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2-11-16 浏览次数:79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 1. 1843年两江总督向道光帝汇报说:“吏治日坏,民生日困”。1848年广东学进京觐见道光帝,说他沿路所见,“盗贼蜂起,民不聊生”。这说明当时(   )
    A . 皇帝权力削弱 B . 血缘纽带松弛 C . 自然经济繁荣 D . 社会矛盾加剧
  • 2. (2019·广东) 19世纪洋人苦于无法找到改变贸易困境的商品,在他们看来,“中国拥有一切东西,世界上最好的食物: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花、丝绸等”。“幸运的是一种新的商品出现了”,“新的商品”是(    )
    A . 棉纺织品 B . 机器 C . 鸦片 D . 枪炮
  • 3. (2017·苏州)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材料中所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 .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C . 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 D . 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 4. (2021八上·牡丹期中) “我们就这样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想象不到这座宫殿有多么华美壮丽,更不能设想法军、英军把这个地方蹂躏成什么样子。”使“这座宫殿”惨遭摧毁的战争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5. 欧洲学者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由此可见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 .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B . 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C . 获得更多的赔款 D . 允许外国使者进驻北京
  • 6. 有史学专家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下列各项能够论证这一观点是(   )
    A . 创立拜上帝会 B . 《天朝田亩制度》 C . 定都天京 D . 《资政新篇》
  • 7. (2021八上·高州月考) 1851年,中国爆发了以“废弃偶像,崇拜上帝;诛灭妖朝,创建新朝”为目标的农民运动。这次运动(    )
    A .   彻底推翻了清朝反动统治 B . 提出了“扶清灭洋”口号 C .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D . 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8. (2022八上·广州月考)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自强运动的倡导者推动现代规划,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个新式国家”。上述材料说明这场自强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 . 学习西方技术 B . 维护封建统治 C . 抵御外来侵略 D . 镇压国内动荡
  • 9. (2022·苏州) 下面是徐中约所著《中国近代史》目录的部分内容。在第十三章13.2中可以查阅到的史事最可能是(   )

    A . 左宗棠收复新疆 B . 北洋水师正式成军 C . 邓世昌壮烈殉国 D . 签订《马关条约》
  • 10. 1872年5月《申报》记载“但欲致富强,必先增广贸易,暨用机器以收织造之益,立电报以速音信之通,劝民出洋贸易雇工”。这些现象说明洋务运动(   )
    A . 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B .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C . 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 D . 抵御西方列强经济入侵
  • 11.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灾难史、屈辱史。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中国人奋起抗争:林则徐、关天培、陈化成、三元里人民、邓世昌等。这表现了(   )
    A . 中华民族捍卫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 B . 清政府无力对抗西方列强 C . 清政府不堪一击,不败而败 D . 清政府努力与世界融合
  • 12. (2022·大庆) 海洋历来是各国争夺的焦点,为“开拓万里波涛”,1894年,日本联合舰队突袭北洋舰队。随后双方在黄海海面上发生激战。此战役中为国捐躯的清朝将领是:( )
    A . 林则徐 B . 李鸿章 C . 邓世昌 D . 曾国藩
  • 13. “有割奉天沿边及台湾一省,补兵饷二万万两及通商苏杭,听机器洋货流行内地,免其厘税等款”。材料描述的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14. 如图是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某一单元的目录。该单元的主题是(   )

    第4课   洋务运动.................................20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24

    第6课   戊戌变法.................................28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32

    A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C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D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 15. 1899年向其他列强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的国家是(   )
    A . 美国 B . 英国 C . 法国 D . 俄国
  • 16. 下列两幅图是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通商口岸示意图。通商口岸开辟的变化反映出这一阶段(   )

    A . 中国领土主权一步步遭到破坏 B . 西方列强完全垄断中国进出口贸易 C . 外国侵略势力从沿海深入内地 D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7. 《时局图》(下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图中熊代表俄罗斯,犬代表英国,蛤蟆代表法国,鹰代表美国,太阳代表日本,香肠代表德国。它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半殖民地化不断加深的历史现实,起到了警示钟的作用。其创作的背景应是(   )

    A . 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 B .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 .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D . 《北京条约》的签订
  • 18. “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思想。下列史实与结论逻辑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虎门条约》签订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C

    洋务运动的开展

    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

    康有为等人发动公车上书

    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A . A B . B C . C D . D
  • 19. 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某一历史事件:几个幼稚的秀才和一个少不更事的皇帝,用他们的前程和脑袋,验证了保守势力的强大,开启了制度变革的尝试。下列事件中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洋务运动 C . 戊戌变法 D . 辛亥革命
  • 20.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   )
    A . 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 . 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 .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 .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 21. 庚子年(1900年),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时序中,旧式小农阶级发起的一场爱国反帝的狂飙让帝国主义惊叹:“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这里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A . 李自成起义 B . 太平天国运动 C . 义和团运动 D . 三元里人民抗英
  • 22. “八国联军侵满清,北京二度被占领。赔巨款,派驻兵,辛丑年里泪盈盈。”“北京两次被占领”指的是哪两个历史事件(   )
    A . 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B . 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C .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 23. 近代以来,随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以下示意图中,③处应为(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24. 1894年11月,孙中山联合华侨,成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成立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以上材料说明(   )
    A . 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 B . 孙中山推翻了清朝统治 C .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D . 孙中山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 25. (2021·黄石) 上海的报纸无不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这里的“革命”指的是(   )
    A . 洋务运动 B . 义和团运动 C . 戊戌变法 D . 辛亥革命
  • 26. 蔡元培先生给孙中山先生的挽联中写道:“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由此可见,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
    A . 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 .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C . 实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D . 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
  • 27. 下列图片所示史料反映的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趋势是(   )
    《清帝退位诏书》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部分条文
    A . 从分裂走向统一 B . 从屈辱走同独立 C . 从专制走向民主 D . 从封闭走向开放
  • 28.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增加苛捐杂税,有的地方田赋竟然增长50%,盐税增加两倍以上,以至于老百姓门口的对联也由“民国万岁,天下太平”改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这主要反映了(   )
    A . 北洋政府无视民生,百姓负担沉重 B . 北洋军阀军费开支增大 C . 军阀之间相互倾轧 D . 中华民国的不太平
  • 29. 陈独秀发表《爱国心与自觉心》一文,对当时的北洋政府进行痛斥,提出国民要有理智与判断的自觉,才能避免亡国。据此可知,陈独秀认为救国救民之路在于(   )
    A . 发动武装革命 B . 革新政治制度 C . 解放民众思想 D . 提倡学术自由
  • 30. 著名作家沈从文曾让儿子读胡适的诗《希望》:“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儿子没看完便说:“这种诗像小孩子写的!”沈从文说:“那时候能写这种小孩子东西已经很了不得。没人提倡这些,你就读不到那么多新书,我也不会写小说。”这个故事体现了新文化运动(   )
    A . 提倡民主与科学 B .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C .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D .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 31. 电视剧《觉醒年代》中陈延年号召:“无论是学界、政界、商人、劳工、农夫、警察、当兵的、做官的、议员、乞丐、新闻记者,都要站出来!中国是我的中国,也是你的中国,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以上材料说明五四运动(   )
    A . 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 B . 使青年学生成为运动主力 C . 使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D . 开始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 32. “从这一运动开始,知识分子走向工人阶级,两股巨流开始汇合,中国革命开了新生面。”这说明“运动”(   )
    A . 迈出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B . 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C .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 33. 下表是1917—1921年《新青年》的主题统计,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得出的结论是(   )


    介绍马克思主义

    西方习俗礼仪

    国事要闻

    文章数量(篇)

    36

    5

    30

    A . 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 B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 C . 为《新青年》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D . 《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
  • 34. “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这里所说的“曙光”比较适合形容(   )
    A . 五四运动的爆发 B . 井冈山会师 C .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 .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 35. 1922年1月共产党人主办的《先驱》发刊词指出,“单有反抗的创造的精神,若不知道中国客观的实际情形,还是无用的。”这说明当时共产党人(   )
    A . 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B .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C . 认识到中国革命应与国情相联系 D . 认清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二、综合题(2小题,共30分)
  • 36. 经济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之间的半个世纪里,中国因条约而陆续开放的商埠积久渐多,其趋向由沿海入长江,由下游而上游,并逐步进入内陆腹地。这些埠口,在中国封闭的社会体系上戳开了大大小小的窟窿……通过这些窟窿,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城乡社会的演变由此缓缓发生。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部分)(单位:万两)

    时间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年

    3281

    77

    969

    23

    1885年

    3071

    40

    3923

    51

    材料三:1895年7月,清政府发布上谕,确定了“以筹饷练兵为急务,以恤商惠工为本源”的基本经济政策。1896年2月,总理衙门奏请准各省设立商务局,以显示“恤商之诚”“行护商之政”。1898年,清政府颁布《振兴工艺给奖章程》,又设农工商总局。1899年,清政府令在沿海省份设立保商局,保护回国侨商。

    ——摘编自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1. (1) 根据材料一,举例说明中国因条约而陆续开放的商埠“趋向由沿海入长江,由下游而上游,并逐步进入内陆腹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晚清财政收入结构发生的变化,并指出与这一变化有关的历史事件。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政府经济政策调整的历史背景及影响。
    4. (4) 综合上述材料回答,推动中国近代经济发生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 37. 陈独秀是近代先进知识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追求真理、思想解放以及唤起中国民众觉醒的代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陈独秀生平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879年

    生于安徽安庆。自幼丧父,随祖父修习四书五经

    1896年

    考中秀才

    1897年

    入杭州中西求是书院学习,接受和阅读《时务报》,与维新人士广泛交往

    1901年

    因进行反清宣传活动,受清政府通缉,逃亡日本,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

    1904年

    在芜湖创办《安徽俗话报》,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1905年

    组织反清私密革命组织——岳王会,任总会长

    1911年

    辛亥革命后不久,任安徽省都督府秘书长

    1913年

    参加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被捕入狱

    1915年

    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

    1917年

    受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随之迁到北京

    1918年

    与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

    1919年

    发表7篇文章和33篇《随感录》,为学生运动摇旗呐喊

    1920年

    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在上海成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同时与其他各地的先进分子联系,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

    1921年

    在中共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以上资料整理自《陈独秀全传》

    1. (1) “陈独秀对推动中国历史前进作出过重要贡献。”根据下表,写出他的重要贡献,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史实说明。

      重要贡献

      史实说明

      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领导五四运动,撰写大量文章,为学生运动摇旗呐喊,积极营救被捕的学生

      他是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及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2. (2) “陈独秀早期思想经历了几次跨越。”请结合材料,仿照示例,概括他早期思想的重大跨越,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不断跨越的历史原因(至少两个)。

      【示例】第一次跨越:从封建主义思想转变为康、梁的改良主义思想。

    3. (3) 陈独秀早期思想的跨越体现了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身上什么优秀品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