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虞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

更新时间:2023-02-01 浏览次数:2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 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我们尊师重教的原因包括(    )

    ①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

    ②老师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

    ③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④老师高高在上,是知识的权威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2. (2021七上·康巴什月考) 成长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这个阶段虽然时间不长。却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它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进阶。这种进阶表现为(    )

    ①随着身心的不断发展,开始深入探寻生命的奥秘

    ②自我意识的逐步觉醒,开始主动发现和认识自己

    ③思维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不需要他人的引领

    ④生活体验的日渐丰富,开始自觉磨砺意志和品格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3. 观察漫画。你认为下列观点合理的是(    )

    ①过度关爱难自立,教育方式需改进

    ②关爱孩子显亲情,亲子关系更和谐

    ③溺爱孩子不可取,吃苦教育必成长

    ④家庭教育很重要.“爱”“害"分寸需把握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4. (2018·杭州) 礼让斑马线,反映了城市的文明程度。杭州市积极开展礼让斑马线活动,让行人在斑马线上走得更加从容。这一活动体现了(    )

    ①生命是宝贵的,值得珍爱    ②生命是坚韧和顽强的

    ③生命是脆弱的,需要呵护    ④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5. 七年级学生小敏最近很烦恼,因为她发现她妈妈总偷看她手机里的微信聊天。下列给她的建议中不妥当的是(    )
    A . 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B . 主动告知父母,他们的做法伤害了自己的情感 C . 严正要求父母道歉,否则决不理会他们 D . 主动向父母汇报与同学交往的情况,让他们放心
  • 6. (2022七上·商城期末) 下面漫画的寓意是(    )

    A . 在相互依存中感受到温暖 B . 借助外力发掘生命的力量 C . 伟大常常来自于默默无闻 D . 人生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
  • 7. (2016七上·东至期末) 下列能体现关爱生命健康的是(    )
    A . 王之卓借口值日不参加体育锻炼 B . 刘佳艺每天抽出时间锻炼身体 C . 赵晓薇雷雨天选择树底下避雨 D . 李思贤经常吃路边的烧烤食品
  • 8. “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尽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冠疫情暴发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以赴救治患者。这表明(    )
    A . 生命是脆弱的,要漠视他人 B . 生命就是金钱,要重视生命 C . 生命休戚与共,要敬畏生命 D . 生命都有价值,要保持永恒
  • 9. 奥运冠军全红婵家里以务农为主,母亲身体不好,常年需要治病。艰难的家庭环境,让全红婵从小就非常的懂事。她从事跳水运动就是为了给母亲治病,在采访中.全红婵说:妈妈治病要花很多钱的,我觉得自己也能挣钱,好寄回去给妈妈治病。向全红婵学习,我们中小学生要(    )

    ①现在努力学习,长大后用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②克服依赖心理,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

    ③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坚持

    ④树立明确的目标,主动到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0. (2022七上·新县期末) 当父母发来“微信验证”,你会不会将他们加为好友?加为好友后你会不会对他们屏蔽朋友圈?有媒体就这些问题随机采访了60名市民(子女40人、父母20人),其中有17名子女将父母加为“微信好友”,但他们中的14人将父母拉入黑名单,仅有一人的父母可以看到他的朋友圈。对此,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①微信的出现不利于子女与父母沟通交流

    ②亲子间出现沟通障碍主要源于代际文化冲突

    ③亲子间的隔阂,需通过彼此尊重、沟通来化解

    ④子女依法享有隐私权,即使父母也不得过问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1. (2022七上·睢县期末)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等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对于这些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家庭成员的沟通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B . 家庭不断趋向小型化 C . 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冲突变多了 D . 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 12. (2022七上·唐河期末)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命都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脉,都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养护精神我们要(    )

    ①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②坚决反对外来文化

    ③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   

    ④发扬中华民族精神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3. (2022七上·罗山期末) 电影《你好,李焕英》讲述了“英子”在经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痛后,穿越时空回到过去,与年轻时期的母亲相遇,度过了一段美好纯粹的时光,让银幕前的观众笑中带泪,实现了一次深沉绵长、细腻无私的母爱亲情的集体回望。电影我们的启示是(    )

    ①尽孝在当下,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②孝敬父母就要对父母百依百顺

    ③孝敬父母就是在经济上供养   

    ④孝敬父母就要倾听他们的心声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①④
  • 14. (2022七上·邓州期末) 九年级同学陈某即将到技校上学,他认真回顾自己兴趣、特长和爱好,发现自己擅长交际和语言表达,于是他决定上市场营销专业。陈某的行为(    )

    ①能正确认识自我的表现   

    ②其认识自我的方法是自我评价

    ③他是个自负的人   

    ④他是差学生,只能去技校读书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5. (2022七上·固始期末) 新冠疫情肆虐,他们递交请战书,剪短长发,逆向集结,奔赴抗击新冠的最前线,用生命守护生命,这启示我们(    )
    A . 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崇高的、神圣的 B . 生命来之不易,要珍惜自己的生命,远离风险 C . 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要减少挫折 D . 生命价值高于一切,不能为了他人的生命舍弃自己的生命
  • 16. 课程知识中蕴含的智慧可以让生活更美好。以下同学的行为同时体现“正确与老师交往”和“养护精神”的是(    )
    A . 语文老师点赞小红所写的作文    B . 小玲根据老师的建议收看纪录片《中国》 C . 小敏按班主任要求锻炼身体    D . 生病的小丽对老师说“今天我不吃饭了”
  • 17. (2022七上·邓州期末) 刘雇、刘耀东、杨倩、宋哲、张建、阿卜拉江・伊马木等10名在校大学生被评为2021年“最美大学生”。他们有的携笔从戎,主动请缨到条件艰苦的边疆;有的奋力拼搏,在奥运赛场为国争光;有的矢志科技创新,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对此,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 . 生命的意义在于经历挫折    B . 坚定理想信念,勇敢追梦 C . 在平凡中创造伟大    D . 奉献社会,绽放生命之花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6.0分)
  • 18. (2022七上·社旗期末) 为加强革命传统教育,让学生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某校组织七年级师生前往红色革命基地,开展以“感悟红色、青春励志”为主题的远游研学活动。关于研学活动,少数家长认为这会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不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没有必要。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辨析。

  • 19. (2022七上·西峡期末) 2021年5月22日,一日之间,中国痛失两位院士。13时02分,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肝胆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原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吴孟超在上海逝世,他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从医70多年来,成功救治了1.6万余名患者。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他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吴孟超和袁隆平同志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我们要大力倡导这种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

    请你运用生命的相关知识,联系材料谈谈为什么要让吴孟超和袁隆平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

  •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又到了双休日,完成作业的小青同学,在她的QQ空间中记录着自己一周的成长故事。

    动态一:本周“梦想照亮未来”的班会课,气氛轻松活跃,班里有几位同学们正在探讨“梦想”。小强说自己的梦想是宇航员,他要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去实现梦想。小艾认为:他的想法是幼稚的空想,是很难实现的。小娟说有梦想就有希望。听了他们的讨论,对于“少年有梦”,我有点困惑,梦想到底该如何理解把握呢?

    ①我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态二:小艾同学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不善于沟通交流;同桌小强性格外向、热情好动、思维敏捷,对别人的观点总喜欢持反对态度并加以批驳。近期,两人矛盾不断,由好朋友关系,变得如同陌路人。我想帮助他们,可是我应该给他们提哪些建议呢?

    ②我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态三:最独特的一抹中国红——《国风美少年》,以歌曲演绎为载体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备受我们的喜爱,我经常参加学校开展的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参加这些活动,我觉得守护了精神,充盈了生命。

    ③你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 请运用所学知识,帮她分析。(任选两个即可)
    2. (2) 根据以下主题及名言寓意,写出自己的座右铭。

      主题

      名言

      我的座右铭

      谈理想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谈学习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谈交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21. 材料一:《钱江晚报》报道,不久前,在浙江台州天台县一辆城乡公交上,一位六七十岁的阿婆吐了一地。车上的乘客,有人赶紧扭头,有人捂住鼻子,还有人起身换了个位子……就在其他人避之不及的时候,一名少女站了起来。她从书包里拿出包书的书皮,接住阿婆又一次的呕吐物,用纸巾把地面擦干净,然后安静地坐回了自己的位子。

    材料二:《河南法制报》报道,南阳市卧龙区英庄镇30岁的申贵林是一名打工仔,面对出租屋内熊熊燃烧的烈火,他不顾邻居劝阻毫不犹豫地冲进火海,将被大火烧伤昏迷的妻子抱出,但因火势太大,夫妻两人均被烧成重伤。“永不后悔,因为她是我的爱人。”面对媒体记者的镜头,申贵林如是说。申责林的大爱壮举,虽不算见义勇为,但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点赞。南阳市文明办副主任马蔼玲这样评价他:“亲人危难时刻,申贵林不顾个人安危,冲进火海英勇救妻,是孝老爱亲模范,值得赞扬和表彰。”阅读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 (1) 材料二中,为什么申贵林的行为“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点赞”?
    2. (2) 这名少女和申贵林虽然平凡但是伟大,其伟大表现在哪些方面?(两个方面即可)
    3. (3) 你认为这两则材料对你的成长有哪些有益的启示?(两个方面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