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

更新时间:2023-01-30 浏览次数:37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 1. 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侍弄(shì)  姊妹(jié)    缭亮(liáo)   咄咄逼人(duō) B . (sǒu)  云(xiāo)   应(hé)    然不同(jié) C . 静谧(mi)   荫蔽(yìn)   分岐(qí)    人迹罕至(hǎn) D . 感慨(kǎi)  蝉蜕(tuì)    攲斜(qī)    花团锦簇(cù)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来回翻动,为明天国旗下讲话紧张得怎么也睡不着。 B . 看,她打扮得花枝招展,准备参加今晚的宴会。 C . 每到课间操时间,学校的操场就人声鼎沸起来,充满了青春奋进的气息。 D . 努力向上的首要是珍惜当下的时间,避免日后后悔再叹息“逝者如斯夫”。
  •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团结合作,命运与共”,这不仅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初衷,也是奥林匹克运动追求的理想。 B . 我县的三桥设计独特,周边景色优美的特色,成为了国庆期间网红的打卡之地。 C . 读书和写作密不可分,一个人写作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阅读量的多少。 D . 预防溺水,杜绝不再溺水,是假期里全社会都高度重视的事宜。
  • 4.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晚上的江北公园特别热闹,有跳广场舞的,方阵K歌的,各式小孩玩乐的等…… B . 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所熟悉的。 C . 不知道同学们发现了没有?虽说十五是月圆之日,但往往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D .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其中的一篇。
  • 5.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称呼他人的父亲为“令尊”,向别人请教问题时要说“请赐教”,询问别人的姓氏可说“贵姓”。 B . 元曲分为杂剧和散曲两大类,盛行于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C . 《春》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朱自清。他的主要作品有《踪迹》 《背影》 《欧游杂记》等。 D .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东汉列为“七经”之一。
  • 6. 默写

    ①峨眉山月半轮秋,。(李白《峨眉山月歌》)

    ,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④遥怜故园菊,。(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⑤《观沧海》中,描写林间草木欣欣向荣的景象的诗句是:

    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
  • 7. 阅读

    【甲】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乙】《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面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

      A . 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 . 尊君在(《陈太丘与友期行》) C . 儿女讲论文义 (《咏雪》) D . 好之者不如之者
    2. (2)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客路青山外    

      人不知而不   

      不习乎   

      疏食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 (4) 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好在哪?请你从修辞的角度试作分析。
    5. (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是从学习的哪个方面来谈论的?请你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综合题(共5分)
  • 8. 名著导读:根据内容完成填空。

    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一共有十篇散文,记录了他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其中展示了两位性格完全不同的老师形象,他们分别是方正、质朴。博学、严而不厉的启蒙老师和在日本留学时遇到的严谨、正直、热忱、没有民族偏见的老师。塑造这两位老师形象的同时也表达出了不同的主题思想,前者是鞭挞了封建的教育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后者则是

  • 9. 七年级1班班主任为了让同学们尽快适应新环境结交朋友,打算邀请本校心理专家高老师下周五下午第二节在本班为大家分享交友建议。为此,请你作为班代表去邀请高老师,你将如何面对面用语言邀请他呢?
四、现代文阅读(共27分)
  • 10. 阅读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 (1) 请简要说说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尾的作用。
    2. (2) 根据要求,欣赏下列的语句。

      ①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从修辞的角度欣赏)

      ②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从人物描写手法的角度欣赏)

    3. (3) 文中的第1段,作者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写出了济南的冬天的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作分析。
    4. (4)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济南的冬天的水的?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11. 阅读

    信任

    淅淅沥沥的雨,没完没了地下着 , 真烦人。最后一门课终于考完了,同学们都有说有笑地回去了。只有我一个人留在教室里,想到刚才考场上发生的事情,心里堵堵的。唉!我该不该向老师说清楚呢?

    “时间不多了,请抓紧时间,作好交卷的准备。”监考老师一面巡视着全班,一面提醒我们。在剩下最后五分钟时,我正抓紧时间检查考卷上有没有错误,忽然,右边传来一个很轻的声音:

    “喂,第二张卷子的最后一题怎么做?"

    我扭头一看,右边并排的一位男生正缩着脑袋在问我。“这……”我不知如何是好。给他看吧,被老师发现了可不是闹着玩的,不给他看吧,他肯定对我有意见。

    看到我犹豫不决的样子,他有些急了:“快点呀,拜托了,拜托了!"

    望着他焦急的神情,我不由地想:算了,还是给他吧,就这一次。我小心翼翼地把试卷向他那边挪了挪。蓦地,我的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难道这就叫帮助同学吗? 这是作弊啊! 想到这里,我又迅速把卷挪了回来,朝他摇了摇头。他显得又失望又生气,朝我狠狠地翻了个白眼。我没有理会他,抬起了头,正巧和老师的目光碰在一起,我不安起来,老师一定看见了我刚才的动作,以为我在作弊呢!

    铃声响了,我和同学们都交了卷。交完卷后,我总觉得老师还在用严厉的目光不信任地盯着我,心里总觉得别别扭扭的。我想去办公室向老师说明,可又怕老师不相信我说的话。

    对,不管怎样,我要去向老师说明。我把眼光从窗外迷蒙的雨景中收了回来,定了定神离开教室,来到老师办公室门前。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沉稳地喊了声:“报告!”

    “进来。”监考老师正坐在办公桌前翻阅刚才收上来的考卷。

    我忐忑不安地走到她身边。

    “有事吗?”老师抬起头,微笑地看着我,脸上的皱纹清楚可见。“是不是考卷上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一边说,一边放下手中的考卷。

    “不,不是,我……”我支支吾吾,不知该怎么开口。 “没关系,说吧。”老师和蔼地说。

    “是这样的,我刚才没有作弊。"看着老师慈祥的面容,我心里轻松多了,于是鼓起了勇气说。

    “噢。”老师放好了考卷,还是微笑地看着我。“刚才在考场上,我确实看见你做了些别的动作,但你终于战胜了你自己。你做得对,我相信你是遵守考场纪律的。”

    听了这些话,我顿时惊住了。怎么? 是我多虑了,原来,不是老师不信任我,而是我不信任老师。我觉得自己开始的想法是多么幼稚,多么愚蠢。我欣喜地望着老师,感到这位以前一直让我觉得十分古板的老师一下子变得那么和蔼可亲。我与老师的距离一下子拉得很近,很近了。

    “好了,回去吃饭吧。你看,雨又下大了。”老师拍了拍我的肩膀,轻轻地说。

    我这才回过神儿来,向老师微微地鞠了个躬,转身退出了办公室。

    雨越下越大,我撑着伞,迈着轻快的步子走在被雨水冲得格外明净的石子路上。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格外愉快,因为我今天有两个巨大的收获;其一,我战胜了自己,没有帮人作弊;其二,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师生之间的信任是相互的。

    雨啊,真好!

    1. (1) 请根据文章的内容,按要求填写表格。

      事件

      心情

      考试时右边男生问我试题答案

      不知如何是好

      心里觉得别别扭扭和堵堵的

      找监考老师解释清楚

      心情格外愉快

    2. (2) 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淅淅沥沥的雨,没完没了地下着……(请从描写的角度欣赏)

      ②我小心翼翼地把试卷向他那边挪了挪。(请从用词的角度欣赏)

    3. (3) 请你说说以“信任”作为文章题目的作用。
    4. (4) 文章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请简要说说它的好处。
    5. (5) 你在考试时碰到过怎样的经历?你是如何处理的?现在回想起来,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五、作文(50分)
  • 12. 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或事会给我们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触动心扉,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我们或喜或悲,难以忘怀,甚至刻骨铭心。

    请以“那一次,我真”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

    ②写一件事,要写出真情实感;

    ③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不得抄袭套写。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