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二中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

更新时间:2022-10-31 浏览次数:33 类型:月考试卷
一、古诗文阅读(共3小题,满分29分)
  • 1. 古诗文默写填空。
    1. (1) 此中有真意,。(陶渊明《饮酒》)
    2. (2) 《渔家傲》中描绘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图,组合成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的句子是:
    3. (3) 《赤壁》中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的诗句是:
    4. (4) 李贺《雁门太守行》声色两面勾画一幅激烈战斗场面渲染沉重紧张肃杀氛围的诗句:
    5. (5) 古往今来,祖国的大好河山令诗人沉醉。王维《使至塞上》中用“”描绘了夕阳辉映大河的边塞风光;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用“”写出了江上云霞变幻多姿的灵动景象;欧阳修的《采桑子》首句“”即直接吟咏了西湖的恬静美好。
  • 2. 古诗阅读。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释】①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1. (1) 这两首诗在体裁上都属于 诗,《南征》押韵工整,押 韵。
    2. (2) 请简要分析杜甫在两首诗中表达情感的异同。
  • 3. 古文阅读。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节选自《孟子》)

    (乙)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节选自《孟子》)

    【注释】①嚣嚣:自得其乐,无欲无求的样子。②穷不失义,达不离道:不得志时不丧失道义,得志时不偏离正道。③泽:恩泽,恩惠。④见:显露,表现。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岂不大丈夫哉

      ②父

      士穷不失义

      身见于世

    2.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 (3) 给下列句子断句。(限4处)

      古 之 人 得 志 泽 加 于 民 不 得 志 修 身 见 于 世

    4. (4) 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你对“大丈夫”的理解。
    5. (5) 两文都运用了 的写作手法来表达观点。甲文中与乙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二、现代文阅读(共23分)
  • 4.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以下各题。

    【材料一】

    北斗迈入全球服务一年来,在国际合作中取得进展显著。国产北斗基础产品已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基于北斗的土地确权、数字施工、智慧港口等,已在东盟、西亚、非洲等地得到成功应用。北斗“朋友圈”持续扩大,中俄卫星导航政府间合作协定正式生效,中美深化信号互操作协调,中欧开展频率协调,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更加广泛。国际标准也快速推进:北斗全球信号技术指标基本完成验证,计划明年进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支持北斗三号新信号的首个5G移动通信国际标准成功立项;首个北斗船载终端检测标准通过国际电工委员会审议。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国北斗导航系统未来发展前景光明。根据民航局《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设立的目标,2018﹣2020年间,年均增长600架通用航空器。通用航空器数量的增加将大幅拉动北斗导航的需求,潜在市场极大。此外,新兴应用发展不断扩大。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进入了产业化、规模化、大众化、国际化的新阶段;在智慧城市建设的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旅游、智慧社区等先行试点领域的应用也逐步开展。

    1. (1) 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 . 国产北斗基础产品已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基于北斗的土地确权等,已在西亚、非洲等地得到成功应用。 B . 2011﹣2020年,中国北斗导航行业产值快速增长,预计2020年产值将达到4000亿。 C . 以通用航空器数量的增加来大幅拉动北斗导航的需求是《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设立的目标。 D . 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等领域的应用均已经开展。
    2. (2) 阅读材料一,简要概括北斗迈入全球服务一年来在国际合作中取得的进展。
    3. (3) 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发展前景光明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综合以上材料简要概括。
  • 5. (2021·邵阳) 议论文阅读。

    “轻”阅读的分量并不轻

    ①如今的“轻”阅读,其实分量并不轻,能为人生“增重”,能为心灵赋彩,也能为衡量成功的标尺添加更多刻度。

    ②数字时代,信息如海。不知不觉间,人们开始觉得,读书变“轻”了。

    ③厚重典籍浓缩于方寸之间,指尖滑动取代了书页翻动。行囊里不必随身携带图书,书房中也不至于因为汗牛充栋而变得拥挤逼仄。阅读的载体变轻薄了。

    ④书桌台灯让位给指尖掌上,移动阅读、零碎阅读成为日常。拿出阅读器,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品读好文、遇见书香。阅读的场景变轻松了。

    ⑤电子书、有声书、立体书,在技术与设计的改变下,册页打通视觉、听觉的区隔,以更灵活多样的形态融入生活,感受读书之变、体验读书之美。阅读的方式变轻巧了。

    不同时代,都会产生每个时代独有的阅读体验与记忆。曾经翰墨书香,如今电子触屏,从纸上到“指上”,阅读一直在变“轻”,选择也更加个性、更加多元,这是社会与科技的进步。变“轻”,是潮流,不可逆,当然也无需逆。

    ⑦有人说,“轻”阅读固然有轻量、便捷的优势,也有轻浅、碎片之弊。言下之意,阅读还是应该“重”一点,在有限的时间里多读经典,以“重”阅读、深阅读来抵抗片段化阅读、碎片化思考。

    ⑧其实不然。“轻”阅读,指的是追求开卷之轻便,体验之轻灵。形式的“轻”与内容的“重”,二者并无矛盾,不必人为对立。轻便的阅读渠道,更有助于读者触及有分量的优质内容。

    ⑨人们常说,阅读能滋润精神世界,涵养品格气质,挣脱欲望束缚,使人生变得轻盈。这是阅读的魅力。读书,不是为了应付外界需求,而如人所言,是“使自己成为一个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从这个角度而言,如今的“轻”阅读,其实分量并不轻,能为人生“增重”,能为心灵赋彩,也能为衡量成功的标尺添加更多刻度。或许,这就是阅读的“轻重”辩证法。

    ⑩现代社会的高度数字化,给阅读生态带来空前巨大的影响。大量的碎片、低质、冗余、庸俗信息,伴随数字时代奔流而至,“轻”阅读因此遭受不少批评。的确,真正的阅读应该自带过滤与反省机制,静心筛选并留下足够优质厚重的思想沉淀,回馈心灵。所以,读书还是读屏,关键不在于形式,而是内容。

    ⑪先贤言,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不读书,或许就不懂得“柳条折尽花飞尽”的别绪离愁,不懂“今人不见古时月”的岁月沧桑,也不懂“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冲淡豁达。一个人的成长底色,由所读之书来铺陈。而读书的多寡,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心灵家园的广袤或贫瘠。所以,只要能打开更广阔的人生视野,遇见更诗意的精神世界,并最终“认识你自己”,不管“轻”还是“重”,不管是读“著于竹帛”之书还是电子触屏之书,什么方式都好,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04月28日,有删改)

    1. (1) 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 (2) 文中第⑥自然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的论证思路。
    4. (4) 联系文章,谈谈你对“轻”阅读的理解。
  • 6. 记叙文阅读。

    雪夜的老人

    叶骑

    ①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来,撒在我的脸上,像针,刺入肌肤。这痛告诉我,自己还在这个城市活着。

    ②寒冷。这是这个城市,在这个夜晚,留给我唯一真实的印记。

    ③三年了,一千多个日夜,我三次告别父母,远走他乡,在这个城市开始自己的事业。但最终,三次创业换来的结局,是最初的壮志雄心成了今晚口袋里仅剩的十五块钱。我淡淡发笑,索性把这十五块钱,再换成三罐啤酒,一无所有,大概,不过如此吧。

    ④我拿出手机,突然有着想倾诉的欲望。但打给谁呢?爸妈?万万不能。朋友?能说真心话的又有几人。不如,就跟眼前的夜相对无言吧,何必倾诉,谁愿倾听?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这个城市的灯火,突然忘了,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你捂住嘴巴,它们就会从眼睛里跑出来。

    ⑤夜越来越深,气温几乎跌至冰点,整个公园除了自己这个失意人,已经找不到其他行人。

    ⑥我独自对着这茫茫夜色,雪花漫天飞舞。不知道什么时候,对面的长椅上来了一个老人。

    ⑦老实说,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老人的到来。兴许,他恰巧从这里路过,或是心里也藏着一点儿心事;而我,一个年轻人在这里坐着,他干脆也坐上片刻,这么冷的天,他不会待得太久。

    ⑧我沉浸在三年创业的岁月里,分不清哪是雪,哪是泪。老人一直在我对面坐着,偶尔用目光打量一下我,像问候,像关怀,似乎也没有离开的意思。

    ⑨我渐渐对这个老人有些好奇,不知道他这样跟我面对面坐着,是巧合,还是另有用意。

    ⑩我前几天看报纸,说这附近的一个社区成立了一个老年服务队,专门给需要帮助的陌生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莫非,他是这个服务队的成员,怕我一时想不开,做出什么傻事?或者,是我长得像他的孩子,而他也曾在深夜里,看见自己的子女在生活面前声泪俱下、遍体鳞伤,眼前的这一幕勾起了他内心深处的回忆?抑或,他是自己一个远方未曾谋面的亲人,我不认得他,而他记得我,这个孤独的夜晚,是他无声的陪伴?

    ⑪我黑色幽默般地放飞想象,希望求得一丝慰藉。但最终,悲伤如雪花般向我袭来,生活的痛楚,再次将我包围。终于,夜色已深,是离开的时候了。眼前这个老人到底是谁,又何必在意。我站起身,朝自己的出租房走去。

    ⑫没走几步,我隐隐察觉到,身后的老人也站起了身子。我转过头,恍惚中,看见老人步履蹒跚地走到长椅旁,弯腰,捡起地上的三个空啤酒罐,微微向我致意,然后,安静地离开了公园。我怔怔地站在原地,突然明白过来,却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是一个拾荒老人,他用雪地一晚的守候,换来了三个易拉罐。

    ⑬我望着老人远去的方向,蓦地记起他坐在公园长椅上,任由雪花飘落的那份倔强。或许,在他的一生中,还经历过无数个这样的夜晚,雪花可以落在他的头上,可以刺进他的肌肤,但大雪,从未将他掩埋。

    ⑭风雪愈紧了。

    ⑮我拨通母亲的电话,告诉她,今年生意没做好,但自己所在的城市下了一场大雪,老人们常说,瑞雪兆丰年,明年一定会是一个好年成。

    (选自《2018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删改)

    1. (1) 试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2. (2) 文章为什么以“雪夜的老人”为题?请简要分析。
    3. (3) 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⑩段。
    4. (4) 文章最后说“老人们常说,瑞雪兆丰年。明年一定会是一个好年成”。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语言综合运用(共18分)
  • 7. 下列各组字形和加点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guàng)   狼(jí)         恹(yān)      秀(qi)  B . 临(bīn)       俯(kàn)       鲜(yǔ)       邪(bì)  C . (yī)         弓(gòu)       遒(jìn)      涂(màn)  D . 隙(xià)        喧(xiāo)      土(nián)    田(chóu)
  • 8. (2021·邵阳)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B . “听我说,”爸爸继续说:“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困难,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这个你能做到。” C . 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 D . 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时常变化不尽吗?过去的事物不就永远过去决不回头么?我看见这流水心中好不惨伤呀!
  • 9. 请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 . 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极为常见,运用广泛。 B . 孟子,名轲,邹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C . 《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叙述了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与藤野先生相识交往及离别的情景,表达对先生的感激与怀念。文章选自《呐喊》。  D . 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别人记叙;自述生平的,称为“自传”。
  • 10. 名著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 的不朽名著。他在书中写道:“在某中意义上讲,这次大迁徙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徙”指的是

  • 11. 《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法布尔根据观察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地描写了出来,揭开了昆虫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奥秘。试举例说明。
  • 12.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 他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经常不交,在班里显得鹤立鸡群。  B . 兄弟俩白手起家 , 诚信经营,历经多年的打拼,才有了今日的成就。  C . 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折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  D . 这位艺术家的口技表演惟妙惟肖 , 细腻逼真,使人如临其境,获得美的享受。
  • 13. 请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 要在海量搜索结果中精确找到所需要的信息,我们必须具备筛选信息和快速浏览的能力。  B . 从深海载人技术到量子保密通信,从“天眼”到“悟空”,中国对科学和技术“无人区”的探索日渐逐步成为常态。  C . 继《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之后,央视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又成为一股综艺。  D . 2017年,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深圳第五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 14. (2021·邵阳) 综合实践。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某学校准备于2021年6月22日下午在报告厅举行“党史故事汇”微宣讲活动,要求全体师生参加。

    1. (1) 请你代表学校邀请市宣讲团专家王老师前来宣讲,你该怎么说?
    2. (2) 活动结束后,学校要求各班级继续围绕“党史故事汇”主题开展其他活动。请你设计二项活动。(每项活动不超过10个字)
四、作文(50分)
  • 15. 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燕子每次高飞前,总要先在低处飞行一段距离,积蓄力量,然后倏地向上,在天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