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绥化地区2022-2023 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

更新时间:2023-02-11 浏览次数:29 类型:期末考试
一、 积累与运用 (30 分)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维(xiān)    锐不可 (dāng)     秀 (qí) B . (huì)     惟妙惟 (xiā)      琐 (xiè) C .  (què)     重峦叠 (zhāng)    谢 (diāo) D . 发(bān)     春寒料 (qiào)     唐(tū)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无动于忠    任劳任愿    入木三分 B . 殚精竭虑    油光可鉴    不折不挠 C . 坦荡如底    为富不人    张目结舌 D . 因地制宣    俯仰生姿    一丝不荀
  • 3. 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删去“渐渐地”) B . 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删掉“否”) C . 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每天大约有 2000 万公顷左右被砍伐或毁坏。 (删去“大约”) D . 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我们学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动。 (删去“通过”)
  • 4. 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    )
    A . 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而且有三个答案,真可谓扑朔迷离 B . 今年2月,林书豪引领纽约尼克斯队豪取7连胜,并打破多项联盟记录,这让此前赛事成绩平平、鲜为人知的他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C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 D . 几年没见,调皮捣蛋的小军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 5. 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 )
    A . 挂香包 B . 插艾蒿 C . 吃粽子 D . 登高采菊
  • 6.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与苏洵、苏辙合称为“三 苏”。 B . 朱自清,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昆明的雨》《背 影》均是他的作品。 C .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作品,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 红军的真实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D . 消息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 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
  • 7. 按古诗词原文填空。
    1. (1) 相顾无相识,。(王绩《野望》)
    2. (2)  ,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3. (3) 风声一何盛,!(刘祯《赠从弟》)
    4. (4)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曹操《龟虽寿》)
    5. (5) ,千里殊风雨 (曹植《梁甫行》)
    6. (6)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7. (7) 此物何足贵?。(《古诗十九首》)
    8. (8)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写早春莺、燕两种鸟儿的活动,将活泼而充满 生命力的春意呈现了出来:
    9. (9) 崔颢《黄鹤楼》中以“愁”字概括出诗人的情感,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

      是:

  • 8. 口语交际
    1. (1) 下面的情境中学生的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 一位盲人准备过马路,但马路上车很多。你打算上去帮助这 位盲人,但又不想伤害他的自尊心,你对他说:

      A . 盲人叔叔,我带你过马路吧! B . 你想过马路吗?请跟我来。 C . 您好,请问您想过马路是吗?现在刚好是绿灯,我和您一起走。 D . 您看,绿灯还没亮,等亮了我们再过马路吧!
    2. (2)   阅读下面的故事说说你的感想。

      “曾子杀猪”的故事流传千古。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儿子在一旁  哭闹着也要一起去。妻子说:“你在家待着,我回来了杀猪烧肉给你吃。” 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后看见曾子正在磨刀准备杀猪。妻子马上制止他说:“我  只不过是哄哄小孩玩的。”曾子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龄小,不  懂世事,处处学习父母的样子。今天你欺骗他,是教他说谎话、欺骗别人。” 妻子听了很后悔,于是和曾子一起杀猪烧肉给孩子吃。

      感想:

    3. (3)   联系身边或社会上一些不讲诚信的事情,谈谈假如生活中没有 了诚信……会带来什么不良影响?
二、阅读理解 (40 分)
  • 9. 文言文阅读

    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 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沿溯阻绝  溯属引凄异  属

      回清倒影  回清略无处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3. (3) 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三峡夏、秋两个季节水的特点。
    4. (4) 如果你要去欣赏三峡的美景会选择哪个季节前往?请结合课文的 内容说说理由。
  • 10. 阅读《背影》选段,回答问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 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 (1) 选出文中横线处所缺的动词,把选项填在下面括号中,

      并说说这些动词的表达作用。

      所填动词: ( )

      A.攀 缩 倾   B.攀 登 斜    C.缩 攀 倾    D.倾 缩 攀

      作用:

    2. (2) 请 给 文 段 拟 一 个 小 标 题 :
    3. (3) 读文段划波浪线句“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的眼泪又来 了”,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这两次流泪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 (4) 从本文段足以体现父亲买橘子不易、爱子之情感人了。生活中 你的父亲一定有令你感动的细节,请你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 11. 课外阅读

    父与女(张秀亚)

    ①为翻寻一件秋衣,无意中又在箱底看到了那条围巾,那是用黑色绒 绳结成的,编织着宽宽的条纹……在这素朴的毛织物里,编织着我终生难 忘的故事。

    ②是十多年前了,一个风雪漫天的日子,父亲自故乡赶来校中看我。

    ③他着了件灰绸的皮袍。衰老的目光, 自玳瑁边的镜片后滤过,直似 秋暮夕阳,那般温爱、柔和,却充满了感伤意味……他一手提了个衣包, 另一只手中呢,是一只白木制的点心盒,上面糊了土红的贴纸,一望便知 是家乡的出品。

    ④父亲微微佝偻着身子,频频拂拭着衣领、肩头残留的雪花说:“自从古城沦陷,不知情形如何,我和你母亲时刻记挂着你,只是火车一 直不通……我真埋怨自己,当年只埋头读些老古书, 自行车都不会骑。不 然,阿筠,爸爸会骑自行车来看你的啊……”

    ⑤外面仍然飘着雪,将窗外松柏,都渐渐砌成一座银色的方尖塔,那 细弱树枝,似又不胜负荷,时有大团的积雪,飞落下空阶……随了那苍老 的声韵,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图画——一个老人,佝偻着背脊,艰难而吃 力地,在凝冻了的雪地上,一步一滑地踏着一辆残旧的自行车……六十二 岁的父亲,竟想踏自行车走六百里的路来看我……

    ⑥父亲自衣包中取出我最爱读的《饮冰室文集》,同母亲为我手缝的花 条绒衬衣,他转身又解开那点心盒上的细绳,里面是故乡的名产——蜂糕。

    ⑦“你母亲说,这是你小时候最喜欢吃的东西……”他拿起一块,放 在我的面前,又摆到我的手上。呵,那被烟蒂熏染得微黄的衰老的手指, 此刻还似在我的眼前晃动……当时,也许是我的虚荣造成了我的腼腆吧, 在那衣着入时、举止潇洒的两个男女同学注视下,对着这故乡土物,好像 有什么鲠在喉头,竟无法吞咽,只窘迫得涨红了脸。

    ⑧天色渐渐地昏暗了,我终于拾起那只“原封没动”的点心盒,只和 父亲说了一句:“我拿回宿舍慢慢地留着吃吧。”

    ⑨翌日天色微明,我便匆忙地整理好书包,预备赶回学校去听头一堂 的文学史,父亲好似仍觉得我是个稚龄的学童,一手摸着花白胡须:“阿筠, 我送你去搭电车!”

    ⑩北国的冬晨,天上犹浮着一层阴云,雪花仍然在疏落地飘着……一 路电车终于叮咚地驶来,我才预备跳上车去,父亲又忽地一把拉住了我:“你 不冷吗? ”说着,那么匆遽地, 自他的颈际一圈圈地解开那长长的黑色围 巾,尽管我在旁边急迫地顿足:“爸,车要开了。”他又颤抖着那双老手,

    匆遽地把那围巾一圈圈地,紧紧地,缠在我的颈际。

    ⑪ 我记得那天我着了一件深棕色的呢大衣,镶着柔黄的皮领, 那皮毛颜色,直似三月的阳光,又美丽又温暖。但是,父亲却在那 衣领外面,仍为我缠起那厚重的毛围巾,直把我装扮成南极探险的 英雄了。我暂时忍耐着跳上了电车,赶紧找到一个座位就开始解去 那沉甸甸的围巾。一抬头,车窗外,仍然瑟瑟地站着那个头发斑白 的老人,依旧在向我凝望,雪花片片地飞上了那光秃的头顶,同那 解去围巾的颈际。我的手指,感到一阵沁凉,我那围巾上, 自父亲 颈际带来的雪花,开始消融。我那双手,立时麻痹般不能动转了, 只任那松懈了一半的围巾,长长地拖在我的背上……

    ⑫ 那黑毛绳的围巾,如今仍珍贵地存放在我的箱底,颜色依然 那么乌黑光泽,只是父亲的墓地,却已绿了几回青草,飞了几次雪 花……

    (选自张秀亚《种花记》,有删改)     

    1. (1) 文章写了哪两件关于父爱的小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 (2) 任选下面一句,请从写法的角度,做简要的赏析。

      A衰老的目光,自玳瑁边的镜片后滤过,直似秋暮夕阳,那般温爱、 柔和,却充满了感伤意味……

      B他又颤抖着那双老手,匆遽地把那围巾一圈圈地,紧紧地,缠在 我的颈际。

    3. (3) 文章开头说“在这素朴的毛织物里,编织着我终生难忘 的故事”,为什么这个故事让作者终生难忘?文章结尾作者珍藏这条 “黑毛绳的围巾”的举动又有什么作用?
三、作文 (30 分)
  • 12. 从以下两个作文题目中任选其一,写一篇 600 字以上的作文,要求:

    ①你可以大胆地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书写工整,字迹清晰;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⑴命题作文

    成长路上,会有不尽的风景。你会轰轰烈烈地经过朝霞、暮日,路过 春夏秋冬,也会有阳光初照,会遇风雨,会见彩虹;更会有朋友相伴,有 父母同行,有老师指导。

    请结合自身经历,以《成长路上的风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⑵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无可奈何花落去”是诗人读懂人生的感慨,“读你千遍也不厌倦”是 歌手读懂真情的呼唤,“先忧后乐”是文人读懂时代的担当,万有引力是科 学家读懂苹果落地的思考……一诗一文,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需要用 慧眼去阅读,用心灵去感悟。

    请以“读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抒写感受,也可 以发表议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