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社会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

更新时间:2023-03-14 浏览次数:29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
  • 1. 十九世纪后期,德国商人施立曼根据《荷马史诗》,完成了特洛伊和迈锡尼遗址的发掘。这说明《荷马史诗》(   )
    A . 包含着古希腊真实历史信息 B . 是古埃及宝贵的文学遗产 C . 奠定了欧洲民主政治的基础 D . 反映了古希腊的哲学成就
  • 2. 最初的文明分别出现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地理位置是文明产生的根本原因 B . 大河文明较海洋文明有明显优势 C . 早期文明都发源于大河流域 D . 人类文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 3. “他们将河水的泛滥日定为一年的开始,这一天天狼星和太阳恰恰同时相遇在地平线上。他们还根据河水的涨落和作物生长的规律,将一年分为泛滥、播种和收割3个季节。”这里的“他们”是(   )
    A . 苏美尔人 B . 雅利安人 C . 古埃及人 D . 日尔曼人
  • 4.  "婆罗门在印度人数很少,但在当今印度是最尊贵的人。一个印度人可能会在办公室热情地欢迎某位‘表列种姓’(贱民)做他的下属……家中却坚决反对未来的女婿是非婆罗门。”这种现象主要说明(   )
    A . 非婆罗门地位高 B . 印度社会的种姓观念根深蒂固 C . 现代印度需要佛教 D . 印度人的女婿都应该是婆罗门
  • 5. 下面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各序号所对应的时期正确是(   )

    A . ①—罗马城邦    ②—罗马帝国    ③—罗马共和国    ④—西罗马帝国    ⑤—东罗马帝国 B . ①—罗马城邦    ②—罗马共和国    ③—罗马帝国    ④—西罗马帝国    ⑤—东罗马帝国 C . ①—罗马共和国    ②—罗马城邦    ③—罗马帝国    ④—西罗马帝国    ⑤—东罗马帝国 D . ①—罗马城邦    ②—罗马共和国    ③—罗马帝国    ④—东罗马帝国    ⑤—西罗马帝国
  • 6. 公元2世纪时,有罗马演说家说:“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上述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
    A . 元首制的创立 B . 罗马共和国的强盛 C . 斯巴达克起义遭到血腥镇压 D . 地中海地区的统一
  • 7.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的政治版图发生巨大变化。诸多蛮族王国林立,彼此之间或联合或斗争。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

    ①法兰克王国的建立  

    ②查理曼帝国的建立

    ③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的封建制度在西欧普遍存在  

    ④查理曼的孙子三分帝国

    A . ①②④③ B . ③①②④ C . ①④②③ D . ①②③④
  • 8.  公元800年,教皇在罗马为国王查理举行加冕礼。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 查理大帝相信“君权神授” B . 国王的权力受教皇制约 C . 伊斯兰教垄断欧洲精神世界 D . 查理大帝权力至高无上
  • 9.  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的阿拉伯文学瑰宝是(   )
    A . 《医典》 B . 《荷马史诗》 C . 《天方夜谭》 D . 《西游记》
  • 10. 他给它带来了一个宗教和一部天启的经典,带来了一个具有良好的组织和武装、统治了整个半岛的社会和国家。一个世纪内,他的信徒们从胜利走向胜利,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大帝国,并传播了他的教义。如今,这一宗教在世界上拥有5亿信徒。他指:(   )
    A . 释迦牟尼 B . 哈里发 C . 耶稣 D . 穆罕默德
  • 11. “十三五”期间,西藏自治区城乡居民收入的变化(见下表),由此可见(   )  

    年份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乡收入比值

    2015

    25457元

    8244元

    3.09

    2020

    41156元(年均增长10.1%)

    14598元(年均增长12.1%)

    2.82

    ①西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②我国的民族关系和谐、社会稳定

    ③西藏经济稳步发展,惠及当地人民 

    ④西藏发展离不开其他地区的帮扶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2.  漫画《物尽其用》告诉我们(   )

    ①创新是国家命运所系

    ②创新要注重知识积累

    ③生活中处处有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④创造离不开实践,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3. 某街道推行“书记下午茶”党建项目,拓宽了社情民意了解渠道,通过和居民边喝茶边“聊需求”的方式,精准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推行该党建项目( )
    A . 有利于科学决策以满足居民一切需求 B . 反映出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 C . 是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根本途径 D . 是我国公民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 14.  2021年2月,习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说明(   )

    ①我国实现了共同富裕    
    ②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

    ③我国解决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④我国已经消除了绝对贫困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5. 深圳,40年前那个南方小渔村,现已蜕变为全球瞩目大城市,“无数个第一”见证它的发展:创建中国大陆第一个出口加工区,第一家股份制企业,第一个取消各类票证,率先“打破铁饭碗”,这体现(   )

    ①中国人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        

    ②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③改革开放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实现了中国梦

    ④改革开放是政府坚持的发展思想,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③④
  • 16. 仔细观察下面漫画,下列说法分析正确的是( )

    ①人民可以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大事

    ②公民要增强民主意识,珍惜民主权利

    ③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丰富多彩

    ④民主应成为公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A . ③④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③
  • 17. 即使没有带手机、钱包,也能“刷脸”完成支付、取款……从考勤、购物到坐飞机、住酒店,人脸识别技术进入了百姓生活。这说明( )
    A . 创新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 B .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唯一动力 C . 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 D . 创新让生活更美好、更便捷
  • 18. 下列对教育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途径  

    ②通过学校教育一定能成为国家所需的栋梁之材

    ③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④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9.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下列古语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①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②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③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④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0. 下图警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   )

    A . 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维护公平 B . 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克服懒政 C . 坚持法无授权积极为,敢于担当 D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依法执政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题,共50分)
  • 21. 行为判析题(判断下列说法或做法,填写“正确”或“错误”,并说明理由。)
    1. (1)  亚历山大东征极具侵略性,带来了希腊外部极盛时代,同时也摧残了世界文化。

      判断:理由:

    2. (2) 在11世纪的西欧,封臣直接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兵役义务。

      判断: 理由:

    3. (3) 小明认为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所以只要发展经济就够了。

      判断:理由:

    4. (4) 901班同学积极响应学校团委号召利用节假日时间去社区举行普法宣传活动。

      判断:理由:      

    5. (5) 小泽发现同班同学常去学校附近网吧玩,就打电话给相关部门,不久该网吧被依法关停整改。

      判断: 理由:   

  • 22.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一部城市发展史,也是一部社会发展史。

    材料一:图表早期文明古城遗址(下图)

    材料二:中世纪西欧商业城市的兴起,一举改变了城市的传统角色,开始拥有日益增长的自治权和政治力量。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材料三:12世纪,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活跃,中世纪大学问世。大学创办之初,不受外来干涉而具有自我管理的权限。学生在完成文法、修辞、逻辑等七门基础课后学习法律、医学等专业课。大学的世俗教育性质为师生创造了自由探索与独立思考的空间,激发了他们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摘编自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

    1. (1) 根据材料一图表填写空格,位于A处古城址的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 ,B处苏美尔人发明的文字是,C处诞生的世界性宗教(何时)传入我国新疆。上述ABC的古城发展在地理环境方面的相同之处 。
    2. (2)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分析,中古西欧城市有何新特点?主要通过什么方式实现?它的兴起有何历史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处中世纪大学的“美好”,并分析材料二三所述史实之间的关系。
  • 23. 世界文明的交流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古代历史上,阿拉伯商人沿着“丝绸之路”,奔波往返于欧洲与亚洲之间,漫漫的沙漠,长长的驼队和悠悠的驼铃,是他们路途中的常伴,那些穿梭往来于欧亚大陆的人们,在进行贸易活动的同时,实际上也扮演着东西方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

    材料二:646年,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革的内容大部分是对中国隋唐封建政治经济制度的模仿。废止私有土地、部民,实行公地公民制,皇室贵族、地方贵族的部民和屯仓、田庄,均收归国有;确定中央、地方的行政区划和组织,中央分京师和畿内(京都周围地带),地方分国、郡、里;官吏由国家任免,废除世袭制。

    材料三:西方人认为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东方人却从拜占庭帝国的文化看出希腊罗马文化的身影,位于欧亚交界的帝国文明博大精深,灿烂辉煌……在以后的时代里,它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

    1. (1) 列举一例阿拉伯商人作为“东西方交流使者”的史实并分析这一角色带来的影响。
    2. (2) 材料二中的改革指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材料及所学,分析改革对日本社会产生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拜占庭文明的文化特点,该特点为后世西欧带来什么影响?并根据材料分析此文明以后被淘汰的原因?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文明交往的认识。
  • 24. 民主与法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材料一:古典民主与法治

    史实

    结论

    汉谟拉比为加强中央集权,制订了《汉谟拉比法典》

    它是①____

    ②____

    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部,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城邦全部人口40万,其中自由民16.8万,外邦人3.2万,奴隶20万。而自由民中妇女也被排除于民主的殿堂之外。

    ③此民主的实质:____

    《罗马民法大全》承认奴隶制度,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的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④奠定了  ____

    材料二:中国的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习近平

    材料三:中国的法治

    自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家庭教育立法列入立法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实地调研,召开专家座谈会,举行草案集体审议,公开征求意见,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以下是从中摘录的部分法律条文。

    1. (1) 根据材料一表格要求填写相应的史实和结论。
    2. (2) 结合材料二谈中国的民主建设是如何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
    3. (3) 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请从厉行法治的角度分析材料三的《家庭教育促进法》是如何落实这一方略的?
  • 25. 二十大人物风采:聚焦我市党的二十大代表傅平均

    风采一:过去,这里穷得出了名,"有囡不嫁滕头村,年轻后生打光棍"。今天,滕头村是浙江知名的“明星村”,在村党委书记傅平均的带领下2021年,滕头村实现社会生产总值125.7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7.5万元。

    风采二:傅平均:做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滕头村首创中国村级环保委员会,对引进的工业项目实施环境影响评价。至今已否决了50余项经济效益可观但污染环境的项目。滕头村成立了乡村振兴学院,傅平均坚持参与讲课,分享滕头村党组织建设的经验。

    风采三:傅平均说:“滕头村想要永葆活力,就不能躺在成绩单上睡大觉。”面对挑战,滕头村党委咬牙大胆去闯、去试,顺应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建立“合伙人”制度,从各地吸引专业人才,与高校合作研发生产,填补国内空白;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就布局高科技、生态两大领域,瞄准循环经济、新材料项目投资,构建“未来乡村”智能化生活场景,不断提高乡村的科技感、智慧感、未来感。

    1. (1) 滕头村的巨变受益于改革开放。结合所学分析坚持改革开放的理由。
    2. (2) 结合风采二分析傅平均在做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过程中推行了哪些发展理念?
    3. (3) 为永葆活力,分析风采三中傅平均的哪些措施或理念值得我们推广借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