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二)地理试题

更新时间:2023-03-24 浏览次数:36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道路绿化布置形式多样,“二板三带式”即道路被中间一条绿化带隔离成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和两条人行道。下图为“二板三带式”道路绿化断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不属于人行道上绿化带的作用的是(   )
      A . 调节驾驶员的情绪,缓解视觉疲劳 B . 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C . 涵养水源,减轻内涝 D . 减弱噪音,美化环境
    2. (2) “二板三带式”的主要优势是(   )
      A . 用地经济,管理方便简单 B . 完全解决了车辆之间互相干扰的矛盾 C . 绿地较广,缓解了城市的热岛效应 D . 人行道与车行道分离,安全性好
  • 2. 耕地复种指数=某地区全年播种(或移栽)作物的总面积/耕地总面积×100%。复种指数大,说明耕地利用率高;反之,耕地利用率低。下图是1998~2012年我国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耕地复种指数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影响东北和西部地区耕地复种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科技进步 B . 耕地的增加 C . 降水增多 D . 气候变暖,导致气温大幅度提升
    2. (2) 2006年到2007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耕地复种指数略有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结果 B . 耕地面积大量减少 C . 台风、洪涝和旱灾严重 D . 农民种粮积极性减弱
    3. (3) 东部地区耕地复种指数后1998年逐渐低于中部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 . 降水减少,干旱加重 B . 中部水热条件好于东部 C . 东部靠海近,台风,洪涝灾害严重 D . 东部大量耕地被占用
  • 3. 季风指数是某一地区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值越大表示季风现象愈明显,它反映了一个地区季风的强弱程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1923年,我国东部地区夏季出现可能性较大的现象是(   )
      A . 南北皆旱 B . 南涝北旱 C . 南旱北涝 D . 南北皆涝
    2. (2) 20世纪末冬季风指数明显减小,原因可能是(   )
      A . 夏季风增强 B . 夏季风减弱 C . 海陆热力差异减小 D . 温室效应加剧
    3. (3) 下列我国哪个地区符合图示的情况(   )
      A . 内蒙古高原 B . 青藏高原 C . 塔里木盆地 D . 四川盆地
  • 4. 读风速、相对湿度与体感温度的部分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风速、相对湿度与体感温度的关系,分析正确的是(   )
      A . 风速越大,体感温度越低 B . 气温越高,风速对体感温度的作用越明显 C . 相对湿度越大,体感温度越低 D . 冬季,衢州的体感温度普遍低于气温
    2. (2) 下列天气预报指数能用图中信息判读的是(   )

      ①着衣指数②舒适度指数③洗衣指数④洗车指数⑤运动指数⑥防晒指数

      A . ①②⑤ B . ②⑤⑥ C . ①③⑤ D . ④⑤⑥
  • 5. 地处皖南的古徽州是我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重地,历来以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文风昌盛而著称。自古以来,人们利用当地低山丘陵上生长的松树和油桐为原料制作徽墨。下图是皖南地区的景观图片。回答下列小题。

    1. (1) 关于当地低山丘陵上的土壤,描述正确的是(   )
      A . 母质为冲积物,土质黏重 B . 淋溶作用强,土壤呈酸性 C . 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 D . 物理风化作用强,土层厚
    2. (2) 徽墨成为宣传皖南地区的符号,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地(   )
      A . 历史文化厚重 B . 制墨原料丰富 C . 水陆交通便利 D . 销售市场广阔
    3. (3) 图中显示皖南的古徽州房屋多是白墙黛瓦,目的是(   )
      A . 更能坚固耐用,不容易坍塌 B . 与当地的蓝天白云相辉映 C . 当地居民喜欢白墙黛瓦 D . 主要是为了和北方房屋建筑区别开来
  • 6. (2023高三上·徐州期末) 千回百转的曲流是常见的河流地貌。下图为“我国某地曲流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曲流形成相关度最大的河流水文特征是(   )
      A . 流量不稳定 B . 水流速度慢 C . 含沙量大 D . 无结冰期
    2. (2) 该河流地貌多见于(   )
      A . 黄土高原 B . 横断山区 C . 内蒙古东部 D . 祁连山区
    3. (3) 推测若干年后,该地牛轭湖的变化最可能是(   )
      A . 湖面扩大 B . 形态趋直 C . 湖床深切 D . 逐渐淤塞
二、综合题
  • 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北岸。每年7月,“夜间瓢泼大雨,白天阳光灿烂”成为拉萨一道美丽的风景。据了解,从2013年至2022年,拉萨市计划用10年时间造林绿化拉萨河谷及两岸山体,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

    材料二、图为拉萨河谷位置图。

    1. (1) 分析拉萨7月“夜间瓢泼大雨”的原因。
    2. (2) 指出拉萨河谷造林绿化项目的环境效益。
    3. (3) 请为拉萨河流域的综合开发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 8.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智利是首个与我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南美洲国家,并于2019年与我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近年来,中智两国经贸合作日益紧密,我国向智利出口机电、轻工等产品,从智利主要进口矿产、农林产品,两国合作前景广阔。

    1. (1) 智利被称为世界上最“孤独的国家”,从位置和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原因。
    2. (2) 从S市和M市中任选一地,说明该地的气候特征,并分析成因。
    3. (3) 分析我国和智利在经贸合作中各自的优势条件。
  • 9.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下降风是指空气受重力作用形成的下坡气流。下降风在南极大陆广泛分布,下图中甲区域下降风尤其强劲,其东侧的特拉诺瓦湾常年存在冰间湖(指达到结冰温度的天气条件下,仍长期或较长时间保持无冰或少冰的冰间水域)。下图中白色区域为冰盖(大陆冰川)、冰架(陆地冰)。

    1. (1) 说明南极洲下降风分布广泛的条件。
    2. (2) 分析甲区域下降风强劲的原因。
    3. (3) 分析特拉诺瓦湾冬季仍存在冰间湖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