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

更新时间:2023-01-07 浏览次数:7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 1. 下面是改革开放以来,小严家生活经济收入变化情况,你能从中读取的信息是(    )

    时间

    工资收入

    其他收入

    食品支出

    其他支出

    1978年

    400

    100

    300

    100

    1992年

    6000

    1000

    3000

    3200

    2019年

    36000

    15000

    10000

    25000

    ①改革开放不仅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整个世界

    ②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③其他支出较多,说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④其他收入在家庭年收入的比例提高说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已经非常完善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①④
  • 2. 习近平主席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之所以“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其理论依据是(    )

    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②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③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④改革开放是实现同步富裕的重要选择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③④
  • 3. (2021九上·遂宁期中) 我国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_______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    )
    A . 科技创新 B . 制度创新 C . 知识创新 D . 教育创新
  • 4.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上述两则古语对我们的启示是(    )

    ①着力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②党和政府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③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唯一保障

    ④坚持以改革开放为中心的发展观,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④ D . ①④
  • 5. 2019年11月底,新时代我国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纲领性文件--中办、国办《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发布。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    )

    ①拒绝购买盗版产品   

    ②依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

    ③处理各种知识产权纠纷,维护知识产权秩序   

    ④树立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6.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其中,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    )
    A . 坚持依法治国 B . 人民当家作主 C . 坚持党的领导 D . 民族区域自治
  • 7.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邀发人民创造力,用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下列对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认识正确的是(    )
    A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B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制度 C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通过协商能画出最大的同心圆 D . 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 8. 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正确行使民主权利是政治素养提高的体现,下列选项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和行使民主权利的分析,对应正确的是(    )

    ①小区内物业管理问题的提出批评和建议——自觉参与民主决策

    ②针对噪声问题向环保部门举报——主动履行公民义务

    ③作为选民参加选举县乡人大代表的活动——行使选举权

    ④参加某政府机关举行的民主评议活动——对政府工作进行民主监督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9. 近年来,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审计“风暴”、新闻发言人制度、立法听证会、价格听证会等已成为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词语。如果让你概括这些变化,你会选择(    )

    ①公民的经济权利逐步落到实处   

    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发展中完善

    ③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真实性   

    ④公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的途径日益广泛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0. 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这表明我国“国家行政机关”的职责是(    )
    A . 制定和修改国家法律 B . 为百姓提供优质服务 C . 审理重大行政案件    D . 起诉严重犯罪行为
  • 11. 下列符合或体现建设法治中国要求的是(    )

    ①张某积极参加社区里的居委会选举

    ②2019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并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③两名身穿便衣的民警未亮明身份即进入李某家搜查

    ④王某在网上传播谣言造成恶劣影响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2. 中华文化五千多年一以贯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也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以下传统文化与公民层面的要求,搭配在确的是(    )
    A . 爱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 富强——民以殷盛,国以富强 C . 和谐——和为贵、兼相爱、天人合一    D . 敬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13.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______。(    )
    A . 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成为一种文化基因 B . 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C . 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 D . 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标识
  • 14. 由乐山地志办整理校注的民国二十三年版《乐山县志》现已出版。民国版《乐山县志》是乐山县仅有两部日志之一,这次整理发注重印的《乐山县志》保留了版本原貌,体现了历史的延续性。并在校注文中提供了大量相关知识和史料。该书的出版为研究乐山地情和文化遗存提供了很好的线索和资料,是乐山地志收集整理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之一。《乐山县志》的出版(    )

    ①说明发展先进文化就要全面继承我国传统文化

    ②有助于让更多的人了解乐山的历史文化,打造物质家园

    ③利于形成乐山人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

    ④有利于提升乐山的文化软实力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5. 2020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6个教师节,教育部召开全国教师发展大会,组织优秀特岗教师实际报告会等系列宣传活动。尊重教师就是尊重教育,国家这样做是因为(    )

    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②教育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③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④我国始终坚持以教育为中心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①④
  • 16. 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是(    )
    A . 民主决策 B . 民主选举 C . 民主监督 D . 民主参与
  • 17. “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责任必须为。"依法行政的核心是(    )
    A . 为人民服务 B . 推进政务公开 C . 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D . 简化政府的权利
  • 18. 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    )
    A .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B . 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C . 中华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最大 D . 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是排斥的
  • 19. (2021九上·峨眉山期末) 一个民族只有在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主不倒,奋勇向前。下列选项中反映出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的是(   )
    A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B . 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 C .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D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20. 近些年,校园事件多发,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为此,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明确要求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指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同时,要求严肃处理实施凌的学生,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防范校园欺凌(    )

    ①体现了党和政府尊重生命,以人为本   

    ②应主动和解、控制情绪、忍气吞声

    ③是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体现   

    ④能杜绝校园暴力犯罪的发生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21. 下列关于改革和创新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创新驱动是国运所系    B . 改革可以激活创新引擎,释放创新活力 C . 创新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D . 改革开放是创新的生命
  • 22. 下列关于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下面表述错误的是(    )
    A . 要坚持法治与的德治相结合 B . 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C . 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D . 既重视发挥法律的教化作用,又要重视发挥道德的规范作用
  • 23. 发展的目的是(    )
    A .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 . 增进民生福祉 C . 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D . 实现同等富裕
  • 24. 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是(    )
    A . 马克思主义思想 B . 科学立法 C . 良法和善治 D . 习近平法治思想
二、材料分析题(共52分)
  • 25. 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文化奥运

    来时迎客松,走时送别柳!这是中国给全世界的浪漫!从开幕式上以二十四节气的形式倒计时,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气势;从以熊猫和灯笼为原型的吉祥物,到颁奖花束上的非遗技艺;从把《千里江山图》制作成赛场上的形象景观,到冬奥村里的中医诊疗;从迎客松,折柳送别……冬奥盛会上,中国文化元素大放异彩,“中国式浪漫”浸润人心,让不少人惊呼“世界可以永远相信中国美”。“中国风”托起“冬奥范”,一次又一次惊艳世界,也释放着厚重的文化自信

    材料二:科技奥运。

    2021年12月26日,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正式建成。冰丝带采用先进的二氧化碳制冰技术,冰面温差不超过0.5度;先进的硬件设施与“最强大脑”——智慧集成和数字孪生平台紧密配合,打造了一座有感觉、会呼吸、有记忆、会思考、能自我调节的智慧场馆。它的冰面被称为世界上最快的冰,帮助多位运动员在冬奥会上赛出了个人最好成绩。习近平总书记说:“同我们国家的强国之路一样,中国冰雪运动也必须走科技创新之路。”

    1. (1) 结合材料一,概括中华文化的特点,并谈谈新时期我们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创新知识,说说为什么我国冰雪运动也必须走科技创新之路?
  • 26. (2022·乐山) 时政评议

    2022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修改地方组织法。多次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地方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高校等各方意见;立法机关工作人员奔赴多地调研,倾听一线心声;修正草案先后两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并在网上全文公布,征求到1100多条意见;全国两会期间,根据各方意见,对修正草案做出23处修改;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写入总则。

    请你围绕所学民主知识对上述时政材料进行评议。

    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时政材料,任选一个角度进行准确全面评议,主题明确,不超过150字。

  • 27.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小文在学习这一成果时作了如下摘录: 

    感兴趣的法律条文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百八十八条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第一千零四十三条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材料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从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际出发,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为着力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 (1) 结合材料一,小文摘录的三则“感兴趣的法律条文”蕴含了我们国家所倡导的价值共识(即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请写出这一价值共识的内涵并谈谈青少年应如何践行这一价值共识。
    2. (2) 结合材料二回答,新时代我国法治建设的指导方针是什么?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坚定不移走法治道路?
    3. (3) 结合材料二回答,会议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们该如何厉行法治,建设法治社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