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晋中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3-09-06 浏览次数:3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倾听与交流(5 分)
  • 1. 艺术点亮生活。关于戏曲常识,你们了解多少呢?请你先读懂第1、2小题的要求,在听完材料之后作答。
    晋剧是山西省的著名代表剧种,晋剧的唱腔和表演不仅具有激越、粗犷的特点而且具有比较圆润和工细的独特风格。因而,晋剧既能表现慷慨激昂的历史故事,也能表现优美健康的民间生活。这种粗犷与细腻巧妙结合的艺术形式,是晋剧赢得众多观众喜爱最直接的因素。晋剧的表现技巧也多姿多态,如翎子功、帽翅功、椅子功、鞭子功、梢子功、耍茶碗、耍头巾、甩辨子等都很有特色。2006年5月20日,晋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川剧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变脸是川剧表演的特技之一,用于揭示剧中人物的内心及思想感情的变化。相传“变脸”是古代人类在面对凶猛野兽的时候,为了生存把自己脸部用不同的方式勾画出不同形态,以吓跑入侵的野兽。川剧把“变脸”搬上舞台,用绝妙的技巧使它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变脸的手法大体上分为三种:“抹脸”“吹脸”“扯脸”,此外,还有一种“运气”变脸。
    1. (1) 听力材料中介绍的两个剧种分别是(   )。
      A . 晋剧  豫剧 B . 川剧  豫剧 C . 晋剧  川剧
    2. (2) 判断题。

      ①晋剧是山西省代表剧种,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②晋剧只能表现慷慨激昂的历史故事,不能表现优美健康的民间生活。

      ③变脸是川剧表演的特技之一。

二、积累与梳理(28分)
  • 2. 请根据语段的意思拼写出正确的词语。

    读书是一种精神的沐浴,是一场心灵的旅行。跟着语文课本畅游于祖国的大好河山,你会jīng tàn 草原的辽阔无垠;你会赞美黄河的波涛xiōng yǒng ;你会感慨故宫的xióng wěi 肃穆……你还会为多彩的艺术所táo zuì

  • 3. 下列选项中字形和加点字字义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 悬涯  烟(水中的陆地) B . 自做自受  两山排(小门) C . 伶俐  掌大笑(摸) D . 瘦削  在太山(心志)
  • 4.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是北方农家的谚语,意思是说,农作物如果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 B . 《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小说,故事中的人物主要是学生、老师以及学生父母等平凡的人。 C . 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可以借助关键句把握课文的主要观点。 D . “五音”指:宫、商、角、徵、羽。
  • 5. “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与下列课文主题一致的是(   )
    A . 《桥》 B . 《有的人》 C . 《灯光》 D . 《青山不老》
  • 6. 根据语境,恰当地运用积累填空。
    1. (1) 长征精神,历久弥新。《七律·长征》中的诗句气势磅礴,首联“,万水千山只等闲。”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 (2) 民族复兴,时代担当。泱泱华夏五千载,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抛头颅洒热血,无怨无悔!“”是诸葛亮的初心使命;“”是陆游的拳拳报国心。
    3. (3) 传承经典,润泽童年。唐诗宋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传承诗词文化,丰富童年想象。当看到乌云密布,骤雨如注的情景时,我不禁想起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诗句“”;《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观赏幽静整洁的庭院时,我会不由自主地吟诵《书湖阴先生壁》中的诗句“”;每当耳畔响起《高山流水》这首曲子时,眼前就情不自禁地浮现出,终身不复鼓琴的画面。
  • 7. 本学期第八单元的学习让我们认识了鲁迅先生。《好的故事》为我们展现了、幽雅、的梦境。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这样评价鲁迅先生:““。
三、阅读与鉴赏(30 分)
  • 8. 课内阅读。请认真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语段一: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语段二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1. (1) 语段一选自小说,作者国的
    2. (2) 语段一侧重描写人物的。“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写出了桑娜内心的;“嗯,揍我一顿也好!”写出了桑娜内心的。由此,我们感受到了桑娜的品质。
    3. (3) 用横线画出语段二中描写木桥的句子并体会其作用。
    4. (4) 结合语段一、语段二谈谈你对“爱”的理解。
  • 9. 课外阅读。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平遥古城

    平遥,随处皆透出那古老与沧桑,当走进平遥县城就犹如跌进了时间的隧道,清晨的鸡鸣狗吠中,状如乌龟的古城静静地沉睡着。

    轻轻穿过古意浓浓的大街小巷,漫步在平遥古老的城墙边,仿佛走在岁月沧桑的臂弯里。灰色的城墙东西北三面均为直线型墙体,南部则沿着中都河道筑成弯曲线墙体。“龟前戏水,山水朝阳,城内修建,以此为胜”,是古时“因地制宜,以险制塞”思想的见证,也许就是对这座“灵龟”古城最好的诠释吧。

    最让我叹为观止,神思向往的要算是这古城里的角楼,远古的角楼是砖木结构的二层楼阁,楼身为砖砌,内置木楼板,设有晾望窗,集防御和美观于一体。尤其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的是那四个镶嵌在角楼上的匾额,一为“霞叠”,一为“楼月”,一为“瑞霭”,一为“凝秀”。默默凝思,令人百转思索这其中的答案究竟是怎样的灵气赋予了这小的角楼,赋予这潇潇的龟城。

    走进平遥城内书院街11号,映入眼帘的是一座轿轩式院落。当年叱咤金融界的商界泰斗雷履泰就住在这个古朴的小院里。这位出身贫寒的农家弟子成了日后名噪一时的“日升昌票号”创始人,开创了中国近代金融业的先河。当年的他在汉口、京都等地经营颜料业时,为便利资金调度结算,多次开展汉、京、平等地之间的银钱汇兑业务,清朝道光三年,创立了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当时以“日升昌”为首的八大票号,所经营业务通达国内45个城市,甚至在美国的旧金山、纽约都可以看到日升昌的字号,足见其当时财力之盛。

    古老的庭院看似平淡,但是当你跨过一道又一道的门槛,穿过一座又一座的院落,尤其是目睹了协同庆与汇源当的地下金库,不禁惊叹当年平遥人的心思缜密,不时的感觉着晋商的实力与胆魄。

    ——选自张昆的《平遥古城》,有改动

    材料二

    平遥古城是名副其实的“活着的古城”。它位于山西中部,始建于西周时期,扩建于明洪武年间,至今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199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在,古城里居住着4.2万名居民,既保护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又保证活力和文化传承。近年来,平遥古城已不;再仅以古城墙、古民居、老传统、老手艺吸引世界目光,古城遗迹逐步成为传播“中国故事”的舞台。中国年、摄影展、电影展、雕塑节等文化名片开始成为古城的“新名片”。情景体验剧《又见平遥》连续10年深受观众喜爱。

    ——选自焦点访谈“让文物活起来”,有改动

    材料三

    下图为灵石县至平遥古城高铁往返车次表。

    (资料来源:2022 年11月铁路12306官方网站)

    1. (1) 李强同学家住灵石县城,计划和家人去平遥古城一日游,他怎样乘车最合适?把你的建议写在下面,并说明理由。
    2. (2) 阅读材料一,完成填空。

      李强一家人可按(大街小巷)————————(地下金库)这样的顺序进行参观。

    3. (3)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帮助李强梳理一下,游览平遥古城时,可为家人讲解哪些内容?至少梳理4点。
    4. (4) 你的家乡还有哪些风景名胜呢?请以李明的名义写一封欢迎信,欢迎游客前来参观!100字左右。
四、跨学科学习(7分)
  • 10. “音诗画”是在诗歌朗诵的基础上,增加了配乐、画面,形成有音乐、有画面、有朗诵表演的一种新的文艺形式,己为越来越多人所喜欢。请你根据下面一首小诗,设计一个“音诗画”创意节目。

    春季里来暖洋洋,

    家家户户春耕忙,

    茶女提篮来采茶,

    早早来到茶山上。

    一边采,一边唱,

    好像一群蝴蝶在花园游荡,

    又像蜜蜂来采蜜,

    茶女喜洋洋。

    1. (1) 请你给这首诗编写一个题目。
    2. (2) 你会为这首诗词配什么类型的乐曲?
    3. (3) 你会选配哪些画面进行展示?(不必作画,文字表述即可)
五、习作与表达(30 分)
  • 11. 回顾本学期所写的作文:《变形记》《多彩的活动》《            让生活更美好》《笔尖流出的故事》《我的拿手好戏》《有你,真好》……你是否会想到这样一个词——感恩?

    请你以“感恩”为中心,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要求:⒈围绕中心,表达真情实感。

    ⒉文从字顺,书写规范、整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