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同步)复习:中世纪...

更新时间:2022-10-10 浏览次数:40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2九上·黄石开学考) 封建时代的欧洲,虽然处在教会神学的控制之下,但也孕育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下列对欧洲封建时代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庄园经济流行 B . 伯里克利建立津贴制度 C . 西欧大学纷纷兴起 D . 西欧城市重新兴起
  • 2. (2022九上·上杭开学考) 中世纪的一个西欧城市从英王亨利二世手里获得“特许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这种“特许状”的颁发反映了( )
    A . 资产阶级完全掌握了城市的政权  B . 封建割据势力的增强 C . 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 . 城市需求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权利 
  • 3. (2022九上·阳谷开学考) 在中世纪欧洲社会发展过程中,催生了市民阶层,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的是(    )
    A .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B . 西欧城市的兴起 C . 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 D .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 4. (2021九上·永吉期末) 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下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
    A . 农民阶级 B . 市民阶级 C . 封建贵族阶级 D . 工业无产阶级
  • 5. (2021九上·澄海期末) 有史学家认为:“11和12世纪,在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期,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其“活力”表现为(    )
    A . 封君封臣制度出现及王权加强 B . 庄园的流行和庄园法庭的出现 C . 中世纪城市和西欧大学的兴起 D . 租地农场以及手工工场的出现
  • 6. (2021九上·佛山月考) 13世纪初,法王腓力二世正是在市民的支持下,获得英国在法国的大部分领地,并将佛兰德尔地区置于法国控制之下,奠定了强大王权的基础。这主要说明( )
    A . 市民阶级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 B . 市民在王权保护下政治权力扩大 C . 市民阶级成为强化王权的政治力量 D . 城市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7. (2021九上·高州期末) 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后,为抵制封建贵族与教会的掠夺,市民选择了支持封建王权,封建王权则赐给市民以自由贸易乃至自治的特权。市民与封建王权的这一关系最明显体现在双方曾(    )
    A . 共同镇压无产阶级 B . 合作复兴古典文化 C . 互相支持反对教会 D . 共同反对君主专制
  • 8. (2021九上·临江期末) 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基本居民是(    )
    A . 手工工匠和商人 B . 奴隶主和奴隶 C . 国王和领主 D . 教师和医生
  • 9. (2021九上·兰西月考)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   ) 
    A . 新兴地主 B . 富裕农民 C . 无产阶级 D . 资产阶级
  • 10. (2021九上·来宾期中) 西欧城市兴起后,农奴大量逃入城市。他们按规定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后就可成为( )
    A . 市民 B . 领主 C . 佃户 D . 资产阶级
  • 11. (2021九上·长春月考) 中古西欧城市居民获取自由与自治权利的方式主要有(    )

    ①与领主和平谈判    ②用金钱赎买    ③默默忍受    ④武力斗争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2. (2022九上·江西月考) 11世纪,随着城市工商业的发展,社会经济生活日益复杂,城市市民对知识的需求显著增加,大学应运而生。据此判断大学的产生具有(    )
    A . 多学科、综合化的特点 B . 重视教化的宗教化特点 C . 求实致用的世俗化特点 D . 教授治校的自主化特点
  • 13. (2022九上·汉源开学考) 7、8世纪开始,欧洲社会生产力就开始回升……随着财富的增长和大规模贸易活动的开展,人们对罗马法的兴趣提升,尤其是商业发达的意大利北部城市。人们对法学的狂热,直接导致了一些大学的产生。由此可知,欧洲早期大学兴起是(   )
    A . 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B . 宗教发展的需要 C . 源自人们对法学的兴趣 D . 巩固王权的需要
  • 14. (2022九上·黄石开学考) 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其中,被认为是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
    A . 欧洲大学兴起 B . 英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C . 德国开始推行教育改革 D . 法国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
  • 15. (2021九上·江油期末) 中世纪大学课程的设置,既受到教会的影响,又体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下列各项中,属于中世纪大学课程的是(   )

    ①文法    逻辑    音乐

    ②修辞    算术    神学

    ③天文    医学    绘画

    ④几何    法学    理学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③④
  • 16. (2021九上·通榆期末) 中世纪欧洲的大学师生免受地方世俗法官审判,而是由当地主教或大学法庭独立审理。这体现了大学自治地位的( )
    A . 免赋税特权 B . 教育自主权 C . 司法特权 D . 生命安全权
二、材料分析题
  • 17. (2022九上·江西月考)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一部城市发展史,也是一部社会发展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西欧商业城市的兴起,一举改变了城市的传统角色,城市开始由依附于乡村转变为支配乡村,开始由依附于国家权力转变为逐步独立于国家权力,进而支配国家权力。进入近代以后,城市的产业﹣商业和手工业逐渐成为西方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城市的主人﹣商人和手工业者逐渐成为西方国家统治阶级的主体,城市的文化﹣商业文化逐渐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文化,所以说,近代的西方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中世纪的城市文明。

    ——雷恒军《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商人自治研究》

    材料二:百年中国看上海。……上海是中国苦难史的亲历者,是中国革命史的驱动者,更是中国开放史的领航者。从千年古港到近代史中的远东第一大都市,再到如今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的历程,是近现代中国浮沉嬗变的缩影。

    ——纪录片《大上海》

    材料三: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

    ——习近平2019年11月在上海考察时的讲话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西欧城市的经济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城市实现由“依附于国家权力”到“逐步独立于国家权力”转变的主要方式?
    2. (2)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上海是中国“苦难史的亲历者”、“革命史的驱动者”、“开放史的领航者”?(三个例子取二个例子用史实说明),
    3. (3) 结合材料三,联系现实,请你为今天中国城市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 18. (2022九上·孝昌开学考) 【西欧庄园和西欧城市的兴起】

    材料一:为领主提供劳役是佃户的基本义务。劳役量的多少主要依据佃户份地的大小来确定,而且是按照惯例相对固定的,领主不得随意增加。佃户为领主进行的劳动和为自己进行的劳动是分开的。佃户可以独立耕作份地,维持生活。佃户使用领主的磨坊、酿酒机、面包炉等,都必须缴纳使用费。

    材料二: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他们一般是从农村的农民转变而来的。很多人进入城市以前还是农奴,一旦进入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了市民的身份,从此享受自由,领主无权强迫他们重新变成农奴……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1. (1) 归纳材料一中,西欧庄园里的佃户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请你说说,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和影响。
  • 19. (2021九上·洛阳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书院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宋初,国内太平,文风四起,儒生经五代久乱之后,都喜欢在山林中找个安静的地方聚众讲学,涌现出以登封嵩阳书院为首的四大书院,南宋是其发展的黄金时期。据记载,先后在嵩阳书院讲学的有范仲淹、冯光、程颐、程颢、朱熹等二十四人。司马光的巨著《资治通鉴》第9至21卷就是在嵩阳书院和崇福宫完成的,书院以培养“布贤希圣”之士为己任,提倡“为己之学”,主张“进德”与“修业”并重,课程内容除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经典外,还有儒学大师各自的研究心得。同时,历史典籍也是宋代书院的课程内容之一,部分书院还教授关于农田、治民、水利、算术以及军事等一些实用技能型知识。

    ——杨果《谈宋代书院与同时代的欧洲大学》

    材料二:一般认为,(欧洲中世纪大学)最早的大学建于12世纪。随着贸易和工商业的不断发展,城市需要更多的管理和服务机构,并需要大量具备专业知识和业务素养的从业人员,原有的教育机构不论在数量、规模还是所设专业上都无法满足时代需要。在1100至1200年间,大量的新知识涌入西欧,这些新知识冲破了大教堂学校和修道院学校的束缚,产生了有学问的职业,它吸引了来自欧洲各地的求知欲旺盛的青年来到巴黎和博洛尼亚,组成那些学术行会,并给予我们对于大学的最初和最好的定义:一个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社团

    ——贺国庆《欧洲中世纪大学起源探微》

    1. (1) 据材料一、二,比较宋代书院与中世纪欧洲大学的不同。
    2. (2) 结合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宋代书院兴盛和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勃兴的积极影响。
    3. (3) 通过上面两则材料,你对古代教育的发展有什么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