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

更新时间:2022-12-30 浏览次数:5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 物理书的厚度2dm B . 中学生跑100m的时间是5s C . 一根新铅笔的长约为18cm D . 普通中学生的身高1.6dm
  • 2. 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明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突然,他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当“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明感觉自己乘坐的列车前进了是以站台为参照物 B . 小明以坐在旁边的小红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 C . 小明以旁边的列车作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 D . 旁边列车的行驶方向为向小明的前方
  • 3. 甲、乙两车从t=0s时开始由同一起点同方向运动,两者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的甲、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在0~5s内甲车的速度是10m/s B . 在0~10s内乙车的速度是1m/s C . 5s~10s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D . t=10s后甲车超过乙车
  • 4. 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2∶3,所用的时间之比 是 5∶2,则甲、乙的速度之比是
    A . 3∶5 B . 5∶3 C . 15∶4 D . 4∶15
  • 5. (2021八上·钦北期末) 下面有关误差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误差是测量时不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B .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C . 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D . 测量工具越精密,实验方法越合理,误差就越小
  • 6. (2022八上·驻马店期中)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在公路两旁安装隔音屏,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 . 拨动琴弦,优美的琴声来自琴弦的振动 C .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杯子的同一位置,声音的音调不同 D . “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测量车位与后边管道之间的距离
  • 7. 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0dB就是没有声音 B .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且传播速度相同 C . 利用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但不可以预警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 D . 在同一宇宙飞船的太空舱内,两名宇航员可以直接对话
  • 8. 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
    A . 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 . 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 . 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 D . 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 9. (2021八上·麦积期末) 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不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的是(   )

    A . 甲图中小“人”随着音乐起舞 B . 乙图中拨动钢尺,观察钢尺的振动 C . 丙图中不断抽出密封玻璃罩内的空气 D . 丁图中用乒乓球靠近正在发声的音叉
  • 10. (2021八上·大化期末) 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   )
    A . 水烧开时冒出“白气” B . 冰雪遇暖消融 C . 草叶上形成“白霜” D . 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 11. (2021八上·二道期末) 小明在写作业时,楼下传来广场舞的音乐声,以下措施中不能减弱这种噪声的是(   )
    A . 戴上耳机 B . 打开窗户 C . 拉上厚窗帘 D . 与播放者协商后减小音量
  • 12. (2021八上·深圳期中) 下列对自然现象中所涉及的物态变化、吸放热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铁丝网上出现霜﹣﹣凝固、放热 B . 乙图中,草叶上出现露珠﹣﹣液化、吸热 C . 丙图中,屋檐上的冰棱正在消融﹣﹣熔化、放热 D . 丁图中,利用水做的简易冰箱可保鲜食物﹣﹣汽化、吸热
  • 13. (2021八上·岑溪期末) 如图所示,下列图象中,能正确描述液体凝固成晶体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 14. 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小刚站在运行的自动扶梯上匀速下楼时,以扶梯为参照物,小刚是运动的 B . 在地球上的观测者,观察到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可能以他自己为参照物 C . 正在给战机加油的空中加油机,以战机为参照物,它是运动的 D . 4×100m接力赛时,正在交接棒的两运动员要尽可能做到速度不相同
  • 15. (2021八上·罗湖期末) 常见物质的三种状态是气态、液态和固态,固态物质又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 B . 松香、萘、玻璃、明矾都是非晶体 C . 晶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 . 同一晶体的熔化温度与它的凝固温度相同
  • 16. 一支体温计示数是38 ℃,若粗心的护士仅消毒后就直接用它去测量甲、乙两个病人的体温,体温计的示数先后分别是38 ℃和39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甲的体温是38 ℃,乙的体温是39 ℃ B . 甲的体温低于38 ℃,乙的体温是39 ℃ C . 甲的体温不高于38 ℃,乙的体温是39 ℃ D . 因为体温计使用前没有向下甩,所以甲、乙两人的体温无法确定
  • 17. (2021八上·潍城期中) 把装有食物的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烹饪方式,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

    A . 同时沸腾 B . 比锅中的水晚一些时间沸腾 C . 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D . 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二、多选题
  • 18. (2021八上·大邑期中) 观察图中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车可能向右运动、乙车一定向左运动 B . 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 . 可能甲车静止,乙车向右运动 D . 可能甲车静止,乙车一定向左运动
三、填空题
四、作图题
  • 23. 某同学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分别是4℃、-2℃,请你把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在图甲、乙中表示出来!

五、实验题
  • 24. (2021八上·宜州期末)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空气中探究声现象时的实验现象。

    1. (1) 图甲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2. (2) 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将放大,使现象更容易观察。这种方法叫(选填“等效替代法”或“转换法”);
    3. (3) 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这个实验现象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
  • 25.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 (1) 实验时,用“水浴法”加热,试管里应装有适量的较(选填“大”或“小”)的冰块;
    2. (2) 加热到某一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物质的温度是℃;
    3. (3) 在第8min时物质处于态,冰熔化经历了min。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图丙中折线ABCD图像,由图像可以推知冰是体。
  • 26. 如图所示是在“探究水的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活动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小明负责的小组测量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

    90

    92

    94

    96

    97

    98

    98

    95

    98

    98

    1. (1) 当水沸腾时, 观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并不断上升、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分析图乙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2. (2) 表中有一个数据是错误的, 请指出该错误的数据是第min, 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
    3. (3) 小明在第 9 分钟撤掉酒精灯后, 发现有一段时间水温依然保持不变。 如图乙所示,这段时间内烧杯底部的温度(填“高于”、 “等于” 或“低于”) 杯内水的温度;
    4. (4) 由表可知当时气压标准大气压(选填的“大于”“等于”或“小于”)。
六、简答题
  • 27. 生活中有种很常见的现象,当我们对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吹气时,饺子会变凉,而冬天当我们对着手哈气时手又会感到暖和,对于这种“吹气凉,哈气热”的现象,你能用物理知识解释一下吗?

七、计算题
  • 28. (2021八上·绥滨期末) 一快艇以20m/s的速度在湖面上朝着对面高山方向匀速直线行驶,在A处鸣笛后,经过4s后在B处听到对面处的高山传来的回声(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求:
    1. (1) A处到B处的距离
    2. (2) 4s内声波在空气中所传播的路程
    3. (3) A处离高山有多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