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自治区贵港市桂平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

更新时间:2023-02-26 浏览次数:2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建筑文化灿烂辉煌(20分)
  • 1. 年级开展“走近古老建筑,守护文化遗产”研究性学习。活动前,学习小组选编了以下材料。请你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故宫角楼的建筑工艺可谓巧妙绝伦。从造型角度来看,它包含着一个三重檐的四角攒尖亭、四个重檐歇山屋顶类建筑和两个单檐歇山屋顶。多层与单层屋檐的组合,四面及两面屋顶的叠加,使角楼造型复杂优美,俯仰生姿。角楼的色彩设计也因地制宜:蓝天白云之下,金瓦流光溢彩,青绿色的斗拱横梁饱含阴柔之美,朱红色的立柱门窗尽显阳刚之气,洁白的台基给人高雅之感,灰色的墙体则呈威武之势。造型与色彩的完美搭配,使角楼不仅成为古建筑专家钟爱的鉴赏样本,还成为广大摄影爱好者推chóng(   )的取景胜地。

    角楼还蕴含着深沉的中华传统文化。角楼曾用于军事防yù(   ),含有很多我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内容。角楼采用四面四角布局的方式,与我国道家文化中“四正四隅”“藏风聚气”理念相符。角楼屋顶大量采用的仙人走兽造型,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反映。

    故宫是什么?我想说,它是一座体现了中华文明之美的城池。千千万万的劳动者成就了它的美。①它不是帝王的私产,而是整个中华民族。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故宫的评价是:“②紫禁城是五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多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的历史见证。”它的美,来自时间的孕育,来自万物的和谐,来自我们文明中真善美的赐予。③每当有恶与丑的力量试图挟持这座城,这座城中都会自生出一种力量与之抗衡。在这样的博弈中,④这座城不但没有被摧毁,而且变得愈发硬朗和健康。

    站在现代的立场上,我们可以对王朝政治意义上的故宫进行抨击,而对故宫的文化价值,我们不能不顶礼膜拜。紫禁城表面上是一座城,背后是一整套的价值观,几乎包含了我们文明正面价值的所有内涵。

    1. (1) 给以上文段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三重檐(     )    推chóng(     )防yù(     )

    2. (2) 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巧妙绝伦 B . 俯仰生姿 C . 因地制宜 D . 深沉
    3. (3) 以上文段中画线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4. (4) 填入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是这座城的伟大,成就了中国人的伟大。 B . 是这座城的伟大,成就了中国人价值观的伟大。 C . 是中国人的伟大,成就了这座城的伟大。 D . 是中国人价值观的伟大,成就了这座城的伟大。
  • 2. (2022八上·桂平期末) 请你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诗句。

    建筑是无声的诗文,建筑之意会因诗文之境而更丰富,如崔颢在《黄鹤楼》中写日暮时分登临黄鹤楼滋生出的乡愁:①“。”

    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抒发在承天寺望月时自豪而又悲凉的感慨:②“ ,。”

    《雁门太守行》中,离开京城到了雁门的李贺用颜色渲染了雁门关一场战争的悲壮气氛:③“。”《相见欢》中,作客金陵的朱敦儒独自一人登上金陵城楼,纵目远跳,感到风悲、景悲、人悲,不禁潸然泪下:④“。”

二、家风文化源远流长(44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

    【乙】(疏)广既归乡里,日令家供具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数问其家金余尚有几所,趣卖以供具。居岁余,广子孙窃谓其昆弟老人广所爱信者曰:“子孙箕及君时颇立产业,今日饮食费且尽。宜从丈人所,劝说君买田宅。”老人即以闲暇时为广言此计,广曰: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衣食与凡人齐。今复增益之以为赢余,但教子孙怠堕耳。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人之怨也:吾既亡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怨。又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飧其赐,以尽吾余日,不亦可乎?”于是族人悦服。以寿终。

    (《疏广传》节选)

    1. (1) 运用所提示的方法,解决乙文中的疑难词语。

      方法

      词语

      示例

      加点词的意义

      课内外迁移

      今日饮食费

      九十

      吾既以教化子孙

      河曲智叟以应

      联系现代汉语

      相应词语

      子孙及君时颇立产业

       

      查阅工具书

      卖以供具

      ①趋。②意向。

      ③通“促”,催促。

    2. (2)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衣食/与凡人齐 B . 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衣食与凡人齐 C . 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衣食与凡人齐 D . 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衣食/与凡人齐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②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4. (4) 愚公移山面临哪些困难?
    5. (5) “家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是给家中后人们树立的价值准则。请简要概括愚公和疏广的家风。
  • 4.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 (1) 今天,楷然家“亲子共读”的内容是杜甫的《春望》。以下是楷然对这首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中“破”字使人怵目惊心,“深”字令人满目凄然,抒发了个人遭际之悲。 B . 颔联“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 C . 颈联“家书抵万金”,是因为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 D . 尾联写诗人头发白了、疏了,诗人头发的变化,表达了内心的痛苦和愁怨。
    2. (2) 楷然爸爸提出了一个问题,“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几层意思?”你也来思考并回答这个问题吧!
  • 5. 阅读下面一篇说明文,完成小题。

    大有讲究的照壁艺术

    ①中国传统建筑门类繁多,不同地域和民族的建筑艺术风格各有差异,但也有着共同的特点——无论是建筑群落还是单一的房舍、无论是宫殿官署还是寺观民宅,在大门的内或外常常都会建造一堵用于遮挡视线的墙,这就是照壁。照壁由于设计精巧,凸显特色,往往对传统建筑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建筑符号。

    ②照璧的历史可谓悠久,虽然它最初的产生年代已无从得知,但在陕西凤雏村遗址中出土的照壁实体,经专家考证,迄今至少有三千年历史了,由此可知,照壁的出现应不晚于西周。实际上,早期的照壁是一种礼制设施,只有国君或诸侯的宫室方能使用。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专属于皇权贵族的建筑构件才慢慢走入民问,但仍有明显的等级要求。如《荀子》中有记载:“天子外屏,诸侯内屏,大夫以帘,士以帷”。意思是天子可以在门外建造照壁,诸侯可以在门内建造照壁,大夫可以用帘遮挡,而士则只能用布帷来遮挡。这说明身份等级的高低对照壁所建的位置、使用的材料都有不同的要求。

    ③直到明清时期,建筑的规制稍有宽泛,照壁才真正普及到了寻常百姓家,尤其是山西晋商的兴起,更是推动了照壁建筑艺术的发展。晋商雄厚的财力让砖雕匠师们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更多的民间匠人加入到了这个行业,从而创造出大量精美的照壁,如乔家大院的福德祠照壁,王家大院的雁翅形照壁,还有常家庄园祠堂前的砖雕百寿图照壁,都是现存照璧建筑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④传统建筑从不敷衍了事,每一个环节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样每一个环节都可以美得绽放出一朵花来,照壁亦如是。照壁的立面一般由壁顶、壁身和基座三部分构成。最上部的壁顶类似于屋顶和檐头,大多会借鉴传统建筑屋顶的样式建造。基座位于最下部,有的受佛教影响,造型复杂多样,缀有莲瓣、卷草等花饰,层数有七层、九层、十一层之分。而民居的照壁则多为台基座,造型较为单一。

    ⑤整个照壁最讲究的地方是壁身。壁身的中心区域最为重要,通常由角度统一的斜放的方砖贴砌而成,简单一点的照壁可能简简单单没什么装饰,但豪华的照壁则会装饰有着很多吉祥图样的砖雕、泥塑或嵌瓷。这些装饰图案丰富多彩、精巧雅致,不仅展现了建筑艺术的美,还蕴含着主人的美好愿望。除了“福”字,照壁上常见的图案还有很多:代表着幸福的杏,意味着富贵的桂圆,象征着福气和富裕的蝙蝠和鱼,寓意着健康和吉祥的松和鹤……一些书香门第的照壁,偏爱梅、兰、什、菊的图案,旨在亲近它们那股清雅淡泊的君子品质。还有些人家在照壁上题字,题字能够透露出主人的姓氏和家风。从皇宫到普通人家,不同的照璧图案、题字,反映着主人不同的审美品味和个人品性。

    ⑥对于建筑群,照壁可增加建筑的纵深感、层次感,烘托建筑群的气势;对于民宅,照壁也可以象征主人的财富和地位。但照壁最根本的作用还是在于“避”,它不仅可以抵风御寒、辟邪挡煞,还能遮挡大门内外杂乱的景物,美化大门的出入口,增加住宅气势。最重要的是,它能够遮挡住外人的视线,即使大门敞开,外人也看不到宅内,这就营造了一种隐秘、安宁、幽静的环境。

    ⑦总而言之,照壁作为中国传统建筑中重要的单元,它与房屋、院落建筑相辅相成,组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雕刻精美的照壁不仅具有建筑学和人文学的重要意义,也有很高的建筑与审美价值。

    1. (1) 下列各项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文从历史、结构、作用三个方面依次介绍了照壁。 B . 照壁艺术大有讲究,艺术价值与实用价值兼而有之。 C . 照壁的基座位于最下部,受佛教影响,一般缀有莲瓣、卷草等花饰。 D . 选文第②段中加点的“至少”在文章中起限制作用,强调了照壁出现的时间之早。
    2. (2) 照壁上的题字透露主人的姓氏和家风,根据“①靖节家风、②青莲遗风、③工部家声、④濂溪世第”这些题字内容,姓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 . ①李  ②黄  ③陈  ④周 B . ①陶  ②李  ③苏  ④刘 C . ①陶  ②李  ③杜  ④周 D . ①李  ②黄  ③陈  ④刘
    3. (3) 选文第⑤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6.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小题。

    父亲归来那一天

    ①小时候,父亲归来的那一天,就如彗星降临的那一天一样不可思议。父亲是天文望远镜工程师,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有许多用于观测星系的望远镜是他设计的。运往各地的组装好的望远镜,天文台安装完毕,还需要父亲前往调试。父亲对出差毫无怨言,我们全家也毫无怨言,因为我和母亲都发现,当父亲归来时,那个木讷、谨慎,甚至有点刻板忧郁的工程师会忽然变得浪漫起来。

    ②我记得,父亲到陕西天文台调试望远镜,工作结束时正值临潼的石榴丰收,他带回了6个硕大的石榴。我们这些江南小孩,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大的石榴。父亲在石榴顶上找到一个下刀处,在外皮上轻划了一圈,用力掰开。里面的石榴籽紧紧抱团,晶莹剔透,红润发亮。我们用勺子挖着石榴籽,细细品尝,有些许醇厚甜蜜,还有些许酸爽。我终于明白古诗中为何说:“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花轻明榴子鲜。”那时我就立誓要到北方去,看一看与南方红壤完全不一样的土地。

    ③父亲还去过新疆天文台调试望远镜,归来时,他居然带了一个大纸箱。打开纸箱,全家人都笑了,父亲居然带的是新疆的棉花,它们是生长在棉枝上的一朵一朵的棉花。父亲说,他搭乘老乡的拖拉机,路过浩瀚无边的棉田,被一望无际的丰收场景震撼,便向棉农换了几枝棉花。棉农困惑地问他:“要做一副棉手套,或者一顶厚棉帽,这点棉花不够,要不要多送你一点?”父亲笑着说:“够了,千万别把棉花从棉枝上扯下来,我要让孩子们看一看,真正的棉花是什么样子。”那天,这干燥的棉枝被父亲插入坛中,成了家中别致的装饰品。父亲让我从掉落的小棉枝中扯出棉花,摸摸里面的棉籽儿。他说:“在新疆,许多地方有这样的棉花。那里的棉花质量很好,做一床棉胎,可以用20年都不会扁塌。”

    ④父亲还去过云南天文台。那次他去调试望远镜,我正冲刺高考。母亲觉得在这节骨眼儿上,家里的顶梁柱不应该再出长差。但父亲说,云南天文台的这架望远镜,对研究星系的形成和变化有着特殊意义,只有把它装成了,人们对宇宙大尺度结构的研究才能更进一步,所以,他必须去。40天后,父亲回来时竟带着一箱子白玫瑰花。我们都吃了一惊——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给母亲买花。令人疑惑的是,白玫瑰花的上面,还放了一把蔫掉的硕大花苞,也是洁白的。父亲说:“这就是成语“昙花一现”中的昙花!夜间开花,两三个小时后,这些花朵就枯萎了,必须从花枝上掰下来,否则下一轮花朵就没有力量盛放。”昆明人喜欢用昙花做甜汤,父亲买了8朵,想让我们尝一尝昙花汤的味道。他将昙花的花萼轻轻去掉,把那些柔弱无骨的花瓣用清水反复冲洗,待将莲子等配料熬够40分钟后,在起锅前加入昙花的花瓣。昙花的花瓣,口感又滑又嫩,带着云贵高原上的清香气。

    ⑤A.这次昆明之行,给父亲带来的最大喜悦,不仅是望远镜的调试成功,还有他归来时,我的高考成绩已经出炉。高过一本线41分的成绩,令他十分满意。他送了我一个礼物作为奖励,是一架迷你天文望远镜,镜片是父亲跟着云南天文台的磨镜师傅学习并磨制的。满月时,用这台小望远镜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月亮上的环形山,看到清辉四溢的月亮上,有山地,有凹坑,也有被宇宙风暴吹袭后形成的暗影。

    B.这次昆明之行,父亲还送了我一个礼物——一架迷你天文望远镜。

    ⑥父亲归来那天所带回来的,是外面那个浩瀚无垠的世界。他曾经说,孩子成长中最要紧的事,就是不局限于眼前的鸡毛蒜皮、些微得失,要看到地球上的千山万水、春华秋实,看到在宇宙星际之间,自己是一粒多么幸运的尘埃。如果你的视野之内都是乌云,那肯定是因为你站得不够高,眺望得还不够远。归来的那一天,作为父亲,他想给予我的教益,就是如何跳出个人的狭窄视野,用别致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

    1. (1) 父亲出差归来,总会带给家人浪漫。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父亲“浪漫”的表现。

      (     )识新疆棉花棉籽(     )(     )

    2. (2) 请你思考:父亲对出差毫无怨言,为什么?我们全家对父亲出差也毫无怨言,这又是为什么?
    3. (3) 请你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的句子。
    4. (4) 第⑤段的两种表达,你觉得A为佳还是B更好?为什么?
    5. (5) 选文中,父亲营造的家风是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要有长远的日光、丰厚的阅历、开阔的视野等。在你的家庭中,有着怎样的家风?请你结合具体的事例谈一谈。
三、红色文化荡涤心灵(6分)
  • 7. 班级开展《红星照耀中国》读书交流会,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 (1) 下图是长征线路图,请你给相应的位置选择恰当的内容,并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A. 飞夺泸定桥

      C. 战略大转移

      B. 大会师

      D.过草地

    2. (2) 请你讲一讲“红小鬼”的故事。

      斯诺在书中写道:“我从未见过任何中国青少年有这样一种人格尊严,我发现在这些红红脸蛋、欢乐愉快、精神饱满、忠诚不渝的“红小鬼”身上,洋溢着一种令人惊奇的蓬勃精神,让人看到希望。”

      请用书中一个关于“红小鬼”的故事来印证这句话。

四、礼仪文化塑造人格(50分)
  • 8. 作文

    “礼”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以下几个义项:①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②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③礼物;④以礼相待。

    请你从义项①,或义项②、义项④中选一个角度立意,结合自己的经历、体验,写一篇记叙文。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字要写得规范工整;文中不要出现与考生有关的人名、校名;不能抄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