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光华高级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

更新时间:2022-11-29 浏览次数:52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一题2分,共48分)
  • 1. (2022高二上·浙江开学考) 据文献记载:“二十二年更定保甲之法:一、顺天府五城所属村庄暨直省各州县乡村,每户给门牌。十户为牌,立牌长;十牌为甲,立甲长;三年更代。十甲为保,立保长,一年更代。”材料所述的是(    )
    A . 唐代邻保制 B . 宋代保甲制 C . 明代里甲制 D . 清代保甲制
  • 2. (2022高二上·宾县开学考) 在北京房山琉璃河燕国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克罍(léi),其铭文大意为周王说:太保(指周召公),你用盟誓和清酒来供你的君王。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奉,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该考古成果可用于研究(    )
    A . 禅让制 B . 分封制 C . 皇帝制 D . 郡县制
  • 3. (2022高二上·成都月考)   1934年,南京国民政府内政部颁布《取缔奇装异服办法》,对妇女衣着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如衣叉须近膝盖,短衣须着裙,女公务员禁止烫发、染指甲,禁着睡衣拖鞋上街等。这表明(    )
    A . 国民政府实行独裁统治 B . 近代女性社会地位较低 C . 近代中西文化观念对立 D . 政府试图重塑社会规范
  • 4. (2022高二上·宾县开学考) 《明史·职官志》记载,明初内阁大学士只是皇帝的侍从顾问之臣,而到明英宗时则“点检题奏,票拟批答”。这一变化表明内阁大学士(    )
    A . 可代皇帝颁布各项诏令 B . 拥有了政务独立决策权 C . 可替皇帝草拟政务意见 D . 由秘书发展成为宰相
  • 5. (2022高二上·成都月考)   1957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04.5亿元。其中,进口贸易总额中生产资料所占比重达到92%,而消费资料比重则仅仅占8%。出口贸易总额中农副产品占比为71.6%,工矿产品占比为28.4%。这说明(    )
    A . 西方对华经济封锁已经被打破 B . 我国工业化水平有所提升 C . 农副产品在国际市场优势显著 D . 对外贸易服务于工业建设
  • 6. (2022高二上·浙江开学考) 史学家通过对两周墓葬用鼎制度的研究,发现西周前期存在相对应的两套用鼎制度:周王室自有一套天子九鼎,卿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的制度;另一套是对应的五等爵的制度,即公、侯七鼎,伯五鼎,子、男三鼎或一鼎。这体现了周初(    )
    A . 祭祀占卜的执政思想 B . 华夏认同的民族理念 C . 维系宗法的礼制观念 D . 封邦建国的治理体系
  • 7. (2022高二上·宜春开学考)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发布《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说:“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所谓独立,对于清廷为脱离。对于各省为联合。蒙古、西藏意亦同此,行动既一,决无歧趋,枢机成于中央,斯经纬周于四至,是日领土之统一。”由此可见辛亥革命(   )
    A . 具有严密的组织性和统一的领导 B . 借鉴了美国反英独立模式 C . 未受当时盛行的汉民族主义影响 D . 开创国家统一安定的局面
  • 8. (2022高二上·南京开学考) 《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一书中提到:科尔比修道院不仅有普通耕地,还有专门的菜园,葡萄园、鱼池。它种植各种蔬菜,水果,甚至还有专门种植药用植物的园子。科尔比还有大规模的畜牧业,饲养鹅和母鸡,为了加工制作各种食品及生活用品,……还有多种手工业工人。材料中描绘的经济形态属于(   )
    A . 封建个体小农经济 B . 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期的经济 C . 典型封建庄园经济 D . 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商品经济
  • 9. (2022高二上·涟水月考)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惟间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当权者的亲属)也”。这段记载表明当时的选官制度(    )
    A . 以孝廉作为选官的标准 B . 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C .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D . 推动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
  • 10. (2022高二上·高密月考) 下表是中英两国在19世纪中叶前后考试内容(局部)的对比,考试内容的差异反映的实质是(   )

    项目

    英国文官制度(机械性·文书助理级考试)

    中国科举制(乡试考试)

    考试内容

    必考:英语、数学、普通知识。任选一门:经济、地理、历史、德文、法文

    四书文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首;经文五篇;策问五道,并问经史时务、政治

    A . 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差异 B . 中国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到制度的升华 C . 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差异 D . 英国选官制度是科举制的借鉴和发展
  • 11. (2021高二上·南县月考) 下表所示为某学者统计的唐代大士族子孙中拜相人数比例的数据。据此可知,唐代(   )

    时间

    门荫出身所占比例

    进士出身所占比例

    唐朝前期

    77.6%

    12.1%

    唐朝中期

    46.0%

    34.0%

    唐朝后期

    16.5%

    82.6%

    A . 门荫出身升迁渐难 B . 科举选官成为主流 C . 世家大族走向没落 D . 君主集权得到强化
  • 12. (2022高二上·江西开学考) 路德引用早期基督教传教士保罗的言论,指出“在基督里,并不分男的、女的、自主的、为奴的、犹太人、希利尼人,就身体而言,他们都是平等的”。路德的上述思想(    )
    A . 提出了建立民族国家的诉求 B . 渗透了主权在民的观念 C . 结束了罗马教皇的统治地位 D . 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 13. (2022高二上·南京开学考) 公元前5世纪以来,罗马经常爆发平民撤离运动。尤其是当北方蛮族入侵罗马城的时候,平民们就会高喊着口号撤离罗马。每当此时,元老院总会通过一些保护平民的法律,来换取平民参战。据此可知(   )
    A . 平民斗争推动罗马法制发展 B . 元老院是罗马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C . 直接民主制不利于对外战争 D . 罗马政体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
  • 14. (2022高二上·铜鼓开学考) 史学界和法学界中有学者认为,罗马法流传至今仍不减其影响,主要在于其蕴涵的罗马法精神。罗马法精神具体是指(    )
    A . 自然法精神和理性精神 B . 诚实守信的观念 C . 主权在民的民主平等精神 D . 平等互利的观念
  • 15. (2022高二上·灌云月考) 在中国,人们喜欢用家训的方式传承家风。读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唐宋家训内容(单位:篇)

    1

    处己(修身、励志)

    5

    37

    2

    睦亲(包括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团结兄弟)

    3

    14

    3

    治家(包括理财、管理仆从、居所安全、节葬)

    6

    24

    4

    处世(包括交友、尊师、尊敬长辈、礼仪)

    5

    26

    5

    从政

    11

    17

    A . 唐宋时期家训内容已经出现了理论化趋势 B . 宋朝家训的“女诫”减少说明封建伦理衰落 C . 宋朝家训增多是受到理学走向世俗化的影响 D . 唐宋家训的数量增多大大促进印刷术的进步
  • 16. (2021高二上·疏附期中) 宋朝以后,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并发展出理学。理学影响基层教化主要表现在(   )
    A . 通过书院讲学传播 B . 乡约与法律合流 C . 深入乡约、族规和家训 D . 司法活动援引理学理论
  • 17. (2021高二上·白城期中) 先谈判后建交是新中国独特的建交模式。1952年4月,周恩来曾解释道:“为了表示外交上的严肃性,我们又提出建交要经过谈判的手续,我们要看看人家是不是真正愿意在平等、互利和互相 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这一建交模式(   )
    A . 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实施 B . 体现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C . 促使新中国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 D . 打破了新中国的外交僵局和困境
  • 18. (2021高二上·南县月考) 1970年10月中国援建的坦赞铁路动工,到1976年7月竣工,历时5年8个月,耗资4.55亿美元。整个20世纪70年代,中国政府始终支持被压迫民族反对旧殖民体系的斗争。由此可知中非关系(   )
    A . 有助于打破美国对中国的封锁 B . 有利于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C . 推动中国外交取得了新的成就 D . 体现了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外交
  • 19. (2022高二上·沧县开学考)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英国颁布系列法律,把医院管理、社区服务、社会治安和教育都交给相关公司承担。通过市场竞争机制让大量私有部门和志愿部门参与到地方自治中来,从而使地方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了。材料反映出英国(    )
    A . 福利国家政策的调整 B . 政府行政能力的削弱 C . 社会保障内容的扩大 D . 国家干预经济的加强
  • 20. 1950年8月,美国《社会保险法》将退休工人养老金平均增加了77.5%,1952年又增加了12.5%。美国的上述举措意在( )
    A . 扩大社会保险以缓解经济危机 B . 缓和社会矛盾以促进社会发展 C . 稳定社会秩序以对抗苏联等国 D . 规范保险行业以赢得大众好感
  • 21. 历代统治者奉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思想,而唐太宗说“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治,四海可使如一家”。材料主要说明唐朝(   )
    A . 中央集权得到强化 B . 多元开放的外交理念 C . 尊崇儒学以德治国 D . 民族大一统意识增强
  • 22. (2021高二上·深圳月考) 中国历代都设立了不少义仓、常平仓和惠民仓等。义仓属于地方性济民救灾设施,常平仓由朝廷兴办,另有惠民仓作为辅助之用,又设广惠仓以赈灾济民。由此可知,中国古代(   )
    A . 以民间救济为主 B . 人民社会福利完善 C . 仓储制度集权化 D . 社会救济方式多样
  • 23. 《金史·章宗本纪一》中记载“律科举人只知读律,不知教化之原,必使通治《论语》《孟子》,涵养器度。遇府、会试,委经义试官出题别试,与本科通定去留为宜”。据此可知,金政府(   )
    A . 效法中原制度完成大一统 B . 推崇儒家文化以稳定政权 C . 与内地经济文化交流密切 D . 接受理学成为其统治思想
  • 24. 明代前期的乡约主要以宣讲圣谕及所订约规来实行道德自律,但到了明中后期的乡约逐渐变成县州官府治理乡村的重要工具,承担着越来越重的行政功能。这一变动反映了(   )
    A . 专制集权空前强化 B . 批判思潮开始涌现 C . 政治军事趋于动荡 D . 经济结构出现转型
二、非选择题(52分)
  • 25. 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态中的重要一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雁门以东至辽阳,为燕、代国;常山以南,太行左转,度河、济,阿、甄以东,薄海,为齐、赵国……而内地北距山以东尽诸侯地,大者或五六郡,连城数十,置百官宫观,僭於天子。汉独有三河、东郡、颍川、南阳,自江陵以西至蜀,北自云中至陇西,与内史凡十五郡,而公主列侯颇食邑其中。

    ——《史记》

    材料二:清朝对西南边疆的统治进一步深入。清代将原属四川的播州地区(今遵义一带)划归贵州,广西北部地区的罗甸、望谟、册亨、贞丰数县亦并入贵州。为加强对边疆的控制,清朝在云南等边陲地区实行富有特色的基层驻军制度即汛塘制度,在边远地带以及与邻邦接界的地区,大量驻守绿营兵和各种土军。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使之同于内地。

    ——摘编自杨永福、陶亚敏《明、清西南边疆治理措施之比较》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及其存在的隐患。列举汉代统治者为消除上述隐患所采取的针对性措施。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加强对西南地区统治的措施并简述其作用。指出清朝治理西南的政策趋势。
    3.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代封建王朝治理边疆少数民族的制度对当今民族政策的启示。
  •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化简表

    时期

    选官制

    办法

    选官权

    夏、商、西周

    世袭制、世卿世禄制

    亲贵合一、世代相传

    奴隶主、贵族

    春秋战国、秦

    军功爵制

    养士、军功、客卿

    国君、贵族

    汉朝

    察举制

    察坊人才、举荐任官

    地方官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品第士人、按品授官

    中正官

    隋朝到清光绪

    科举制

    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朝廷

    从上述材料提取一个有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提取的信息,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卫所制度是明朝非常重要而独特的军事组织管理制度,各地驻守卫所对安定一方起到较为明显的作用。卫所制度的许多内容来源于唐代的府兵制、宋代的更戍法,同时又揉合元朝的军事职官制度。继承前朝“以籍定役”和“役皆永充”的思想,分户列等以定差役,卫所军的身份一旦确立,除非特别规定,世代为军。明代卫所制的实施以屯田制为经济基础,利用卫所士兵垦种荒地,缓解国家戍守与军费供给矛盾。明代的卫所不能理解为现在的军营,它更类似于现在的生产建设兵团,基本上都管辖有面积多少不等的耕地和多少不一的旗军、普通民户或少数民族人口。

    ——摘编自彭勇《明代卫所制度流变论略》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卫所制度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明代创设卫所制度的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