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二中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八年...

更新时间:2023-02-27 浏览次数:41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运用(36分)
  •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宋苏轼与南宋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二人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苏轼一生正道直行,清正廉洁,坦荡如。他不仅是文学家、画家、美食家,也是书法家,其书法遒 , 恰如其人,虽屡遭磨难,仍不屈不náo , 真正活成了独一无二的苏东坡。辛弃疾生在积贫积弱的宋朝,他曾只带着50骑兵,长途涉,深入敌营活捉叛徒。虽身处宵小之辈造谣伤的恶环境,却豪迈倔 ,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两位词人的作品与人品皆为后世所推chóng

    1. (1) 下列给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 (jìn) B . 伤(zhōng) C . (liè) D . (qiáng)
    2. (2) 根据文中拼音所写的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
      A . 坦荡如砥 B . 不屈不饶 C . 长途拔涉 D . 推宠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展览会惟妙惟肖地展示了绿皮火车3D模型,勾起许多人的回忆。 B . 他以巧妙绝伦的开锁技术盗窃了多辆电动车,最近他终于落网了。 C . 济南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 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D . 大雪簌簌,络绎不绝下个没完,白茫茫的大地像盖上厚厚的棉被。
  •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在期末冲刺阶段,同学们切忌不要通宵复习。 B . 科学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重点在于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C . 为了丰富课余生活,学校计划开展创意绘画。 D . 有没有良好的家风,是建设文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
  • 4.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似乎在鸟儿张开的小嘴里我看见了春。

    ②这娇嫩的小东西正在枝头上努力练习歌唱。

    ③我刚刚由一片冷杉林钻出,静静地停在一丛灌木旁。

    ④灌木带刺的枝丫上,一只鸟儿大大地张开小嘴,似一柄剪刀。

    ⑤四周是这样美丽,令人陶醉,处处可以感受到一种轻柔欢畅的憧憬。

    A . ①②④⑤③ B . ⑤④①②③ C . ③①⑤②④ D . ③④②⑤①
  • 5.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坊:城市居民聚居地的名称;市:城市中划定的贸易场所或商业区。 B . 阴:古代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C . 冠礼: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D . 古代用桃李,烽烟,婵娟,纨绔分别指代学生,战争,月亮,百姓。
  • 6. 仿写使之构成排比。

    ,大海宽容每一滴水,因而变得浩瀚无际。人也应该宽容,才能使生命越来越有魅力。

  • 7. 古诗积累。
    1. (1) 《雁门太守行》中抒发誓死报国衷心的诗句是
    2. (2) 《龟虽寿》中表现诗人虽年老但仍有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3. (3) ,猎马带禽归。
    4. (4) ,似曾相识燕归来。
    5. (5) 中原乱,?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6. (6) 陶渊明《饮酒》其五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
    7. (7) 《石壕吏》中表明老妇被抓走的诗句是
  • 8. 诗词赏析。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 (1) 王维,唐代诗人,信奉佛教,人称,他的诗和画被苏轼评价为
    2. (2) 自选角度赏析颔联。
  • 9. 用简洁语言概括新闻主要内容。

    第16届东京残奥会于9月5日落下帷幕,中国体育代表团最终以金牌数96枚,奖牌数207枚压倒性优势,又一次获得金牌数、奖牌数第一。

    而以前不可一世的美国队,仅列金牌数第三,奖牌数第四,金牌数不及中国一半,奖牌总数勉强到中国一半,残奥会名列金牌数,奖牌数第二的是英国队。金牌数依然不到中国金牌数的一半。中国队在这届残奥会可谓是“天下无敌”,在最近的五届残奥会上,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竞技状态。十届比赛五连冠。这就是残奥会中的中国体育代表团。

二、古诗文阅读(15分)
  • 10. 阅读《桃花源记》,回答问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1. (1) 解释词语。

      仿佛若有光

      俨然

      便还家

      不足

      病终

      无论魏晋

    2. (2) 翻译句子。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村人发现渔人后非常吃惊,是因为在此以前从来没有“外人”来过。 B . 村人纷纷前来问询,是因为他们与世隔绝多年,对外界的情况一无所知。 C . 村人“皆叹惋”,是因为他们听渔人叙述了来此的经过。 D . 村人要求渔人不要对“外人”说起这里的情况,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让外人来打破桃花源中的宁静安乐的生活。
    4. (4) 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的理想境界?联系作者生平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共19分)
  • 1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说“座”道“席”

    ①上古时代,没有凳子椅子之类坐具,人们习惯于席地而坐,即铺席于地,跪坐其上,臀部压在脚跟上。这样的“坐”和“跪”很相近,只是腰肢不伸直罢了。席地而坐的人,在起身之前必先跪,古代称为“长跪”或“跽”,都是挺直上身而跪,表示庄重和恭敬。如果两脚和臀部同时着席,两膝上耸,便称为“踞”或“踞坐”;如果两脚再向前伸展,以手着膝,形如簸箕,便称为“箕踞”或“箕坐”。“踞”和“箕踞”,都是轻慢随意的态度。到魏晋南北朝之后,高足坐具传入中原,于是席地而坐渐为垂足坐(坐在椅凳上,双脚着地)所取代。

    ②“席”是编织成的铺垫用具,铺在室内供人坐卧其上。人们登堂入室必先脱鞋,然后席地而坐。席长短不一,长的可坐数人,短的仅坐一人。一般席铺两层,铺在下面用竹篾编织的席叫“筵”,覆在上面用草本植物编织的席叫“席”。“筵”比“席”略长,二者统称“筵席”。古人饮食宴会都在席上,所以引申出“酒筵”“酒席”等词。到了近代,“筵席”泛指酒席。

    ③古人坐席十分讲究,有“虚坐尽后,食坐尽前”的规矩——出席宴会发言时应尽量靠后坐一点儿,以避免唾液横飞;就餐时应尽量靠前坐一点儿,以防止汤汁玷污坐席——既表现对主人的尊重和恭敬,也体现自身的教养。

    ④古人坐席有尊卑高下之分,《史记•项羽本纪》关于“鸿门宴”坐次的记载:“项羽、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羽居于主位,东向坐。南向为上位,坐的是项羽的父辈范增,可见范增在项羽军中地位之尊。在鸿门宴的坐席中,张良地位最低,故“西向侍”。所谓“侍”,就是在主人一侧陪候。

    ⑤古人席地而坐,故称坐次、席位为“席”。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筵席词语,例如举行宴会或仪式时各就各位,叫“入席”;主人和客人的座位,称为“主席”“客席”;空着座位等候,叫“虚席”;陪同参加宴会,叫“陪席”;退出宴会,叫“退席”;站起身来暂时离开坐席,叫“避席”;对人表示尊敬,直起身子致意,但两膝仍着地,叫“膝席”;席间议论过人,使他人相形见绌,叫“夺席”;在交谈中移坐向前,凑到别人跟前,叫“前席”;席间不辞而去,叫“逃席”;朋友绝交,叫“割席”等。成语“席上之珍”比喻至美的义理或人才;“席珍待聘”意为怀才待用;“席不暇暖”形容奔走忙碌;“席地幕天”指以地为席,以天为幕,形容胸襟旷达。

    ⑥现在,虽然人们普遍使用椅凳沙发一类坐具,但仍习用“席”来代表座位。在正式会议场合,有发言权和表决权的参加者为“出席”,有发言权而无表决权的为“列席”,没到的叫“缺席”。“主席”本指宴会的主人或主持会议的人,后引申为国家、党派或团体的最高领导职位的名称。“首席”本指最重要的席位,后引申为职位最高的,如首席执行官等。“末席”是席位中最靠后的,由此有了谦辞“叨陪末席”。

    1.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从坐姿、坐席、坐席的规矩及坐席的文化等方面说“座”道“席”。 B . 一般席铺两层,覆在上面用草本植物编织的席叫“筵”,铺在下面用竹窥编织的席叫“席”,二者统称“筵席”。 C . 古人坐席有尊卑高下之分。在鸿门宴中,范增南向坐,可见范增在项羽军中地位之尊。 D . “首席”本指最重要的席位,后引申为职位最高的:“末席”是席位中最靠后的,由此有了谦辞“叨陪末席”。
    2. (2) 选文第③段中的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古人坐席十分讲究,有“虚坐尽后,食坐尽前”的规矩。

    3. (3) 阅读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 1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一觉醒来是早晨

    沈石溪

    ①当四周都是陌生的面孔,当一双双怀疑的眼睛紧盯着你,你会不会产生一种独坐小船在黑夜的大海上漂流,孤立无援,随时都会被狂风恶浪吞噬掉的恐惧感?我就曾经有过这样的感觉。

    ②那时我刚读完初一,升初二,因家庭迁居,换了一个新学校。开学第三天,数学老师搞了一次摸底考试。我从小学开始,就对数学很有兴趣,很顺利地就把题目全部做好。第二天一公布成绩,我得了满分,而同桌那位眉清目秀的班长乐嘉秋才得了九十九分。当那位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秦老师宣布完分数,同学们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时,我心里像灌了蜜似的甜。

    ③就在这时,乐嘉秋站起来说:“秦老师,沈石溪同学是因为作弊才得了一百分的,昨天考试时,他先是问我借橡皮擦,后来又说忘了带量角器,一会儿又说钢笔没了墨水……几次三番找借口偷看我的试卷,我觉得这不是他的真正成绩。”

    ④我的脑袋嗡的一声变得簸箕大。是的,我向她借过文具,但我扪心自问,两只眼睛始终规规矩矩。我的脸涨得通红,像朵快要枯死的鸡冠花,嗫嚅着说:“我没有……我没有……”

    ⑤教室里静得像关严了门的冷冻仓库,我惶惑地四下望去,只看见一双双愤怒的眼睛就像一只只愤怒的小蜜蜂,从四面八方飞来叮蜇我。我把求救的目光投向秦老师,企望她能主持公道。秦老师走到我面前,说:“沈石溪同学,我要告诉你,你的眼睛生得很大,嗯,还有点儿漂亮,但如果把一双大眼睛用来偷看别人的试卷,那漂亮的大眼睛就变得不漂亮了。”

    ⑥不知为什么,我心里虚得很,腰也弯下来了,背也驼下来了,脖子也缩下去了。我想,我不该这么窝囊的,我没做错什么,应该理直气壮地为自己辩解。遗憾的是,我本来就腼腆,只会像个口吃患者似的反复说:“我没有……我真的没有……”

    ⑦这以后,我一上数学课就无端地紧张,脖子僵硬地扭向一边,唯恐乐嘉秋又怀疑我偷看她作业什么的,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秦老师那张表情生动的脸,猜测她是不是对我转变了看法,我竖起耳朵谛听四周的同学有没有在说我的坏话,而老师讲什么我一句也没能听进去。我的数学成绩急速滑坡,到了期中考试,我才考了四十八分。秦老师拿着考卷,愠怒地说:“我想,这才是你真正的成绩!”

    ⑧这不及格的期中考试成了一条有力的反证,证明我在那次摸底考试时确实偷看了乐嘉秋的试卷。

    ⑨当天夜里,我失眠了,躺在床上胡思乱想。我想,一个人到了一个新环境,给人家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好比定音锤,我却一锤子敲出了刺耳的噪声;我想,我怕是永远也无法改变秦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坏印象了,我这辈子算是让乐嘉秋给毁了……

    ⑩唉,怎么办?怎么办?我觉得我人生的道路上一片黑暗,眼睛就像开了闸的水库,泪水滂沱……

    ⑪突然,我发现奶奶蹑手蹑脚走到我床边,慈祥地摸摸我的额头,附在我耳朵边轻轻地说:“好好睡一觉,一觉醒来是早晨!相信奶奶,一觉醒来是早晨!”

    ⑫奶奶的语调平和沉稳,透出饱经风霜后的练达与睿智。她老人家并不知道我究竟遇上了什么麻烦,不来询问、追究,只是把一个信念传授给了我,而这个信念是她用一生的坎坷与磨难练就的生命结晶。

    ⑬奶奶的大半辈子都泡在苦水里,爷爷、父亲先后入狱,她和我母亲一起,靠给人绣花,靠典卖极有限的家当,靠捡食菜皮,苦苦支撑这个家。在凄风苦雨的漫长岁月里,这句“一觉醒来是早晨”的口头禅,像一根结实的精神拐杖,支撑着她一趟又一趟由绝望走向希望。

    ⑭那天晚上,我咀嚼着奶奶这句平平淡淡却又蕴含着深刻人生哲理的话,酣然入睡。

    ⑮第二天,我精神饱满地来到学校,我不再理会别人是怎么看我的,我专心致志地听秦老师讲课,把巨大的精神包袱卸下来,当成柔软的坐垫坐在屁股底下了。我的数学功底本来就好,一发奋,掉下来的成绩很快就嗖嗖往上蹿。

    ⑯到了期末考试,临考数学前,我十分平静地要求秦老师允许我临时调换一下座位,我的理由是,我不希望同学们对我产生新的误会。得到秦老师首肯后,我在讲台旁独坐一桌,面对散发着油墨香的考卷,我的心就像早晨清新的空气,透明得没有一丝杂质,潜心演算每一道考题,我做得又快又好,第一个交卷,又是一个漂亮的满分!不知是上帝的故意安排还是一种巧合,乐嘉秋又是九十九分。

    ⑰寒假里有一天,我一清早到小菜场帮奶奶替别人刮鱼鳞,正巧遇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乐嘉秋迎面走来。她主动跑过来打招呼,讪讪地说:“看来,数学摸底考试时,我……我确实是误会你了。我好后悔,我一直想……想对你说声对不起。”“别别,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好了。”

    ⑱初中毕业后,我离乡背井,多少次陷入谗言的沼泽,多少次卷进是非的漩涡,多少次面临人生的绝境,但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奶奶说的这句话:一觉醒来是早晨!于是,我便恢复了自信和勇气,于是,我振作起来舔舔伤口继续与命运拼搏,于是,我奇迹般地走出沼泽,战胜绝境,柳暗花明又一村。

    (选自《爷爷的糖人》,有删改)

    1. (1) 通读全文,根据提示,补全本文故事情节。

      →陷入低谷,奶奶安慰→→菜场偶遇,班长道歉

    2. (2) 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

      ①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

      我的脸涨得通红,像朵快要枯死的鸡冠花,嗫嚅着说:“我没有……我没有……”

      ②结合语境,赏析第⑰段中加点词语。

      她主动跑过来打招呼,讪讪地说:“看来,数学摸底考试时,我……我确实是误会你了。我好后悔,我一直想……想对你说声对不起。”

    3. (3)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⑱段画线句“一觉醒来是早晨”的理解。
    4. (4) 通读全文,说说第⑬段在文中的作用。
四、作文(50分)
  • 13. 按要求作文。

    请以“笑着前行”为题 , 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