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昭通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

更新时间:2022-11-14 浏览次数:6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我们的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每个人都应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下面同学的做法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

    ①在电视上观看中国共产党二十大召开的新闻报道   

    ②与同学交流有效的学习方法

    ③每天都在睡前洗洗澡   

    ④关注疫情防控工作的进展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2. 昭通市某校八(2)班道德与法治老师组织学生到学校周边几个村庄开展农村生活环境调查活动(过程如下),受到各方好评。这一活动告诉我们要(    )

    ①培养亲社会行为   

    ②只有实践才能获得知识

    ③关心家乡的建设   

    ④保护青少年的身体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3. 人的成长是不断的过程,人的身份是通过(    )确定的。
    A . 职业化人民法院 B . 社会化社会关系 C . 生活化公安机关 D . 工业化朋友关系
  • 4.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我和张爷爷是邻居,我与张爷爷的关系属于(    )
    A . 血缘关系 B . 业缘关系 C . 地缘关系 D . 法律关系
  • 5. “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都是别人创造的,由别人传授给我们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话旨在告诉我们(    )
    A . 丰富多彩的社会是由性格各不相同的个体组成 B . 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种种条件 C .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密不可分的 D . 任何社会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 6.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购物也越来越为消费者提供了方便。不仅如此,人们还从网络中了解到许多有用的信息,结交到许多朋友。这说明(    )

    ①网络生活很丰富,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

    ②网络交往提高了人们活动的质量和范围

    ③网络购物方便快捷,今后我们无论什么东西都要到网上去购买

    ④网络交往改变了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7.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许许多多志愿者加入服务冬奥会的行列,很多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做志愿者,积极做好各种服务工作。他们的行为体现了(    )

    ①关注社会,了解社会   

    ②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③服务社会的亲社会行为   

    ④关心社会,追求名誉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8. 下表中对王某某同学“微行为”的“微点评”,你认同的有(    )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看到朋友圈有人发布疫情信息,立马转发

    具有媒介素养

    报名当志愿者

    是一种亲社会行为

    遇到不会做的题目,直接在网上搜答案

    体现合理利用网络

    发现同学遇到困难,积极帮助

    关爱他人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9. “刷脸”支付、“刷脸”开门、“刷脸”进站……人脸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伴随着巨大风险:2元就能买上千张人脸照片;3D打印技术可制作逼真面具;有人将非法获取的公民照片进行处理,而后通过“照片活化”软件生成动态视频,骗过人脸核验机制,进而盗窃公私财产……这主要表明(    )
    A . 网络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 B . 网络时代人们无隐私可言 C . 网络只会给人们带来困扰 D . 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
  • 10. 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下列对这句话所蕴涵的道理认识错误的是(    )
    A . 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B . 文明有礼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C . 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D . 文明有礼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 11.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一警示语告诉我们(    )
    A . 人民法院应严格依法行使检察权 B . 犯罪不一定违法,违法一定犯罪 C . 违法行为都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D . 必须树立法律意识,防患于未然
  • 12. 无为县一男子何某某凌晨尾随他人,抢劫一部手机后逃离现场。日前,芜湖市镜湖区法院作出一审宣判,被告人何某某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千元。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何某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②有期徒刑三年和罚金二千元是主刑

    ③镜湖区法院作出宣判的依据是刑法   

    ④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是刑事处罚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3. 小刚骑着自行车刚到十字路口红灯恰巧亮了,这时绿灯方向正好没车,在小刚前面的几个人便没有停车,直接过去了。这时,小刚应该(    )
    A . “随大流”,与大家一块过去    B . 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迅速过去 C . 按交通信号灯指示,停车等待    D . 发扬中国式过马路的做法跟着过去
  • 14. “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条古训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其含义是( )

    ①人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准则,按自己的准则办事
    ②做事要有规矩,懂规矩
    ③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准则
    ④人的社会生活少不了规矩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5. 昭通市某中学校长为制定新的校规听取了老师和各班学生代表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制定的新校规也得到了全校师生的认可。这说明(    )

    ①全校师生都可以直接参与新校规的制定

    ②规则是一成不变的

    ③老师和各班学生代表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

    ④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

    A . ③④ B . ①③ C . ①② D . ②④
  • 16. 小瑾在日记中写道:“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在家上网课,妈妈通过社区微信群买菜,爸爸根据他工作单位的网络调配系统运送抗疫物资,爷爷每天通过手机了解确诊和出院病例数据……”对此,以下看法正确的是(    )
    A . 网络助力抗疫,方便人们的生活 B . 如果离开了网络人们将无法生活 C . 网络时代,我们实现了绝对自由 D . 互联网是抗疫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 17. 新颁布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增加了“同学之间应相互尊重”的内容。为此,我们中学生应该做到(    )

    ①轻视、歧视他人   

    ②平等对待他人   

    ③学会换位思考   

    ④学会欣赏他人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8. (2019·广州模拟) 退出共享单车会员,押金难以要回;商店倒闭关门,充值卡退款无门;团购订单后,进店消费却被要求额外加钱……面对上述侵权现象,我们应该(    )

    ①围堵涉事商家,表达自身诉求

    ②求助法律机构,维护合法权益

    ③寻求法律救济,诉至人民法院

    ④学会宽容理解,不必费力交涉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9. 请根据以下图示推断小林的违法行为最有可能是(    )

    A . 私自离校,旷课逃学 B . 殴打他人,致其重伤 C . 散播谣言,扰乱秩序 D . 敲诈勒索,数额巨大
  • 20. 下面漫画启示我们(    )

    A . 领奖时要遵守规则 B . 不能够嫌贫爱富 C . 优待学习成绩好的 D . 要坚持诚信做人
  • 21. 民法典规定,旅客应当按照有效客票记载的时间、班次和座位号乘坐。旅客无票乘坐、超程乘坐、越级乘坐或者持不符合减价条件的优惠客票乘坐的,应当补交票款。作出这样的规定是因为(    )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③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④当前高铁霸座、逃票等问题非常严重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2. 下列案例与违法行为对应正确的是(    )

    案例

    违法行为

    甲:小高骑摩托车不戴头盔被交警罚款

    民事违法行为

    乙:某工厂偷排工业废水被环保部门]处罚

    刑事违法行为

    丙:张某因抢劫他人财物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刑事违法行为

    丁:赵某损害他人名誉被要求赔礼道歉

    行政违法行为

    A . B . C . D .
  • 23. 中华民族是一个面对灾难勇往直前的民族。灾难面前,中华儿女展现出种种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有(    )

    ①2022年8月,重庆遭遇特大火灾,00后送外卖的小伙龙杰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便赶到一线救援

    ②众多企业家第一时间为灾区捐款捐物

    ③父母回不了家,小坤在家给自己做饭

    ④一群孩子冒雨提示过路汽车注意前方道路坍塌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4. (2021八上·昌黎期中) 基于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现实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对低龄未成年人的刑责范围作出重大修改,年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根据犯罪的严重程度将承担刑事责任。这一修改说明(   )

    ①制定规则是为了限制自由   ②遵守社会规则只需要他律

    ③社会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④我国的法治建设不断完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5. 下列属于犯罪的特征的有(    )

    ①严重社会危害性   

    ②刑事违法性   

    ③应受刑法处罚性   

    ④违反道德约束性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简答题(共26分)
  • 26. 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运用,手机上网对中学生来说已不再是个新鲜词。有些同学利用它查阅资料、学习新知,结交朋友;有的同学利用它玩暴力游戏、看不健康电子书,在网上吐槽谩骂……手机这个美丽的终端让一些同学永远在线。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说说在日常生活中,网络怎样推动社会进步?
    2. (2) 网络是把双刃剑,你认为网络有哪些消极影响?
  • 27. 材料: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双减”工作的决策部署要求,昭通市各学校积极探索创意作业布置。体验劳动、亲近自然、服务社会等亲社会实践作业成为昭通减负作业的亮丽风景线。

    请你说说我们青少年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 28. 材料:“日月星,花鸟虫,因时序,相平衡;循轨道,行车船,有规矩,成方圆。”这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守规则。校园生活,需要遵守规则;走在路上,需遵守规则;商场购物,需遵守规则;竟技比赛,需遵守规则……总之,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请你简要回答我们应该怎样遵守社会规则?

  • 29. 材料:2022年1月24日,奥运车道启用后的第一个周一行车早高峰,多数司机守法意识较强,很少有社会车辆占用奥运车道的。北京市民礼让冬奥专用车辆,争做交通文明践行者,充分展示了“双奥之城”热情好客、文明有礼的良好形象。一位出租车司机说,唯一的“双奥之城”是北京这座城市的光荣,也是市民的荣誉。礼让奥运车道是起码的礼貌,一个城市就跟一个家庭一样,谁家来客人了不起身相迎,好好招待呢?
    1. (1) 请从“维护秩序”的角度,说明市民礼让冬奥专用车辆的理由。
    2. (2) 请你谈谈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三、分析说明题(共24分)
  • 30. 昭通市某中学八年级(3)班同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开展“话说身边事”和“新闻分享”活动。下面是小坤同学说的身边事和分享的新闻,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网络无限、自由有界】

    2022年10月9日,道德与法治课老师对我们说:网络虽然是虚拟的,但绝不是“法外之地”!它同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提倡自由,也要遵守规则。自由从来都是相对的、有边界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文明社会的任何一种自由和权利,都不可能是无限制的肆意妄为、随心所欲,而应是由规则所规范、所保障的。

    材料二【相互尊重】

    2021年5月20日,在新疆石河子某执勤点,一名2岁半的萌娃看到警察叔叔正在站岗,便走过去给叔叔敬了个礼,叔叔看到后也暖心地给他回了个军礼。看完这个视频,无数网友为他们点赞。

    材料三【坚守诚信】

    2021年7月14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全国失信惩戒措施基础清单(2021年版)(征求意见稿)》,拟对失信主体实施限制市场或行业准入、限制消费、限制出境、限制升学等惩戒措施。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1. (1) 请运用自由与规则的关系,谈谈对上述材料一的理解。
    2. (2) 网友为什么要对材料二中的人物点赞?
    3. (3) 根据材料三,请你谈谈诚信的重要性。
  • 31. 昭通市某校八年级(2)班在学习法律知识时,开展了法治主题活动,下面摘录了其中的部

    分内容,请你阅读后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环节一:情境表演

    同学甲:今天,你爸怎么没有开车送你到学校啊?

    同学乙:真倒霉!昨天我爸开车没有礼让行人,被交警罚款了!

    同学丙:我爸的朋友更惨,醉酒驾车,被判了刑。

    同学甲:交通安全无小事,司机行人要重视。违法驾驶代价大,遵规守法要牢记!

    环节二:模拟法庭

    判决书(摘选)

    本院认为,被告人郑某某在送交快递过程中,多次窃取他人物品,性质较严重。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之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人郑某某犯盗窃罪,判处拘役四个月,并处罚款人民币二千元。

    环节三:数据呈现

    某市犯罪的未成年人存在的不良行为类型及比例

    类型

    旷课

    夜不归宿

    侮辱他人

    强行索要财务

    比例

    89%

    82%

    75%

    68%

    【注】未成年人犯罪大多都遵循这样的轨迹: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

    1. (1) 请你对环节二中判决书中的错误内容进行修改。
    2. (2) 请你回答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的关系。
    3. (3) 我们应该如何远离违法与犯罪?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