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梅河口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2-11-27 浏览次数:45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 1. 默写
    1. (1) 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
    2. (2) 李商隐《无题》中的颔联“”,运用比喻、双关,巧写爱情的忠贞,而今人常用来赞美老师的呕心沥血。
    3. (3) 中国古代仁人志士为我们树立了一座座精神丰碑,是生与义“不可得兼”时“”的气节(《鱼我所欲也》);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奋勇向前的信念(李白《行路难》);

      是经受磨难挫折时,“俗子胸襟谁识我? ”的坚贞不屈(李清照《渔家傲》)。

  • 2.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临水而居的梅河口,桥的历史却远不如江南悠远,但桥之韵,岸之美也绝不输给枫桥,不输给双桥,更不输给二十四桥……A

    人,B  关于一个地方的记忆多有桥,或许因为浪漫,或许因为标记,或许因为故事……梅河大桥,是我关于老桥的唯一记忆,那时是破旧、C简陋、狭窄的。三十多年过去,梅河大桥已成为辉发河上的一颗明珠,熠熠闪耀在梅河口这座年轻而美丽的城市。曾经,那桥只是架在河上的一条路,现在却是一道绝美的风景。①    蓝色的天空下,恢弘的气魄与现代感róng为一体的梅河大桥颠覆了人们原始的对桥的期望。原来,桥还可以这样美!D

    1. (1) 下列为语段①②处填写的拼音或汉字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shèn溶 B . zhàn熔 C . zhàn融 D . shèn融
    2. (2) 下面对选文中ABCD四处标点符号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此处的省略号表示省略更多的桥,表明梅河口的桥在作者心里难以取代。 B . 此处的逗号属于画蛇添足,“人”作为主语不应该使用逗号隔开。 C . 此处的顿号表示并列的词语间的停顿。 D . 此处使用感叹号是表达作者内心热切的赞美之情。
    3. (3) “梅河大桥”落成,悬挂桥名。请依据“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从下面“河”字书法作品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

      A . B . C . D .
    4. (4) 下列选项中与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修辞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 B . 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是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C . 胡老爹方才这个嘴巴打的亲切,少顷范老爷洗脸,还要洗下半盆猪油来! D .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5. (5)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一篇写桥的说明文是《》。
二、阅读(45分)
  • 3.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 (1) 本文选自《》(书名),作者是明末清初文学家(人名)。
    2. (2) 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人鸟声绝/百废 B . 上下白/长烟 C . 湖心亭/朝而 D . 大雪三/主人再食
    3. (3) 本文结尾舟子为什么慨叹“相公”及亭上二人都是“痴人”?
    4. (4) 下面是中国国家画院院士黄永玉先生的画作《湖心亭看雪》,请结合文章的内容点评这幅画有没有画出本文雪景的意境。

  • 4.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牡丹之名

    欧阳修

    牡丹之名,或以氏,或以州,或以地,或以色,或旌其所异者而志之。姚黄、左花、魏花,以姓著;青州、丹州、延州红,以州著;细叶、粗叶、寿安、潜溪绯,以地著;一擫红、鹤翎红、珠砂红、玉板白、多叶紫、甘草黄,以色著;献来红、添色红、九蕊真珠、鹿胎花、倒晕檀心、莲花萼、一百五、叶底紫,皆志其异者。

    牡丹初不载文字,唯以药载《本草》。然于花中不为高第 , 大抵丹、延以西及褒斜道中尤多,与荆棘无异。土人皆取以为薪。自唐则天已后洛阳牡丹始盛然未闻有以名著者。

    (节选自欧阳修《洛阳牡丹记》)

    【注释】①高第,这里指地位高。

    1. (1) 请用“/”为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限断二处)。

      自唐则天已后洛阳牡丹始盛然未闻有以名著者。

    2. (2) 选文第1段主要运用说明方法,介绍了牡丹
    3. (3) 选文为什么要交代当地人“皆取以为薪”?
  • 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馅饼记俗

    谢冕

    ①在北方,馅饼是一种家常小吃。那年我从南方初到北方,是馅饼留给我关于北方最初的印象。腊月凝冰,冷冽的风无孔不入,夜间街边行走,不免惶乱。恰好路旁一家小馆,灯火依稀,掀开沉重的棉布帘,扑面而来的是冒着烟的一股热气。但见平底锅里满是热腾腾的冒着油星的馅饼。牛肉大葱,韭菜鸡蛋,皮薄多汁,厚如门钉。外面是天寒地冻,屋里却是春风暖意。刚出锅的馅饼几乎飞溅着油星被端上小桌,就着吃的,可能是一碗炒肝或是一小碗二锅头,呼噜呼噜地几口下去,满身冒汗,寒意顿消,一身暖洋洋。这经历,是我在南方所不曾有的——平易,寻常,有点儿粗放,却展示着一种随意和散淡,充盈着人情味。

    ②我在京城定居数十年,一个地道的南方人慢慢地适应了北方的饮食习惯。其实,北方、尤其是北京的口味,比起南方是组糙的,远谈不上精致。北京人津津乐道的那些名小吃,灌肠、炒肝、卤煮、大烧饼,以及茄丁打卤面,乃至砂锅居的招牌菜砂锅白肉等等,说好听些是豪放,而其实,总带着一股大大咧咧的“做派”。至于许多人引为“经典”的艾窝窝、驴打滚等,也无不带着胡同深处的民间土气。在北方市井,吃食是和劳作后的恢复体能相关的活计,几乎与所谓的优雅无关。当然,宫墙内的岁时大宴也许是另一番景象,它与西直门外骆驼祥子的生活竟有天壤之别。

    ③我这里说到的馅饼,应该是京城引车卖浆者流的日常,是一道充满世俗情调的民间风景。基于此,我认定馅饼的“俗”。但这么说,未免对皇皇京城的餐饮业有点不恭,甚至还有失公平。开头我说了馅饼给我热腾腾的民间暖意,是寒冷的北方留给我的美好记忆。记得也是好久以前,一位来自天津的朋友来看我,我俩一时高兴,决心从北大骑车去十三陵,午后出发,来到昌平城,天黑下来,找不到路,又累又饿,也是路边的一家馅饼店“救”了我们。类似的记忆还有卤煮。那年在天桥看演出,也是夜晚,从西郊乘有轨电车赶到剧场,还早,肚子饿了,昏黄的电石灯下,厚达一尺有余的墩板,摊主从冒着热气的汤锅里捞出大肠和猪肺,咔嚓几刀下去,加汤汁,垫底的是几块浸润的火烧。寒风中囫囵吞下,那飘忽的火苗,那冒着热气的汤碗,竟有一种难言的温暖。

    ④时过境迁,京城一天天地变高变大,也变得越来越时尚了。它甚至让初到的美国人惊呼:这不就是纽约吗?北京周边不断扩大,是连我这样的老北京也找不到北了,何况是当年吃过馅饼的面平城?别说是我馋的想吃一盘北京地道的焦溜肉片无处可寻,就连当年夜间路边摊子上冒着油星的馅饼,也是茫然不见!

    ⑤而事情的转机应当感谢诗人牛汉。前些年牛汉先生住进了小汤山的太阳城公寓,朋友们常去拜望他。老爷子请大家到老年食堂用餐,点的就是城里难得一见的馅饼。

    ⑥老年公寓的馅饼端上桌,大家齐声叫好。这首先是因为在如今的北京,这道普通的小吃已是罕见之物,众人狭路相逢,不免有如对故人之感。再则,这里的馅饼的确做得好。我不止一次“出席”过牛汉先生的饭局,多半只是简单的几样菜,主食就是一盘刚出锅的馅饼,外加一道北京传统的酸辣汤,均是价廉物美之物。单说那馅饼,的确不同凡响,五花肉馅,肥瘦适当,大葱粗如萝卜,来自山东寿光,大馅薄皮,外焦里润,足有近寸厚度。佐以整颗的生蒜头,一咬一口油,如同路边野店光景。

    ⑦这里的馅饼引诱了我们,它满足了我们的怀旧心情。此后,我曾带领几位博士生前往踩点、试吃,发现该店不仅质量稳定,馅饼厚度和品味依旧,且厨艺日见精进。我们有点沉迷,开始频繁地光顾。更多的时候不是为看老诗人,是专访——为的是这里的馅饼。久而久之,到太阳城吃馅饼成了一种不定期的师生聚会的缘由,我们谑称之为“太阳城馅饼会”。

    ⑧面对着京城里的滔滔红尘,遍地风雅,人们的餐桌从胡同深处纷纷转移到摩天高楼。转移的结果是北京原先的风味顿然消失在时尚之中。那些豪华的食肆,标榜的是什么满汉全席,红楼宴,三国宴,商家们竟相炫奇出招,一会儿是香辣蟹,一会儿是红焖羊肉,变着花样招引食客。中关村一带白领们的味蕾,被这些追逐时髦的商家弄坏了,他们逐渐远离了来自乡土的本色吃食。对此世风,也许是“日久生情”吧,某月某日,我们因与馅饼“喜相逢”而突发奇想,为了声张我们的“馅饼情结”,干脆把事情做大:何不就此举行定期的“馅饼大赛”以正“颓风”!

    ⑨当然,大赛的参与者都是我们这个小小的圈子中人,他们大都与北大或中关村有关,属于学界中人,教授或者博士等等,亦即大体属于“中关村白领”阶层的人。我们的赛事很单纯,就是比赛谁吃得多。分男女组,列冠亚军,一般均是荣誉的,不设奖金或奖品。我们的规则是只吃馅饼,除了佐餐的蒜头(生吃,按北京市井习惯),以及酸辣汤外,不许吃其他食品,包括消食片之类的,否则即为犯规。大赛不限人种、国界,多半是等到春暖花开时节举行“大典”。大赛是一件盛事,正所谓“莫春者,春服既成”,女士们此日也都是盛装出席,她们几乎一人一件长款旗袍,玉树临风,婀娜多姿,竟是春光满眼。男士为了参赛,嗜酒者,也都敬畏规矩,不敢沾点滴。

    ⑩我们取得了成功。首届即出手不凡,男组冠军十二个大馅饼,女组冠军十个大馅饼。一位资深教授,一贯严于饮食,竟然一口气六个下肚,荣获“新秀奖”。教授夫人得知大惊失色,急电询问真伪,结果被告知:不是“假新闻”,惊魂始定。遂成一段文坛佳话。一年一场的赛事,接连举行了七八届,声名远播海内外,闻风报名尚待资质审查者不乏包括北大前校长之类的学界俊彦。燕园、中关村一带,大学及研究院、所林立,也是所谓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高端去所,好奇者未免疑惑,如此大雅之地,怎容得俗人俗事这般撒野?!答案是,为了“正风俗,知得失”,为了让味觉回到民间的正常,这岂非大雅之举?

    ⑪写作此文,胸间不时浮现《论语》的侍坐章情景,忆及夫子“喟然叹口,吾与点也”往事,不觉神往,心中有一种感动。夫子的赞辞鼓舞了我。学人志趣心事,有事关天下兴亡的,也有这样浪漫潇洒的,他的赞辞建立于人生的彻悟中,是深不可究的。有道云,食色性也。可见饮食一事,雅耶?俗耶?不辩自明。可以明断的是,馅饼者,此非与人之情趣与品性无涉之事也。为写此文,沉吟甚久,篇名原拟“馅饼记雅”,询之“杂家”高远东。东不假思索,决然曰:还是“俗”好,更切本意。文遂成。

    ⑫2019年2月4-5日,岁次戊戌、己亥之交。除夕立春,俗谓谢交春,“万年不遇”之遇也。

    【注释】谢冕,文艺评论家、诗人、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

    1. (1) 根据文章前六段的内容,填写相应内容。

      吃馅饼地点

      当时处境

      吃馅饼心情或感受

      路旁小馆

      寒冷、惶乱

      感受到民间暖意,对寒冷的北方充满美好记忆。

      太阳城老年公寓

      找不到地道的馅饼摊

    2. (2)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北京周边不断扩大,是连我这样的老北京也找不到北了,何况是当年吃过馅饼的昌平城?

    3. (3) 阅读8-10自然段,仿照下面的示例,说说作者从哪些角度记述“馅饼大赛”,有什么作用。(任选两点即可)

      示例:第九段交代了参赛人都是当代顶尖的高级知识分子,主要突出参与者的身份不俗。

    4. (4) 文末写篇名原拟“馅饼记雅”,问了“杂家”高远东后,改名记“俗”,并认为“更切本意”请结合文章分析,为什么“记俗”更切本意。
  • 6.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善良是一种强大而温暖的生存方式

    闫晗

    ①在竞争激烈的时代,“善良”这个词变得有点意味深长,似乎暗含着软弱可欺的意思。其实“善良”是个很有分量的词,善良的人并不软弱。

    ②意大利哲学家皮耶罗·费鲁奇写了一本书《心灵革命:19个改变人生的善意法则》,他详述了诚实、正念、同理心、慷慨、信任等19个善意法则,融合哲学、心理学以及科学实证研究成果证明:真正的善意,是一种强大真诚而温暖的生存方式。我们选择善良并不因为它正确,也不为了得到别人的赞赏,而只是因为善意让人容易幸福,对自己的存在更加满意。

    ③很多人对善良有抵触情绪,可能是把善意误会成软弱,因为软弱有时会伪装成善良的样子,生活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本想拒绝却答应,表示赞同是因为想做好人,因为害怕而默许。一味地妥协和顺从,自私自利的礼貌、虚伪的礼节以及违心的善意都跟善良没关系。真正的善意会给人带来能量的流动和生命的力量。

    ④皮耶罗认为帮助他人会使人展现出最好的自我,即使小事也是如此。他家附近有个声名狼藉的邻居,大家都敬而远之。有一天他匆匆忙忙开车去赴约,刚出门轮胎就爆了,换轮胎时发现千斤顶也坏了。正好那个邻居开车经过,主动提出帮助他。此刻,这位邻居不再是神情阴冷的模样,而是露出微笑,流露出善意。在帮助别人时,邻居展现出最好的自我,这一面很少有人发现。关心别人的困境并伸出援手,可以通向自由。

    ⑤不过,善良并不一定能立竿见影地改变世界,你捐出去的善款可能被挪用,你在海滩上捡起一个塑料瓶,还会有人再丢下十个。这些都不要紧,重要的是,我们确立了自己的原则和存在方式。付出温暖的人,不会感到寒冷。为某个个体带去一点美好,就已经是胜利,能够让自己的生命和这个世界变得充盈而美好。

    (《中国青年报》2020年06月30日11版)

    1.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下列道理论据不适合论证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
      A .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三字经》) B . 感人肺腑的人类善良的暖流,能医治心灵和肉体的创伤。(罗佐夫) C . 善良的行为有一种好处,就是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了,并且可以做出更美好的行为。(卢梭) D . 灵魂最美的音乐是善良。(罗曼·罗兰)
    3. (3) 请结合下面加点词语,品析议论文语言严谨、周密的特点。

      一味地妥协和顺从,自私自利的礼貌、虚伪的礼节以及违心的善意都跟善良没关系。

    4. (4) 结合文章内容,续写下面的排比句。

      学会善良,你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力量;

      学会善良,你

      学会善良,你

  • 7. 根据读书目的,选出阅读方法不恰当的一项(    )
    A . 准备参加诗歌朗读比赛,采用跳读的方式阅读《艾青诗选》,查找诗歌。 B . 以“孙悟空和紧箍咒”为专题进行探究,采用选择性阅读和圈点批注的方式阅读《西游记》。 C . 寒假完成《水浒传》读书笔记“人物赏析”的内容,采用速读的方式进行阅读。 D . 研究《骆驼祥子》小说语言原汁原味北京口语的特色,采用精读方式进行阅读。
  • 8. 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鲁达又道:“老儿,你来。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如何?”父女两个告道:“若是能勾得回乡去时,便是重生父母,再长爷娘。只是店主人家如何肯放?郑大官人须着落他要钱。”提辖道:“这个不妨事,俺自有道理。”便去身边摸出五两来银子,放在桌上,看着史进道:“洒家今日不曾多带得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日便送还你。”史进道:“值甚么,要哥哥还。”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放在桌上。鲁达看着李忠道:“你也借些出来与洒家。”李忠去身边摸出二两来银子。鲁提辖看了,见少,便道:“也是个不爽利的人。”鲁达只把这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分付道:“你父女两个将去做盘缠,一面收拾行李。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两个起身,看那个店主人敢留你!”金老并女儿拜谢去了。鲁达把这二两银子丢还了李忠。

    (选自《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

    请结合选文,对比鲁达为金氏父女筹集银两时,李忠、史进的动作或语言,说说分别体现二人怎样的性格特点。

三、综合实践与写作(60分)
  • 9. 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新闻,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渠道来到我们的身边。学校组织“新闻热点大家谈”活动,请你按照活动要求完成任务。

    【任务一】热点新闻搜集

    新闻材料一: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问题日渐严重。据《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连续两年保持增长,2020年达到1.83亿人。现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了“网络保护”“政府保护”两个专章,特别规定了防沉迷条款,展现了预防和解决未成年网络沉迷问题的决心;“双减”文件明确提出“科学利用课余时间”与“防止网络沉迷”,也为解决问题提供了关键思路。(新华社7月24日消息)

    新闻材料二:专家指出,当前显然还有部分网络平台没有处理好商业目标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在“青少年模式”上被动应付、敷衍了事。防沉迷不能只依靠技术层面,相关部门、企业、学校、家长等各方需要形成合力。针对当前“青少年模式”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专家建议,整个行业内部需要形成自律准则,以弥补现有强制性规定的不足。(《人民日报》2021年08月20日)

    新闻材料三:新华社北京8月30日电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针对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甚至沉迷网络游戏问题,进一步严格管理措施,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人民日报》2021年08月31日)

    1. (1) 老师让你整理同学们搜集的热点新闻,以上三则资料最适合放在下面哪个文件夹中。()

      A.B.C.D.

    2. (2) 你所在的小组要针对上面三则材料的话题进行新闻采访,请从下面三组人物中任选一个,并结合【任务一】的三则新闻,设计两个问题。

      A.老师B.同学C.家长

    3. (3) 在班级进行热点新闻大讨论中,大家对【任务一】的新闻话题最感兴趣。尤其是对未成年人使用电子产品展开了讨论。有人认为“应该将未成年人从互联网上割离,完全杜绝使用”,有人认为“未成年人应合理使用电子产品”。请写一段文字,表明你的观点。(50字以上)
  • 10.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①不曾忘记

    作文②阅读下面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青年突击队,聚集着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跟探测器和火箭打交道,他们追逐星星和月亮,他们胸怀牧星耕宇的凌云壮志,坚信惟其艰难、方显勇毅的人生信条,敢于逐梦、勇往直前。青年突击队永远冲在最艰难的一线。2020年,当嫦娥五号任务进入发射实施的关键期,这些青年突击队员们上塔架、下厂房,干通宵是家常便饭。他们用一个月完成了以往近三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为准时实施发射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航天人“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

    作文要求:

    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②文体不限。

    ③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④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

    ⑤不少于500字。

    ⑥行款格式:标题居中,分段需另起一行,空两格。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