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雅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11-02 浏览次数:5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物质分子中有π键的是(   )
    A . C2H4 B . H2 C . CH4 D . HCl
  • 2. (2019高二下·阿城期中) 下列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中,对应元素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
    A . 3s23p1 B . 3s23p2 C . 3s23p3 D . 3s23p4
  • 3.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极性键构成极性分子的一组是(  )
    A . CH4和Br2 B . NH3和H2O C . H2S和CCl4 D . CO2和HCl
  • 4. 下列晶体熔化时,化学键没有被破坏的是(   )
    A . 氯化铵 B . 金刚石 C . 甲烷晶体 D . 二氧化硅
  • 5. 能区别两种溶液的试剂是( )
    A . 溶液 B . 溶液 C . D . 浓氨水
  • 6. 下列晶体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 . 熔点: B . 沸点: C . 熔点:单质硫>白磷>晶体硅 D . 硬度:金刚石>硅>碳化硅
  • 7. (2020高二上·成都期末)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是为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 . 清洗水壶垢用较浓白醋 B . 将煤块粉碎后燃烧 C . 发馒头加酵母粉 D . 月饼盒内放置还原性铁粉
  • 8. 已知的空间结构为V形,分子中正电中心与负电中心不重合。下列关于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分子中的化学键为非极性键 B . 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在中的大 C . 在水中的溶解度和一样 D . 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
  • 9. 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0. 下列各组基态原子中,X和Y一定是同一主族元素的是(   )

    选项

    X原子

    Y原子

    A

    B

    M层上有1个电子

    N层上有1个电子

    C

    2p能级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

    3p能级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

    D

    L层2p能级上只有一个空轨道

    M层3p能级上只有一个空轨道

    A . A B . B C . C D . D
  • 11. 下列现象与氢键无关的是(   )
    A . 的熔沸点比的高 B . 水分子高温也很稳定 C . 易溶于水 D . 乙醇可以和水以任意比互溶
  • 12. 实验室检验的反应产物结构如图所示,有关该物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该物质是一种配合物,中心离子为 B . 该物质的分子内只存在共价键和配位键两种作用力 C . 该物质存在 D . 该物质的分子中C、N、O原子均存在孤电子对
  • 13. 已知:  不同条件下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反应的 B . 过程b使用了催化剂 C . 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的平衡转化率 D . 过程b发生两步反应,第一步为吸热反应
  • 14. 由N2O和NO反应生成N2和NO2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断键吸收能量之和大于成键释放能量之和 B . 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 C . N2O(g) +NO(g) =N2(g) +NO2(g)△H= -139kJ/mol D . 反应生成1 mol N2时转移4 mol电子
  • 15. 根据等电子原理可知,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粒子,只要其原子总数和价电子总数相同,均可互称为等电子体。下列各组粒子不能互称为等电子体的是(   )
    A . B . C . D .
  • 16. 经研究证明,在固态时由空间结构分别为正四面体和正八面体的两种离子构成,下列关于的推断正确的是(   )
    A . 固体为分子晶体 B . 晶体由构成,且离子数之比为1:1 C . 晶体由构成,且离子数之比为1:1 D . 晶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 17. 把镁条投入到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里,产生H2的速率如图所示。在下列因素中,能影响此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

    ①盐酸的浓度  ②镁条的表面积     

    ③溶液的温度  ④Cl的浓度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②③ D . ③④
  • 18. 在气体参与的反应中,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百分数同时增大的方法是(   )

    ①增大反应物的浓度,②升高温度,③增大压强,④加入催化剂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19. (2020高二上·成都期末) 我国科学家利用双功能催化剂(能吸附不同粒子)实现了水煤气低温下反应的高转化率和高反应速率[  ],过程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过程Ⅰ、Ⅱ中未断键 B . 双功能催化剂提高了活化分子百分数 C . 过程Ⅲ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形成 D . 上述过程提高了的平衡转化率
  • 20. 已知反应 ,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升高温度,K增大 B . 恒温恒容充入一定量的氮气,不变 C . 更换高效催化剂,转化率增大 D . 减小压强,增加
  • 21. 某混合溶液中存在平衡: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 B . 若温度为 , 对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 , 则 C . 时,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v>v D . 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B时的转化率更高
二、填空题
  • 22. 将煤转化为水煤气是通过化学方法将煤转化为洁净燃料的方法之一。煤转化为水煤气的主要化学反应为:C+H2OCO+H2。 C(s)、CO(g)和H2(g)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s)+O2(g)=CO2(g)  △H1=-393.5 kJ·mol-1

    H2(g)+O2(g)=H2O(g) △H2=-242.0kJ·mol-1

    CO(g)+O2(g)=CO2(g) △H3=-283.0kJ·mol-1

    1. (1) 请你根据以上反应,写出C(s)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的热化学方程式:
    2. (2) 比较反应热数据可知,1molCO(g)和1molH2(g)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和比1mol C(s)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填“多”或“少”)。

      甲同学据此认为:“煤炭燃烧时加少量水,可以使煤炭燃烧放出更多的热量。”乙同学根据盖斯定律作出了下列循环图:

      请你写出△H1、△H2、△H3、△H4之间存在的关系式:

      乙同学据此认为:“将煤转化为水煤气再燃烧放出的热量,最多与直接燃烧煤放出的热量相同。”请分析:甲、乙两同学观点正确的是(填“甲”或“乙”)同学,另一同学出现不正确观点的原因是

三、综合题
  • 23.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构型,分子中键和键的个数比为,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2. (2) 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其中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3. (3) 中,原子的杂化方式为;列举与立体构型相同的一种离子和一种分子(填化学式)。
    4. (4) 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断分子中,价层电子对数为的VSEPR模型名称是;属于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中的键角(填“>”“<”或“=”)。
  • 24. 优化反应条件是研究化学反应的重要方向。
    1. (1) 某同学研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他向溶液中加入溶液,溶液颜色变化为,变化原因(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
    2. (2)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方案:

      实验

      草酸溶液

      高锰酸钾溶液

      稀硫酸

      硫酸锰溶液

      温度

      蒸馏水

      a

      0

      b

      0

      c

      0

      d

      0

      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方案中用于设计实验的离子方程式是,实验中通过观察什么现象或测定什么数据来进行判断

      ②该实验的目的是

      ③实验c中的;实验a和d测得反应速率分别为 , 则(填“>”“<”或“=”)。

      ④实验a中,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AB段斜率明显大于OA段斜率,除反应可能放热外,还可能是由于

  • 25. 合成氨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1909年哈伯在实验室中首次利用氨气和氢气反应合成氨,实现了人工固氮,化学方程式为
    1. (1) 合成氨在农业和国防中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常采用下列措施,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____(选填字母代号)。
      A . 用铁触媒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 . 采用较高压强 C . 采用较高温度 D . 将生成的氨及时从体系中分离出来
    2. (2) 某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氢气起始的物质的量对工业合成氨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的起始物质的量)。

      ①图像中 , 的关系是(填“>”“<”或“=”)。

      ②a、b、c、d四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的转化率最高的是(填字母代号)。

    3. (3) 恒温下,向一个4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 反应过程中对的浓度进行检测,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

      5

      10

      15

      20

      25

      30

      0.08

      0.14

      0.18

      0.2

      0.2

      0.2

      ①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若维持容器容积不变,温度不变,往原平衡体系中加入 , 化学平衡将向(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②平衡时氮气的转化率为,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③研究表明,合成氨的速率与相关物质的浓度关系为 , k为速率常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升高温度,k值增大

      B.若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将原容器中的及时分离出来可使v增大

      D.合成氨达到平衡后,增大可使正反应速率在达到新平衡的过程中始终增大

  • 26. 已知A、B、C、D、E、F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元素,A与B,C、D与E分别位于同一周期。A原子L层上有2对成对电子,B、C、D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简单离子可形成一种C3DB6型离子晶体X,CE、FA为电子数相同的离子晶体。
    1. (1) A元素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
    2. (2) X的化学名称为
    3. (3) 试解释工业冶炼D不以DE3而是以D2A3为原料的原因:
    4. (4) CE、FA的晶格能分别为786 kJ·mol-1、3401 kJ·mol-1 , 试分析导致两者晶格能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5. (5) F与B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F与B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该离子化合物晶体的密度为a g·cm-3 , 则晶胞的体积是(只要求列出算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