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高新实验中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半...

更新时间:2023-01-14 浏览次数:69 类型:期中考试
一、诗歌鉴赏(4分)
  • 1. 诗歌鉴赏

    过山农家

    唐  顾况

    板桥人渡    , 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1. (1) 诗中横线处,填入哪一个选项更符合诗意?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

      水声     B.泉声      C.江声

    2. (2) 诗歌后两句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山农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范仲淹传

    范仲淹,字希文,少有志操。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面;食不 , 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 , 仲淹不苦也。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置府学。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而妻子衣食,仅能自充,仲淹晏如也。

    时吕夷简执政,进用者多出其门。仲淹上《百官图》,指其次第曰:“如此为序迁,如此为不次,如此则公,如此则私。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夷简不悦。

    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始,定川事闻,帝按图谓左右曰:“若仲淹出援,吾无忧矣。”奏至,帝大喜曰:“吾固知仲淹可用也。”进枢密直学士。仲淹以军出无功,辞不敢受命,诏不听。

    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以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赐药问,既卒,嗟悼久之。又遣使就问其家,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有删改)

    1.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以水面      沃:肥沃 B . 食不            给:充足 C . 人不能         堪:承受 D . 帝常遣使赐药问        存:看望,慰问
    2. (2)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而妻子衣食,仅能自充,仲淹晏如也。

      ②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

    3. (3) 范仲淹是否践行了他在《岳阳楼记》中体现的精神追求与政治情怀呢?请结合本文内容分析作答。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22分)
  • 3. 名著阅读
    1.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诗人艾青“归来”后,他的诗歌诗情更深沉,诗意更警策。

      下面四首诗,有哪两首不是这一时期创作的?  (   )

      A . 《手推车》 B .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C . 《盼望》 D . 《鱼化石》
    2. (2) 阅读艾青的《礁石》,联系《我爱这土地》,回答问题。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礁石》和《我爱这土地》都运用了象征手法,“土地”象征,“礁石”象征

  • 4.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瓦片物语

    古保祥

    ①在乡下,最让我哀伤的就是瓦。

    ②风吹日晒,雨雪冰霜—一最吃亏的是瓦,最不会享受的也是瓦。

    ③瓦高高在上,貌似高冷,但它却用最普通的方式,默默罩着你,默默护着苍生。如果没有它们,风吹进来,你的房子仿佛便乱成了鸟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所以,我们最应该感谢的就是瓦。

    ⑤阳光漫过,狂风掠过,骤雨袭过,岁月碾过,时间流过,瓦接受着世间诸多考验:刀枪剑戟、斧钺勾叉、鞭锏锤抓、傥棍槊棒、拐子流星等各种各样的新旧武器在瓦片身上任意施展。

    ⑥瓦从不悲伤,阳光晒裂了照样坚持劳作,不敢懈怠;瓦从不炒作,它不像蝉那样站在高处,拼命宣传自我。

    ⑦我们通常选择躲在屋檐下看雨,雨从瓦片上有声有色地流过。一两片碎裂的瓦跌在地上,碎成一地苍凉。

    ⑧瓦通常喜欢与一只鸟站在一起,鸟是瓦的情人,但鸟通常选择始乱终弃,它们从瓦的身上跑到树上,瓦不哀叹,不惆怅,瓦始终如一,不忘初心。

    ⑨苔藓一般喜欢寄居在瓦的身上,在瓦的缝隙里,青苔珠胎暗结,它们与瓦片一起成长。青苔是开在瓦上的花,一开就是百年千年。

    ⑩瓦最好的休息方式就是工作,它们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从窑炉里便被千度铸烧,到最后,结局只能是破碎。其实所有生物结局都一样,包括人类。人死后,埋在棺材里,若干年后被风干了,照样是碎片,土壤的碎片,空间的碎片。

    ⑪父亲说:没有瓦的乡下不叫乡下。

    ⑫而我每年回乡下,下车后就喜欢看乡下的瓦,古朴典雅,或红或紫,镶嵌在时间的维度上面,不仅仅是好看,好像岁月产生了错觉、时光回溯到了幼年。

    ⑬我更喜欢看在瓦窑里辛苦的农人们,他们每个人都像父亲一样伟大。

    ⑭他们的皮肤与瓦一样有光彩,韧性十足,坚硬无比。他们工作起来没有时间概念,像瓦片,任凭岁月变迁,他们照样艰苦朴素。

    ⑮父亲手握蓝瓦,辛苦劳作,收入微薄,他走在贫苦大众的最底端,像瓦,朴素实在,不会卖弄,不投机取巧。瓦片碎了,钻进肉里,血与瓦融在一起,瓦有了生气,鲜艳无比。在乡下,每个父亲的手里面都有若干的小瓦片存在,它们像子弹,永远长在肉里,到老时依然坚固,像骨骼,清奇硬朗有骨气。

    ⑯父亲给瓦窑打小工,为煤矿打零工,为砖厂打短工,为全家打长工,不会歇,不敢歇。父亲一辈子就喜欢与泥土打交道,而泥土塑造了瓦片,父亲的性格与瓦一脉相承,父亲的基因里有了瓦的博大,瓦的生命里有了父亲的血汗。

    ⑰遇到一个瓦匠,灵巧的双手,在瓦片上纠缠。瓦听话谦恭,一片片的瓦,被整整齐齐地堆在土地上,每一片都同样普通。不需多久,那家的房顶上便会出现一群矫健的身影。

    ⑱父亲喜欢原始的青瓦,他说这种瓦大气、古典,有一种沧桑美。其实我知道,他是在怀念他的父亲,怀念他的先辈。那种瓦在历史上存在了几个世纪,它们见证过一代一代年轻人的忙碌劳作,由生到老,它们的工艺简单却成熟,就像爱情,一辈子只爱一个人,一辈子也只够爱一个人。

    ⑲我认真地端详过一片青瓦,瓦与我对视,我看到了瓦的纹路,沟壑丛生,不忍卒读。这就是瓦的路,从生到死的路,瓦的身上也有高山,也有低谷。我有些居功自傲于自己伟大的发现,而瓦却从不真情流露。

    ⑳再大的功劳,也不会让一片瓦骄傲!

    (摘选自《思维与智慧》2022年3月)

    1. (1) 与“瓦”一脉相承的父辈们的“伟大”的表现有哪些?请从工作(生活)态度和精神品格两方面分条概括。
    2. (2) 有人认为删除第⑰段并不影响内容和主题的表达,请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3. (3) 请仿照第③段画线句,在横线上补写一句话,使之与上文内容形成呼应。
    4. (4) 本文题为“瓦片物语”,实是借物喻人。下列文章,哪一篇与本文写法相似?请做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A.《皇帝的新装》      B.《安塞腰鼓》      C.《一棵小桃树》

四、语言运用(共12分)
  • 5. 思念,是诗歌里永恒的情感。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1. (1) 下面是一组表达思念之情的古诗名句,请你据此推断诗中抒情主人公的不同处境,并用四字短语补全空缺处,

      代表诗歌

      经典名句

      抒情主人公的处境

      《天净沙·秋思》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夜上受降城闻笛》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遣所思。

      独居闺中

      《春望》

      烽火连年三月,家书抵万金。

    2. (2) 阅读下面有关思乡诗的短文,联系全文,将空缺内容补写完整,注意语意连贯。

      ?关注意象是首要方法。思乡诗中最常出现的意象是月,比如“鸡声茅店月”“江清月近人”等。“月”既烘托出诗人孤独的形象,又表达出乡思之愁。鸟出现频率虽不及“月”高,然而②:在诗经中筑巢,在汉赋中孵化,③,在宋词中栖息,一飞数千年。除此之外,④,如“悲”“独”“思”等。

    3. (3) 请从上面表格中的五首诗中任意选择两首,模仿示例,为“古诗中的思念”写两句话,注意语意的准确和表达的生动。

      示例  《夜上受降城闻笛》 古诗中的思念是静夜中的一段芦笛声,凄凉而幽怨,乡愁绵延。

      选择古诗中的思念

      选择古诗中的思念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