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03-10 浏览次数:57 类型:期末考试
一、书写
二、积累运用。(共36分)
  • 2. 看拼音,写字词。

    zhí

    xiè

    líng lóng

    miǎn

    suǒ

    xiè

    shā jūn

  • 3. 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对应的古诗词名句,完成卡片积累。

    主题

    古诗文名句

    民俗

    《乞巧》中描写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的诗句是“”。

    爱国

    《示儿》中“”展现了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依然坚信祖国能够统一的情怀:《已亥杂诗》 中表达诗人渴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国家兴旺的诗句是““。

    美景

    《山居秋暝》中点明时间、地点和天气的诗句是“”;运用动态描写刻画了山居美景的诗句是““。

  • 4.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jí)妒    (qiǎo)无声息    B . (kǎn)    不可计(shǔ) C . (juàn)    果实累(léi)    D . (jí)背    默而(zhì)之
  • 5.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以求之者也(聪敏)    B .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切) C . 学而不(厌倦)    D . 随意春芳(尽)
  • 6. 人们常借形象的比喻来表达对书的看法,下列比喻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B . 书籍是登山靴,帮我们一步步登上人生的高峰。 C .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D . 书籍是遮阳伞,为我们阻挡阳光,留下阴影。
  • 7. 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太阳》一文从距离地球远、体积大、温度高、与人类的关系密切等方面介绍了太阳。 B . 《将相和》文中三个故事的顺序是:完璧归赵、负荆请罪、渑池会面。 C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讲了巴迪童年时母亲和父亲分别给予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 . 《忆读书》一文中,冰心回忆了自己的读书经历,总结了积累的宝贵经验,给了我们九个字的读书指导,即“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 8.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总高度约四百六十八米,造型独特,犹如一串从天而降的明珠。它也是一座旅游观光塔,功能多样,如都市观光、时尚餐饮等。”以上这段话没有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
    A . 列数字 B . 作比较 C . 举例子 D . 打比方
  • 9.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1) 我说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改为双重否定句)
    2. (2)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改为反问句)
    3. (3) 把下面句子中的画面写具体。

      夜晚,月亮升上来了。

    4. (4) 仿写句子。

      例:母亲的爱是宽容的爱,给了我自信和力量,但容易让人骄傲自满。

      父亲的爱是

    5. (5) 读句子,根据要求把句子补充完整,

      我们来到华山脚下,华山真高呀!

      爸爸说:“。 "(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描述)

      妈妈说:“。"(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描述)

      我说:“。“(用比喻或夸张的修辞手法描述)

  • 10. 判断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
    1. (1) 说明性文章为了说明抽象、复杂的事物,可以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借用简单的事物使其变得通俗易懂。
    2. (2)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 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这句话是动态描写。
    3. (3) 《父爱之舟》中,小渔船承载着父亲对“我"的期望和爱。
    4. (4) 欧阳询是初唐著名的书法家,《九成宫醴泉铭》是他行书代表作之一。
    5. (5) 和同学交流时不必考虑他人的意见,要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
  • 11.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 (1) 乡人饮酒,
    2. (2) 投我以木李,。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3. (3) “”告诉我们平时大手大脚惯了,到艰难时期要控制自己节俭就难了。
    4. (4) 古人读书特别强调学与思的关系,正如孔子说:“吾尝,以思,无益,。“
    5. (5) 我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是《》《》《》《》。
    6. (6) 葛洪有一句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的名言是
    7. (7) 《已亥杂诗》中蕴含了两个成语。
三、阅读理解。(共30分)
  • 12.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关于读书

    [材料一]

    [材料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至理名言。但南宋的“硕学”陆澄年轻时博览群书,到写宋书时却一字写不出来,被人称为“二脚书橱”。

    古人很重视“读万卷书”与“行千里路”的辩证关系。如,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主张“读书”,也主张“出户”。他把家乡的书读遍之后,用四匹马驮着书,十谒明陵,遍游华北、西北,访俗问民,最后写成了有名的《日知录》《肇域志》 。

    [材料三]下表是南召城区一小学文学社团对全校学生的阅读现状的阅读调查:

    阅读内容

    时尚娱乐

    玄幻武侠

    写作范文

    文学经典

    其它

    关注率

    35.2%

    38.5%

    13.5%

    9.0%

    3.8%

    1. (1)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本期阅读状况谈谈你对读书的理解,请分点作答。

    2. (2) 根据材料三的调查结果,该小学的阅读现状是
    3. (3) 为了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学校图书室要悬挂一副宣传对联,现已拟好上联,请你从以下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项作为下联(    )。

      上联:勤学铺就人生路

      A . 白首方悔读书迟 B . 一心只读圣贤书 C . 苦读铸就高尚魂 D . 读书养成好习惯
    4. (4) 朱熹在《观书有感》中通过“”告诉我们只有博览群书,注重积累,做学问时才能运用自如。请结合读书实践写出自己积累的一句读书名言或古诗句。
  • 13. 课内阅读。

    ①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②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③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阿

    1. (1) 文段①属于(静态  动态)描写,从鸟的等方面突出了鸟的特点。
    2. (2) 选文还采用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如对的描写就是“面”,对的描写就是“点”。
    3. (3) 说出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 14. 课外阅读。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毕淑敏

    在你最小最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你那样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英中的青豌豆。我生怕任何一点轻微的碰撞,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我为你每日每夜地操劳,无怨无悔。面对你熟睡中像合欢一样静谧的额头,我向上苍发誓: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保护你,直到我从这颗星球上离开的那一天。

    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你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对你摔破的盆碗、拆毁的玩具、遗失的钱币、污脏的衣着……我都不曾打过你,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跌跤一样应该被原谅。

    第一次打你的起因,已经记不清了。那时你已渐渐懂事,初步具备童年人的智慧:它混沌天真又我行我素。它狡黠异常又漏洞百出。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放任不羁地奔向你向往中的草原,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生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种手段——殴打。

    我知道打人犯法,但这个世界给了为人父母者一项特殊的赦免——打是爱。世人将这一份特权赋予母亲,当我行使它的时候臂系千钧。

    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在轻轻颤抖。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责。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吸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哪怕它将苛烈10倍。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也无法转让,它如同饥馑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这道理可能有些深奥,也许要到你也为人父母时,才会理解。

    毫不懂道理的婴孩和已经很懂道理的成人,我以为都不必打。唯有对半懂不懂的孩童。才可以打,以助他们快快成长。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得?

    1. (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无以建树:

      臂系千钧:

    2. (2) 作者对于是否打孩子有着自己的考虑。在孩子最小最小的时候,母亲不打是因为;开始淘气时母亲不打是因为;后来母亲打孩子是因为。但无论打与不打,都是母亲
    3. (3) 列对作者打孩子心情的描述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母亲打孩子是无奈之举,打完会后悔。 B . 其它教育方式都宣告无效后无奈才打,打完后母亲会深深自责。 C . 母亲打孩子是天经地义,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忘记。
    4. (4) 把“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得?“改为陈述句。
    5. (5) 文中有许多细节描写体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爱,用横线画出一处,并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四、习作与表达。(以下两个题目二选一;30分)
  • 15. 习作与表达。
    1. (1) 你一定读过不少课外书吧。请以“我和书的故事”为题目,写一写你和书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可以写和一本书的故事,也可以写与多本书的故事。注意分段写,在文中要表达出与书之间所产生的乐趣或收获。不得在文中透露真实的人名、学校名。
    2. (2) 人间真情,感天动地。请从以下四幅图画中选取能让你感动的画面,结合自身实际,写一写自己身边令人感动的故事,自拟题目把真实的情感描述出来,注意要有适当的人物描写方法和场景描写的运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