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上饶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教学质量...

更新时间:2023-02-23 浏览次数:5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等人认为有力才会有运动,质量大或速度大的物体都很难被停下,认为物体的惯性应该和这两个因素有关。现有物体A的质量为15kg,物体B的质量为30kg,A、B分别以30m/s和15m/s的速度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B的惯性比A大 B . A的惯性比B大 C . A和B的惯性一样大 D . 无法判定A、B的惯性大小关系
  • 2. 加速度的概念是人类认识史上最难建立的概念之一,是在400多年前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快 B . 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大 C .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标量 D . 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平均速度
  • 3. 某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 则开始运动的前4s内质点位移大小是(  )
    A . 20m B . 30m C . 40m D . 50m
  • 4. A、B两物体从同一点(原点)开始做直线运动,A、B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B两物体同时从原点出发 B . A比B晚出发2s C . A的速度比B的速度大 D . A,B两物体在距原点20m处相遇
  • 5. 《中国制造2025》是国家实施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智能机器制造是一个重要方向,其中智能机械臂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图所示,一机械臂铁夹竖直夹起一个金属小球,小球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铁夹与球接触面保持竖直,则(  )

    A . 小球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 B . 小球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C . 若增大铁夹对小球的压力,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D . 若铁夹水平移动,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 6. 2022年11月,在上饶师范学院举行的上饶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小明同学以1.7m的成绩获得跳高冠军,如图所示,则小明同学(  )

    A .   在上升阶段重力变大了 B . 在空中跨越过程处于失重状态 C . 在空中跨越过程处于超重状态 D . 起跳时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于他对地面的压力
  • 7. (2016·新课标Ⅱ卷)

    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所示.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


    A . 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 B . 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 C . 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 D . 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
二、多选题
  • 8. 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手机进行导航,如图所示是某人手机导航从上饶市弋阳县到横峰县的截屏画面,该地图提供了①②③三种驾车线路规划方案及相对应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三条线路方案的位移相同 B . 图中显示31分钟和24千米分别指的是时刻和距离 C . 研究汽车在地图上的实时位置时,汽车不可以被看成质点 D . 研究汽车在地图上的实时位置时,汽车可以被看成质点
  • 9. 如图所示,人站立在体重计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 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 . 人所受的重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10. 如图为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初速度是3m/s B .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C . 2s末物体位于出发点 D . 第1s末的速度与3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
  • 11. 如图甲所示,物块的质量m=1kg,初速度 , 在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作用下从O点沿粗糙的水平面向右运动,某时刻恒力F突然反向,整个过程中物块速度的平方随位置坐标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g取。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 2s末恒力F反向 B . 2s末到3s末物块做匀减速运动 C . 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 D . 恒力F大小为7N
三、实验题
  • 12.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

    1. (1) 某同学认为在实验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其中正确的是(选填“①”或“②”或“③”)。

      ①两次拉橡皮条时必须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同一位置O

      ②实验过程中只需要记录弹簧秤的读数,不需要记录拉力的方向

      ③在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细绳时必须使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相等

    2. (2) 如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的力的图示(与AO共线),其中表示力合力的实际值(选填“F”或“”)。

  • 13. 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实验,图乙是其俯视图。两个相同的小车放在木板上,车左端各系一条细绳,绳跨过定滑轮各挂一个相同的小盘。实验中可以通过增减车中的钩码改变小车的质量,通过增减盘中的砝码改变拉力。两个小车右端通过细线用夹子固定,打开夹子,两小车在小盘和砝码的牵引下同时开始运动,合上夹子,两小车同时停止。

    1. (1) 探究“加速度与力之间的关系”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选填“A”或“B”)。

      ①图乙中细绳必须与木板平行

      ②本实验还需要秒表记录两小车运动的时间

      ③实验中一定要保证小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车中钩码的总质量

      ④将木板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小盘和盘中砝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

      A . ②和④ B . ①和③
    2. (2) 实验中,小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则两小车的加速度之比为(选填“”或“”);
    3. (3) 探究“加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时,应在小盘中放质量(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砝码。
四、解答题
  • 14. (2022高一上·惠州期中) 高空抛物被称为“悬在城市上方的痛”,是一种极不文明的行为,由于落地速度很大,可能造成很大的危害。若一个鸡蛋从15层楼的高处无初速下落,总共高度按45m计算,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求:
    1. (1) 鸡蛋下落45m所用的时间;
    2. (2) 鸡蛋落地前瞬间速度的大小。
  • 15. 如图,物体m的质量为1kg,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7N的作用下,沿固定斜面匀速上升,斜面的倾角 , g取。问:

    1. (1)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N多大?
    2. (2)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多大?
    3. (3) 物体匀速上升的过程中,若突然撤去原来的力F,撤掉力F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a为多少?
  • 16. 如图所示,质量M为2kg的长木板B静止在水平面上。某时刻质量m=6kg的小物块A,以大小的初速度,从木板的左侧沿木板上表面滑上木板。已知A与B上表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 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重力加速度(木板足够长)。求:

    1. (1) 物块A刚滑上木板时,物块A的加速度大小、木板B的加速度大小
    2. (2) 物块A经多长时间和木板B速度相等;
    3. (3) 木板B在地面上滑行的总位移x。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