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地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

更新时间:2022-12-16 浏览次数:49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运用(共33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一)阅读新闻 走进传记

    语文学习,是美好的精神之旅。新闻是我们观察社会的窗口,将我们的视线延伸到了更广阔的时空。比如,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使我们回到了战争岁月,感受到了百万大军的锐不可当;在《“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中,我们随现场的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见证吕伟在跳水比赛中夺冠的精彩时刻;在《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中,我们领略到中国飞行员xián(    )熟的技艺,感动于他们对事业殚精竭虑的付出。

    历史不可“穿越”,却能在回忆性散文、传记中得以再现!我们在  A  先生的细致回忆中认识了不倦教的藤野先生;在  B  总司令的温情叙述中看到了任劳任怨的钟太夫人;在茨威格的精彩讲述中洞悉了列夫·托尔斯泰的深邃灵魂;在艾芙·居里的深情展现中领略了居里夫妇不辍研究的科学精神……毋庸置疑,这些过往时代生活的记录,将成为我们未来人生旅途中的宝贵财富。

    1. (1) 阅读以上两段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Xián熟               教

    2. (2) 以上两段文字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
    3. (3) 语段中的A和B是本学期所学文章的作者名字,请帮忙补充。

      A:        B:

    4. (4) 下面从两个语段选出来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
      A . 新闻是我们观察社会的窗口,将我们的视线延伸到了更广阔的时空。 B . 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使我们回到了战争岁月。 C . 历史不可“穿越”,却能在回忆性散文、传记中得以再现! D . 这些过往时代生活的记录,将成为我们未来人生旅途中的宝贵财富。
  • 2. 宾小阳最爱阅读古诗文,他把本学期学过的古诗文进行了梳理,请你和他一起填出下表横线上的诗句。

    技巧

    具体内容

    古诗文名句

    出处

    色彩

    多色描绘

    ①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表现手法

    寓情于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化静为动

    ,千百成峰。

    吴均《与朱元思书》

    修辞方法

    设问

    ?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其二)》

    反问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感官视角

    视觉听觉

    。前句从视觉描绘清晨薄雾未散,后句从听觉刻画山林的欢唱。视听结合,既感受山林的静谧,又传达了蓬勃的生命气息。

    陶弘景《答谢中中书》

    俯察仰视

    。诗人俯视江中,水中映月,澄净明澈;仰望天际,云霞飘飞,奇幻多姿。两种视角凸显景物之壮阔、灵动,充满浪漫色彩。

    李白《渡荆门送别》

  • 3. 在《红星照耀中国》的读书活动中,宾小阳从书上认识多位开国领袖和红军将领。根据提示,写出下列文段中“他”的姓名。

    A.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B.他的谈话、举止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为人善良又吃苦耐劳,在长征途中把马让给受伤的同志;吃穿和部下一样;很喜欢少年先锋队的孩子,经常与他们谈心。

    C.他身材魁梧奇伟,像老虎一样强悍。虽已是50岁以上的人,还是非常健旺。他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一个苏区。他收编哥老会兄弟进红军,说起话来“能死人变成活人”。

    A.     B.       C.

  • 4. 阅读语段,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吃饭时是由两个态度坦然的孩子侍候的,他们穿着大而无当的制服,戴着鸭舌尖式的红帽子。他们最初不愉快的注视着我,可是在几分钟后,我的想法惹起了其中一个孩子友谊的微笑。我胆大起来,其中一个从我身边走过时,我招呼他:“喂,拿点冷水来。”可是他毫不理睬。几分钟后,我又招呼另一个孩子,结果也是一样

    语段中,两个孩子为什么对“我”的招呼毫不理睬?结合作品中有关情节回答。

  • 5. 宾小阳所在学校开展“人无信不立”主题教育活动,你要和他共同完成以下的四个任务。
    1. (1) 任务一:【“信”义我来辨】下列词语的“信”与文段加点词语“守信光荣”中的“信”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信口开河 B . 将信将疑 C . 言而有信 D . 杳无音信
    2. (2) 任务二:【字体我来选】活动中需要制作活动展板,展板的正中间要书写一个“信”字,请你从下面四种书体中选择一种你认为最合适的,结合该书体的特点简述选用的理由。

      楷书

      隶书

      行书

      草书

      我选择(填字体),我选用的理由是

    3. (3) 任务三:【观点我来说】宾小阳参加演讲比赛,撰写演讲稿《诚信是幸福的名片》,需要复述曾子烹彘的故事作为演讲稿的论据。请结合下图复述这个故事,字数不超过60字。

    4. (4) 任务四:【对联我来补】结合活动主题,宾小阳同学拟出一幅对联布置会场,请帮他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在横线①②两处分别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诚信善良,  ①  勿忘松作范;          下联:拼搏刻苦,治学当以竹为  ② 

      A . ①立品 ②镜 B . ①成功 ②师 C . ①立品 ②师 D . ①成功 ②镜
二、阅读理解(共37分)
  • 6.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一)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阅读诗歌,完成下面题目。

    1. (1) 这是一首描写西湖胜景的诗歌。诗歌首联点题,描摹了春水的景象;中间两联细致描写莺、燕、花、草四种景物,展现了西湖的明媚春光;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了之情。
    2. (2) 韩愈笔下的“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与本诗的颈联都写到了花草,请问这两个景象中所描写的花草有什么不同?
  • 7.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二)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沿溯阻            ②多趣味

    2. (2) 运用所学知识辨析下面“自”字的意思。

      非亭午夜分        ②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3. (3) 把本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 (4) 张岱赞郦道元:“古人记山水,太上郦道元”。本文写景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烘托,请指出下面的句子属于正面描写,还是侧面烘托,并加以赏析。

      ①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

  • 8.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三)新闻两则

    新闻一:广西平陆运河开工建设

    本报南宁8月28日电(记者周仕兴、王瑾雯)28日,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广西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牵引性工程——平陆运河在广西灵山县正式开工建设。

    平陆运河起点为南宁市横州市西津库区平塘江口,经钦州市灵山县陆屋镇沿钦江进入北部湾,全长约135公里,建成后将缩短西江中上游地区入海航程约560公里,航道等级为内河I级,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项目估算总投资727.3亿元,建设工期为54个月。

    (摘自《光明日报》2022年8月28日)

    新闻二:投资720多亿的平陆运河开挖 能否造就中国沿海发展新一极?

    中国首条连通西江流域与北部湾的运河——平陆运河,8月28日在广西钦州市灵山县旧州镇马道枢纽举行建设动员大会,标志着这项酝酿多年的世纪工程宣告开工建设。

    两千多年前,被誉为“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人工运河灵渠在广西桂林开凿,沟通了长江与珠江水系,成为连接中原与岭南地区的水上交通枢纽。灵渠打开了一条中原通往海外的通道,中国古老优秀的农耕文化通过灵渠传播到海外。两千多年后,平陆运河的修建,是否能像灵渠一样发挥着重要作用,盘活中国西南的发展?平陆运河修通运行后,将向南流进北部湾海域的“一江春水”,是否能像长江和珠江一样,造就富饶的北部湾?从而成为与珠三角和长三角媲美的中国沿海发展另一极?

    尽管平陆运河开工建设的日子已迫近,但8月26日的广西南宁横州市西津库区新福镇平塘村的江口街,平静如常。作为平陆运河的起点,这里古时候曾是广西重要的盐埠,水运发达、商贾云集,设有盐政机构和驿站,西晋置为简阳县城。随着社会发展,内河水运萎缩,这个曾享一方繁华的圩镇日渐没落:老街空荡、骑楼斑驳、渡口寂寥。

    而这一切,随着平陆运河启动建设,在悄悄地变化。平塘村年过七旬的村民雷维枢说:“平陆运河修建后,交通就方便了。”雷维枢相信这里会恢复昔日的繁华。江口老街已有居民在筹备开办农家乐、旅馆,利用渔村的乡愁文化,吸引外界的关注。

    进入2022年,平陆运河的前期准备工作全面提速。今年3月,平陆运河项目正式立项,此后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项目用地预审、环评、项目水资源论证、平陆运河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用海等相继获批。至此,世纪工程平陆运河项目吹响了开工的集结号。

    平陆运河建成后将缩短西江中上游地区入海航程560公里以上,将从根本上改变广西沿海、但无内河直接通江达海的水运格局。交通格局的改变,也将直接改变广西经济发展大格局。

    “虽然广西沿海,而且西江大部分在广西境内,但货物走水路大多都是经过珠江到广州出海。”陈鸿起说,平陆运河将出海的航程缩短后,西江中上游地区的货物就不需再经珠江,而直接从北部湾出海。

    事实上,西江航运干线最后一个梯级枢纽、西江黄金水道的“咽喉”——梧州长洲水利枢纽船闸,年通过量已经连续两年超过长江三峡枢纽,2021年为1.5亿吨,已严重超负荷运营。“堵船堵得很厉害,最多的时候堵个把星期很正常。”陈鸿起说。

    如果把西江“黄金水道”和北部湾港口看做广西发展的“任督二脉”,陈鸿起说:“平陆运河修通后,广西发展的‘任督二脉’就打通了。”

    陈鸿起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平陆运河将通过左江、右江、黔江、红水河、柳江、都柳江等多条支流,连通贵州、云南,实现中国西南地区内河航道与海洋运输直接贯通,极大释放航运优势和潜力。

    出海里程的缩短,将有效改善“广西货不走北部湾港”的现状,还能牵引集聚更多西部内陆省份货物流量,让广西成为西部内陆省份货物穿州过省漂洋过海的首要选择,从而进一步激活广西经济发展甚至是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2022年8月29日,有删改)

    1. (1)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中国首条连通西江流域与北部湾的运河——平陆运河,8月28日在广西灵山县正式开工建设。 B . 两千多年前修建人工运河灵渠,被誉为“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沟通了长江与珠江水系。 C . 平陆运河建成后只改变广西沿海无内河直接通江达海的水运格局,但对广西经济发展大格局无影响。 D . 平陆运河建成后将缩短西江中上游地区入海航程,将有效改善“广西货不走北部湾港”的现状。
    2. (2) 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新闻可分为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等不同的体裁,按要求完成下列表格。

      题目

      《广西平陆运河开工建设》

      《投资720多亿的平陆运河开挖能否造就中国沿海发展新一极?》

      新闻体裁

      ⑴      

      通讯

      特点

      ⑵      

      生动性、完整性、评论性

      两篇新闻的共同事件是⑶

    3. (3)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第二篇新闻运用一个问句作标题有什么作用。
  • 9.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我的母亲(节选)

    ①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

    ②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盆。她做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儿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儿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③从这里,我学到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我还保存着。

    ④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地给他们温酒做面,又给她一些喜悦。到如今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因为自幼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⑤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可是,母亲并不软弱。那时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性格,也传给了我。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我非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得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⑥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的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提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新年到了,正赶上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楞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

    ⑦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所以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

    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作者:老舍,选自《老舍全集》《我的母亲》一文)

    1. (1) 文章开头即说:“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细读文章第②段,说说母亲的“勤”是通过哪些事例体现出来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并补充完整。

      事例一:白天要洗一两大盆衣服;           事例二:

      事例三:;    事例四:

    2. (2) 母亲的品格是通过一件件的事情展现出来。阅读第④—⑥自然段,分析母亲的形象,完成表格。

      事例

      品格

      款待客人

      A

      应对变乱

      B

      C

      疼爱儿子

    3. (3) 老舍先生是著名的语言大师,文章语言平实如话,字里行间饱含深情,请赏析文中的画线句。

      ①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②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从修辞的角度)

    4. (4) 结合链接材料和文章内容,写出你对“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句话的理解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此的感悟。

      【链接材料】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三、书面表达(共50分)
  • 10. 台阶能让人通往高处,人生亦如台阶,我们总是拾级而上。亲情的滋养,师长的教诲,朋友的砥砺,这些都是我们抵达高处的台阶。是否还有?譬如,对你影响极大的一个人,一本书,一句格言,一阕歌词……或是手不释卷的喜好酝酿了你的精神世界;广泛的交际、多样的活动造就了你的开阔的视野,助力我们登顶的台阶无处不在……

    请围绕“台阶”这一话题,自拟标题,借物喻人,缘人记事,因事生情,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拟好标题,并将题目抄写到答题卡的指定位置;②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600

    字;③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