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01-29 浏览次数:6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字词运用。
  • 1. 书写展示:照范例的格式摘抄以下句子,注意准确规范、行款整齐、布局合理。书写者姓名用“XXX”代替。

    ㅤㅤ许多美的人和关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好的故事》

    范例:

  • 2. 看拼音,写词语,要求书写正确、美观。

    ㅤㅤ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kǎo chá2022年冬奥会时强调,要坚定信心、再接再厉抓好各项chóu bèi工作,确保冬奥会圆满成功。组委会透露,多项“黑科技”助力冬奥会:雪炮射出大量人造雪花,让竞赛场地成为yín zhuāng sù guǒ的世界;冬奥运动服能dǐ yù零下30度的严寒,xuē jiǎn空气阻力;头盔则bié chū xīn cái地运用了航空航天材料;雷达收发机的准确性xì wēi到千分之一秒,确保公正cái jué……我们相信,精彩激烈的冬奥会一 定会让世界人民rè xuè fèi téng、xīn cháo péng pài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8分)
  • 3. 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měng)汉情深   浑笨拙(zhuó)   (jīng)飘带舞   参(cī)不齐 B . (bīn )至如归    风(mí)全球    叱( zhà)风云    衣衫单薄( báo ) C . (pù)晒书画    (wǔ)媚多姿    一(hòng)而散    婆(suō)起舞 D . 伯牙破琴绝(xuán)   汤( shāng)乎若流水     所宝以百( shù )
  • 4.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抱怨 贡献 群马疾驰 轻歌慢舞    B . 急躁 废话 巧夺天工 错综复杂 C . 检阅 颓然 惟妙惟肖 黄钟大铝    D . 斗篷 缝隙 余音绕粱 天涯海角
  • 5. 下列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 伯牙弦      独门技    B . 英勇战      能言 C . 奋不身      三顾庐    D . 而散      堂大笑
  • 6. 请选择拼写正确的路牌名(    )
    A . 市民广场   shìmínguǎngchǎng        B . 人民路     RENMIN LU C . 北濠桥    Beihao qiao        D . 更俗剧院    GengSu JuYuan
  • 7. 以下文章题目取题方法不一样的是(    )
    A . 狼牙山五壮士    B . 少年闰土 C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D . 草船借箭
  • 8. 下列句子中,与戏曲有关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 艺术节的节目真精彩,同学们情不自禁地赞叹:“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些小演员学的花架子真不错!” B . 人们常说: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真正的艺术家,即使跑龙套 , 也会尽力演好。 C . 我爸妈教育我时,总是一个唱白脸 , 一个唱红脸 D . 别看这小家伙年纪小,做起事来却有板有眼
  • 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此句停顿恰当。 B . 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人们常说的“颜筋柳骨”之“柳骨”,就是形容其书法瘦硬挺拔,骨力遒劲。 C . 在阅读时,我们要学会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与问题相关的内容我们可以仔细读,必要时多读几遍。有的段落和想要了解的问题关系不大,就不需要细读。 D . 演讲时,为了打动听众,语气、语调一定要夸张,这样才有感染力、说服力。
  • 10. 下列句子中,分号运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 .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B . 他们思虑着:哪些溪涧在山洪到来时不好通过,就架起桥梁;哪些人家离河太远,就挖下水井;哪些水井靠近大路,又在水井上加井盖。 C . 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空气又冷又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D . 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三、积累和运用。
  • 11. 根据要求写句子
    1. (1) 照样子写句子。

      例:我们玩竹节人入迷——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

      同学读书读入了迷——

    2. (2) 用几句话写一写此刻你参加测试时紧张或平静的心理活动。
  • 12.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1) 这学期,我们走进诗词营造的美好意境。①诗中有情。《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移舟泊烟渚,”抒发了作者。“明月别枝惊鹊,”则写出了。②诗中有景。《浪淘沙》描绘了黄河的磅礴气势:“,浪淘风簸自天涯。”《江南春》抓住等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③诗中有韵。“一水护田将绿绕,西山排闼送青来。”读读这句诗,留意诗句中的标记,我想起了其他古诗里这样的诗句:
    2. (2) 我们在一首歌、一幅画中开启一段美好的艺术之旅。①琴声中有知音:伯牙鼓琴,。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我不禁感叹:。②书画中有常识:戴嵩画牛,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牛斗,,尾搐入两股间。今乃,谬矣。”从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3. (3) 我们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

      ㅤㅤ“五岭逶迤腾细浪,。”诗人用奇特而夸张的想象,显示出红军战士的精神。“金沙水拍云崖暖,。”一“暖”一“寒的鲜明对比,则表现出红军的

      ㅤㅤ“祖宗疆土,当以死守,”当外敌入侵,无数青年挺身而出,狼牙山五壮士(填写事迹),我的战友邱少云(填写事迹),他们都拥有“捐躯赴国难,”的豪迈气概。

四、阅读理解。
  • 13. 课内阅读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选自《狼牙山五壮士》)

    1. (1) 请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本段内容:
    2. (2) 划线的句子中,你从哪些关键词语体会到马宝玉的英雄气概?
    3. (3) 这段文字聚焦班长马宝玉,通过描写人物的,凸显了他的可贵品质。
    4. (4) 本段运用了的写作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14. 请认真阅读《劳动与技术》教材,完成火箭模型制作方案。

    火箭模型的制作

    ㅤㅤ火箭外形修长,适于飞行,能将卫星、飞船等送入太空,是人类探索宇宙的航天运载工具。我国现在已有多种型号的运载火箭。我们来做一个火箭模型吧!

    ㅤㅤ制作提示:

    ㅤㅤ材料:截取一根长100毫米,横截面直径为20毫米的圆木棍,2个10厘米长的木片(可用冰棍棒代替)。

    ㅤㅤ工具:尺子、木锉、手工锯、砂纸。

    ㅤㅤ制作过程:

    ㅤㅤ①在木棍一端标出火箭头的长度,用木锉削出火箭头的形状,并用砂纸打磨。

    ㅤㅤ②在木片上画出尾翼形状,共四个,用手工锯按照形状割下,打磨光滑。

    ③把尾翼安装在箭体的下部,用乳胶粘牢。注意安装后使火箭能平稳摆放在桌上。组装时,黏合剂要适量,请及时擦去多余的黏合剂。

    火箭模型制作方案

    材料

    名称

    规格

    数量

    用途

    工具

    概括主要步骤:

    注意事项(至少写出两点):

  • 15. 课外阅读。

    “天宫课堂”——“宇宙级”的知识浪漫

    ㅤㅤ①“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当“太空教师”王亚平再度说出这句话,一堂别开生面的太空授课画上了圆满句号。北京时间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在距地球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上,翟志刚、玉亚平、叶光富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时隔8年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也是中国空间站首次担当“最高讲台”。

    ㅤㅤ②“飘”在核心舱里的三位航天员相互配合,首先带领大家参观了航天员的太空家园。空间站里布置着家人的合影和可爱的毛绒公仔,让王亚平休息区的小小角落显得尤为温馨。王亚平仔细向同学们展示了“太空厨房”里的微波炉、冰箱、饮水分配器和食物,还演示了航天员如何利用太空跑步机、太空自行车等设备在轨锻炼。

    ㅤㅤ③有同学好奇,在太空中能像在地面一样转身吗?叶光富现场做了转身的动作,结果却是上半身向右转,下半身向左转。“怎么才能实现转身呢?”叶光富伸出右手开始不停画圈,成功转身!主课堂内爆发出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完全没想到,真是太神奇了!”天地间物理现象的不同深深震撼了高一学生刘奕赫,“老师说这是一个角动量守恒的问题,现在我们还没有学到,但是我特别感兴趣,课后就想去了解一下为什么他会出现这种情况!”

    ㅤㅤ④水面张力实验是赢得同学们惊叹声和掌声最多的一个环节。王亚平用一个金属圈伸进水袋,拿出时水竟在金属圈内形成了一层水膜,再往水膜上继续加水,水膜越来越厚,最终变成一个大水球。“失重状态下,水的表面张力大显神威,才能做出地面无法做出的水球。”王亚平一边做着实验,一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实验原理。

    ㅤㅤ⑤干货满满的授课中,三位“太空教师”还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浮力消失实验、水球光学实验、泡腾片实验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花朵绽放的水膜、神奇的太空快乐球等“名场面”迅速刷屏。

    ㅤㅤ⑥“天宫课堂”集中体现了我国多方面的科技进步和创新。与八年前的太空授课相比,“天宫课堂”的“教室”升级了;8年前,天宫一号的活动空间约15立方米;如今,天和核心舱的活动空间则达到约50立方米,是天宫一号的三倍多。“天宫课堂”的设备也升级了。从抵抗失重环境下肌肉萎缩的小小“企鹅服”,到航天员喝的再生水,一个个细节都体现出我国航天科技的日新月异。高难度高风险的太空出舱已成为中国航天员“必备技能”,他们像搭积木一般搭建起美感十足的T字型中国空间站。此外,通信保障技术更加成熟。在空中,天链一号中继卫星接力保障;在地面,数十个岗位严阵以待——从空间站到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让太空授课“信号满格”,为更充分的天地互动护航。放眼全球,像中国这样的太空授课,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可以做到。

    ㅤㅤ⑦飞天梦与科学梦将引领着更多孩子的梦想,激励他们探索未知,种下科学思维的种子。当前,我国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直面世界科技前沿,需要更多类似“天宫课堂”这样的科普形式,让公众和前沿科技“相遇”,进一步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

    附录:中国航天大事年表

    1956年,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与导弹研究机构。

    1970年,中国用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

    1975年,中国发射了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实现了人造卫星“收放自如”。

    199年,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

    2003平,航天员杨利伟飞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

    207年,“嫦娥一号”来到月球。

    2008年,“神舟七号”带三名航天员飞天,翟志刚顺利完成首次出舱活动。

    2012年,“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施自动交会对接。

    2013年,“嫦娥三号”发射成功,是中国第一个月球软着陆无人登月探制器。

    2018年,“玉兔二号”探测月球背面。

    2020年,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发射升空。

    2021年6月,三名航天员来到我们中国的空间站——天宫。

    2021年10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

    ……

    (选自2021年12月1日《人民日报评论》公众号,有改动。)

    1. (1)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别开生面:

      日新月异:

    2. (2) “天宫课堂”的三位“太空教师”为我们演示了等有趣的太空实验,我产生了这样的疑问:,我还有一个新想法:
    3. (3) 第⑥自然段围绕第句话,通过介绍本次天宫课堂在这三个方面的升级,展现了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
    4. (4) 本文语言生动、贴切,比如这一句:这是时隔8年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也是中国空间站首次担当“最高讲台”。之所以称之为“最高讲台”,一方面是因为,另一方面是因为。文中划线句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了
    5. (5) 阅读附录“中国航天大事年表”,你读懂了什么?如果请你给我国航天研究过程找一个关键词,你会选什么?(参考:梦想、好奇心、毅力。团结、勇敢、艰辛、坚持、创新……)结合以上阅读材料,围绕你选定的关键词。写下你此刻的想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