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长顺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评...

更新时间:2022-11-27 浏览次数:46 类型:月考试卷
一、基础积累(16分)
  • 1. 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文句中空白处相应的词语。

    2022年7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招待会,热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

    95年来,人民军队一片丹心向党,始终在党的领导下战斗;95年来,人民军队jīn gē tiě mǎ 守四方,成为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钢铁长城;95 年来,人民军队fǔshǒu甘为孺子牛,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子弟兵。

  •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学校操场上人声鼎沸 , 热闹非凡。一场趣味体育联欢活动正热火朝天地进行。 B .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里的山如林,水如画,实在是美不胜收 C .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D . 李明在课堂上翻来覆去、神情恍惚,老师讲的知识一点也没有听进去。
  • 3.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春》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主要运用了抒情和描写的表达方式,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 B . 《秋天的怀念》除了表达母子情深,更多的是表达对母亲的忏悔与怀念。 C . 小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新鲜知识的追求以及童真、欢乐的心理。 D . 《次北固山下》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 4. 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1. (1)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曹操《观沧海》)
    2. (2)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 (3) 春天像小姑娘,,笑着,走着。   (朱自清《春》)
    4. (4) 《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征人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5. (5) 《〈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二、阅读能力(33分)
  • 5. 名著阅读
    1. (1) 《朝花夕拾》中,阿长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选项中(    )不是阿长的性格特点。
      A . 马虎 B . 不拘小节 C . 迷信 D . 朴实
    2. (2)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上面这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文章《》,作者是
  • 6. 现代文阅读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徐光惠

    ①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有花啊。我循着花香一路寻去,转过一座小山坡,顿觉眼前一亮,满眼缤纷,这里竟是一片翠绿的橘林。

    ②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真香啊!它静静地开着,不张扬,不喧哗,自然开放在荒郊僻野。一阵风吹过,几朵小花飘落于掌心,花瓣虽已渐渐枯落,却仍可嗅到淡淡余香,我的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

    ③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用不着精心打理,经过阳光雨露的沐浴,橘树很快长得高大茂盛,绿意盎然。每年清明几场春雨后,初夏的某天,似乎只一夜之间,你家的橘子花开了,他家的橘子花开了,全村的橘子花都开了,整个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树下玩耍,摘几朵橘子花别在发间,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疯跑。这时,父亲看着满树橘花,脸上露出笑容。“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

    ④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帮着父母采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橘子圆溜溜、黄澄澄的,酸甜可口。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有一年,橘子遭了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

    ⑤一次放学回家路上,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刺激着我的味蕾。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的逃离橘林,心怦怦乱跳。掰开橘子一阵狼吞虎咽,酸甜的滋味让我们开心不已。我舍不得全部吃掉,便留下几瓣放书包里。

    ⑥晚上,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几瓣橘子,不巧被进屋的父亲发现。他沉着脸问:“小惠,哪来的橘子?”“我,我,别人给的……”我支支吾吾地,低下头不敢看父亲的脸。“是不是在村头树上摘的?听说下午有人偷摘橘子了。”我的脸唰地红了:“爸,我,我错了!”

    ⑦“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千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我点点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父亲的声音不大,却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牢记一生,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⑧橘子花开了一年又一年,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

    1. (1)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选文语言形象生动,情真意切,有浓郁的抒情意味。 B . 第③段中“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一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

      了父亲对橘子丰收的憧憬。

      C . 阅读第③④段,可以感受到作者故乡民风的淳朴和家庭的温馨和睦。 D . 第⑤段中“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是景物描写,生动地写出了橘子熟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看到满树红橘子的喜悦心情。
    2. (2) 文章以“开在心里的橘子花”为标题,有何作用?
    3. (3) 从记叙顺序角度看,去掉第①②段将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请说明理由。
  • 7. 阅读

    把自己忘了的人

    陆勇强

    她是一个农村妇女,普通得像土一样。她有一个女儿,她对女儿特别的好,像天下所有母亲那样。

    ②孩子会蹒跚走路的时候,却走失了。她满世界地找,可是毫无结果,她的女儿就像水蒸汽一样蒸发了。

    ③但她却不死心,她一直认为她的女儿被人收养了。每年幼儿园开学的时候,她就站在学校的大门,________着一个个孩子。所有人都以为她的精神有问题。她并不在乎这些,她在这座城市的每一所学校里留下了踪迹。

    ④这样的寻找持续了20年。

    ⑤20年后,她的家中的墙壁上还张贴着1979年的年画,因为这张画是她和女儿一起贴上的。她还留着女儿的一把小雨伞,她说这把伞女儿只用了一次。她把伞打开,却哭了,说:“这伞太小了,女儿用不着了。”

    ⑥这20年,她是为寻找女儿活着,所有的村人都为之动容。

    ⑦她的事迹终于引起媒体的关注,在媒体的牵头下,民政、公安部门为她查找1979年全市所有领养情况的原始记录。费了很多周折,她的女儿终于找到了———在邻县一个普通的农户家中。

    ⑧她的梦终于可以圆了。但是,领养的人家托人带信给她,说她的女儿现在生活得很好,她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谁。如果为她好,还是不要让她知道这事最好。

    ⑨20年来,她朝思暮想就是为了看女儿一眼。现在,她却退缩了,她害怕自己的出现打搅女儿的生活。于是她终于没有出现。

    ⑩在这个世界上,把一切都承担下来最后却把自己忘了的人,往往只有母亲。

    1. (1) 联系文章内容思考,文中第③段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是(   )
      A . B . C . 窥视 D . 打量
    2. (2) 判断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与第③段“她在这座城市的每一所学校里留下了踪迹”相照应的句子是第②段中的“她满世界地找”。 B . 文章写第⑦段,这表明本文的写作中心除赞扬母爱外,还说明了人心的善良,赞扬了人世间乐于助人的好品质。 C . 文章叙述这位农村妇女寻女的过程,除揭示本文的主旨外,还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 D . 照应文章标题的语段是结尾段,其中“把自己忘了”即“忘我”之意,它是母爱的最主要、最深刻的内涵。
    3. (3) 文中第①段画线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 8. 古诗文阅读

    梁上君子

    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陈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寔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

    (选自《后汉书·陈寔传》)

    【注】①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末颍川许县(今河南省许昌)人。②稽颡(qǐ sǎng):叩头。

    1. (1)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时岁荒民俭    时:当时 B . 止于梁上  止:仅仅,只 C . 陈寔阴见    见:看见 D . 自投于地自:自己
    2. (2) 陈寔是如何开导小偷的?收到了什么效果?
    3.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乃起整拂              有朋远方来 B . 呼命孙                 曾 C . 之人未必本恶     其不者而改之 D . 以性成                  学而时
  • 9. 诗歌阅读

    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里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

    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煞江南。

    1. (1) 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水仙子”是这首曲的标题,“咏江南”是本曲的题旨所在。 B . “芰荷丛里一段秋光淡”一句点出所写的是秋天的景致。 C . “卷香风十里珠帘”一句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江南人家的富庶。 D .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两句描绘出一派祥和之景。
    2. (2) 本曲着重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语言运用(8分)
  • 10. 贵州省某校七年级(1)班开展以“学会感恩”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 (1) 学生会开展对对联活动,请你帮助赵明同学为下面的对联选择最恰当的下联(  )

      上联:父母之恩恩重如山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A . 儿女情长长似云天 B . 朋友之情情深似海 C . 存感恩之心必终生铭记 D . 儿女情重重如山
    2. (2) 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3. (3) 活动中,丹丹同学拟写了一篇短文,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下面是短文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她修改。

      从现在开始,[A]我们要怀着感恩的心,用自己亲身的实际行动感谢母亲。当母亲下班回来,帮她倒杯热茶;当母亲累了一天终于可以坐下来,帮她捶捶背,揉揉肩;当母亲要睡觉了,帮她打一盆热水,暖暖脚;[B]在我们考试后,给她奉上一份沾沾自喜的答卷。

      [A]处画线句中有语意重复的问题,应将“”一词删去。

      [B]处画线句中有用词不当的问题,应将“”一词改为“”。

四、写作能力(40分+书写3分)
  • 11.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偏僻的地方、阴暗的角落、孤独的群体,人们不去注意,不去关心,甚至会忽视,但是这些不被注意的角落,往往会出人意料地散发出灿烂的光芒,让人们彻底改变对这些角落的看法。

    请以“光芒”为题,写一篇 600 — 700 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与要求:①“光芒”是指景物鲜明可爱、明亮动人,可以引申为内心充满阳光,心灵

    美好,品质高尚等。从内容上,学生既可以把家庭生活中的光芒描述出来,也可以把学校生活中的光芒展现出来,还可以选取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材料,表现社会的正能量;② 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找出生活中的闪光点;③ 内容健康,文体明确;④ 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