洱海流域特征对水体污染的影响。
    2. (2) 概述老何经历的三次改变所对应的洱海污染治理成效。
    3. (3) 阐述洱海生态廊道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