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闵行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3-02-21 浏览次数:6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实验题
  • 1. 某同学通过实验“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装置示意图如图。

    1. (1) 按要求填写碳酸钙的类别属性(如按正离子分类,碳酸钙属于钙盐):按负离子分类,属于;按聚集状态分类,属于;按溶解性分类,属于;按电离程度分类,属于
    2. (2) 根据碳酸钙的物质类别推知,下列说法或现象不合理的是____。
      A . I中的鸡蛋壳发生了分解反应 B . I中的鸡蛋壳表面产生气泡 C . II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 III中紫色石蕊试液变浅红
    3. (3) 写出I中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此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填“是”或“否”);理由是
    4. (4) 下列能在澄清石灰水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____。
      A . Cu2+、Cl- B . K+、NO C . H+、SO D . Na+、CO
    5. (5) 试用简要的文字说明III中现象产生的原因
  • 2. 在测量气体摩尔体积的实验中(利用稀硫酸和镁带反应产生氢气的原理),甲乙两位同学分别选用下列两套装置进行实验。

    甲同学装置:

    乙同学装置:

    1. (1) 甲中仪器a的名称,乙中仪器b的名称
    2. (2) 将甲中a换为乙中的b,从操作和测量结果两个角度分别评价其优点:操作角度:;测量角度:
    3. (3) 上述实验装置,从测量生成的氢气体积的精准度分析,甲与乙都存在共同的不足:实验结束时,连接广口瓶和量筒的导管中有少量水存在,使所测氢气体积。(选填“偏大”或“偏小”)
    4. (4)

      为尽可能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按照相关的操作步骤完成实验后,测得数据如表:(温度:298k,压强:101.3kPa)

      实验次数

      镁带质量(g)

      硫酸体积(mL)

      H2体积(mL)

      1

      0.1215

      10

      121

      2

      0.1165

      10

      115

      在该实验环境下1mol氢气体积为:L(保留1位小数)。
    5. (5) 该实验环境下,1mol氢气体积的理论值为24.5L,则本次实验相对偏差=%。(保留2位有效数字)
  • 3. 实验室模拟工业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图:

    1. (1) 选择合适实验操作名称填入流程图中:①,②

      A.溶解   B.过滤   C.萃取    D.分液

    2. (2)

      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回收溶剂,并得到碘单质,可选用如图装置完成。


      装置中间部分是“冷凝管”,该装置中有一处明显的不正确是
    3. (3) 装置A中,温度计所处的正确位置是。(选填编号)

二、填空题
  • 4. 一种分子式为C4H10的物质叫丁烷,是一次性打火机里的燃料,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可储存在打火机里。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丁烷液化。请回答:
    1. (1)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 液化过程中丁烷分子数增加| B . 分子间作用力:气态丁烷>液态丁烷 C . 1mol气态丁烷所占体积约为22.4L D . 压缩过程中丁烷分子间距离减小
    2. (2) 如果打火机不小心摔坏,其中液体刚消失时,立刻捡起残骸,会感觉残骸较冷。原因是液态丁烷变为气态时要迅速(选填“吸收”、“放出”)大量的热。这一过程物理学中称为

      A.液化   B.汽化   C.挥发   D.升华

    3. (3) 北京冬奥会火炬使用的燃料是氢气,彰显绿色低碳。相同状况下,1molH2和1molC4H10气体体积大致相等。试从微观角度解释原因
  • 5. 下列是四种状态下NaCl的图示(M、N均为惰性电极),完成下列各题。

    1. (1) ①中存在Na+和Cl- , 但①不能导电,请说明理由
    2. (2) 结合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 由②③可知,a为Cl- , b为Na+ B . 在③中,只存在Na+和Cl-两种微粒 C . ①中的氯化钠晶体变为②中的a和b的过程,称为电解 D . NaCl溶于水时,在H2O分子作用下,Na+和Cl-脱离固体表面进入水中,与H2O结合成自由移动的水合Na+和水合Cl-
    3. (3) 写出③状态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用于检验N极产生气体的试剂是

      A.稀盐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淀粉碘化钾溶液   D.硝酸银溶液

    4. (4) 由④可知M与电源的(填“正极”或“负极”)相连。由③④可知电解质导电的条件是
    5. (5) 若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如图四种变化中,能体现水“参与”“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是____。
      A . B . C . D .
  • 6. “鲜花保鲜剂”能延长鲜花的寿命,使人愉悦身心。如表是500mL“鲜花保鲜剂”中含有的成分,阅读后完成以下问题:

    成分

    质量(g)

    蔗糖(C12H22O11)

    25.000

    硫酸钾

    0.870

    阿司匹林

    0.180

    高锰酸钾

    0.316

    硝酸银

    0.075

    1. (1) “鲜花保鲜剂”的下列成分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
      A . 蔗糖 B . 硫酸钾 C . 高锰酸钾 D . 硝酸银
    2. (2) 计算,500mL“鲜花保鲜剂”中硫酸钾的物质的量是,其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是,溶液中含个SO
    3. (3) 写出“鲜花保鲜剂”中高锰酸钾的电离方程式
    4. (4) 鉴定“鲜花保鲜剂”中含有K+的实验方法为____。
      A . 显色法 B . 沉淀法 C . 气体法 D . 焰色反应
    5. (5) 某同学在配制500mL“鲜花保鲜剂”溶液时,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的操作如图所示,请指出图中的两处不正确。

      ;②

    6. (6) 本实验中,会用到胶头滴管,作用是
    7. (7) 在溶液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造成所得溶液浓度偏小的是____。
      A . 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B . 容量瓶未干燥,里面有少量蒸馏水 C . 溶液由烧杯转移到容量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到瓶外 D . 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的刻度线,未做处理
  • 7. 定性和定量是中学化学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的常用方法。胶体是一种重要的分散系(三种分散系分散质粒子大小如图示)。

    某兴趣小组按如下实验步骤制备Cu(OH)2胶体: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慢慢加入数滴浓CuCl2溶液,得到蓝色透明的液体。制备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uCl2+2H2O(沸水)=Cu(OH)2(胶体)+2HCl。

    1. (1) Cu(OH)2胶体中分散质微粒直径范围是____。
      A . 小于1nm B . 1~10nm C . 1~100nm D . 大于100nm
    2. (2) Cu(OH)2浊液与Cu(OH)2胶体性质不同,本质原因是____。
      A . 分散剂的种类不同 B . 颜色和透明程度不同 C . 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D . 分散质粒子所带电荷不同
    3. (3) 下列哪种用于判断胶体制备成功的方法最简单____。
      A . 丁达尔现象 B . 半透膜实验 C . 聚沉 D . 电泳
    4. (4) 实验过程中,有一位同学向烧杯中一次性加入大量CuCl2溶液,结果没有制得胶体,反而出现了浑浊,请分析他实验失败的原因
  • 8. 海洋中蕴藏丰富的卤素资源,卤素资源在科研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1)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卤素是____。
      A . B . C . D .
    2. (2) 将蓝色石蕊试纸浸泡在饱和氯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A . 试纸仍为蓝色 B . 试纸变红 C . 试纸先变红后变白 D . 试纸变无色
    3. (3) 只能用氯气和金属反应,而不能用金属与盐酸反应得到的是____。
      A . MgCl2 B . FeCl3 C . NaCl D . AlCl3
    4. (4) 粗盐提纯中需要除去Ca2+、Mg2+、SO等杂质离子,先后加入的除杂试剂顺序是:NaOH溶液;
    5. (5) 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会产生一种令人感到窒息的黄绿色气体。请据此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6. (6)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 制取Cl2的气体发生装置与制O2相同 B . 干燥Cl2可通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C . 收集Cl2可用排水法或向下排气法 D . 尾气Cl2吸收可用NaOH溶液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