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个旧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3-01-19 浏览次数:27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1-6小题每题2分,第7题每空1分,共20分)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niàng)       菜(qí)        弄(sì)        草(duò) B . 镜(léng)        高(miǎo)      斜(qī)        应(hè) C . 妹(zǐ)          花(bāo)       粗(guǎng)     徘(huí)      D . (jì)          宽(chǎn)      巢(kē)        确(záo)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云霄   贮蓄   绅士   人声顶沸 B . 抖擞   水藻   决别   美不胜收 C . 感概   遮蔽   倜傥   翻来覆去 D . 戒尺   分歧   暴怒   混为一谈
  • 3. 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幸福不是用来炫耀,也不是用来      。幸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它      一个遥远的目标,      一个享受当下的过程。只要我们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幸福就无处不在、      

    A . 张扬   不是   而是   时时伴随 B . 比较   虽是   还是   如影随形 C . 展示   不是   只是   时时伴随 D . 比较   不是   而是   无时不有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语文综合性学习,使我们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能力。 B . 可乐喝多了,容易导致钙质丢失而出现腰腿疼。 C . 疫情面前,请广大市民注意防护,切忌不要造谣传谣。 D . 母亲生长在戏剧之家,越剧对她一点都不陌生。
  • 5. 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入夜,华灯齐放,礼花飞舞,广场上空一片辉煌。

    ②每当国庆节到来,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③鲜花、彩灯、礼花,映衬着人们的歌舞,天安门广场沸腾起来了。

    ④无数盆鲜花组成一个个大花坛,把广场装点得五彩缤纷。

     

    A . ①④②③ B . ①③④② C . ②④①③ D . ②①④③
  • 6.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

    剧《茶馆》《龙须沟》等。

    B . 律诗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其格律严格而得名,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是七言律诗。 C . 《金色花》以成人的视角表达对母亲的依恋,而《荷叶•母亲》则写现实与联想,以荷叶比喻母亲,赞颂伟大的母爱。 D . 我们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父母时,通常用“令尊”和“令堂”这样的称呼。
  • 7. 默写填空。
    1. (1) 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
    2. (2) ,无人送酒来。(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 (3) 不知何处吹芦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 (4)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 (5)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现在可用来表示客观形势大好,事业发展势头正旺的诗句是
    6. (6) 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一句是
二、语文综合运用(8分)
  • 8.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生活中,我们总会结识到志趣相投的朋友。班级准备开展一次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如果由你来筹划本次活动,你准备设计哪些项目?依照项目一,补充完整。

    项目一:心情驿站? 说一说自己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

    项目二:云开见日:

    项目三:真情碰撞:

  • 9. 俗话说?“跟着蜜蜂采花朵,跟着苍蝇上厕所。”小明同学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请你为他解说,要求在解说的过程中再引用一句意思相同的俗语或名句。
  • 10. 名著阅读。

    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孙悟空从他那里学到了等神功。孙悟空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又名“如意金箍棒”。

  • 11. 请将下面的词语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规范、端正、整洁。

    乘风破浪   扬帆起航

三、阅读理解(32分)
  • 12. 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成各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 (1) 春天的景物很多,诗人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说说你的理解
    2. (2) 这首诗中作者将怎样的愁绪寄予月亮?
  • 13.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 (1) 解释加点的词语。

      俄而雪骤       

      未若柳絮风起

      尊君在       

      元方入门不

    2.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②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 (3) 你从“公大笑乐”读出了什么?文章最后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什么?
    4. (4) 学习《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
  • 14.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小题。

    春燕来归

    赵可法

    春暖花开,桃花粉了,垂柳绿了,春水涨了,天气渐渐暖和起来,燕子飞回来了。看着眼前寻寻觅觅,似曾相识的小精灵,让我想起了儿时对燕子的记忆。

    我家老屋周围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几排高高低低的电线穿行而过。清晨或傍晚,燕子们常像约好似的,如列队的士兵齐刷刷地在电线上站成一排,小黑点像音乐简谱里一个个跳动的音符。

    燕子喜欢将巢穴搭建在附近农户房屋的木梁上,好亲近人类。掏燕窝,捉燕子,捣燕窝是我儿时的乐趣。

    每当大人们不在家,燕子飞出去的时候。我总会搬一张椅子,上面放张小凳,燕巢便伸手可及了。

    不当着燕子的面捣毁燕窝,燕子是不会记恨的。来年花开的时节,燕子还会一如既往地飞回原来的地方建巢。在我家西边的池塘边,会看见燕子飞来飞去,用嘴衔着潮湿的泥土与软草茎。不几日,一个崭新的碗型的灰褐色燕巢建成了。看着燕巢,我常常感觉特别好奇,光滑滑的房梁,燕巢是怎么搭建上去的,总想一探究竟。

    大人们说燕子很辛苦,不准我逮燕子,捣毁燕巢。他们还讲,燕子是有灵性的,燕子在哪家搭窝,这家人必有好报。我们庄就有户人家,原来只有女主人一人喜欢燕子。有一天傍晚,燕子却迟迟不肯回巢,围绕女主人叽叽喳喳地啼个不停,燕子带领主人到达孩子昏迷出事的地点,孩子被及时发现而得救。一家人非常感激燕子,从此都喜欢上了燕子。

    2009年春天,我回故乡探亲,看见到处是青砖青瓦的二层楼房,有木檩条木梁的房子早被拆迁。偶能见到田野里几只时而盘旋,时而低飞,体态轻盈,翅膀像剪刀一样的燕子,“嗖”地一声从我眼前掠过,像是飞行表演。母亲告诉我,现在到处是砖瓦房,燕子少了,看不到燕子来了,不知道燕子在什么地方搭窝。想起母亲的话,回忆儿时对燕子的愧疚,我的心中怅然若失。

    有一次,我站在二姐家临街的商店门前,眼前忽然一亮,无意间瞥见雨篷下有盏吸顶灯,被一块黄褐色的燕窝包裹着。燕子巧妙地利用吸顶灯与天棚之间仅几公分的间隙,借助吸顶灯不会掉下来的支撑,搭建起了自己的爱巢。燕子夫妇竟然利用这个罅隙的地方筑巢,可谓用心良苦!看着飞进飞出的老燕,张着黄色小嘴叽叽喳喳嗷嗷待哺的毛茸茸雏燕,心中油然而生一种久违的亲切。

    ⑼来年燕子们又飞回来了,在雨篷吸顶灯下又筑起了自己的爱巢。有一天傍晚,我去商铺买东西,看见了这样的一幕情景。一只雏燕不知是初学飞行,还是母燕喂食不小心的缘故,竟从窝里掉了下来,却再也无力飞回。

     “宝宝(二姐家五岁的孙子), 去找一个竹竿来,把小燕子弄上去。”二姐连忙吩咐。

    只见宝宝乐滋滋地从厨房后面拖来了一根细竹竿,递给奶奶,又忙不迭地跑去伸手抓小燕子。惊慌失措的雏燕,显然是受到了惊吓,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好长时间才舒缓过神,扑棱着翅膀挣扎起来,只见它细细的小腿紧紧地抓住竹竿,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身体歪斜着,晃动着。二姐小心翼翼地挑起竹竿,将雏燕送回窝里。两三只燕子站在窝门前,充满了感激,叽叽喳喳叫嚷欢迎雏燕回家。

    1. (1) 文中最能表达作者对“春燕”喜爱的词语是“
    2. (2) 燕子引领庄户女主人找到昏迷的孩子的情节,在文中有何作用?
    3. (3) 简略概括选文最后三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4. (4) 文中“看见到处是青砖青瓦的二层楼房,有木檩条木梁的房子早被拆迁”这一句引发我们怎样的思考?
  • 1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小题。

    童年读书

    莫  言

    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

    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我体能不佳,胆子又小,不愿跟村里的孩子去玩上树下井的游戏,偷空就看“闲书”。父亲反对我看“闲书”,大概是怕我中了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我看“闲书”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

    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借书的路子比我要广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但这家伙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的,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他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但我总是能把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但我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头肿得像柳斗,眼睛肿成了一条缝。

    不久,我从一个很赏识我的老师那里借到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晚上,母亲在灶前忙着做饭,一盏小油灯挂在门框上,被腾腾的烟雾缭绕着。我个头矮,只能站在门槛上就着如豆的灯光看书。我沉浸在书里,头发被灯火烧焦也不知道。

    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文化大革命”就爆发,我童年读书的故事也就完结了。

    1. (1) 本文主要通过借阅的四本书讲述作者童年时因为迷恋读书遭遇到的一系列故事,请依照所给形式把故事补充完整:

      为读《封神演义》,我给同学家拉磨;    为读《青春之歌》, ;为读《破晓记》,我被马蜂蜇;  为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 (2) 结合选文,说说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3. (3) 选文第④段中说“那时我真感到幸福”,结合上下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 (4) 请从词语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⑤段画波浪线的句子。
    5. (5) 莫言在2012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莫言的成功给你什么启示?
四、作文。(40分)
  • 16. 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亲爱的同学,两个多月前,你迈进了中学的大门,从此你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中学生。在这段中学时光中,也许你遇见了一位影响了你的老师,一个已视为知己的朋友,一件触动心灵的事,一本充满魅力的书,一处经常流连的风景……

    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体裁以记叙类为主;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