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2-12-26 浏览次数:62 类型:期中考试
一、 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 1. 默写。
    1. (1) 动物,是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它们往往是作者情感的一种投射,或者是用来渲染某种氛围。郦道元的《三峡》中,“ ”两句写猿猴鸣声的接连不断,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中,“”和 “”两句通过描写猿鸟与游鱼于朝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蓬勃的生命气息;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两句借助莺、燕准确描绘了早春时节特有的景色,传达出诗人春游的喜悦之情。
    2. (2) 情景相融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不仅显示了大漠景象奇特,而且巧妙地把自己孤寂情绪融化在自然之中的句子是“”。
  • 2.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甲】有一天早晨,这位五十五岁的长征中的宿将,面呈笑容地走进我在外交部的房子里来。他一套褪色的军装,戴一顶帽yán已折破的、      红星的帽子,在他那双祥和的眼睛之前,

         一副一脚已断,另用小绳套在耳朵上的眼镜。这样的一位财政部长。

    【乙】“我要做一个共产党员,”他很愁地告诉我,“但没有人来叫我加入,我已经五十岁了,我断定共产党必定认为我太老了。”但有一天,一个共产党员竟到他躲 nì的地方找他,要他入党。这老“匪徒”大乐起来,他告诉我说,当时他想到在建立新世界的工作中他还有一点用场,感动得哭起来。

    1. (1)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 )   宿( )将    帽 yán( )躲 nì( )

    2. (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穿着  架着  缀着 B . 缀着  穿着  架着 C . 穿着  缀着  架着 D . 架着  穿着  缀着
    3. (3) 以上两段文字均出自《红星照耀中国》,【甲】文段中的“他”是 ,【乙】文段中的“他”是
    4. (4) 结合语段及原著相关情节,试回答上述人物的革命精神有什么共同之处。
  • 3. 某校八年级开展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任务。
    1. (1) 诚信最根本在于“对己诚信”。所谓“对己诚信”,便是以自身的羞耻荣辱之心去敦促自己诚实守信。请你从“对己诚信”的角度为本次活动拟一则宣传标语。(要求使用对偶的修辞手法)
    2. (2) 在“班级演讲说诚信”的环节中,李敏慧同学代表本组发表了演讲,下面是其中的一段,请你帮她修改。

      诚信没有重量,却能够让人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甲】圣人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诗人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民谤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都极言诚信的重要。【乙】几千年来,"一诺千金"的佳话耳濡目染,广为流传。这样看来,

      【丙】诚信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经过漫长、沉重的生活之浪淘沥而出的赤纯之金

      ①【甲】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便用不当,请你修改。

      ②【乙】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你修改。

      ③请你将【丙】处画线句改为反问句,使它更具有感染力。

    3. (3) 请你为下面的消息拟一个标题,要求概括主要事实,不超过20字。

      2022年7月3日下午,宿州市某小区外,吴大叔像往常一样在水果摊前卖水果。当时正值下班时间,陆陆续续有几个人来买水果。一位60.岁左右的女士买了两串葡萄,应收23.2元,吴大叔说零头就不要了吧。于是,那位女士用微信给大叔转钱。大叔回忆说“当时我忙着给其他顾客称水果,没看微信,半小时后,看了一眼手机,吓一大跳,2 300元咋这么多钱我仔细回想了一下,肯定是那位女士转错钱了。”

      于是,吴大叔赶紧收摊,到小区门卫处求助。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买葡萄的刘女士并退返了多付的钱。大叔说∶“虽然耽误了半天生意,但是把钱退出去了,心也安了!”

二、阅读(55分)
  • 4.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平安牌

    刘平

    ①一个穿红色唐装的老头在街上走。老头右手拄一根龙头拐杖,左手拎着一袋柄子,一共六个。不用尝老头都知道,橘子很甜,水分足。

    ②感觉有些累了,老头想歇歇。前面街边一棵梧桐树下有椅子,老头就走过去。椅子是双人长条木椅,一个穿黑色皮衣的老头坐在椅子中间,一根黑黝黝的拐杖靠在椅子上。见唐装老头来了,穿黑色皮衣的老头就往左边挪了挪,唐装老头就在右边坐下了,拐杖靠在椅子上。

    ③“歇歇?”“歇歇。”两个老头这样打招呼,狠自然。

    ④唐装老头拿出一个橘子,剥开。想想,又拿出一个送给皮衣老头∶"尝尝,甜。"皮衣老头开始不好意思接,迟疑一下,也许是口渴,就接了。唐装老头掰一瓣橘肉放进嘴里∶"确实甜,水又多。”皮衣老头被诱惑,也剥开橘子吃∶“甜。”两个老头就这样“认识”了。

    ⑤唐装老头边品尝橘子,边说他买橘子的经验。他说市集那边有五家卖水果的,他都买过他们的橘子。可回家一复秤,几乎都短斤少两;有一个更气人,自己明明挑选的好橘子,称了拎回家,却发现有一两个是坏的,肯定是被掉包了。"看上去惑厚,尽做缺德事。"唐装老头说。“是缺德。”皮衣老头附和。

    ⑥“有一家好。”唐装老头又说,“从不短斤少两,还好吃,后来我就一直买那家的。那个老板,女的,对人也好,客客气气的。”皮衣老头说∶“您有经验。”唐装老头笑了。

    ⑦两个老头有一句没一句聊起了天。后来,唐装老头发现皮衣老头胸前挂着一块小牌牌,就问∶“老哥,您胸口挂的啥?”皮衣老头一只手捏着那个小牌牌说∶“平安牌。”又说∶“建英给我做的。”“建英是谁?”“我姑娘。”皮衣老头说,姑娘担心他走丢了,找不到回家的路,就给他做了这个平安牌,上面有姑娘的电话号码。

    ⑧“多事我咋会连回家的坠都找不到呢我老了,但没糊涂。”皮衣老头说。唐装老头安慰他∶"姑娘也是一片好心。"

    ⑨皮衣老头还是觉得姑娘多事。他用一种炫耀的口吻说自己年轻时跑过新疆贩葡萄,跑过青海打山洞,跑过西藏开餐馆……自己天南地北都跑过,咋没走去呢?

    ⑩唐装老头笑了说∶“不一样了。那时您年轻,现在老了。”顿一下,又问∶“老哥今年高寿?”“八十三。”皮衣老头说,“但我还没糊涂。”

    ⑪唐装老头又问皮衣老头∶"您家住哪?"皮衣老头说∶"柯西头∶"唐装老头知道那个地方,自言自语“哦,去过。”

    ⑫这时候唐装老头的手机响了,是儿子问他在哪,喊他回家吃饭了。唐装老头和皮衣老头告个别,就起身拄着拐杖离开。唐装老头的家很近,就在对面小区里。从这就能看见家的客厅窗户。

    ⑬见唐装老头走了,皮衣老头也打算回家。他拿着拐杖站起身来准备走,四下里望望,心里“咯噔”一下∶“我家在哪里呢?”

    ⑭皮衣老头仔细回忆,自己来的时候,一路有汽车、商店、红绿灯……不知过了多少时间,皮衣老头还在原地辨别回家的方向。

    ⑮这时候来了一个中年男人。问了皮衣老头几句话,就拿出手机拨通了他胸前平安牌上的电话。

    ⑯中年男人是唐装老头的儿子,是他爸让他来看看的。他陪着皮衣老头坐在椅子上,等老头的家人。

    ⑰约二十分钟后,皮衣老头的女儿来了。就是唐装老头嘴里那个走水器的对人好的女老板。

    (选自《羊城晚报》2022年10月8日,有改动)

    1. (1)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中两个老头的“着装”是作者刻意安排的,可以反映出他们的精神状态和个性。 B . 小说主体部分的对话,提供了皮衣老人的很多信息,为下文的情节做了铺垫。 C . 小说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对唐装老人是肯定的,对皮衣老人“接受陌生人的橘子”“炫

      耀”等是反感的。

      D . 小说的结尾不仅仅是补充交代“建英”的身份,更是作者塑造人物、升华主旨的匠心所在。
    2. (2) 阅读选文,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

      相遇

      两个老头自然打招呼

      唐装老人赠送橘子

      相别

      相助

    3. (3) 文中的人物你最欣赏谁说说你的理由。
    4. (4) 请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两个老头就这样“认识”了。

    5. (5) 小说以《平安牌》为题有何用意?
  • 5. 阅读

    材料一  暗夜和星空雷要保护,这可能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当人类发明火,发明光,发明电灯、探照灯和五光十色的LED灯,把城市和乡村的夜晚都照耀得如同白昼一样之时,大多数人都会为科技带来的这种成就和生活的便利而感到目豪。

    成就是成就,方便是方便,但殊不知,这也在破坏环境和生态,破坏人和生物在演化中形成的生物和生理功能,如昼夜节律。

    仅从环境而言,黑夜也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它的存在是自然现象和规律的一部分,不容破坏。保护它的自然存在,就如同保护我们的眼睛和心灵,因为人和生物拥有眼睛不只是来寻找光明,也需要用来适应在黑暗中的生活

    但人类发明的各种光照和彻夜照明已经形成了出污染,使人不能像过去,至少是工业革命以前一样适应夜晚,观察星空。

    (摘编自《如今,我们为什么要保护暗夜和星空?》,《新京报》2022年10月14日)

    材料二  近日,经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我国首部暗夜星空保护地方性法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冷湖天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条例将青海冷湖天文观测环境区域划分为暗夜保护核心区和暗夜保护缓冲区,重点是保护夜间出学观测环境。

    青海冷湖并不是一个让普通人感到熟悉的名字,但在天文学界,冷湖却被视为“观测圣地”。如今,因为良好的视宁度(望远镜显示图像的清晰度),位于冷湖的赛什腾山已成为包括国家天文台在内的重要天文观测基地选址。有新闻报道显示,赛什腾山上已经有国内各单位的三十多个天文台圆顶正在建设或筹建之中。

    从地理位置看,冷湖远离人类聚集地带,良好的自然条件赋予其成为世界顶级天文台选址的潜质。但是.即便是在如此远离人烟的地方,也不能保证其未来不会受到光污染的危害。同样在青海,德令哈也曾经成为开展天文观测的选址之一,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就建于此,但资料显示,伴随着德令哈市的快速发展,观测站在该市方向的天光背景增加了1 000倍,直接影响了观测质量。因此,在冷湖建设更大规模天文观测设施的当下,地方政府未雨绸缪,立法保护暗夜星空,可谓迫在眉睫。因为在天文观测中,特别是在对星空的拍摄中,哪怕一点点多余的光线也会造成巨大的干扰。

    当然,城市更亮了,乡村也拥有越来越温暖的灯光,是经济繁荣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标志,不能仅为天文观测就要求所有居民的家和公共设施熄灭灯光。但是,在人们生活便利与天文观测之间,依然有必要、有条件实现一种平衡。比如,在西部人烟稀少、居民点分散的地区,就完全可以合理规划,避免光源污染天文台选址,为玉文观测留下一片“净空”.

    (摘编自《立法保护暗夜,让理璨星空不再逼远》,《科技日报》2022年10月21日)

    材料三  如何进行暗夜保护

    暗夜保护区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核心区,天空质量和自然黑夜应达到最低标准,二是外围区或缓冲区,支持核心区暗夜价值并获得同等效益。设立暗夜保护区的益处是,促进生态和星空旅游;促进夜间栖息地的保护、夜空及其遗产的公共分享,满足专业和业余天文学区域的要求;鼓励土地管理人员、周边的社区以及私人所有者承认暗夜作为一种需要积极保护的有价值的资源;等等。

    现在,世界上已经有北美、欧洲和非洲的10多个暗夜保护区成立并获得了认证。实际上,国内很多大城市已经在陆续探索“暗夜保护”并提出相应发展“暗夜经济”。成都2019年9月发布《成都市中心城区景观照明专项规划(2017—2025)》,提出"城市景观照明将采取亮灯分时控制等六大节能措施,重点针对住宅区及周边进行专门研究,减少光污染。其中针对亮灯分时拉制,分为'节假日、平时、深夜'三种模式……";深圳2021年-9月也发布实施了《深圳市城市照明专项规划(2021—2035)》,提出"将建设大鹏星空公园,打造深圳市暗夜保护示范区"。暗夜保护,在国内正逐渐成为生态保护共识。

    (摘编自《如今,我们为什么要保护暗夜和星空?》,《新京报》2022年10月14日)

    1. (1) 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类发明的光源虽然带来了方便,但也在破坏环境和生态,破坏人和生物在演化中形

      成的生物和生理功能。

      B . 人类制造的光污染已经彻底破坏了暗夜资源,需要立法治理了。 C . 将天文观测环境区域划分为暗夜保护核心区和暗夜保护缓冲区,是在人们生活便利与

      天文观测之间实现的一种平衡需要。

      D . 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暗夜保护正逐渐成为生态保护共识。
    2. (2) 请分析材料一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 (3) 阅读材料二,说我们在选择天文观测地址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4. (4) 结合材料三并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应如何保护暗夜资源。
  • 6. 阅读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谍、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岷江自西南斜抱郡城东下,天无纤云,月色奇甚,江面如练,空水吞吐,平生所遇中秋佳月,似此夕亦有数。向在桂林时,默数九年之间九处见中秋,其间相去或万里,不胜漂泊之叹,尝作一赋以自广。及徒成都,两秋皆略见月。今年又忽至此。通计十三年间,十一处见中秋,亦可以谓之游子。然余以病乞骸骨,傥恩旨垂允,自此归田园,带月荷锄,得遂此生矣。(选自南宋范成大《吴船录》,有删减)

    【注释】①乞骸骨∶官员请求年老退休的代称。②傥∶同“倘”,如果。

    1. (1)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庭下如积水空明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其间相或万里 

      作一赋以自广

    2. (2) 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②自此归田园,带月荷锄,得遂此生矣。

    3. (3) 【甲】【乙】两文中作者都写了在异乡任上赏月的情景,说他们所流露的情感有何不同。
三、写作(55分)
  • 7.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亲情是什么亲情是一本字典,在它的体内,你能找到“欢乐”和“温暖”亲情是一颗明星,在漆黑的夜里,它能给迷途的心指引方向;亲情是一根绳子,用它的身躯,把心与心紧紧地连了起来……亲情是什么其实,亲情就是一种幸福。

    读了上面的文字,请你借鉴读过的典范类亲情文章,联系自己的生活,以《你是我最亲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