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质...

更新时间:2023-02-27 浏览次数:3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2年卡塔尔足球世界杯赛场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运动员踢出“香蕉球”,记录“香蕉球”的轨迹时,可将足球看成质点 B . 踢出后的足球在空中受到重力、支持力、阻力和推力 C . 头球射门时,足球受到的弹力源于足球的形变 D . 运动员将球踢出时,脚对球的作用力大于球对脚的作用力
  • 2. (2022高一上·杭州期中) 一辆汽车沿着平直的道路行驶,图像如图所示,以下有关汽车的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

    A . 这段时间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时汽车离出发点最远 C . 汽车前内的平均速度小于前内的平均速度 D . 时,汽车正在返回出发点
  • 3.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上,斜面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则(  )

    A . 物体受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B . 物体受重力、弹力和下滑力 C . 物体受重力、弹力、摩擦力和下滑力 D . 地面对斜面有向左的摩擦力
  • 4. 汽车紧急刹车,会在路面上留下刹车痕迹,某次汽车紧急刹车后测得的刹车痕迹长为36m,假设制动后汽车做加速度大小恒为8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则关于该汽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刚刹车时,汽车的初速度大小为26m/s B . 刹车后第1s末的速度大小为15m/s C . 刹车后第1s末的速度大小为16m/s D . 刹车后4s内的位移大小为32m
  • 5. 在物理课堂上,某同学做实验,在台秤上做下蹲动作,已知他在台秤上静止不动时,台秤的示数为50kg。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完成一次下蹲动作的过程中,他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B . 在完成一次下蹲动作的过程中,他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C . 若台秤的示数为25kg,则此时他下蹲的加速度大小为 D . 若台秤的示数为60kg,则此时他下蹲的加速度大小为
  •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牛顿、千克、秒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B . 伽利略通过实验说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 .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已有实验基础上进行合理外推而来的,属于理想实验,是不能直接用实验来验证的 D . 牛顿的理想斜面实验开创了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 7. (2020高一上·长安期末) 如图所示,一只蜗牛沿着藤蔓缓慢爬行,该过程中藤蔓形状不变,在蜗牛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    )

    A . 藤蔓对蜗牛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 B . 藤蔓对蜗牛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 C . 藤蔓对蜗牛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 D . 藤蔓对蜗牛的弹力保持不变
  • 8. 在静止的小车内,用细绳a和b系住一个小球,绳a与竖直方向成θ角,拉力为Fa,绳b为水平状态,拉力为Fb,如图所示,现让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时小球相对于车厢的位置仍保持不变,则两根细绳的拉力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A . Fa变大,Fb不变 B . Fa不变,Fb变大 C . Fa变小,Fb变大 D . Fa变大,Fb变小
二、多选题
  • 9. 一物体做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后速度的大小变为 , 在这内该物体的(  )
    A . 加速度可能为 , 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 B . 加速度可能为 , 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C . 加速度可能为 , 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 D . 加速度可能为 , 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 10. 如图所示,为一个轻质弹簧的长度和弹力大小的关系,请根据图像判断,下列正确的结论是(  )

    A .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N/m B .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N/m C . 弹簧的原长为6cm D . 弹簧伸长0.02m时,弹力的大小为4N
  • 11. (2019高二下·鹿泉月考) 如图甲,一物块在t=0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若重力加速度g=10m/s2 , 则(   )

    A . 斜面的长度 B . 斜面的倾角 C . 物块的质量 D . 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三、实验题
  • 12.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 (1) 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2. (2)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
      A . 理想实验法 B . 等效替代法 C . 控制变量法 D . 建立物理模型法
    3. (3) 在此实验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A . 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 . 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 . 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D . 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要注意使两个弹簧秤的读数相等 E . 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须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用一个弹簧秤拉时记下的位置
  • 13. 学习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a与所受合力F的关系。

    1. (1) 为平衡摩擦力,将长木板的右端垫高,调节木板的倾斜度,使小车在(选填“挂”或“不挂”)砝码盘且(选填“拖动”或“不拖动”)纸带时能沿木板匀速运动。
    2. (2) 实验时保持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A . 减小摩擦力对小车的影响 B . 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等于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力 C . 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力 D . 保证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不超过当地重力加速度
    3. (3) 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为5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实验数据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则小车的加速度a=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 (4) 一小组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a-F图像如图丙所示,发现图线不过原点,原因可能是

四、解答题
  • 14. (2017高一上·杭州期中) 从离地面125m高的空中从静止释放一小球,小球自由落下,取g=10m/s2 , 求:

    1. (1) 小球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 (2) 小球的落地速度大小;

    3. (3) 自开始下落计时,小球最后1s内的位移大小.

  • 15. 如图所示,质量为的物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在大小20N、方向与水平面成角斜向上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2s内的位移为10m,已知 , 取 , 求:

    1. (1)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2. (2)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 (3) 若3s末撤去拉力,则物体还能运动多远?
  • 16. 如图所示,木板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在其最右端放一可视为质点的木块。已知木块的质量m=1 kg,木板的质量M=4 kg,长L=2.5 m,上表面光滑,下表面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现用水平恒力F=20 N拉木板,g取10 m/s2

    1. (1) 求木板加速度的大小;
    2. (2)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若木板的上表面与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3,欲使木板能从木块的下方抽出,对木板施加的拉力应满足什么条件?
    3. (3) 若保持(2问)木板的长度、木块质量、木板的上表面与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不变,只将水平恒力增加为30 N,则木块滑离木板需要多长时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