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3-02-16 浏览次数:108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
  • 1. 为了参加学校开展的“缅怀英雄,强国有我”主题活动,同学们准备把下面的材料制作成板报,供大家阅读学习。

    在天安门广场中心巍然 yì lì________着人民英雄纪念碑。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zhèng fǔ________为纪念1840年以来,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革命斗争中牺牲的先烈而兴建的。在设计与建造过程中,huì jí________了全国著名的文史专家、建筑家、美术家、雕刻家和技高一的能工巧匠。纪念碑的碑身正面雕刻着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见右侧),背面是由周恩来总理题写的碑文。它níng________聚着对pǔ________写了光辉业绩的人民英雄的缅怀之情。2014年,国家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从2018年开始,每年9月30日,国家都要在这里zhèng zhòng________地举行纪念仪式,怀念革命先烈。这里已经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 (1) 根据汉语拼音写汉字或词语,注意把字写得规范、端正、美观。
    2. (2) 为了把“垂”和“基”两个字写正确,请同学们注意:

      ①“垂”字第3笔是

      A.一        B.丨

      ②“基”是

      A.上下结构的字        B.独体字

    3. (3) 联系上下文写出“永垂不朽”的意思。
    4. (4) 下列句子中的“筹”字与文段中“技高一筹”的“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 小刚抄写的板报行款正确,非常美观,比其他同学略胜一 B . 经过周密划,开国大典如期举行。毛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地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5. (5) 看到纪念碑上的题词,同学们纷纷赞叹:“毛主席的书法真是(    ),苍劲有力!”
      A . 高山流水 B . 画龙点睛 C . 笔走龙蛇 D . 惟妙惟肖
    6. (6) 根据排比句的特点,把短语填入句中。下列选项排列正确的是:(    )
      无论时代怎样发展,________人民英雄,________人民英雄,________人民英雄。

      ①少年儿童不能忘记

      ②炎黄子孙不能忘记

      ③我不能忘记

      A . ①②③ B . ③①② C . ②③①
  • 2.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七周年”主题活动中,同学们准备介绍“抗日战争”这幅浮雕。

    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层基座的四面镶嵌了8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其中的“抗日战争”浮雕以典型的游击战场景,展现了中华儿女炽热的爱国热情。

    1. (1) 同学们想用点面结合的方法介绍浮雕,请认真观察画面,展开想象,在横线上写出恰当的内容。

      这幅浮雕刻画了军民团结一心、准备抗击敌人的场景。前面是一队八路军战士,他们拿着枪,弯着腰穿过茂密的青纱帐,一位农民肩上扛着弹药箱跟在队伍后面。中间高台上是一位指挥员,他①。最后面的一位大娘把枪送到儿子手中,好像在说:“②。”他俩身前还蹲着一位老农,正在把手榴弹装进篮子里。

    2. (2) 先将词语补充完整,再根据句意选择恰当的词语。

      A.自自受    B.全神注    C.别出心

      D.错复杂    E.汹涌湃    F.暴露无

      我听着同学的讲解,地看着这幅浮雕,内心就像大海一样。游击队员奋勇杀敌的场景令人激动不已。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3. (3) 欣赏了这幅浮雕,下面的名言适合同学们表达感受的有:(    )(多选)
      A .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B .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C . 位卑未敢忘忧国。    D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 (4) 在本学期我们读完的三本书中符合活动主题是:(    )
      A . 《爱的教育》 B . 《小英雄雨来》 C . 《童年》
  • 3. 学校开展“歌颂祖国经典诵读”主题活动。
    1. (1) 根据积累把经典诗文补充完整。

      ①苏轼用“黑云翻墨未遮山,乱入船”描摹了西湖由阴到雨的动态变化。王安石在“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中,运用了拟人化手法表现了山水的灵动可爱。

      A.千里莺啼    B.一水护田    C.白雨跳珠    D.水村山郭

      ②《七律•长征》中“五岭逶迤,乌蒙磅礴”运用了夸张手法,突出了红军指战员藐视困难、一往无前的精神。

      A.尽开颜    B.腾细浪    C.云崖暖    D.走泥丸

      ③看到草原美景的照片,我不禁想到《草原》中的话:“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天空是那么,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

      A.明朗    B.一碧千里    C.清鲜    D.翠色欲流

    2. (2) 默写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二、阅读理解。
  • 4. 阅读。

    济南的秋天

    ㅤ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假如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溪水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济南。假如你幻想不出——许多人是不会幻想的——请到济南来看看吧。

    ㅤㅤ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南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个诗意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上天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作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给了济南。

    ㅤㅤ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的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看山顶上那个塔!

    ㅤㅤ再看水。以量说,以质说,以形式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大明湖夏日的莲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先不用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色全凭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儿吻着水皮,做着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的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人呀!

    ㅤㅤ在秋天,水和蓝天一样的清凉。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皱。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山影儿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虚幻的吻着。山儿不动,水儿微响。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

    (作者老舍选文有改动)

    1. (1) 填空。

      ①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作者围绕这个特点重点描写了济南的

      ②文章以山色为重点,描绘了在蓝天、微风映衬下的、山脚和,随光照变化而呈现出的绚丽多彩的颜色。

      ③济南的水以量说到处都是,以说有泉、有河、有湖,以质说是

    2. (2) 判断,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第2自然段中用夏天的瑞士、春天的西湖来突出济南秋天和冬天之美。(   )

      ②第3自然段画线句子写山腰颜色的变化,连用四个“忽然”突出颜色变化莫测,富有动感。(   )

      ③第4自然段中的“它们”指的是济南的水。(   )

    3. (3) 从第4自然段画线句子中摘录你喜欢的一句话,并简要写出喜欢的理由。
  • 5. 阅读。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ㅤㅤ30年前,为了祖国的强大,他抛家舍业,隐姓埋名秘密工作;30年后,他的事迹令人们肃然起敬,感慨万千。他就是被授予“共和国勋章”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ㅤㅤ1959年,苏联领导人访华。中国领导人希望苏联可以帮助我们发展核潜艇,提供技术援助。但是苏联领导人却表示:核潜艇花钱多,技术复杂,建造工艺要求高,中国没有能力来研制。他后来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中国想研制核潜艇,简直异想天开。为了打破美苏等国的垄断,我国决定研制导弹核潜艇。

    ㅤㅤ年轻的黄旭华担任核潜艇研制总工程师。为了保密,他和战友们在一个只有编号而没有名字,且在地图上查不到的荒岛上扎下了根。这里不通信,也不通电话,唯一的联系方式就是一个编号为“145”的内部信箱。荒岛上的条件非常艰苦,整年都是风沙弥漫,比环境更艰难的是一切核潜艇的研制都得从零开始!因为所有的人根本就没见过核潜艇,更不用说全部的结构图纸了。直到有人从国外带回两只核潜艇玩具模型,团队按比例进行放大设计出了潜艇外形,通过拆解模型了解内部区域,测出基础数据。经过几年时间初步完成了大部分的设计图纸。

    ㅤㅤ在研究核潜艇的十多个春秋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挫折,都没有阻挡研究的步伐。核潜艇结构复杂,载荷繁多,保证重心准确非常困难。黄旭华让人在船台入口处放一个磅秤,所有入艇的东西都要先过称,以确保每个部分的重量都跟黄旭华计算得一致。在研制过程中需要计算大量的数据,当时没有电脑,他们就靠算盘和计算尺夜以继日地与这些天文数字展开持久地战斗。

    ㅤㅤ在黄旭华带领下,经过所有工程师的共同努力,中国第一艘鱼雷攻击型核潜艇在1970年成功下水。从1958年组建团队到1970年第一艘核潜艇试航,用了不到13年的时间,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ㅤㅤ1988年4月29日,新型的潜水艇在交付海军使用之前,必须进行极限深度的深潜试验。试验的风险很大,艇身上一张扑克牌大小的地方就要承担一吨多海水的压力,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艇废人亡的恶果。试验之前,艇员心理包袱很重。年过花甲的黄旭华不顾大家阻拦,毅然决定亲自参加这次深潜行动。当核潜艇快到300米时,潜艇顶壳、管道等多个位置“咔咔”作响,令人毛骨悚然。在场的人们神情严肃紧张,两眼紧紧地盯着黄旭华。因为水压过大,黄旭华的眼底、耳朵和牙龈都渗出了血,但是他全然不顾,镇定自若,指挥试验人员记录各项有关数据,直至最后成功。他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ㅤㅤ自此至今,中国核潜艇劈波斩浪,遨游在深蓝的大洋之中,依靠着极强的隐蔽性、机动性和攻击性,为保卫祖国及世界和平,释放出巨大的震慑力。

    ㅤㅤ回顾中国研制核潜艇走过的历程,黄旭华始终坚信:“关键的核心技术买是买不来的,也是要不来、求不来的,都得靠自己。”正是靠着这样的信念,黄旭华让中国人的脊梁挺得更直了!

    1. (1) 填空。

      ①苏联领导人认为“中国研制核潜艇是异想天开”,这是因为

      ②因为核潜艇具有、攻击性的特点,所以为保卫祖国及世界和平释放出巨大的震慑力。

    2. (2) 在第 3 自然段中找出能表明“黄旭华隐姓埋名秘密工作”的句子。
    3. (3) 读句子,注意加点部分,写出这样写的好处。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挫折,都没有阻挡研究的步伐。

    4. (4) 判断,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中国用了不到 13 年的时间创造了奇迹,成为了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

      ②第 6 自然段画直线的句子突出了新型核潜艇质量一般,承受不住巨大的水压。(   )

      ③黄旭华是世界上第一个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核潜艇总设计师。(   )

    5. (5) 选择。(多选)

      第6自然段画曲线的句子写“潜艇发出声响”和“人们神情严肃”的目的是(    )。

      A . 突出当时情况危急 B . 衬托黄旭华镇定自若 C . 说明潜艇质量较差
    6. (6) 选择。(均多选)

      中国研制核潜艇是从零开始的,这是因为(    )。

      A . 苏联不提供技术援助 B . 我们不想得到帮助 C . 没有实物可以参照
    7. (7) 照样子,写出黄旭华和工程师们在研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的办法。

      困难

      解决办法

      没有结构性图纸

      按比例放大玩具模型,拆解模型测量数据。

      保证重心准确

      计算大量数据

    8. (8) 根据短文内容,按照颁奖词的要求,给黄旭华写一段颁奖词。

      颁奖词要求

      ①点明主要事迹

      ②彰显人物精神

      ③语言简洁精炼

三、妙笔生花。
  • 6. 题目:美就在身边

    ㅤㅤ提示:生活中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的眼睛。自强不息是一种美,遵守规则是一种美美,诚实守信是一种美……在你成长过程中,一定遇到过这样具有美德的人。请你以“美就在身边”为题,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他(她)美在哪里。

    ㅤㅤ要求:围绕中心意思选材、组材,将重点部分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600 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