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02-01 浏览次数:58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第1-13题,共40分)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 (cī)      花(lěi)       子(báo) B . (da)     干(zào)      甘(zhe) C . (chà)   间(shǔn)    瘦(xiāo) D . 用(làn)    伶(1ì)        潮(xùn)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 淘醉     班点     悬涯峭壁     落荒而逃   B . 高潮     枯竭     得意扬扬     心惊胆战   C . 日寇     慷概     理直气状      自做自受 D . 干躁     姿源     别出新裁     惊天洞地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作者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下了这行云流水般的文章。 B . 我军识破了敌人的神机妙算 , 提前赶到泸定桥,把他们消灭在河对岸。 C . 这座寺庙经过修建,看上去古朴庄严,栩栩如生 D .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变化飞黄腾达
  •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 . 桑娜无论自己受苦,都要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 C . 风儿从茂密的森林里钻出来,带来了林涛一阵阵深沉的低吟。 D . 在老师的教育下,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 5.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宿建德江》和《过故人庄》都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 B . 开国大典举行的时间是1949年10月1日。 C . 《伯牙鼓琴》选自《吕氏春秋》。 D . 《月光曲》这首著名的钢琴曲是法国音乐家贝多芬创作的。
  • 6.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 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B . 天空乌云密布,好像要下雨了。 C .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D .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 7. 看拼音,写词语。

    yī shang

    pí juàn

    shēn yín

    zāo gāo

    fèng xì

    páo xiào

  • 8. 选择下列省略号的正确用法。

    ①列举的省略     ②说话结巴断断续续     ③语意跳跃      ④递增次数的省略

    1. (1) 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2. (2) 还好,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3. (3)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4. (4) 于是,有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嫦娥奔月,仙女下凡,蟠桃盛会……
  • 9. 用“静“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括横线上。

    在一个 的夜里,盲姑娘望着如水的夜色,心情渐渐 下来,月光照在她 的脸上,显得那样柔美。窗外,一条 的小路伸向竹林深处。

  • 10. 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1) 《有的人》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向鲁迅先生学习,做有价值的人。(   )
    2. (2) “蒙古包”中的“蒙”读音是méng,它还有mēng、měng两个读音。(   )
    3. (3) 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   )
    4. (4) 《童年》的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   )
二、语言表达。(20分)
  • 11. 按要求写句子。
    1. (1)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
    2. (2) 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壮举令我们感动。( 改为反问句)
    3. (3) 伯父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改为转述句)
    4. (4) 《有的人》这首诗歌的作者是臧克家写的。(修改病句)
    5. (5) 桑娜觉得必须这样做。( 改为双重否定句)
  • 12. 积累填空。
    1. (1) 《草原》这篇课文的作者是 ,原名 ,我还知道他的作品有
    2. (2) 《书湖阴先生壁》中运用拟人手法,将“山”“水”写成了富有情趣的亲切形象的两句诗是:
    3. (3) 驻足黄河岸边,刘禹锡以“”描绘其奔涌的磅礴气势;夜行黄沙道时,辛弃疾用“”表达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4. (4) 鲁迅,原名 。其代表作有 ,鲁迅关于民族魂的格言有:
    5. (5) 毛泽东主席的“”表达了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不畏艰险的豪情; 完成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的任务后,纵身跳下悬崖。
    6. (6) 这学期我积累了许多关于爱国的名言,诸葛亮有“”的豪情;曹植有“”的壮志。
  • 13. 语言运用。

    同学小明最近迷上了手机游戏,为了玩游戏,他经常不写作业,有的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作为同学,你打算如何劝说他?

三、阅读与欣赏(第14-26题,共30分)
  • 14. 课内阅读。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色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ㅤㅤ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 (1) 选段选自课文 。作者是 国文学家、思想家。代表作有
    2. (2) 这段话通过一个“”字,充分体现了渔夫一家生活困难。
    3. (3) 从选段可以看出渔夫和桑娜是怎样的人?
    4. (4) 桑娜拉开帐子说:“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渔夫听了会怎样说?
  • 15. 课外阅读。阅读下面公交站牌信息,完成练习。

    1. (1) 67路公交车从 开往 ;票价
    2. (2) 红红所在的车站 ,下一 个站是 ;红红刚到公交车站,67路公交车就开走了,坐下一班67路车需要等 分钟。
    3. (3) 红红要去光明巷的外婆家,她应该先坐 路车到 站下车,再转乘 路车,经过 个站才能到外婆家。
    4. (4) 红红8:00从和平路乘车至西平街,用了30分钟,763路首班公交车8:20到达西平街,从西平街到光明巷需要行驶25分钟,红红9:00 (填“能”或“不能”)到外婆家。
  • 16.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练习。

    母亲一我心中的灯

    母亲没受过学堂教育,但对文化有一种天然的膜拜。她要我喜爱书,不许我们浪费纸张,看到带字的东西,她总要收起来。

    有一次,母亲吐露了大概在她心中积蓄了很久的一句话:“等我死了,你们在我心口上放一本书……”我听了很不是滋味,可是小外孙立刻表示:“不行,太太,您看不懂,还是放本字典吧!”母亲脸上的皱纹似乎都笑了:“对,对,还是我重孙懂事,给我放本字典……”

    母亲做任何事情都精益求精,有始有终。她说:“答应人的事一定要完成,而且要尽量力争完成好。不能马马虎虎,更不能半途而废。”

    我想起她九十岁时我为她缝制衣裤的教训。为了庆祝她的寿辰,我亲自裁剪,为她老人家做了一套便服。那天,妈妈接过我缝制的衣服说:“一辈子都是我给你做衣服,没有想到,我九十岁能穿上儿子给我做的衣服……”她满意地微笑。那天,我满怀幸福地睡了。

    半夜醒来,我发现一条灯光从妈妈的门缝里泻出来。是妈妈没有睡?是妈妈忘记了熄灯?我下床走向门缝,往她的屋里观望。她正坐在床上,围着被,戴着老花镜,手中拿着我缝制的衣裤,在细细地观看。她慢慢地摸来一把小剪刀。她要干什么?我屏住呼吸。天哪!原来……她用颤颤抖抖的手开始拆卸我为她特意缝制的新衣服。我的心顿时凉了!妈妈,这是您六十岁的儿子亲手给您缝制的新衣服呀!为什么不穿,反而拆成片呢?

    过了几天,我实在憋不住了,便问妈妈。妈妈盯着我的眼睛,过了半晌说:“你缝的不合格!线扎得不直、不匀,有些粗糙……干活儿可不能这样!”

    妈妈劳动一生,无论干什么事,从不曾让人有些许挑剔。如今,她不能劳动了,可是对儿子的劳动成果,也绝不放松。

    我心想:妈妈教给我的,岂止是不应该缝制不合格的衣服?

    随着岁月的流逝,母亲的腰弯了,背驼了,身材变矮了,眼睛也昏花了。每次我出差,特别是出国,母亲都情不由衷地说:“你回来也许就见不到我了……”母亲把自己最担心的事,说出声来,是舍不得我离开她。

    母亲病重时,我叫来救护车送她去医院。她躺在担架床上已经不能说话。我摸抚着她那苍白的头发、瘦削的脸庞,心中阵阵酸楚。母亲伸出枯稿的手,握住我的手,把我的手指横放在自己的嘴里,用牙齿轻轻地咬动。我想,母亲也许想说些什么。我细细观察她的表情。她眯缝着眼睛,盯着我,只是微微地在笑。她已经不能说话了。这是母亲对我的最后的一次抚爱。

    母亲去世以后,我根据她的遗愿,火化时在她胸口上放了一本字典。我后悔她在世时没有教她识字。现在不知道她在冥府读到字典的哪一页了。

    我已及耄耋,母亲的形象在我的记忆中越来越感明亮,她是我心中的一盏明灯,永远为我照亮前进的路。

    1. (1) 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好了还要求更好。

      ②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

      ③指老年,高龄,七八十岁的年纪。

    2. (2) 文中第8自然段说:“妈妈教给我的,岂止是不应该缝制不合格的衣服?”你认为母亲教给“我”的还有什么?
    3. (3) 文中第10自然段说:“母亲伸出枯稿的手,握住我的……我想,母亲也许想说些什么。”请你展开想象,说说母亲此时想对“我”说些什么。
    4. (4) 读了这篇文章,请你说说文章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
    5. (5) 你怎样理解“她是我心中的一盏明灯,永远为我照亮前进的路”这句话?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母亲(或父亲)在你成长过程中对你的影响。
四、习作展示(30分)
  • 17. 题目:留在记忆深处的             

    一次丰富多彩的活动,一个让你感到温暖的人,一手拿手好戏……这些人或事让你感到幸福、快乐、骄傲、感动,也都深深地留在了你的记忆中。拿起笔来,把这些留在你记忆深处的人或事记录下来吧。请以“留在记忆深处的         ”为题,选择人、事、物、活动等任意一方面,完成一篇习作。

    要求:⑴把题目补充完整;

    ⑵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500字;

    ⑶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