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四单...

更新时间:2023-02-15 浏览次数:37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有学者指出,英国的宪政体制之所以优良,不仅是因为议会在政治斗争中战胜了专制王权,确定了“议会主权”原则,还因为在英国宪政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司法审判权的平衡作用。这说明英国宪政体制(   )
    A . 体现了政治多元化的特点 B . 成为近代最完美的民主政治典范 C . 使议会成为行政权力的中心 D . 以维持政治权力平衡为主要特色
  • 2. 1834年,英国国王威廉四世不经议会同意便任命罗伯特·皮尔为首相,罗伯特·皮尔在仓促之中无法组织理想的政府班子,便将日渐式微的保守党派核心人物绑在身边。然而,在辉格党的百般阻挠下,罗伯特·皮尔在次年就被迫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A . 国王凌驾于议会之上 B . 君主立宪制面临危机 C . 君主立宪制有待完善 D . 分权制衡的弊端显现
  • 3. 帝国宰相主持政府,"由皇帝任命"而不是由议会选举。议会通过的一切法律和决议都必须取得联邦议会和皇帝的同意方能生效。它对政府也没有任何行政的监督权,无权要求政府作政务报告。这说明德意志帝国(   )
    A . 代议制民主尚待发展完善 B . 宰相掌握了立法大权 C . 延续了封建专制政治体制 D . 权力运作体系较严密
  • 4. 下表19世纪50年代末美国部分经济数据比较表。表中数据,最可以用来解释美国(   )

    工业产值

    铁路里程

    生铁

    纺织品

    食品

    北方

    90%

    70%

    93%

    94%

    67%

    南方

    10%

    30%

    7%

    6%

    33%

    A . 北方内战获胜的原因 B . 工业革命的扩展 C . 内战前夕的南北矛盾 D . 邦联体制的弊端
  • 5. 19世纪30年代,德意志各邦国的君主大多担心修建铁路将分散客流,威胁其邦国、城市的商业中心地位。即便是当时德意志经济领头羊的普鲁士君王,也不想民众与自己享受同等速度的出行待遇。这说明当时的德意志(   )
    A . 君主不善于接受新鲜事物 B . 政治形势不利于工业化进程 C . 各商业中心竞争异常激烈 D . 国家分裂影响近代交通发展
  • 6. 从1848年起,普鲁士政府开始直接投资修建铁路,到60年代,国有铁路已占普鲁士铁路总数的一半以上。普鲁士统一德国后,逐步收购私营铁路,大部分铁路转为国有。这说明(   )
    A . 国家政权有力推动工业革命开展 B . 德国工业革命具有社会主义倾向 C . 德国普遍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 . 德国经济发展借鉴苏联建设经验
  • 7. 美国学者认为,“因为拿破仑是‘革命的产儿’,所以我们将他的活动……不论好的坏的……都归为革命的成果。我们绝对不能忘记他对和平的伟大贡献,即拿破仑法典。”该学者旨在说明拿破仑(   )
    A . 促进了民族意识觉醒 B . 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 C . 保障了欧洲和平稳定 D . 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 8. 据学者研究,19世纪70年代法国国会选举情况如下:

    时间

    选举情况

    1871年2月

    在645名议员中,主张君主制的正统派、奥尔良派和波拿巴派共占420名,自由派占80名,共和派仅占145名(包括激进共和派不足40名)

    1871年7月

    议会补缺选举,共和派在39个省区胜利,获得114席的99个席位

    1874年5月

    共和派与其他各派联合,促使布罗伊内阁倒台

    1875年1月

    共和派与各派妥协,以一票多数勉强通过了第三共和国宪法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法国(   )

    A . 政治局势动荡,政体变化频繁 B . 共和帝制角逐,议会斗争激烈 C . 巴黎公社失败,帝制全面复辟 D . 社会经济发展,农民支持共和
  • 9. 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议员的选举都是以州为单位产生代表,州成为事实上的选区,体现了权力的地方性特征,使得美国联邦政治生活成为各种地方性特殊利益的博弈平台。而在国家立法活动中,美国国会的工作原则不是追求符合整体利益的最优解,而是实现一项法案能够通过所需要的最低限度。上述状况反映出美国(   )
    A . 州权主义长期盛行不衰 B . 选举制度符合整体利益 C . 难以有效整合社会力量 D . 立法维护联邦政府权威
  • 10. 在法国大革命中,各政权都要求法国公民说法语,而代替许多地方方言;建立了公立小学网来教授法语;在革命过程中创立了国旗、国歌和国家节日。这些举措旨在(   )
    A . 巩固新生的资产阶级政权 B . 增进法国人民的民族意识 C . 集中力量抗击国内外敌人 D . 消除封建割据以维护统一
  • 11. 1803年,德意志在拿破仑战争打击下召开的全帝国代表会议取消了112个邦国,使邦国数减少到三十几个,人们认识到落后是由国家的分裂造成的,于是出现了新的社会力量,他们要求国家统一和政治自由。这反映出,拿破仑战争( )
    A . 促使德国陷入政治分裂局面 B . 给德国社会造成了巨大危害 C . 推动了德意志民族意识觉醒 D . 促成了德国政治统一的完成
  • 12. 在美国三权分立体制下,三个权力主体之间相互制约,任何一方都不拥有凌驾于其他两权之上的优势。但是,一旦其他权力主体不肯予以合作,就会出现僵局,而当权力的行使带来严重后果时,易导致责任的互相推诿。这说明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   )
    A . 缓解了民主党和共和党的矛盾 B . 对政治运行具有双重的影响 C . 旨在强化总统对立法权的监督 D . 使联邦政府的权力超越国会
  • 13. 在美国两院制立法机构体制下,存在所谓的登记在案的合法游说团体。他们直接到国会表达意见,从而影响议员的投票行为。据统计,1998~2010年,美国最大的前二十名游说团体一共花费了近38亿美元对美国国会进行游说。美国游说团体的行为(   )
    A . 是分权制衡精神的体现 B . 易造成立法公信力下降 C . 充分保障了公民的利益 D . 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 14. 沙皇俄国政府围绕农奴制改革产生了三大派别。自由派和保守派主张自上而下改革,激进派主张自下而上改革;保守派主张无地解放,而自由派主张有地解放。沙皇最终接受自由派的主张,同时保留贵族地主土地,这样,保守派的利益受到重视,激进派废除农奴制的主张也得到满足,改革得以顺利开展。材料主要表明俄国农奴制改革(   )
    A . 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 .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C . 是各种政治势力妥协的产物 D . 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 15. 西方学者研究发现:在希腊化时代和罗马时代,民主制被等同于“暴民政治”而饱受批判;进入中世纪,欧洲普遍实行君主制,古代民主制成为陈迹而被遗忘;19世纪初,“民主”概念获得明确尊重。人们对“民主制”的认识(   )
    A . 脱离当时的民主政治实践 B . 受不同时代政治状况影响 C . 导致西方历史发展的曲折 D . 取决于资本主义发展状况
  • 16. 美国思想家、政治活动家托马斯·潘恩在《人的权利》(1791年)中说:“如果人类想永远有幸拥有全世界的和平、文明和商业的话,不通过对整体的革命是不可能完成的。所有的君主征服都是好战的。战争是他们的交易,劫掠和财富是他们的目标……所有君主制政府的历史不就是一副人类悲惨生活的图画,难得有几年休养生息吗?”作者的出发点是(   )
    A . 反对君主制主张建立共和制 B . 揭露资本主义发展的血腥性 C . 宣扬和赞美美国革命的成果 D . 期冀政府放松对商业的干预
  • 17. 在英国议会的授意下,来自北美八个殖民地的代表召开会议,商讨由英国议会在北美设立殖民地“中央政府”,全权处理殖民地事务,以对抗法国的扩张。为促使各殖民地通过这项决议,1754年富兰克林创作了这幅漫画。但是在随后的二十年中,这幅漫画一再被报纸广泛登载,用以表达各种意图,例如反印花税、反英国殖民主义、呼吁北美独立战争等。“肢裂的蛇” 这一形象俨然已成为殖民地时代美国社会状况的形象代言,反复被人引用。在今天,这幅漫画的意图常被解释为富兰克林号召英属北美殖民地联合起来反对英国。由此可以看出(   )

    A . 历史事实的考辨,需要更多史料的佐证 B . 历史解释往往与历史事实相违背 C . 相同的史料随着时代的变化会出现不同的解释 D . 历史记录是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 18. 有学者认为,由于英国两大政党政纪严明、组织严密有序,而且在议会内又存在着执政党(即多数党),行政权与立法权早已与多数党的存在骨肉相连,分立与制衡的状态也就断然不会发生,政党这部马达共同带动了内阁和议会这两部政治机器。这说明在英国(   )
    A . 分权制衡机制已不复存在 B . 政党在政治运行中发挥关键作用 C . 政党是君主立宪制的核心 D . 政党制度已不再适应君主立宪制
二、材料分析题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由退伍军人丹尼尔·谢斯领导的农民武装起义于1786年在马萨诸塞州爆发了。此次起义爆发的主要因素包括独立战争后国内经济萧条、硬通货短缺引发的银根紧缩以及州政大府为了偿还战时债务而大幅度提高税赋。由于没有自己的军队,邦联国会面对农民起义时手足无措。马萨诸塞州只好依靠民兵来镇压起义,然而,很多民兵同情参加起义的农民,不愿相互残杀。结果州政府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把起义镇压下去。谢斯起义让当时的很多有识之士深刻意识到,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美利坚合众国将无法维护国内稳定或者抵御外来威胁,更不可能在国际事务中有所作为。

    ——摘编自谢韬《联邦制的利与弊》

    材料二:有一个令人羡慕的事实实际上便利了美国建立联邦政府:各州不仅有大致相同的利益、相同的起源和语言,而且处于相同的文明水平。这便使它们的联合几乎永远成为容易的事情。我不知道是否有一个欧洲小国,其不同地区间的同质性高于面积相当于大半个欧洲的羊国。从缅因州到佐治亚州,相距约1600千米,但两者间的文明差异却小于诺曼底和布列塔尼间的这种差异。因此,位于一个辽阔地区的两端的缅因和佐治亚,却比仅有一溪之隔的诺曼底布列塔尼极其自然地容易结成联邦。因国家的地理位置而来的优越性,又增加了居民的风气与习惯为美国的立法者提供的这种容易性。

    ——摘编自【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联邦制建立的必要性。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联邦制建立的有利因素。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柯克是英国宪政史上最出色的法官和法学家。1620年代,柯克参与起草了《权利请愿书》,使之成为英国不成文宪法的一部分。此外,柯克还是一位勤于著述的法学家。他把自己当大法官时审理的案件编为法院《报告》逐年发表。他生前和死后出版的四卷《英格兰法总论》,奠定了他作为英国法集大成者的地位。政治上,柯克继承并发展了布雷克顿的法治思想。在限制王权的问题上,他进一步明确提出:“除了法律与国家认可的特权外,国王没有特权。而且,国王自己不能解释这种特权,只有法官才是权威的解释者。”

    柯克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美国制宪先贤和美国宪法。除了普通法传统外,美国宪法另一个思想源泉无疑是英国思想家洛克的政治理论,他借用自然法的观念,提出了天赋人权和有限政府的理论。美国制宪先贤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们通过妥协的方式,把两位英国思想家的见解、英国普通法的传统与北美殖民地的自治及制宪经验有机结合,融会贯通,炮制出既有明确原则又有具体条款,既可以操作又富有弹性的美利坚合众国的第一部、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部宪法。

    ——摘编自任东来等《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

    1. (1) 根据材料,概括柯克对英国宪政发展作出的贡献。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英、美法律的联系与区别。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在9世纪中叶,各地郡法庭由12名贵族组成的法律委员会把持,但判决仍要获得全体出席者的同意,而这一时期集体判决制原则也开始体现在习惯法之中。诺曼征服后的基层法庭是封君法庭,当封君与封臣之间发生纠纷时,封君召其直接封臣开庭。国王法庭几经变易,参与法庭的封臣人数和身份不断变化,从贵族会议转为御前会议,最终被称为“议会”。当时国税的征收渐多,引起了各级封建主和市民阶层的不满,经过一系列的斗争,最终在《大宪章》中补充了国王征税应获得议会批准的条款,而议会权力的扩大也为大贵族提供了要挟国王的武器。1237年,大贵族迫使国王改组政府、吸收大贵族推选人进入御前会议,随后经过改革,议会的立案法官等职务逐渐被大贵族把持,使其真正成为议会的主体。1258年“牛津条例”宣布,议会法案享有最高权威,任何人的任何法令不得与之相抵触,几经废立,直到1322年类似条款终于写入议会法案。

    ——摘编自刘新成《再议英国议会的起源》

    材料二:在17世纪的英国革命中,与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有联系的贵族,在城乡中、下层人民的广泛积极的支持下,推翻了专制君主制,王权作为权力体制的一支,既保持独立以制衡议会又受议会钳制。随着封建制度的瓦解,思想领域也发生了相应的重大变化。此后,英国的资本主义得以更快地向前发展,工业资产阶级的地位也随之提升。英国革命的影响并不局限于本国范围内,马克思称:“1648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在更大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摘编自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英国议会形成的原因及表现。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