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02-01 浏览次数:5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基础知识与积累运用(47分)
  • 1. 根据拼音将词语工整地写在横线上。

    bèn zhuō

    páo xiào

    dǐ yù

    kāng kǎi

    gē da

  •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差(cēn)    品(gòng)   瘦(xiāo)    叱风云(zhà) B . 冽(lǐn)     冕(guàn)   驰(chéng) 虎视眈(dān) C . 笑(chī)    斗(péng)   苍(qióng) 千一发(yún) D . 缩(quán) 单(bó)      衣(shang) 然而止(jiá)
  • 3. 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笔走龙

    飘带

    热血

    大悟

    别出心

    技高一

    ②    他的书法苍劲有力,真有 之势。

    ③    她的服装设计总是 ,从不落俗套。

    ④    辩论比赛中,我方 拿下了冠军。

    ④在战斗的紧要关头,团长 地下达了冲锋的命令。

  • 4.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光:A灯光;B神采;C光彩,荣誉;D只,单;E露着;F光阴。

    1. (1) 他把一生的时完全交给了我们的民族。
    2. (2) 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
    3. (3) 体育健儿多次在国际比赛中为国争
    4. (4) 那个拉车的怎么能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 5. 在横线上写出下列句子所采用的描写方法。

    ①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头,瞻仰这鲜艳的国旗。

    ②“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③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

    ④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

  • 6. 按要求改写句子。
    1. (1) 父亲严肃地对我说:“这就是我对你的期望,请落实到行动上。”(改为转述句)
    2. (2) 在小路上散步的贝多芬听到了从一间茅屋里传来的断断续续的钢琴声。(缩句)
    3. (3) 《丁香结》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宗璞写的。(修改病句)
    4. (4)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仿写句子)
    5. (5) 我们要好好保护地球。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用关联词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 7. 判断题
    1. (1) 《在柏林》一文的结尾“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的根本原因是车厢里的人被老兵严肃的语气震慑到了。(   )
    2. (2) 《好的故事》描绘的是鲁迅的一个梦,表现出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3. (3)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4. (4) 《开国大典》运用了以点代面的写作手法,展现了开国大典的盛况。(   )
    5. (5) “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这句话告诉我们夏天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季节。(   )
    6. (6) 《宇宙生命之谜》这篇科普文采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
  • 8.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 (1) 看到奔腾壮阔的黄河滚滚而来时,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吟诵到“”。看到明月、听到蝉鸣,会想到“”。看到溪水绕田、青山连绵时,会不由地感叹“”,这句诗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
    2. (2) 《少年闰土》描写了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看鱼儿跳这四件事,刻画了一个 的闰土形象。本册课文还为我们描绘了 的老支书、的狼牙山五壮、的桑娜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3. (3) “云崖暖,铁索寒”中的“暖”字表达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 之情;“寒”字表现红军飞夺泸定桥的
    4. (4) 《故宫博物院》按照参观路线,由 依次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
  • 9. 口语交际。

    随着探测器“嫦娥五号”去月球“挖土”圆满返回,作为中华少年的我们,面对祖国飞速发展的科技,你想到了什么,想说点什么?

二、阅读题(23分)
  • 10. 阅读乐园。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 (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鼓:

      ②汤汤:

    2. (2) 你从文段中哪里读出“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的?用“”画出相关的语句。
    3. (3) 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①用“/”给句子标出朗读停顿。

      ②解释句子:

      ③这句话表现了

    4. (4) 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后人常用“”比喻知音难觅或者乐曲高妙。你还知道的关于知音的诗句或名言:
  • 11. 阅读。

    鲁迅先生的全部生活内容里,书籍占据重要的地位,他被人称为“爱书如命”的人。

    幼年时期的鲁迅,看书以前,总要先把手洗干净了,然后才捧书阅读,避免把书弄脏。

    成年以后,鲁迅一直把读书、买书、借书、抄书、修书,作为一种极大的乐趣和事业。对稀有的好书,他还亲自动手翻印,装订成册。

    在鲁迅博物馆里,陈列着一盒修书的工具,那是一些简单的画线仪器,几根钢针,一团丝线,几块砂纸以及两块磨书用的石头。鲁迅就是用这些极其平常的东西,使得他珍藏的1万多册图书历久弥新,没有一册出现污损、破散的情况。

    鲁迅先生一向乐意把书借给别人看,特别是青年学生。但是,归还时,如果书面上有破边、卷角的情况,那他是不会高兴的。对于那种不爱护书的借阅者,鲁迅宁愿把书送给他,也不忍看到那本被“蹂躏”过的书再转回来。

    鲁迅先生常把一些好书主动寄赠给需要的人。每次送书时,总是非常仔细地包扎妥帖。这种花在书本上的心力,是为了友人,更是为了书籍。

    1. (1) 给短文加个恰当的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 (2)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历久弥新:

      ②珍藏:

    3. (3)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①平常﹣

      ②爱惜﹣

      ③马虎﹣

    4. (4) 用波浪线画出全文的中心句。短文围绕中心句写了鲁迅先生的哪四件事?请写一写。

    5. (5) 鲁迅原名 ,是我国伟大的 、革命家。他的主要作品有 等。你知道的鲁迅的名言有:
    6. (6) 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三、习作园地。(25分)
  • 12. 你有没有想过,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完成这次习作。

    题目:         让生活更美好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字数50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