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艺卓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2-10-31 浏览次数:37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注释)(共20题;共60分)
  • 1. 如图漫画反映了汉代一位皇帝的治国措施,他是(    )

    A . 汉文帝 B . 汉景帝 C . 汉武帝 D . 汉元帝
  • 2. 某思想家指出“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因此他主张“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该思想家是(    )
    A . 孔子 B . 荀子 C . 董仲舒 D . 朱熹
  • 3.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有同学制作了如下表格,若要将其补充完整,正确的是(    )

    学派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儒家

    孔子

    道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墨家

    墨子

    法家

    韩非子

    A . ①“仁政”;②庄子;③“相生相胜”;④“礼法并用” B . ①“仁政”;②老子;③“相生相胜”;④“依法治国” C . ①“仁”;②老子;③“兼爱”“非攻”;④“以法治国” D . ①“仁”;②庄子;③“兼爱”“非攻”;④“礼法并用”
  • 4. 秦朝是第一个统一的王朝,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中央集权维护统一。下列属于秦朝采取的措施有(    )

    ①确立皇帝制度    ②户籍制度

    ③设立中朝    ④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5. 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是指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下列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位于长江下游的是(    )

    ①仰韶文化    ②红山文化    ③河姆渡文化    ④良渚文化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②④
  • 6. (2022高二上·禹州月考) 中国古代与家谱相关的制度是(    )
    A . 宗法制 B . 分封制 C . 内外服制 D . 井田制
  • 7. 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我国水稻起源的专题片,下列选项中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是(    )
    A . 元谋人遗址 B . 大汶口文化遗址 C . 河姆渡文化遗址 D . 仰韶文化遗址
  • 8. (2022高三上·安徽月考) 据如图可知,当时(    )

    A . 黄河流域的文明起源早 B . 巴蜀地区文明独树一帜 C . 地理环境决定文明形态 D . 中华早期文明多元发展
  • 9. 为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这一举措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 . 增强了西汉实力 B . 密切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 C . 解除了匈奴的威胁 D . 加强了与欧洲和北非的政治交往
  • 10. (2022高一上·南阳月考) “和传说时代相比,早期国家的特点主要在于:世袭王朝,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以部族联合或宗法制、分封制为基础进行国家管理。”下列在商朝实施的制度有(    )

    ①分封制    ②内外服制    ③井田制    ④宗法制

    A . ②③④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①④
  • 11. 为削弱诸侯王势力,汉武帝采取的举措是(    )
    A . 推崇黄老思想 B . 颁布“推恩令” C . 开辟丝绸之路 D . 设置西域都护
  • 12. 下面漫画形象地反映了东汉后期政治的特点是(    )

    A . 皇帝联合外戚打击宦官 B . 外戚利用宦官控制皇帝 C . 宦官依靠外戚控制皇帝 D .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 13. (2022高一上·元氏月考) 公元前356年进行的商鞅变法因其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取得了显著成效。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
    A . 发展农业生产 B . 维护井田制度 C . 宣传儒家思想 D . 实现富国强兵
  • 14.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下列说法能支持此观点的是(    )
    A . 孔子反对苛政 B .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C . 孔子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 孔子主张以德治国
  • 15. 为了稳固边疆,开拓疆域,西汉时期设置了(    )
    A . 安西都护府 B . 西域都护府 C . 北庭都护府 D . 伊犁将军
  • 16.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
    A . 国人暴动 B . 陈胜、吴广起义 C . 三家分晋 D . 刘邦、项羽起义
  • 17. 水稻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耕种与食用的历史都相当悠久。全世界有-半的人口食用稻米,主要在亚洲、欧洲南部和热带美洲及非洲部分地区。如果我国要拍摄关于水稻起源的专题片,下列选项中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是(    )
    A . 元谋人遗址 B . 北京人遗址 C . 河姆渡文化遗址 D . 仰韶文化遗址
  • 18. 武帝“用宰相如儿戏,屠之如羊豕”,汉武帝时,丞相权位受到严重打击,以致人们视相职为畏途。下列属于削弱丞相职权的是(    )
    A . 平定“七国之乱” B . 设立“中朝” C . 任用酷吏打击豪强 D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19. “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
    A . 分封制 B . 宗法制 C . 郡县制 D . 行省制
  • 20. 下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检索的历史知识词条,由此可知该小组研究的历史主题是(    )

    A . 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 B . 秦朝的暴政与秦末农民起义及速亡 C . 西汉的强盛与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D . 秦汉时期的生产力发展与政治变革
二、材料分析题(注释)(共3题;共40分)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出土文物商鞅方升。

    材料二: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治国能抟民力而壹民务者强,能事本而禁末则富。

    ——(战国)商鞅《商君书》

    材料三:用商鞅之法……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见税什五。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

    ——(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

    1. (1) 比较三则史料,说明其在研究“商鞅经济改革”中各自的史料价值。
    2. (2)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商鞅的经济改革。
  • 22. 鲁迅在《关于中国的二三事》的杂文中说:“在中国的王道(儒家思想),看上去好像是和霸道(法家思想)相对立的东西,其实却是兄弟。”

    请回答:

    1.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的代表人物。
    2. (2) 举例说明在思想主张上儒家和法家的对立。
    3. (3)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有哪些?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以“封建”与“郡县”为历史性标识的两种政治体制,其间的重大区别,今人据以判断的视域自然要比古人宽阔得多。萧公权先生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概括为两项,言简意赅:“秦灭六国为吾国政治史上空前之巨变。政制则由分割之封建而归于统一之郡县,政体则由贵族之分权而改为君主之专制。”第二项之中,实还包含另一要项,即赵翼在《廿二史记》借“汉初布衣将相之局”所申述的由“世侯世卿”,改为中央政府任免的“流官制”。

    ——摘编自王家范《重评明末“封建与郡县之辨”》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重要的政治制度,并根据材料概括其主要特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