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02-11 浏览次数:46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 (15 分)
  •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各 题。

    汉字记(zǎi)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传承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也塑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①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汉字     了中华文明的根脉,      了中华多民族的融合发展,      了 千秋万代的华夏儿女。②汉字文明对世界尤其周边国家也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为世界文明发展 做出了重大贡献。汉字需要我们珍惜和传承 , 不仅如此 ;③我们更应光大汉字文明的使命, 让中华文明为人类所处的这个激烈变化的时代贡献出独特的力量。④   

    1. (1) 请你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造 ( ) 记(zǎi) ( )

    2. (2) 在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 维系  促进  造福 B . 维系  造福  促进 C . 促进  维系  造福 D . 造福  维系  促进
    3. (3) 选文中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处是 ( )
      A . B . C . D .
    4. (4) 根据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补全下面对联。 

      上联:珍惜先人智慧。

      下联:文明。

  • 2. 默写填空。
    1. (1) 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2. (2) 非淡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诫子书》 )  
    3. (3) ,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其一)
    4. (4) 冬奥会在北京举办之时,中国人民将向世界张开双臂,绽放笑脸。这正如《论语》中所

      言:?                                      

    5. (5) 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了“对远赴偏壤之地的友人的担忧和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二、阅读 (45 分)
  • 3.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 ,完成各 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 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 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 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 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 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

    【乙】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 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 以吹豕①之法吹之。极力吹移 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屠,乌② 能作此谋也!

    【注释】①豕 (sh ǐ ) :猪。②乌:副词,哪,怎么。  

     (选自《狼三则》其三)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一狼其中 ( ) 令不可 ( )

    2. (2) 下面对【甲】文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 . 全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叙事,主要写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故事,其中“杀 狼”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B . 文中“惧”“投以骨”“复投之”等词句,写出了屠户抵抗的决心和行动,体现了他退让 的策略与智慧。 C . 文章主要通过动作、神态和少量心理描写来刻画屠户的形象,屠户身上既有懦弱的性格又 有勇敢、机智的品质。 D . 文章结尾的议论,点明了故事的主旨。
    3. (3) 把【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4. (4) 用“/”给文中画浪线句子断句。  ( 一处) 

      其 一 犬 坐 于 前

    5. (5)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狼具有怎样的特点?从【甲】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6. (6) 说说这两篇文章给你怎样的启示? 
  • 4. 阅读下面文字 ,完成 各 题。 

    墨与砚

    ①最好的朋友往往也会闹点别扭,墨与砚从来就是一对配合得很好的伙伴。但他们也有过 一次矛盾。

    ②有一天,黑墨忽然长叹一声,对砚台说:“老兄啊!我不想跟你厮守下去了。就凭我这 副乌黑硬朗的身骨,到哪儿不受欢迎呢?干吗要在你这小天地里转一辈子呢? ”

    ③“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砚台翻了翻眼皮,瞪着黑墨问。

    ④黑墨昂着头,傲慢地答道:“你这点小肚子,岂能容纳我这块大料?你瞧我稍微转动一 下身子,就碰到你的腹壁;再一转身,就要顶穿你的肚皮了。要是让我出去,在桌面上或是地 面上打转转,保证可以磨出更多的墨汁来。 ”

    ⑤“我劝你别好高骛远了,”砚台笑了笑对黑墨说,“实践证明,我们只有密切配合,才 能发挥作用,否则我们将一事无成。 ”

    ⑥“哼!你压制我的才能这么多年了,难道还想压制我一辈子吗? ”黑墨拉长了他那副黑 面孔,气势汹汹地质问砚台。

    ⑦“我这是好心劝你,听不听由你。 ”

    ⑧“不管你怎么说,我也要离开你! ”说完,黑墨腾地跳出砚台,在桌面上呼呼啦啦地转 动起来,一边转一边高声对砚台说:“今天,我要让你看看我的能耐!瞧我转得多灵活、多带 劲,简直就像在溜冰场上进行滑冰表演一样! ”

    ⑨黑墨转啊,转啊!转得头昏眼花,猛地一跤跌在桌面上,腰也扭了,腿也折了 , 可是瞧 瞧桌面上,却一点墨汁也没有。

    ⑩砚台诚恳地说:“你不听忠告,才吃了这个大亏。你把自己的能耐估计得太高了,其实, 离开了水和我,你又有什么作为呢?快回来吧! ”

    ⑪黑墨重新跳进砚台,转上几圈,脚下就涌出了香喷喷的墨汁。

    ⑫从此以后,黑墨就安心地在砚台里转磨,再也不想跳出去了。

    . ...

     
    1. (1)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本文是寓言,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故事里,让读者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 B . 本文以物喻人,具有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 C . 本文结构是先叙述故事,篇末点明寓意。 D . 本文篇幅短小,语言精辟简练。
    2. (2) 体会文中画线句“腰也扭了,腿也折了” 的表达效果。 
    3. (3)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5. 阅读

    梨树,甜了一方山水

    李汀

    梨树下乘凉是夏日里一件畅快事。正值盛夏,酷暑难熬,走进小院,浓密密,绿风荡漾。 老陈坐在梨树下,见有人进了院子,赶快让座。快来,快来,这梨树下有细风,凉快呢。

    没等我们坐下来,老陈伸手摘了梨树上一颗梨子递过来。一尝,入口化渣,满 口汁水, 一行人连声称赞:好吃,好吃。老陈笑着说:老梨树结的。

    坐在梨树下,老陈兴奋地对我们说:你看,梨子多美,多像一盏盏灯!

    我们抬头一看,树枝上一颗颗梨子在阳光里晃动,仿佛有光在摇曳。小院周围全是挂满 “灯”的梨树,整个村庄弥漫着一阵阵梨香。

    老陈笑着说:村子里上千亩的梨树,都快四五十年了。想想,那时候自己三十多岁,栽 梨树还真是不容易,每一棵梨树都有一个故事。

    先说这棵栽在田坎上的梨树吧。顺着老陈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一棵老梨树树皮开裂纵横, 树枝沧桑蜿蜓。这棵老梨树不言不语,站在高高的田坎上守着这一园子的梨树。这是最早栽下 的梨树了。那时候,村里人还喊我小陈。大家说,小陈,梨树能当饭吃?我不服那口气,不在 大田大地里栽,就把梨树栽在田坎上。第二年开始挂果,第三年这棵树上的梨就卖了近百元。 当时,村里传开了:多栽苍溪雪梨树,不到几年就致富,要是栽上百十株,保你当上万元户。 一下子,村里家家户户开始在田坎上栽梨树,有的甚至在大田大地里也栽上梨树。记得 1984 年,香梨大户卢履清去北京参会,还把这梨子带到北京呢!老陈笑呵呵地说:我把这棵梨树命 名为致富一号树。

    一号树,就是示范树,就是带头树。这一园子的梨树,这一半坡的梨树。春天,满树白

    雪;初秋,果实摇曳。让人一看,心里总是满满当当的激动。

    致富奔小康,这雪梨树是立了大功的。这一村子的人,都靠雪梨致富了。

    跟随老陈在梨树园里转悠,有一种甜润的气息充满心田。走到一棵歪脖子梨树下,老陈 停下来,慢慢讲述起来。别小看这棵梨树,它是坚强树。栽了三回,才栽活。湿地栽树,开始 看长得好好的,长着长着,就缩回去了。后来先排水,地里垫上一层枯草树叶,再刨坑栽树, 终于在这地里把梨树栽活了。老陈露出一脸的骄傲,一阵风吹来,歪脖子梨树揺晃身姿,像是 在向人们致意。我把我的感觉告诉老陈,他哈哈一笑,说: 当然,它们都认识我这老头子了。

    老陈乐呵呵地说:人一辈子要干很多事,我老陈就干了一件事,种了一辈子的梨。梨园 小路上走来一行人,有人高喊:老陈,老陈, 出来领奖了!

    七十多岁的老陈,几步跨出梨园,激动地说:吼这么大声干啥?啥子奖,我一个老头子 还有奖吗?

    原来,是乡党委王书记带着几个同志,来给老陈送“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金灿灿 的纪念章挂在老陈脖子上,老陈一个劲摸着纪念章,激动得泪眼汪汪。

    王书记也激动地说:这一园子的梨树见证,你老陈千值万值。

    看看一行人,看看满山坡的梨树,老陈深深鞠躬。满 目青山,其实,老陈也是一棵历经 风雨的老梨树了,他甜了这里的一方山水,甜了这一村的乡亲。                          

    1. (1) 文章具体写了哪两棵梨树,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 

      你看,梨子多美,多像一盏盏灯!

    3. (3) 文中第⑹段中画浪线的句子运用哪种记叙方式?在文中有何作用? 
    4. (4) 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老陈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出两点即可)
    5. (5) 我们身边有很多默默无闻的“种树人”。阅读下面两段文字,结合文字内容谈谈你的感想。

      (甲) 满 目青山,其实,老陈也是一棵历经风雨的老梨树了,他甜了这里的一方山水,甜了这一村的乡亲。                                      (李汀《梨树,甜了一方山水》)

      (乙) 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一直住在这里的老一辈人,已经被舒 适的新生活改变了。加上新来的居民,一万多口人的幸福生活,都源于这位叫艾力泽•布菲的 老人。                                                 (让•乔诺《植树的牧羊人》)

  • 6. 名著阅读

    小飞同学将《西游记》中《孙行者一调芭蕉扇》改编成了课本剧,下面是其中的一个片段。  行者:师父且请下马,兄弟们莫走,等我扇息了火,待风雨之后,地土冷些,再过山去!

    行者果举扇,径至火边,尽力一扇,那山上火光烘烘腾起,再一扇,更着百倍,又一扇, 那火足有千丈之高,渐渐烧着身体。

    行者: (丢下扇子) 不停当!不停当!被那厮哄了

    沙僧:似这般火盛,无路通西,怎生是好?

    八戒:只拣无火处走便罢。

    唐僧:哪方无火?

    八戒: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

    唐僧:我只欲往有经处去哩!

    沙僧:有经处有火,无火处无经,诚是进退两难!

    1. (1) 上面画横线的句子中“那厮”指的是谁?  “被那厮哄了”指什么事情?
    2. (2) 精读就是鉴赏。阅读以上片段,完成下面名著精读卡。

      名著精读卡

      人物

      语言

      心理

      八戒

      只拣无火处走便罢。

      唐僧

      沙僧

      深为取经前途担忧。

三、综合实践 (10 分)
  • 7. 班级准备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 (1) 请将活动主题“腹有诗书气自华”用正楷字工整美观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2. (2) 活动中,同学们朗读下面这首诗时应采用的语调是 ( ) (只填序号)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其二)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A . 忧愁 B . 悲壮 C . 寂寞 D . 舒缓 
    3. (3) 中国经典神话故事浓缩了丰厚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瑰宝,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你熟知的两个神话故事。
    4. (4) 通过此次活动,小华同学表达了对活动的感想。她说:“读书是一个奇妙的过程,可以使软弱的性格变得坚强,可以使卑微的生命变得高尚。 ” 请你仿照画线句,帮小华同学补写两个句子,使之与画线句构成排比。 
四、作文 (50 分)
  • 8. 以下两个文题,任选其一。

    作文 (1) 成长的旅程缺少不了陪伴。呵护备至的亲人,心心相印的朋友,谆谆教诲的老师… … 给 予你无限温暖与成长的力量;一本书,一首歌,一幅画,一阙诗……给予你心灵的慰藉,成长 的感悟,独行的思考。

    请以“这条路,你陪我走过”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 (2) 阅读下面材料,请根据你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风,跌倒了/才有了美丽的落叶/云,跌倒了/才有了滋润大地的雨水/太阳,跌倒了/才有

    了静谧的夜晚所以/让我们不再害怕跌倒/让我们在跌倒时/用最美丽的姿势站起来 作文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 500 字。

    ④文中出现的校名、人名、请用“ × × ”代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