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新合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

更新时间:2023-03-27 浏览次数:7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3小题,共46分)
  • 1. 英国《泰晤士报》刊登了有关北京的报道:“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泰晤士报》所报道的事件应该是(   )
    A . 三大战役的胜利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 2. (2016八上·利川期中) 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前一个“天安门”和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

    A . 新文化运动 B . 五四运动 C . 平津战役 D . 开国大典
  • 3. 比欧洲中世纪的制度还要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已经在雪域高原上延续了上千年。经过许多斗争和工作,挫败了美英等阻挠谈判的阴谋。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地方政府代表团,终于在1951年4月下旬抵京谈判。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抗美援朝战争 B . 西藏和平解放 C . 土地改革运动 D . 新中国的成立
  • 4. (2021八下·福田期末) 2021年3月18日,《中国之声》报道了92岁志愿军老兵杨庆久的寻人故事,感动无数网友。对此描述正确的是(    )
    A . 宣传有利于弘扬抗战的精神 B . 老兵为解放战争作出了贡献 C . 老兵为了保家卫国英勇抗争. D . 网友们敬佩老兵的建设热情
  • 5. (2016八下·徐闻期中) 1950年6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这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这件大事应是 (  )

    A . 新中国的成立 B . 土地改革 C . 抗美援朝 D . 和平解放西藏
  • 6. 毛泽东提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土地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划分阶级成分,将阶级意识和斗争意识注入到农村,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民传统的政治认同;使党形成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材料表明土地改革(   )
    A .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 . 建立了土地公有制度 C . 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D . 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 7. 如图表呈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的工业建设成就。其作用是(   )
    A . 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B . 实现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 C . 初步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 D .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8. (2020九下·中牟月考) 据1952年的统计,我国沿海各省的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为此,第一个五年计划编制中,确定五年内开始建设的694个工业建设单位,分布在内地的将有472个,分布在沿海各地的将有222个。这样编制的目的是(  )
    A . 迅速提高工业生产水平 B . 改变不合理的工业布局 C . 密切内地与边疆的联系 D . 尽快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 9. (2022八下·大埔期末) “1953年4月起,经过一年多的普选,逐级召开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共选出了1226名全国代表。这一千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带着六亿人的嘱托,以主人翁身份来到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集体决定国家大事。”材料体现了我国(    )
    A .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 C . 政治协商制度的完善 D . 新中国法制建设不断完善
  • 10. 如图,1950-1978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是(   )
    A . 快速上升 B . 曲折发展 C . 缓降缓起 D . 持续下滑
  • 11. 1953年,我国开始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改造的实质是(   )
    A . 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B . 建立合作社 C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 . 实现政企分开
  • 12. (2017八下·围场期中)

    如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 . 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 .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 . “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 13. 某同学的爸爸收藏了刊登如图所示文章的一份报纸,下列作为收藏理由的是该文章的发表(   )

    ①标志着中国思想理论界开始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②有利于打破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③推动了当时人们思想的解放

    ④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4. (2017八下·邹平月考) 无论时光怎样流逝,都不能湮没人们对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记忆,因为那次会议,中国人民由“站起来”走向“富起来”,是党史上伟大的转折.我们之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史上的转折,主要是因为它(    )

    A . 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B . 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决策 C . 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 D . 决定平反冤假错案
  • 15. (2020·广东模拟) 《人民日报》1978年12月25日社论:“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与该社论的决策内容同时出台的决策是(   )
    A .   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B .   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C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
  • 16. 邓小平在谈到改革开放时说道:“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乡镇企业的发展(   )
    A . 是随着城市经济改革而兴起的     B . 满足了对外开放国际市场的需求 C . 是农村经济改革的巨大成果     D . 得益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7. (2018八下·惠民月考)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它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  )
    A . 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 . 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C . 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 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8. 2020年3月30日,顺德召开推动新一轮农村综合改革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会议。我国农业政策的四次调整(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   )
    A . 一定程度调整了生产关系 B . 遵循了客观经济规律 C . 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D .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 19. (2020八下·安顺期末) 如图所示: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他们要求“松绑”就是迫切要求(    )

    A . 设立经济特区 B . 优先发展重工业 C . 扩大企业自主权 D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20.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其中心环节是(   )
    A . 增强企业活力 B . 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原则 C . 克服平均主义 D . 实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
  • 21. 1984年1月,邓小平视察深圳后,欣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同年5月4日国家决定开放包括天津、上海在内的14个沿海城市,在这些地区实行类似经济特区的政策。材料反映出经济特区的发展(   )
    A . 加快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B . 奠定了中国沿海城市发展的基础 C . 完全解决了对外开放的不利因素 D . 推动了我国对外开放地区的扩大
  • 2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中,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分别是(   )
    A . 中共一大和中共十九大 B . 中共十二大和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 中共七大和中共十五大 D . 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23. 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为人民谋福利,带领中国人民制定明确目标,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请问,在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七大和中共十八大上最重要的共同主题是(   )
    A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 . 科学发展观 C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4分)
  • 24.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民族的发展,国家的强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树国家尊严】

    材料一:经过艰难的探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华民族真正地树立起了尊严……

    --《中国共产党如何治理国家》

    【建民主之基】

    材料二:民盟主席张澜说:“我们的新制度,自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的总统制度、责任内阁制度那一套陈腐的东西。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中国共产党如何治理国家》

    【走长征新路】

    材料三: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艰苦摸索和曲折实践,我们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代,迈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之路。

    --摘自人民网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标志着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华民族真正树立起民族尊严”的历史事件。指出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命运的影响。
    2. (2)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50年代中国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表现。(请从经济和政治两个领域各列举一例)
    3. (3) 列举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曲折实践”的历史史实一例。哪一次会议后,“我们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代,迈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之路”。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21世纪的新中国应当如何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长征之路”上奋勇前进。
  • 25.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这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中央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是为了尽快改变旧中国重工业严重落后的状况。旧中国经济结构畸形,1949年轻工业产值占整个工业的70%以上,而重工业所占比重则不到30%。重工业门类残缺不全,多数是采矿业或生产初级原料的工厂,除了一些从事修理和装配的工厂外,没有自己独立的机器制造业。这种畸形状态,严重制约和妨碍着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叶扬兵《论“一五”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材料二: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被迫卷入与美国的直接军事对抗,从而面临着巨大的军事威胁。这种严峻的国际环境,迫切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和作为军事工业基础的重工业。对此,周恩来曾作出具体说明:“有了重工业以后,才能使国防现代化。经过抗美援朝战争,我们的国防力量强大起来了。可是,我们还不能制造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门高级的炮。在运输上,我们自己还不能制造一辆汽车。”

    ——叶扬兵《论“一五”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经济结构的状况。根据材料二,归纳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2. (2) 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一、材料二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