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十堰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

更新时间:2023-03-20 浏览次数:5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化学与生活联系密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B . 为保护地下钢管不受腐蚀,可将其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 C . 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风能、生物质能、沼气是可再生能源 D . 纽扣银锌电池体形小,含有害物质少,用后不用分类回收,可以随意处理
  •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和消毒 B . 某雨水样品采集后放置一段时间,pH由4.68变为4.28,可能是因为雨水中被氧化了 C . 实验室配制FeCl3溶液时,先将FeCl3固体溶于浓盐酸,再加水稀释,其目的是防止FeCl3的水解 D . 醋酸钠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
  • 3. 下列措施不是为了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 . 糕点包装袋内放置除氧剂 B . 将食物存放在冰箱中 C . 家用炒菜使用铁锅而不使用铝锅 D . 高炉炼铁时,先将铁矿石粉碎
  • 4. 在一定温度下,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为起始的物质的量依次为 ,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可能是
    A . B . C . D .
  • 5. 下列事实中,能说明是弱碱的是
    A . 溶液的导电能力比溶液弱 B . 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 C . 常温下,溶液中 D . 等体积的溶液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 6. 下列装置使用符合题意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 ①测量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B . ②测定的浓度 C . ③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D . ④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 7. 某多孔材料孔径大小和形状恰好将固定,能高选择性吸附。废气中的被吸附后,经处理能全部转化为。原理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转化为的反应是一个熵增的反应 B . 若反应能自发,则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C . 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且能提高的平衡转化率 D . 每获得时,消耗的的体积为
  • 8.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将转化为(选择性为73%)、CO、等化工产品,对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已知:离子液体作为电解液不仅可以提高的溶解性,还可以有效避免析氢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活性铂电极为阴极 B . 每生成 , 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C . 氮掺杂石墨烯电极上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D . 使用饱和溶液代替离子液体,可提高的转化率
  • 9. 甲醇通过催化氧化制取甲醛时,在无催化剂(图中实线)和加入特定催化剂(图中虚线)时均会产生甲醛,反应中相关物质的相对能量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该条件下稳定 B . 加入该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C . 无催化剂时,生成的活化能比生成甲醛的活化能小 D . 无催化剂时,升高温度,甲醇氧化为甲醛的反应速率变化如图2所示
  • 10.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用电解法精炼铜时,若电路中转移电子,则阳极质量减轻 B . 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 C . 25℃时,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 D . 25℃时,溶液中,水电离出的的数目为
  • 11.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达到平衡后,改变条件,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图①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达到新平衡后的转化率减小 B . 图②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增大的浓度,达到新平衡后的转化率增大 C . 图③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减小的浓度,达到新平衡后的转化率减小 D . 图④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达到新平衡后的转化率不变
  • 12. 合成氨原料中的H2可用甲烷在高温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制得。已知H2(g)、CO(g)、CH4(g)的燃烧热(△H)分别为-285.8 kJ/mol、-283.0 kJ/mol、-890.3 kJ/mol,且H2O(g)=H2O(l)  △H=-44.0 kJ/mol。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 13. 工业上利用还原可制备金属铁,其反应原理为。在不同温度()下,向装有足量固体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 , 测得反应体系中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由图分析可知 B . b点时,的转化率为20% C . b点和d点的化学平衡常数: D . 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从反应体系中移走可提高的转化率
  • 14.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室温下,将BaSO4投入饱和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向过滤后所得固体中加入足量盐酸,固体部分溶解,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B

    向2.0 mL浓度均为0.1 mol/LNaCl和NaI的混合溶液中滴加2滴0.1 mol/L AgNO3溶液,振荡,沉淀呈黄色

    C

    向10 mL0.2 mol/L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 mol/L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 mol/L FeCl3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D

    在2 mL0.01 mol/LNa2S溶液中先滴入几滴0.01 mol/L Zn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入0.01 mol/L CuSO4溶液,又出现黑色沉淀

    A . A B . B C . C D . D
  • 15. 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亚硫酸盐的性质。已知:

    实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1

    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 , 测得约为9

    2

    溶液中通入至溶液

    3

    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测得约为3

    4

    取实验3所得溶液 , 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实验1得到的溶液中: B . 实验2得到的溶液中: C . 实验3得到的溶液中 D . 实验4中可知:
二、综合题
  • 16. 电化学的发展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探究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对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1. (1) I、利用电化学方法可以将有效地转化为(其中元素的化合价为价),装置如图所示。

      若以铅酸蓄电池为直流电源,则铅酸蓄电池中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 (2) 装置工作时,阴极除有生成外,还可能生成副产物,降低电解效率。

      已知:

      ①副产物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

      ②标准状况下,当阳极生成氧气的体积为时,测得整个阴极区内的 , 电解效率为(忽略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

    3. (3) II、利用新型镁—锂双离子二次电池(甲池)作电源同时电解乙池和丙池。

      放电时,(填“极”或“极”)移动;甲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4. (4) 给新型镁—锂双离子二次电池充电时,极与电源的极相连,当导线中每通过时,甲池的左室中溶液的质量减少g。
    5. (5) 电解一段时间后,乙池中溶液的(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 (6) 丙池发生电解反应的总方程式为
  • 17. 氮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是重要的科研目的之一。
    1. (1) 可用于消除氮氧化物污染,反应原理为 

      已知: 

       

    2. (2) 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可通过活性炭处理,原理为。下列情况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
      A . B . 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C . 在绝热恒容的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再变化 D . 在恒温恒压的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3. (3) 对比研究活性炭、负载钙、镧氧化物的反应活性。在三个反应器中分别加入 , 通入相同浓度的 , 不同温度下测得反应去除率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温度在500℃以内,三种情况下反应的活化能最小的是(填“C”、“”或“”)。A点(填“是”或“不是”)平衡点,原因是

    4. (4) 在一定条件下,可用CO还原NO消除氮氧化物造成的污染。某温度下,若向2L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汽车尾气(主要成分为 , 其中的体积分数为10%)发生反应: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的转化率为50%。

      内,

      ②平衡时,体系压强为 , 则(保留一位小数)。

  • 18. 滴定实验是化学学科中最重要的定量实验之一、常见的滴定实验有酸碱中和滴定、氧化还原反应滴定、沉淀滴定等等。
    1. (1) I.获取安全的饮用水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自来水厂经常用氯气进行杀菌,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滴定,测定了某工厂废水中游离态氯的含量,实验如下:

      ①取水样50.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溶液(足量),滴入2~3滴淀粉溶液。

      ②将自己配制的标准溶液(显碱性)装入滴定管中,调整液面,记下读数。

      ③将锥形瓶置于滴定管下进行滴定,发生的反应为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滴定前装有标准液的滴定管排气泡时,应选择下图中的(填标号,下同)。

      ②若用25.00L滴定管进行实验,当滴定管中的液面在刻度“10”处,则管内液体的体积

      a.=10.00mL B.=15.00mL C.<10.00mL D.>15.00mL

    2. (2) 步骤①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3) 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4. (4) 实验中消耗了标准溶液4.00mL,所测水样中游离态氯的含量为
    5. (5) 实验测得游离态氯的浓度比实际浓度偏大,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填标号)。
      A . 配制标准溶液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 B . 锥形瓶水洗后直接装待测水样 C . 标准溶液的滴定管水洗后没有润洗 D . 滴定到达终点时,俯视读出滴定管读数 E . 标准溶液的滴定管滴定前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6. (6) II.沉淀滴定——滴定剂与被滴定物生成的沉淀比滴定剂与指示剂生成的沉淀更难溶;且二者之间,有明显的颜色差别。

      参考表中的数据,若用滴定NaSCN溶液,可选用的指示剂是____(填标号)。

      难溶物

      颜色

      浅黄

      砖红

      A . B . NaBr C . NaCN D . NaCl
  • 19. 高纯硫酸锰作为合成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原料,工业上可由天然二氧化锰粉与硫化锰矿(还含等元素)制备,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滤渣1”中含有

    ②相关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范围如下: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

    8.1

    6.3

    1.5

    3.4

    8.9

    6.2

    6.9

    沉淀完全的

    10.1

    8.3

    2.8

    4.7

    10.9

    8.2

    8.9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溶浸”时生成的离子方程式:
    2. (2) “氧化”中添加适量的的作用是
    3. (3) “调”的目的是除铁和铝,则溶液的范围应调节为~6之间。
    4. (4) “除杂1”的目的是除去 , “滤渣3”的主要成分是
    5. (5) “除杂2”的目的是生成时沉淀除去。该步骤维持溶液恒为4.0,若溶液中的初始浓度为 , 现欲将沉淀完全(即剩余离子浓度小于时),则至少需要加入固体(为易溶的强电解质,忽略加入固体时溶液体积改变)。若溶液中酸度过高,沉淀不完全,则原因是。[已知:]
    6. (6) 写出“沉锰”的离子方程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