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宣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

更新时间:2022-11-10 浏览次数:6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物质或者物质主要成分对应化学式错误的是(   )
    A . 烧碱: B . 磁性氧化铁: C . 小苏打: D . 漂粉精:
  • 2. 2021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部分合成路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醇的摩尔质量是32 B . 合成甲醇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 . 淀粉属于有机物 D . 合成过程没有涉及到电子转移
  • 3. 下列生产、生活中常见事例与所涉及的主要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

    选项

    事例

    主要化学知识

    A

    阳光照射入密林中时形成光柱

    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B

    消毒柜产生臭氧消毒厨具

    臭氧具有强氧化性

    C

    钢铁生产中,注入钢水的模具必须干燥

    高温下铁与水发生反应

    D

    节日燃放五彩缤纷的烟花

    锂、钠等金属单质所呈现的颜色

    A . A B . B C . C D . D
  • 4. “科技创造价值,创新驱动发展”。下列对我国科技成就解读不合理的是(   )

    选项

    科技成就

    解读

    A

    成功研制吨级氢液化系统

    液氢汽化时因断裂化学键而吸热

    B

    揭示硒化铟(InSe)光电子器件应用潜力

    Se位于第ⅥA族

    C

    钛合金材料应用于“探索4500”水下机器人

    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D

    富集分离的丰度

    Li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

    A . A B . B C . C D . D
  • 5. 科学家以钙离子撞击锎()靶,产生了一种超重元素—(),其反应可表示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互为同素异形体 B . 互为同位素 C . 与0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D . 原子核内有249个中子
  • 6. 反应可用于石油开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H2O的结构式 B . N2的电子式 C . Na+和Cl-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D . NH4Cl中只含有离子键
  • 7. 下列物质的制备与工业生产实际相符合的是(   )
    A . 制漂白粉:漂白粉(s) B . 制氢氧化钠: C . 制纯碱:饱和溶液 D . 制盐酸:
  • 8.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环境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选项

    环境

    离子组

    A

    酸性溶液

    B

    碱性溶液

    C

    无色溶液

    D

    的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 9. 下列事实与对应的化学(或离子)方程式都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化学(或离子)方程式

    A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用作供氧剂

    B

    常温下,液氯不能储存在钢瓶中

    C

    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质量增加

    D

    “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混合使用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标准状况下,含有水分子数为0.1 B . 常温常压下,氦气含有氦原子数为 C . 钠完全反应生成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失去的电子数为0.2 D . 物质的量浓度为溶液中,含有数目为1.5
  • 11. 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比较,错误的是(   )
    A . 元素最高化合价: B . 原子半径: C . 元素金属性强弱: D . 酸性强弱:
  • 12.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Y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与X位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X是第二周期第ⅣA族元素 B . Y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弱碱 C . 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Z的弱 D . X、Y、Z三种元素可形成化合物
  • 13. 价类二维图是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重要模型。下图为氯元素的价类二维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a的形成过程: B . 转化均为氧化反应 C . c是一种新的自来水消毒剂 D . d不稳定,容易分解
  • 14. 实验室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氢氧化钠溶液,得到的溶液浓度偏高,原因可能是(   )
    A . 氢氧化钠固体已变质 B . 固体溶解后立即转移入容量瓶 C .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D . 容量瓶洗净后未干燥
  • 15. 下图为氯化钠在不同状态下的导电实验微观示意图(X、Y都是石墨电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示中的 代表的是 B . 图a表示氯化钠固体,不导电 C . 图b表示氯化钠熔融时离子键被破坏 D . 图c能证明氯化钠溶液是电解质
  • 16.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以及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含有酚酞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B

    用洁净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火焰呈黄色

    溶液中一定存在 , 不存在

    C

    将红色鲜花放入盛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

    鲜花红色褪去

    氯气具有漂白性

    D

    溶液中加入溴水

    溶液由无色变为棕褐色

    的氧化性比的强

    A . A B . B C . C D . D
二、综合题
  • 17. 碳酸亚铁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实验室可由硫酸亚铁与碳酸氢铵反应制取(),部分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部分夹持仪器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 (1) 配制溶液所用的蒸馏水必须先除去溶解的氧气,操作方法是
    2. (2)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3) 实验开始时,先打开一段时间,目的是。将生成的溶液与溶液混合的操作是
    4. (4) 装置B三颈烧瓶中的需过量的原因是(写1点)。
  • 18. 下图为实验室常用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仪器a的名称是
    2. (2) 依次连接装置A、B、C、D,加入合适的试剂制取并检验氯气部分性质。

      ①若装置B用于储存少量氯气,应该盛装溶液,收集并储存氯气的操作方法是。装置D的作用是

      ②若装置C中盛装的是淀粉一碘化钾溶液,当出现现象时,说明氯气具有氧化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3) 1868年狄肯和洪特发明用地康法制氯气,反应原理图示如下(反应温度)。

      ①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该方法制氯气,消耗的主要原料是

  • 19. 电子工业中,常用溶液腐蚀覆在绝缘板上的铜箱制造印刷电路板。为了从腐蚀废液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溶液,流程如下:

    1. (1) 试剂A是,C是溶液腐蚀铜箔得到腐蚀废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2. (2) 由上述流程判断,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3. (3) 若腐蚀废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变红,则其中(填“>”、“<”或“=”)。
    4. (4) 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 20. 实验室用密度为、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足量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氯气。求:
    1. (1) 该浓盐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 (2) 理论上生成氯气的体积(标准状况) 。(要求写出计算步骤)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