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

更新时间:2022-12-24 浏览次数:5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数据和结论符合实际的是()
    A .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m/s B . 家庭室温通常约为37℃ C . 课桌的高度约为80dm D .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5km/h
  • 2. 东风-41洲际核导弹在国庆70周年大阅兵上首次亮相压轴出场,如图中该导弹方队正经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如果说导弹方队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天安门城楼 B . 看台上的观众 C . 导弹车上的驾驶员 D . 悬停在空中的无人机摄像机
  • 3. (2021八上·绵阳月考) 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分别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路程-时间图像可知,甲、乙物体的速度之比为(   )

    A . 3:10 B . 10:3 C . 20:9 D . 9:20
  • 4.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噪声监测装置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B . 调琴时绷紧琴弦是为了在演秦时增大声音的响度 C . 演奏时,用力拨动琴弦可以改变音调的高低 D . 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能传递能量
  • 5. 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现象判断正确的是(  )
    A . 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是汽化现象 B . 沸腾是只发生在液体内部的剧烈汽化现象 C . 蒸发吸热会使液体及其接触的物体温度下降 D . 夏天用干冰给海鱼保鲜是熔化现象
  • 6. 发生下列现象时,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A . 冬天河水结冰 B . 深秋草木上的露珠 C . 冬天草地上的霜 D . 放在室内的湿衣服过几天变干了
  • 7. 某同学做“小孔成像”实验时,选用小灯泡作光源,所用小孔为月牙形的,则光屏上的像的形状是()
    A . 圆形的 B . 直角形的 C . 月牙形的 D . 灯丝状的
  • 8. 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 .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玻璃中慢 C . 小孔成像中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的像 D . 月亮是光源
  • 9. 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平放在纸上,如图所示,则从侧面看去(  )

    A . 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B . 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 . 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 . 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 10. 有一光电控制液面的仪器,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电屏上来显示液面高度,当光电屏上的光点由S1移到S2时,表示液面高度(  )

    A . 上升 B . 下降 C . 不变 D . 都有可能
二、多选题
  • 11. 下列关于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速度在数值上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B . 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C . 声音在15℃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 . 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熔化要吸热
  • 12. 某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该固体物质是非晶体 B . 第5min,该固体物质开始熔化 C . 该固体物质在15min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 . 该固体物质有熔点且熔点是80℃
  • 13. 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从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3s时,甲物体在乙物体的前方 B . 0~4s内,乙物体的平均速度为2m/s C . 在2~4s内,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 . 在0~2s内,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v
  • 14. 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钢尺伸出桌面越长,钢尺振动得越快、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也越高 B . 保持拨动钢尺的振幅相同,主要是控制响度不变 C . 通过本实验可探究音调由频率决定 D . 若采用完全相同的塑料尺来做相同实验,则声音的音色将不同
  • 15. 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B . “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 . “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 . “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三、填空题
  • 16. 如图所示,铅笔在刻度尺上的读数是cm;若此刻度尺遇冷收缩,则所测结果真实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17. 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0.1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图片判断小球做(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小球从位置0到位置3的平均速度为m/s。

  • 18. 如图所示的“曾侯乙编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编钟。用钟锤敲击编钟,编钟会因为发出声音。轻敲或重敲编钟的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不同。用相同的力敲击甲钟和乙钟,(填“甲”或“乙”)钟音调高。

  • 19. (2022八上·邗江期中) 如图所示,一次性打火机里的燃料是一种叫丁烷的物质,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它是在常温下,用 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储存在打火机里的;如果不小心将其摔坏,待里面的液体刚消失时,立刻捡起碎片,会感觉碎片较 (选填“冷”、“热”),这是因为里面的液体迅速 时要 大量的热。

  • 20. 小明同学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以及声音的特性时,做了下面的实验:

    1. (1) 如图甲,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2. (2) 如图乙,抽气机不断地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响铃的手机铃声越来越小,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并由此推理可以得出不能传声;
    3. (3) 如图丙:若不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填“音色”、“响度”或“音调”)变大;
    4. (4) 如图丁:用一张硬卡片先快拨后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的发生变化。(填“音色”、“响度”或“音调”)
  • 21. 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匀速行驶,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甲的速度(“小于”或“等于”或“大于”)乙的速度;乙的速度是m/s,若经过4s,甲乙相距m。

  • 22. 通过对光的长期观察,人们发现了沿着密林树叶间隙射到地面的光线形成射线状的光束,从小窗中进入屋里的日光也是这样。大量的观察事实,大约二千四五百年前我国杰出的科学家墨翟和他的学生作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倒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倒像的原理,早于牛顿2000多年就已经总结出相似的理论。

    小孔成像像的亮度与小孔大小和像的大小有关。在像大小一定时,小孔越小,越清晰,但进的光强度小;小孔越大,越亮,但成像模糊,不清晰。同时在小孔大小一定时,像越大,单位面积上光线越少,像越暗。

    1. (1) 如图所示为“小孔成像”的示意图:该现象可以用 来解释;若小孔、蜡烛位置固定,只将光屏向右移动,光屏上的像比原来(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像比原来(填“变亮”、“不变”或“变暗”);
    2. (2) 若三者位置都不变,只将小圆孔换成更小一点的三角形孔,则光屏上的像比原来(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像比原来(填“变亮”、“不变”或“变暗”)。
四、实验题
  • 23. 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

    1. (1) 实验时要选择坡度较(填“大”或“小”)的斜面,是为了便于测量
    2. (2) 请根据图计算出小车的平均速度为m/s;
    3. (3) 若实验时小车下滑后才开始计时,则算出的平均速度会偏(填“大”或“小”)。
  • 24. 小明在实验室“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

    1. (1) 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2. (2) 根据测量结果画出水沸腾时图象,应该是如图甲中(填“a”或“b”)所示。
    3. (3) 如图乙所示,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为,该示数表示的是图象段所对应的温度,此时实验室的大气压1个标准大气压(填“低于”或“高于”)。
    4. (4) 在观察水沸腾实验时,我们可能会看到水中的气泡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请给它们按出现的先后进行排序:
  • 25.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1. (1) 实验前,应将纸板放在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时针方向转动;
    2. (2) 移动激光笔多次测量发现入射角与反射角总是相等,由此说明等于
    3. (3) 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
    4. (4) 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______(选填字母符号);
      A . 仍在纸板上呈现 B . 被纸板挡住 C . 在纸板前方
    5. (5) 实验结束后,小明从镜子中看到小刚的眼睛,那小刚(填“能”或“不能”)通过平面镜看到小明的眼睛,因为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 26. 小聪按图甲所示的装置组装器材,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

    1. (1) 小聪首先回顾了温度计的使用要求: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入被测液体中,并且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读数时
    2. (2) 如表是实验中他记录的一组数据,根据数据在乙图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3. (3) 组装器材的安装顺序应(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实验时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几滴等量的水,放在相同的环境下,发现加热的玻璃片上的水先消失,说明在相同的条件下,越高,蒸发越快。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100

      100

      100

      100

五、作图题
六、综合题
  • 28. 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图中的一束光竖直射入井中,请完成光路并确定平面镜的位置,,则反射角的大小是,若向井中大喊一声,经过0.2s听到回声,按声速340m/s计算m。

七、计算题
  • 29. 当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如图甲所示。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驶入大桥,假设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经15s行驶0.3km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 30. 草原上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捕食战,野兔在草地上以10m/s的速度向前方50m处的树洞奔逃,同时秃鹰在野兔后方120m处以30m/s的速度贴着地面飞行追击野兔。通过计算判断野兔能否安全逃进树洞?
  • 31. 张先生驾车从即墨到温泉旅游,去时汽车以90km/h的平均速度从家行驶0.5h到达,由于劳累返回时行驶45min才到家,返回时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