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中山市坦洲中茂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

更新时间:2022-11-16 浏览次数:43 类型:月考试卷
一、 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2021七上·中山期末)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A . 能长高的钟乳石 B . 堆成岛屿的珊瑚 C . 从枝头飘下的枯叶 D . 导致新冠肺炎的病毒
  • 2. 生物能够表现出非生物所不具有的生命现象。下列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
    A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3. (2021八上·长春期末)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下列哪种特征能表明该病毒属于生物(  )
    A . 由有机物组成 B . 具有细胞结构 C . 能繁殖后代 D . 能引起疾病
  • 4. (2016七上·中山期末) 下列关于生物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生物都能自由运动 B . 生物子代与亲代之间有部分特征不同是变异现象 C . 植物对外界刺激没有反应 D .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5.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这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 .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D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 6. 下列实例中,与“葵花向日倾”体现的生物特征不同的是( )
    A . 当昆虫飞过眼前时,人会眨眼睛 B . 菜豆和玉米种子的萌发  C . 当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 D . 牵牛花早上开放、傍晚关闭
  • 7. 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许多诗词歌赋中都蕴含生物学知识。下列诗词中,能体现生物的繁殖现象的是( )
    A .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B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 .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D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8. (2018七上·南山期末) 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将鲫鱼、金鱼、荷花、蟹等归为一类,将松、柏、玫瑰、麻雀等归为一类,他们的分类依据是(    )
    A . 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B . 按照生物的用途 C . 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 D . 按照生物的数量
  • 9. 下列生物的归类正确的是(   )
    A . 大麦、水稻、荷花属于农作物 B . 鸡、羊属于家禽 C . 西瓜、蚂蚁、水葫芦属于陆生生物 D . 鲫鱼、虾属于水生生物
  • 10. 为有效保护学生的视力,首先要准确了解学生近视的原因,你认为应选用(   )
    A . 调查法 B . 测量法 C . 观察法 D . 实验法
  • 11. 为进行垃圾分类,小芳每天对家里垃圾的种类和数量进行清点,她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 . 推测法 B . 比较法 C . 调查法 D . 模型制作法
  • 12. (2021七上·中山期末) 以下不能通过调查得出结果的是(  )
    A . 某校初一学生的视力状况 B . 某地农业受害虫影响的情况 C . 某地居民佩戴口罩的习惯 D . 一个显微镜视野中细胞的数量
  • 13.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以下项目中,哪项不是调查(   )
    A . 全市中学生进食情况的普查 B . 紫马岭公园中鸟的种类的统计 C . 小区内生活垃圾中可利用资源的调查 D .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 14. 自然界的生物五彩缤纷,而又都生活在一定的 环境中。生物生活的环境是指(   )
    A . 生物生存的空间 B . 影响生物生存的其他生物因素 C . 影响生物生存的光、温度等非生物因素 D . 以上三项都是
  • 15. 科学探究式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其中的实验室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进行对照实验。下列有关对照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相同 B . 所有的条件都不相同 C .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不相同 D . 所有的条件都相同
  • 16. 探究“光照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右表所示实验方案中,需要修改的是(   )
    蚯蚓数量 光照条件 温度 土壤
    20只 阴暗 适宜 一层湿土
    20只 明亮 适宜 一层干土
    A . 蚯蚓数量 B . 土壤 C . 温度 D . 光照条件
  • 17. 下面哪一项实验不是对照实验(   )
    A . 测量同一条金鱼在30℃、15℃、1℃水中的呼吸频率 B . 两株基本相同的植物幼苗,分别放在等量的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中培养 C . 取两滴草履虫培养液,分别在边缘放一小粒食盐和一滴肉汁 D . 两个瓶子装等量绿豆,一个少量水放在室温中;另一个加水浸没绿豆放在冰箱里
  • 18. (2021七上·中山期末) 鼠妇常见于庭院的花盆、砖块或石块下。小明问:“是什么因素影响了鼠妇的分布?”小丽说:“翻开石块能看到鼠妇向阴暗处移动,所以可能是光的影响。”小丽的回答在科学探究中属于(  )
    A . 提出问题 B . 作出假设 C . 制定计划 D . 得出结论
  • 19. 在科学探究中,当实验结果与作出的假设不符时,不应该(   )
    A . 重新提出问题,作出新的假设 B . 再次制定计划,重新开始试验 C . 修改实验结果,得出预期结论 D . 整理分析资料,相互表达交流
  • 20. (2020七上·中山期末) “雨露滋润禾苗壮”中影响植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是(  )
    A . 阳光 B . 温度 C . D . 土壤
  • 21. (2021七上·中山期末) 三叶草靠土蜂传粉,土蜂以三叶草的花蜜为食,那么三叶草和土蜂之间的关系是(  )
    A . 捕食 B . 竞争 C . 合作 D . 寄生
  • 22. 蜜蜂成百上千只地生活在一起,有些蜜蜂负责喂养蜂王,有些蜜蜂负责防御。他们的关系是(   )
    A . 寄生 B . 竞争 C . 捕食 D . 合作
  • 23. (2016七上·中山期末) 凝练隽永的古诗词不仅寄托了人们的情思,还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道理,下列诗句能反(    )

    映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 .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C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24. 下列生物形态结构能适应干旱缺水环境的是(   )
    A . 仙人掌的刺状叶 B . 猪笼草的捕虫囊 C . 枯叶蝶的叶状翅 D . 老虎身上的斑纹
  • 25. (2017·宿迁)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种现象说明(   )

    A .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 生物能影响环境 C . 环境能适应生物 D . 环境能影响生物
  • 26. 北京的市树是国槐和侧柏,在冬天国槐纷纷落叶,而侧柏依然郁郁葱葱。这表明( )
    A . 国槐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B . 侧柏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C . 它们都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D . 它们都适应寒冷的环境
  • 27.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与其相似的是(   )
    A .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使土壤疏松 B . 荒漠中骆驼刺的地下的根非常发达 C . 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 D . 骆驼尿液非常少,体温升高到46℃时才会出汗
  • 28. (2018七上·南山期末)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 蚯蚓改良土壤 B . 骆驼刺有非常发达的根系 C . 仙人掌叶特化为刺 D . 北极熊长有厚厚的皮下脂肪
  • 29. (2021七上·中山期末) 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说明环境影响生物 B . 骆驼刺能生长在沙漠中,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 C . 蚯蚓能使土壤疏松肥沃,说明生物能改变环境 D . 山脚桃花比山顶的开花早,说明生物影响环境
  • 30.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次水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在这首《数九歌》中,影响生 生物行为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 . 光照 B . 温度 C . 水分 D . 空气
二、 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15分)
  • 31.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著名词句,请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其中的生物现象。
    1. (1) 蛙鸣求偶后所产的卵,经过蝌蚪、幼蛙发育为成蛙,这体现了生物能的特征。
    2. (2) “狗急跳墙”“惊弓之鸟”等成语,都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生物能
    3. (3)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
    4. (4) “龙生龙,凤生凤”,体现了生物具有的特性。
    5. (5) 除了病毒外,生物都是由构成的。
  • 32. 实验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 1 )提出问题: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

    ( 2 )作出假设:

    ( 3 )制定和实施计划:在纸盒内铺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黑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这样在盒内就形成了两种环境。在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静置2分钟后,每分钟统计1次这两种环境下的鼠妇数量,统计10次。

    ( 4 )得出结论:

    ( 5 )表达与交流:①本实验控制的变量是

    ②把全班分为若干组,相当于进行实验,取各组值可以

    ③不能用一只鼠妇做实验的原因是

    ④实验后要把鼠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