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鞍山市高新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

更新时间:2022-11-30 浏览次数:6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下面四个选项对应的历史事件与其地位的表述,不相匹配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 2. 在浩瀚的太空中有一颗小行星,它是以中国的一位民族英雄命名的。这个人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曾在1839年主持虎门销烟。他是:(    )
    A . 林则徐 B . 关天培 C . 邓世昌 D . 左宗棠
  • 3. 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 . 获取大量赔款 B . 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C . 增加新的通商口岸 D . 抢劫并焚毁圆明园
  • 4. 在一次校内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提示关键词:“金田起义”、“天王”,参赛选手根据这些提示,可以判断出主持人描述的历史人物是(    )
    A . 杨秀清 B . 曾国藩 C . 李鸿章 D . 洪秀全
  • 5. 洋务派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开展的自救活动有(    )

    ①废除科举制    ②创办民用企业    ③筹建海军    (④创办军事工业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③
  • 6.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能看出洋务运动是(    )
    A . 一次达到“自强求富”目的的自救运动 B . 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C . 一次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自救运动 D . 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 7.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拉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是(    )
    A . 公车上书 B . 《变法通议》的发表 C . “明定国是”诏书的颁布 D . 戊戌六君子遇害
  • 8. 黄海大战后,有人为一位阵亡将领写下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挽联哀悼的是(    )
    A . 邓世昌 B . 林则徐 C . 关天培 D . 左宗棠
  • 9. 甲午战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先进这个人倡导维新变法的首要目的是(    )
    A . 挽救国家危亡 B . 推翻封建专制 C . 发展资本主义 D . 引进西方学说
  • 10.   1905年8月,我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成立,它就是(    )
    A . 兴中会 B . 强学会 C . 光复会 D . 中国同盟会
  • 11. “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这句话歌颂的“先行者”可能是(    )
    A . 林则徐 B . 康有为 C . 孙中山 D . 毛泽东
  • 12. 下图人物的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    )

    A .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B .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 . 推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D . 改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 13. 评价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应有的能力。下面的叙述不妥当的是(    )
    A . 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 .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C . 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D .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的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 14.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洋务运动无心插的“柳”是指(    )
    A . 增强了封建统治力量 B .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C . 引进了近代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D . 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15. (2018八上·九江期中)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袁世凯称帝

    ②护国战争

    ③二次革命

    ④宋教仁遇刺

    A . ④①③② B . ④③①② C . ①③④② D . ①④③②
  • 16. 有人将中国封建旧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短了枝叶,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仍在,这棵树仍然可以“萌发”。为了不让它“萌发”,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发起了(    )
    A . 戊戌变法 B . 新文化运动D.护法运动     C . 辛亥革命
  • 17. 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关于五四运动的信息是(  )

    A .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 . 学生爱国浪潮已遍及全国 C . 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D . 北洋政府逮捕了大批学生
  • 18. 先进的思想是引领历史进步的潮头,下面思想按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自强求富”      ②“代主与科学”    ③三民主义      ④变法图强

    A . ②③①④ B . ③①②④ C . ①④③② D . ①③④②
  • 19. 孙中山逝世时,蔡元培曾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竞之功”。材料中的“三民”不包括:(    )
    A . 民族 B . 民主 C . 民权 D . 民生
  • 20.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要求之一。所以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必须分清史实和结论。”下列哪一项属于历史结论(    )
    A .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 B .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 C .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D . 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二、材料分析题(每个点2分,共30分)
  • 21. 中国的近代化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中国近代化的发展离不开仁人志士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完美的国家。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其中哪一历史事件“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2. (2) 列举“开颅洗脑”历史事件中的一位代表人。
    3. (3) 材料二中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1911年10月10日打响政治革命第一枪的地点在哪里?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为此革命派在取得初步胜利后建立了哪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校学生代表上干人在北大法科礼炊集会,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中国外交的失败情况,群情激愤。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全体学生更加激愤……他们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而奔走呼号……他们以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不朽丰碑。

    ——摘自《新华网》

    材料二:6月5日上海日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相继罢工。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科书

    回答问题:

    1. (1) 材料一所述的学生发起的运动是什么事件?具有怎样的性质?导致该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 (2) 材料二表明这场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了哪?哪一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 (3) 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这场运动的核心精神是什么?谈谈当今青年应如何发扬这种精神?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