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崇左市宁明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

更新时间:2022-12-16 浏览次数:3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袋鼠是生活在澳大利亚的一种典型动物,其前肢短、后肢长,这与它的哪种运动方式相适应(    )
    A . 行走 B . 跳跃 C . 爬行 D . 奔跑
  • 2. (2016八上·泗县期中) 几位同学在讨论动物运动的意义时提出了以下四种观点,其中错误的是动物的运动有利于(    )

    A . 获取食物 B . 逃避敌害 C . 物种的进化 D . 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 3. 我们平常在绕肩关节甩手时,手不会从身体上脱离,主要是因为(    )
    A . 肩关节的关节囊将骨牢固的连接起来 B . 关节腔内有滑液 C . 肩关节的关节头在关节窝内 D . 肩关节中关节面上有关节软骨
  • 4. 青少年适度参加体育锻炼能促进身体长高。原因是,体育锻炼促进了长骨的(  )
    A . 骨膜产生骨细胞 B . 骨骼粗壮 C . 软骨层产生骨细胞 D . 骨松质变得致密
  • 5. 2022年2月8日,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比赛中,中国选手谷爱凌由于其空中翻腾、转体等动作完美娴熟而获得金牌,在运动中起调节作用的是(  )
    A . 神经系统 B . 肌肉 C . 关节 D . 运动系统
  • 6. 刘畊宏的毽子操带动了全民健身的热潮。曲腿和伸腿交替跳能够很快的拉动心率,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关节、肌肉组成 B . 曲腿时,股四头肌收缩 C . 在运动的过程中,协调身体,维持平衡的是小脑 D . 肌肉从结构层次上来说,属于器官
  • 7. (2016八上·龙华期中) 下列骨骼肌附着骨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 8. 据CCTV-4新闻报道,在英国,一只刚刚失去幼崽的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了三只刚刚出生就失去了妈妈的小狗崽,“母子”情深宛如一家。下列对猫的这种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先天性行为;②学习行为;③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③④
  • 9. 今年5月底,云南15头亚洲象一路向北,这次象群走得比较远,向东北走了400多公里,引起了网友极大的关注。有专家认为,可能是带头的母象首领经验不足导致迷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象群这种有组织、有分工的行为,属于社会行为 B . 在象群中往往是年长者为“首领” C . 象群可通过气味、跺脚等方式进行通讯,这对象群觅食、御敌、繁殖后代有着重要意义 D . 该象群迁移可能会影响到生态系统中其它生物
  • 10. 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中,属于实验法的是(      )
    A . 用望远镜观察户外大猩猩的活动 B . 用摄像机高空拍摄老虎追捕猎物的过程 C . 科学家用模型干扰的方法,研究雄性三刺鱼的攻击行为 D . 在野外察看蚂蚁的取食
  • 11. 下列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 蜜蜂汲取花蜜、采集花粉——帮助植物传粉 B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动物能破环生态平衡 C . 松鼠将松子储存地面下——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D . 动物将体内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12. 某地大熊猫的家园遭到破坏,为了保护当地的大熊猫,我们可以采用的措施是(  )
    A . 就地保护 B . 易地保护 C . 法制教育和管理 D . 建立自然保护区
  • 13. 在土壤中、水里、空气中乃至我们的身体上,都可以找到细菌和真菌,甚至在寒冷的极地和很热的热泉中,也有他们的踪迹。这说明(  )
    A . 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大量的水分 B . 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有机物 C . 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 D . 细菌和真菌必须在无氧条件下才能生存
  • 14. 食品保存或处理不当会给身体带来影响,下列做法或原理正确的是(    )
    A . 冷藏保存可以杀死细菌 B . 可将食物干燥处理后保存 C . 食用未经煮熟的生鱼片 D . 胀袋的食品可以食用
  • 15. 在面包、馒头制作过程中利用的微生物是(   )
    A . 酵母菌 B . 大肠杆菌 C . 乳酸菌 D . 霉菌
二、非选择题
  • 16. 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根据图回答:

    1. (1) 该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是
    2. (2) 在这个食物网中,生产者是;消费者中草食性动物是,肉食性动物是
    3. (3) 如果将狐、鹰等肉食动物大量捕杀,兔的数量短期内将会
  • 17. 下图为人体运动系统示意图:

    1. (1) 图一中③是一块骨骼肌,它由①和②组成的。
    2. (2) 手提重物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都处于状态。
    3. (3) 图二为关节示意图,其中[]内有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腔和图中的[b]组成。
  • 18. 动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通过各种行为可以对环境的变化作出适当的反应。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鹿的警惕性很高,在安全的环境中,鹿的尾巴总是不停地摆动。一旦狼来了,鹿拔腿就跑,尾巴向上竖起,显示出自己的肛门后盾,其他鹿见到肛门后盾的信号后立即跟着逃跑。这种现象反映出鹿群可以通过肛门后盾进行信息交流。从功能上看,“鹿遇到狼逃跑”的行为属于,是鹿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性表现;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这种行为属于
    2. (2) 将小白鼠放入迷宫中,小白鼠经过多次“走错路”,终于找到出口。用大量小白鼠进行实验,发现有的小白鼠可以很快找到出口,而有的小白鼠却要经过较多次失败后才能找到出口。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小白鼠走迷宫”的行为属于,这种行为是出生后通过逐渐建立起来的。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小白鼠“走错路”的次数存在个体差异,这是由于体内物质的不同引起的。
    3. (3) 猕猴集群生活,往往数十只或上百只一群,由猴王带领,群居于森林中。猴王的产生,是从众多优秀的雄猴中“竞选”而来。猴王在猴群中享有特权,众猴必须听命于猴王,不得违抗,有好吃的东西,总要让猴王先吃。请分析以上材料,总结出一条社会行为的特征:
  • 19. 如图是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五种生物,请据图分析回答:

    1. (1) A与C在细胞结构上相比,最主要的不同是A没有
    2. (2) 若以生殖方式为分类标准,图中B,C,D可划分为一类,因为它们可以通过产生类似于图D中代码所示结构来繁殖后代。
    3. (3) 新鲜的桔子腐烂变质主要是由图中的[]引起的,若想使桔子等水果保存较长的时间不腐烂,比较好的方法是
    4. (4) 从结构上看,E与前四种生物相比,不同之处是E没有细胞结构,只由外壳和内部的构成。
  • 20. 泡菜的制作工艺是我国悠久的食文化遗传之一。制作泡菜过程中,应控制亚硝酸盐在一定浓度 范围,以免对以免对人体产生危害。兴趣小组研究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具体的做法是:称取等量的白菜4份,每份均加入等量7%盐水、鲜姜和辣椒,再加入食醋,调节料液的食醋浓度分别为0、0.3%、0.6%、0.9%。重复做3次。从泡菜制作的第一天开始,明天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测定10天,结果如下:

    1. (1) 制作泡白菜所利用的细菌是
    2. (2) 设置食醋浓度为0的组,目的是;实验中添加的材料需取等量,目的是
    3. (3) 分析曲线,随泡制时间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并在第天达到最大值。
    4. (4) 结合本实验,对家庭自制泡白菜提出一条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