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11...

更新时间:2022-11-30 浏览次数:5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公元前221年秦灭齐国之后,丞相建议在“地方遥远”的燕、齐、荆楚等地“立诸子为王”。廷尉李斯却强调设置郡、县,方能永保天下安宁,并被秦王采纳。李斯的建议有助于(    )
    A . 巩固政治统一局面 B . 地方政治制度的创新 C . 建立君主专制体制 D . 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 2. 密折制度是清代特有的一种文书制度。按照规定,密折必须由大臣亲手书写,写好后装入特制的匣内,密折不像题本、奏本那样要经过贴黄、票拟、录副等繁复的手续,不必经过通政司和内阁,直接送达皇帝,由皇帝亲自批阅。由此可知,密折制度的设立(    )
    A . 废除了内阁权力 B . 强化了君主专制 C . 扩大了统治基础 D . 遏制了官员腐败
  • 3. 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国的基础之上,诞生了西欧封建社会。西欧封建社会盛行封君封臣制度。这种制度(    )
    A . 旨在顺应与西亚大国争霸需要 B . 出现于公元前五世纪初期 C . 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 D . 为城市市民赢得了自治权
  • 4.   1701年英国的《王位继承法》规定,天主教徒此后不能继承英国王位;担任王室职务和领取王室恤金者不得担任下议院议员。这些规定(    )
    A . 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获得了胜利 B . 有利于英国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分离 C . 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D . 经议会通过后由国王签署才能生效
  • 5.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将已经实施的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但对责任内阁制的规定并不完备,“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于是导致一国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政治格局。由此可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A . 使国家出现分裂局面 B . 为民国政治乱局埋下隐患 C . 促进了政党政治发展 D . 忽视了对独裁统治的防范
  • 6.   1949年9月7日,周恩来指出:“现在各地召开的各界代表会议,实际上就是地方的政治协商会议,也可以说就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地方委员会。”从这个意义上说,当时的各界代表会议(    )
    A . 表明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出现 B . 可视作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开端 C . 是权力机关和政治协商机关的结合体 D . 体现了人民政协制度的不断发展
  • 7. 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北魏实行均田制有利于(    )

    ①民族之间的贸易发展    ②缓解北方流民问题

    ③北魏统一长江南北车    ④黄河流域的荒地开垦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8.   1896年1月12日,《强学报》在上海创刊,宣传开设学会和创办报纸的重要性:“......二、公卿外耳目渐广,兵事敌情渐熟,办事立约,不至大误,是曰保疆土;三、变法当顺人心,人人以为然,则令若流水,是曰助变法......”据此可知,《强学报》(    )
    A . 抵制了列强瓜分狂潮 B . 传播了爱国进步思想 C . 组织了民众救亡图存 D . 遭到了清政府的查禁
  • 9. 秦简中的《为吏之道》记载了对官吏的各种要求,包括任用与考课的标准,也有为官的品格与作风的规定,如“吏有五善"“吏有五失”等。《为吏之道》的颁行(    )
    A . 有助于规范官员的行为 B . 标志着官员监察制度的确立 C . 推动了司法审判的公正 D . 促进了国家统一局面的形成
  • 10. 中国古代官员退休称为“致仕”,早期的官员退休并无法律上的硬性规定。唐代有关致仕的法规相继出台,对致仕的年龄、身体健康、待遇等方面做了限制和规定,宋代对到年龄不自请致仕的官员实行弹刻和处分。唐宋官员的致仕制度化有利于(    )
    A . 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 B . 保障致仕官员的生活 C . 防止官僚队伍的腐化 D . 强化官僚队伍的管理
  • 11. 美国成立初期,一个政党竞选获胜上台执政后往往把官职授予本党党徒及其支持者,而得到官职的人,则需把薪金的2%交给本党作为回报。人们称这种人为“百分之二俱乐部成员”,以调侃这一政治惯例。据此可知,此时美国(    )
    A . 政党竞选漠视规则 B . 垄断资本控制政坛 C . 文官制度亟需完善 D . 政治腐败风险突出
  • 12.   1913年7月22日,袁世凯在一道命令中回顾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一年以来的用人及行政情况:“至于各部司员,半经伟人荐拔,本大总统求才若渴,固愿礼罗,各部总长,爱屋及乌,亦难固拒,弹冠相踵,滥竽日多。”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缘于当时(    )
    A . 选官及用人缺乏法制的规范 B . 新旧势力相互妥协 C . 中央政府忽视选拔实用人才 D . 中央集权日渐削弱
  • 13. 战国时期,儒家主张仁爱,并以仁释礼;道家宣称只有“绝仁弃义”,才能使“民复孝慈”;法家从建立法治的需要出发,对仁、义大加挞伐。这反映出战国时期(    )

    ①儒学被其他学派抵制    ②"德治”思想受到批判

    ③社会重构方案多元化    ④战争杀伐是时代主题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4. (唐律疏议)共十二篇三十五卷五百条,其篇名为:名例律、卫禁律、职制律户婚律、贼盗律、杂律、断狱律等。其内容中维护“孝”的律文有几十条之多。这反映了唐律(    )
    A . 开创律例合编的体例 B . 开启律令儒家化的进程 C . 具有礼法结合的特点 D . 注重规范封建礼仪制度
  • 15. 公元前242年,罗马设立外事裁判官,专门处理涉及非罗马自由民的事务。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取消“罗马公民”和“非罗马自由民”的差别,外事裁判官在数百年间积累的判例,为全国性法律体系的建立提供了重要条件。由此可知,外事裁判官的设立(    )
    A . 拓展了罗马共和国的疆域 B . 推动了罗马法的不断完善 C . 反映了奴隶制的本质要求 D . 增强了罗马帝国的扩张性
  • 16. 近代以来,西方各国在继承传统法律思想的基础上,融合了启蒙思想家的法律制度思想。在近代西方法律的内容上,着重体现“天赋人权”和人人平等思想,注意保护个人的各种权利。这些法律特征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 . 资产阶级专政的需要 B . 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 C . 古代罗马的法学渊源 D . 思想解放的不断深入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2分。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形成于汉代的儒家正统法律思想,在魏晋之际受到了挑战。魏篡汉、晋篡魏、五胡十六国等政局的波动,考验着统治秩序方面的正统思想;宗室的骄纵豪横与汉代时相比截然相反;统治者在废汉制并改行“九品中正制”的同时确立起中央与地方势力平衡的选人思想;出现依法考核官吏的考课制思想;在制律、理狱问题上否定汉代将刑法视为卑下之事的思想;哲学上的出世思想也挑战着以入世和关注现实为特点的官吏行为正统的理念。筋、排固

    ——摘编自余梁《由〈资治通鉴>看魏晋之际正统法律思想所受挑战》

    材料二:粉壁是官府向民间颁布法律条文的一种方式。“粉壁”是泛指,其为发布榜文而设。榜文的形制因时因地而异,有的直接誊写于粉壁上,有的录写于木板,有的录于纸上,后两者只是以粉壁为载体。宋代的粉壁是继承前代而来的,分布在州县衙署门、治所城门、市曹、通衢、驿铺、津渡、邸店以至乡村村落中。其内容多与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如禁越诉、禁春季杀生、禁杀耕牛、禁放火,也有关系较远的榜文,如追捕强盗、监督官员等,而且在这些条文中多有“赏”的内容,这有助于调动百姓的积极性。以便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些条文的内容、知道遵守或违反这些条法的赏与罚是什么,以起到宣传和警诫的作用。这些粉壁确保了宋代法律的下达,为地方司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摘编自马泓波《宋代法律由中央到地方颁布方式探析》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魏晋之际正统法律思想受到挑战的政治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代“粉壁”的作用。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朝中叶,官僚集团日趋腐化,人浮于事,遇事互相推诿,行政效率低下,政务废弛现象十分严重。为改变这种状况,万历元年(1573年),刚执政的内阁首辅张居正推行考成法改革。新法规定: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属官员应办的事情订立期限分别登记在三本账簿上,一本由六部和都察院留作底册,一本送六科,最后一本呈内阁;完成事项由六部和都察院按账簿登记注销,未完成事项必须向内阁如实申报,否则论罪。六科可要求六部每半年上报一次执行情况,违者治罪;内阁则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考成法对于政务废弛、统治日陷瘫痪的明王朝来说,不失为一剂救时良药。但借助政治高压阻止官僚集团腐化的行为也激化了官僚集团内部的矛盾,故考成法在张居正死后即被废除。

    ——摘编自《张居正的考成法》

    材料二:表1海1870-1986年英国文官人数变化情况

    年份 文官人数 年份 文官人数
    1871 53874 1922 317721
    1881 50839 1939 387400
    1891 79241 1943 710400
    1901 116413 1950 684800
    1913 172352 1979 732300
    1914 180900 1986 594400

    ——摘自李春燕《撒切尔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改革》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张居正的考成法改革。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文官人数任+阶段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元前6世纪末,罗马人通过革命驱逐了第七代国王“傲慢者塔克文”后,决定废除国王制度。布鲁特斯为罗马共和国创立了新制度,他用两位执政官取代国王,每个执政官后跟着12个刀斧手做开路先锋(像过去的国王一样),执政官的任期是1年。每当罗马出现重大的公共危机的时候,执政官(只需其中一人即可)会任命独裁官来取代执政官,独裁官的任期是6个月;(在仪仗方面)拥有24位刀斧手。布鲁特斯本人成为罗马共和政体下的第一位执政官,为了稳固共和政体,他不得不处死参与复辟王政的两个儿子,后来他本人也在平定“傲慢者塔克文”的叛乱中牺牲了,新任执政官瓦莱里乌斯为其举行了国葬。而后,共和政体通过“亲民者”瓦莱里乌斯的施政在罗马扎下了根。

    ——摘编自[日]盐野七生《罗马人的故事1: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材料二:荷兰共和国(亦称“联省共和国”)是反抗西班牙统治的“尼德兰革命”的产物。1587年12月,联省议会决定不再邀请外国君主统治;1609年,败绩连连的西班牙被迫承认联省共和国为独立的国家。联省的七个省中每个都拥有相当密集的城市网,每个城市均自己管理自己,各自征税,各自为政。掌权的城市资产阶级既保卫自己的特权,也维护公民的权益,给个人创造了一定的自由。首都海牙为政治中心,其作用与美国的华盛顿相近。由于实行宗教宽容和信仰自由,荷兰成为“五方杂处之地”。城市的迅速壮大、成长使大批移民被改造为真正的“荷兰人”。联合省在军事上致力于建立一支强大的舰队,从而依靠其强大的军事力量。无论哪派掌权,联合省总是力图号令天下,政权在特权阶级内部流动。政治制度支撑着特权阶级,特权阶级则推动政治制度的发展。

    ——摘编自董正华《“联省共和”与17世纪荷兰的崛起》

    1. (1) 根据材料一、二,归纳古罗马共和制和近代荷兰共和制的共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荷兰建立共和制度的意义。
    2. (2) 运用唯物史观,谈谈你对西方古代及近代早期共和制度的看法。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表

    1 1979年4月,中共中央召开中央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一定要从自己国家的实际出发,走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现代化的中国式的道路”
    2 1981年11月,第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走出一条速度比较实在、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可以得到更多实惠的新路子”,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要积极、稳妥地改革经济体制,调动各方积极性
    3 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重申要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的同时,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
    4 2009 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统筹发展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转变发展方式是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的定位

    ——摘编自张连辉、赵凌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演进历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子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