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

更新时间:2022-09-27 浏览次数:7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小明对生活中的几个物理量做了如下估测,其中与实际相符的是(   )
    A . 课桌高度约为 B . 他上学步行平均速度约为 C . 乒乓球被誉为我国的“国球”,其直径约为40mm D . 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1mm
  • 2. 下列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 图甲:湖面上冰化成水 B . 图乙:草叶上形成“露珠” C . 图丙:瀑布形成冰柱 D . 图丁:树枝上形成“雾凇”
  • 3. (2016八上·路北期中)

    如图所示,同学们自制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8个玻璃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

    A . 音调 B . 振幅 C . 音色 D . 响度
  • 4.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

    ①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②“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③医生用“B超”检查身体是否有结石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④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会不同;⑤一些城市春节期间实施“禁鞭令”,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⑥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A . 2个 B . 3个 C . 4个 D . 5个
  • 5.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 B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炬成泪是熔化放热 C . “夜来城外一尺霄,晓驾炭车辗冰辙”——冰的形成是凝固吸热 D . “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 6. (2016·烟台) 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  )

    A . 同时沸腾 B . 稍后也沸腾了 C . 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D . 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 7. 两支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8℃,经消毒后没有甩就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36℃和39℃的两个病人的体温,问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分别为(   )
    A . 36℃,39℃ B . 38℃,39℃ C . 都是38℃ D . 都是39℃
  • 8. 请将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

    a.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b.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

    c.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d.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e.读出温度计的示数,记录读数。

    A . abcde B . abced C . acdeb D . cadeb
  • 9. 烧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里冒出的“白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白气”是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 B . “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C . “白气”是水壶中喷出的水蒸气液化而来 D . “白气”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 10. 甲、乙两人在路上沿着平直的公路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甲、乙两人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甲走路速度是乙走路速度的2倍 B . 甲、乙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 . 甲出发时落后于乙,在8s时甲追上乙 D . 16s末,甲乙两人相距10m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 17.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的时刻如图所示。

    1. (1) 该实验的原理是,实验所用的测量工具是
    2. (2) 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计算m/s;
    3. (3) 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选填“大”或“小”)。
  • 18. 在“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装置如图甲。

    1. (1) 图乙是某同学作出的海波的熔化图像,据图像可知:海波的熔点是℃;熔化过程是段,第3min时海波处于态,海波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选填“不变”“升高”或“下降”);

    2. (2) 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使试管内的海波
  • 19. 某小组在做“探究水沸腾特点”的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 (1) 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填“左”或“右”)图;

    2. (2) 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 ℃,说明此时的大气压(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3. (3) 为了探究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四、综合题
  • 20.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向天取水

    地球上,水的三种状态在不断地相互转化。水的物态变化,形成了海洋、陆地、大气间的水循环。

    地球上水的储量虽然很多,但是淡水资源非常紧张,仅占全球总水量的百分之二点七。在干旱地区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水,其中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是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播撒到冷云中,干冰迅速变成气体吸收大量的热 , 使其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迅速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 , 导致降雨。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一直重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建造水库便是重要措施之一。

    1. (1) 短文中的划线部分包含的物态变化有
    2. (2) 地球上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不足总水量的1%,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建议并提倡居民使用节水龙头 B . 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园林或农田 C . 将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D . 将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五、计算题
  • 21. 2017年12月赤峰市首条快速纯电动公交k100开始运营,标志着我市公交进入新能源时代,该线路起于八家公交场站,终点是六大份公交场站,全长约17.1km,根据测算,它全程平均速度约为30km/h,车辆配备了智能化的车辆调度和信息服务中心,通过GPS全球定位功能全程跟踪记录并实时传递每台运营车辆的各种信息。
    1. (1) 计算某辆k100公交车从起点八家站至终点六大份站全程需要多长时间;
    2. (2) 若某辆k100公交车在某一路段运行时,先以36km/h的速度运行60s,停车10s,再以54km/h速度运行30s,求该车在这一地段平均速度是多少。
  • 22. 十一假期小明一家人打算去北京游玩,他和爸爸一起在百度上查询到赤峰到北京大约420km,如果自驾所要走的大广高速允许最大速度为100km/h;也可乘坐高铁,列车时刻表如下图所示,求:

    1. (1) 假设汽车以最大的速度行驶,从赤峰到北京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2. (2) 如果乘坐G3666次列车,该列车从赤峰到北京朝阳全长510km,求该列车从赤峰到北京朝阳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 (3) 若该列车途中以252km/h的速度通过该路段内最长的建平隧道,该隧道长度为12km,如该列车全部通过隧道的时间是175s。该列车的车身长度是多少m?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