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中段考试生物...

更新时间:2022-11-03 浏览次数:4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1高一上·永善月考) 近两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新冠病毒不能被称为生命系统,其主要依据是(   )
    A . 仅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B . 不能繁殖 C . 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 D . 能够致病
  • 2. (2018·浙江选考) 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蛋白质化学结构的差异只是 R 基团的不同 B . 某些化学物质可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C . 蛋白质控制和决定着细胞及整个生物体的遗传特性 D .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需同时加入双缩脲试剂 A 和 B
  • 3. (2018·全国Ⅱ卷) 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慢 B . 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 C . 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 D . 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
  • 4.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核糖体,都能合成自身的全部蛋白质 B . 胰腺细胞和心肌细胞中均含有指导淀粉酶合成的mRNA C . 核仁的解体和核膜的消失只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前期 D . 线粒体的嵴能增大膜面积,有利于提高细胞呼吸效率
  • 5. 保卫细胞吸水膨胀使植物气孔张开。适宜条件下,制作紫鸭跖草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观察蔗糖溶液对气孔开闭的影响,图为操作及观察结果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比较保卫细胞细胞液浓度,③处理后<①处理后 B . 质壁分离现象最可能出现在滴加②后的观察视野中 C . 滴加③后有较多水分子进入保卫细胞 D . 推测3种蔗糖溶液浓度高低为③>①>②
  • 6. (2016·四川) 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都具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 B . 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 C . 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 D . 都能合成蛋白质但合成场所不一定是核糖体
  • 7. (2021高二下·南昌期末) 如图为细胞中某些结构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与事实相符的是( )

    A . 结构甲的膜上可附着核糖体,并对产生的多肽进行加工 B . 结构乙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其基质中分布着大量的色素和酶 C . 结构丙的大小与一个细菌相当,且内膜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外膜 D . 结构丁的选择透性与物质②的种类和数量有关,与物质③无关
  • 8. ATP是细胞内的能量通货。下列有关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加入呼吸抑制剂可使细胞中ADP生成减少,ATP生成增加 B . 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物质 C . 动物体温的提升或维持都是依赖ATP释放的能量 D . 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
  • 9. 图为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叙述正确的是(    )

    A . 蛋白质和RNA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需要消耗能量 B . ①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易被酸性染料染成深色 C . ②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蛋白质合成越旺盛②就越多 D . ③主要成分是磷酸和蛋白质
  • 10. (2021高三上·大通开学)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 B . 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 C . 氧气浓度影响人体的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分子 D . 主动运输可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被动运输顺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 11. 某同学设计“探究酶催化作用”的实验装置(轻盖试管塞以收集气体)及相关处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实验的对照组为C,实验组为A、B B . 实验过程中,可用有余烬的木条测试释放的气体 C . 设置B的目的是排除肝提取液自身产生氧的可能 D . 用马铃薯研磨液替换肝提取液也能达到本实验目的
  • 12. 将酵母菌培养液进行离心处理。把沉淀的酵母菌破碎后,再次离心处理为只含有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和只含有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两部分,与未离心处理过的酵母菌培养液分别放入甲、乙、丙3支试管中,并向这3支试管内同时滴入等量、等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在有氧条件下,最终能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是(  )
    A . B . C . 甲和乙 D . 丙和乙
  • 13. (2015高一上·衡水月考) 下面为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①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B . 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 . 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被动死亡过程 D . 凋亡相关基因是机体固有的,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14. (2021高三上·普宁月考) 人体内存在着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的生命历程。下列有关认识和理解错误的是(   )
    A . 人体内细胞呼吸酶活性降低,能够延缓细胞的衰老 B . 造血干细胞分化出各种血细胞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C . 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含有病毒的组织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 D . 细胞内的自由基攻击DNA可能会使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从而使细胞癌变
  • 15. (2019高一下·南昌期末) 每条染色体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称为端粒,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当短到一定程度时,端粒内侧正常的DNA序列会受到损伤,使细胞开始衰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端粒缩短,细胞将会激活衰老机制 B . 端粒缩短能保持染色体结构的完整性 C . 无限增殖的癌细胞中端粒一般不缩短 D . 同一种体细胞端粒长度与其有丝分裂能力呈正相关
  • 16. MPF 为分裂期促进因子,是分裂期细胞中特有的物质,被称为是细胞周期调控的引擎分子。在结构上,MPF 是一种复合物,由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dk)和 G2期周期蛋白组成。其中 G2期周期蛋白为调节亚基,能够促使染色体凝集,促使细胞由 G2期进入分裂期。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    )
    A . 适当升高温度,造血干细胞的细胞周期可能会缩短 B . 神经细胞内有控制 Cdk 和 G2期周期蛋白合成的相应基因 C . 与口腔上皮细胞相比较,造血干细胞中有较多的 MPF D . 组成 MPF 的 Cdk 和 G2期周期蛋白在分裂期可以大量合成
  • 17. (2021高三上·湖南月考) 果蝇(2N=8)是研究遗传学的重要模型动物.如图为雄性果蝇体内不同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的部分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若图示表示有丝分裂过程,则a等于16,c等于4 B . 若图示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则b等于4,d等于1 C . 若③细胞内有X染色体,则该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 D . 若①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则该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
  • 18. 孟德尔利用“假说一演绎法”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得出分离定律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发现的问题是F1都表现双亲的中间性状、F2出现两种性状 B . 为验证做出的假设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C . 假说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D . “演绎”是对F1 , 进行测交,预测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
  • 19. 在家鼠的遗传实验中,一黑色家鼠与白色家鼠杂交(家鼠的毛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F1均为黑色。F1雌雄个体进行交配得F2 , F2中家鼠的毛色情况为黑色:浅黄色:白色=9:6:1,则F2浅黄色个体中杂合子比例为(    )
    A . 2/3 B . 1/8 C . 1/4 D . 1/3
  • 20. 某班同学对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 . Ⅱ-5与Ⅱ-6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8或1/4 C . Ⅱ-6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D . Ⅲ-9与正常女性结婚,建议生女孩
  • 21. (2017·江苏)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发的疾病 B . 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都是遗传病 C . 杂合子筛查对预防各类遗传病具有重要意义 D . 遗传病再发风险率估算需要确定遗传病类型
  • 22. (2020高三上·济南开学考) 二倍体高等雄性动物某细胞的部分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如下,图中①、②表示染色体,a、b、c、d表示染色单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一个DNA分子复制后形成的两个DNA分子,可存在于a与b中,但不存在于c与d中 B .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①与②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 C .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2条X染色体会同时存在于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 D . 若a与c出现在该细胞产生的一个精子中,则b与d可出现在同时产生的另一精子中
  • 23. (2021·浙江) 某种小鼠的毛色受AY(黄色)、A(鼠色)、a(黑色)3个基因控制,三者互为等位基因,AY对A、a为完全显性,A对a为完全显性,并且基因型AYAY胚胎致死(不计入个体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若AYa个体与AYA个体杂交,则F1有3种基因型 B . 若AYa个体与Aa个体杂交,则F1有3种表现型 C . 若1只黄色雄鼠与若干只黑色雌鼠杂交,则F1可同时出现鼠色个体与黑色个体 D . 若1只黄色雄鼠与若干只纯合鼠色雌鼠杂交,则F1可同时出现黄色个体与鼠色个体
  • 24. 图I为甲家族某遗传病基因电泳图,父亲和母亲的DNA标记组成分别可表示为S1S1和S2S2图2为该遗传病的乙家族遗传系谱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 . 甲家族的父亲不是该遗传病的患者 C . 乙家族I 1相应DNA的标记组成为S1S2 D . 若甲家族的儿子与乙家族的Ⅱ3结婚,其后代患病概率为1/6
  • 25. 正常情况下科莫多巨蜥通过正常的有性生殖产生后代,但在长期没有雄性时,雌性个体也会进行孤雌生殖。已知该生物的性别决定类型是ZW型,孤雌生殖时雌性个体会让一个与卵细胞同时产生的极体代替精子与卵细胞结合。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雌性个体能产生两种类型的卵细胞,比例为1:1 B . 孤雌生殖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C . 通过孤雌生殖产生的子代中只有雌性,不会出现雄性 D . 孤雌生殖是科莫多巨蜥对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
二、综合题
  • 26. (2021高三上·黑龙江期末) 2021年9月24日,《科学》刊发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在淀粉人工合成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性进展。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人工光合作用系统可利用太阳能合成糖类,相关装置及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甲、乙表示物质,模块3中的反应过程与叶绿体基质内糖类的合成过程相同。

    1. (1) 该系统中执行相当于叶绿体中光反应功能的模块是,模块3中的乙为
    2. (2) 若正常运转过程中气泵突然停转,则短时间内乙的含量将 (填:“增加”或“减少”)。若气泵停转时间较长,模块2中的能量转换效率也会发生改变,原因是
    3. (3) 在与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相等的情况下,该系统糖类的积累量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植物,原因是
    4. (4) 干旱条件下,很多植物光合作用速率降低,主要原因是。人工光合作用系统由于对环境中水的依赖程度较低,在沙漠等缺水地区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27. 下图是某基因组成为AaBbDd的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相关示意图。(图2表示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物质变化规律,Ⅰ、Ⅱ、Ⅲ、Ⅳ、Ⅴ代表分裂各时期,●和○表示着丝粒,1表示的染色体是X染色体。)请据图回答:

    1. (1) 图1所示细胞的子细胞名称为
    2. (2) 图1细胞在图2柱形图中对应的时期(填序号),则同时产生的生殖细胞基因型为
    3. (3) 图3中B、C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A相比减少一半的原因是
    4. (4) 若在图1中的5号染色体上为b基因,则其发生变异类型可能是
    5. (5) 如果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性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并供给14N的原料。那么,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子细胞中,只含有标记14N的子细胞所占的比例为
  • 28. (2020·江苏) 已知黑腹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偶然出现的XXY个体为雌性可育。黑腹果蝇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现有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设计实验①与实验②的主要目的是验证
    2. (2) 理论上预期实验①的F2基因型共有种,其中雌性个体中表现上图甲性状的概率为,雄性个体中表现上图乙性状的概率为
    3. (3) 实验②F1中出现了1只例外的白眼雌蝇,请分析:

      Ⅰ.若该蝇是基因突变导致的,则该蝇的基因型为

      Ⅱ.若该蝇是亲本减数分裂过程中X染色体未分离导致的,则该蝇产生的配子为

      Ⅲ.检验该蝇产生的原因可用表现型为的果蝇与其杂交。

  • 29. 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腌制方法、时间长短和温度高低等都会影响亚硝酸盐的含量。回答问题:
    1. (1) 泡菜是乳酸菌发酵的产物,乳酸菌的代谢类型是
    2. (2) 按盐与清水的一定比例配制盐水,将盐水煮沸冷却后,注入到装好原料的泡菜坛中,同时加入一定量的“老汁”(陈泡菜水)。将盐水煮沸冷却的目的是;加入“老汁”的作用是
    3. (3) 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后形成色的染料,然后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进行目测比较,大致估算出亚硝酸盐的含量。
    4. (4) 某校兴趣小组探究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其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mg/kg):


      封坛前

      第2天

      第4天

      第6天

      第8天

      第10天

      第12天

      第14天

      1号坛

      0.16

      0.26

      0.60

      0.40

      0.20

      0.16

      0.10

      0.10

      2号坛

      0.16

      0.21

      0.52

      0.42

      0.30

      0.18

      0.15

      0.15

      3号坛

      0.16

      0.32

      0.70

      0.48

      0.30

      0.25

      0.20

      0.20

      该兴趣小组取3只坛的目的是;实验中泡菜坛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趋势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