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

更新时间:2022-09-23 浏览次数:49 类型:开学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 1. 古诗文默写。
    1. (1) 一上高城万里愁,。(许浑《咸阳城东楼》)
    2. (2) ,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3. (3) 一封朝奏九重天,。(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 (4)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抒发物是人非,恍若隔世的无限悲痛怅惘之情的句子是:
    5. (5) ,燕儿舞,蝶儿忙。(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
    6. (6)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工整的语句,准确而生动地描绘出琅琊山晦明变化的朝暮景象的语句是
    7. (7)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8. (8) ,万古惟留楚客悲。(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 2. 看拼音写成语。
    1. (1)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如同一股ruì bù kě dāng的巨潮,席卷世界,波及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2. (2) 所有的观众都bǐng xī liǎn shēng,关注着这个气质超群的孩子。
    3. (3) 十年浩劫,致使他们夫妻分离,从此yǎo wú xiāo xī
    4. (4) 当敌人冲进大厅的时候,只见他zhèng jīn wēi zuò,那副处变不惊、视死如归的气节真让人敬佩!
  • 3. 结合语境,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
    A . 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酿:这里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B . 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不舍得给别人,也不舍得自己用。) C .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麻木不仁:指肢体麻木,没有感觉。) D . 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大相径庭。(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相差很远,很不一致。)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我们班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B . 李明同学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当上了学校学习标兵的荣誉称号。 C .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D . 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的关键。
  • 5.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成语是浓缩的文化。它言简意赅,深刻隽永,滴水藏海,折射历史的千姿百态。它以语言为承载,方寸之间传达着丰富的含义,是汉语词汇中的璀璨明珠。它深具历史性、知识性和艺术性。

    【材料二】许多成语出自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典籍。“一鼓作气”语自《左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曲径通幽”语自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材料三】从“丝丝入扣”与古代纺织方法,到“登堂入室”与古代建筑格局;从“土崩瓦解”与古代制瓦技术,到“如法炮制”与古代中药制法;从“见风使舵”与古代航海技术,到“以管窥天”与古代天文观测技术:一些成语的出现是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我们从中可以体味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1. (1) 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不超过12个字)。
    2. (2) 许多成语出自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典籍。除了材料二所举的两个例子外,请你再举两例。
    3. (3) 成语发展到今天,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给予我们深刻的启迪。请从备选成语中任选一个,依照所给例句的形式,仿写一句话。

      【备选成语】精益求精  雪中送炭  不耻下问  众志成城

      例句:锲而不舍体现了一种坚韧执著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求学道路上的发动机。

      体现了一种的精神,这种精神是

二、阅读理解(共3题,共40分)
  • 6.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 , 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口:“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穿井得一人》)

    【乙】越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①朽而轮败,輗②折而辕③毁,无所可用。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人。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 , 效而为之者相属。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越人以为绐④己,不顾。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车御之。车坏,大败,终不知其车也。学者之患亦然。

    (选自明·方孝孺《越车》)

    【注释】①辐:连结车辆和车毂(gǔ)的直条。②輗(ní):古代大车车辕前端与车衡相衔接的部分。③辕: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④绐(dài):欺骗。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而出溉汲

      之于宋君

      ③以为车固若是

      ④而笑其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②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车御之。

    3. (3) 甲文中姓丁的人该怎么说才能避免别人的误会?
    4. (4)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甲文中,宋君派人向丁家询问,是因为他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说法。 B . 乙文告诉我们不要自以为是,不要轻信,不能盲目模仿,不能凭主观判断事物。 C . 甲文“有闻而传之者”与乙文“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两句中的“者”意思相当。 D . 甲文中“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和乙文中“学者之患亦然”都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在文章的结尾起到了揭示寓意的作用。
  • 7.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追风

    张淦

    ①追风老了,常常趴在地上一动不动。

    ②岗哨旁,追风安静地将下巴搭在水泥台上。战士们来回经过,追风只是偶尔抬一下眼皮,然后又很快合上。

    ③追风是一只军犬,由于长时间没有打理,身上不少地方的毛都打了结,看起来丝毫没有军犬的威风样子。躺久了,追风会偶尔起身,坐在台阶上看着路口发呆,像是在等待谁的归来。

    ④列兵景瑜略显吃力地提着一袋狗粮摇晃着身子走了过来。顺手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景瑜呼哧呼哧喘着粗气,把袋子往地上一扔,然后用温水把狗粮泡上。追风年纪大了,牙齿也掉了不少,所以每次吃饭都得把饭泡烂乎。

    ⑤景瑜接管照料追风的工作已经 3 个多月了。回想起当时接管军犬踊跃报名的那股劲头,他有些后悔。原本景瑜还想着能威风凛凛地指挥军犬训练,结果却是每天训练结束后还要来送饭、打扫犬舍。

    ⑥听到声响,追风抬起头,看了一眼景瑜,然后又默默低头吃饭。其实,让景瑜懊恼的不仅是追风年纪大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己照顾追风这么久,追风和他连最基本的互动都没有。不仅是“发号施令”不听,就连喊追风的名字,它也是爱答不理。这老军犬怎么就像块焐不热的石头呢?

    ⑦追风看起来没什么胃口,吃了几口就又躺下了。

    ⑧不吃算了!景瑜有些生气。就在景瑜要起身收拾剩余的狗粮时,追风突然怒目圆睁猛扑上来,吓得景瑜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⑨景瑜定了定神,才发现它正与一条花斑蛇撕咬在一起。追风紧紧咬住花斑蛇不松口,可无奈它原本锋利的牙齿已经失去了战斗力,没有重创花斑蛇。景瑜在身旁摸索工具准备加入“战斗”,只见追风一松口,花斑蛇就快速伸缩躯干蜿蜒消失在草丛中了。这时,追风趴在地上,嘴里发出呜呜的叫声。景瑜惊魂初定,赶忙爬起来,发现追风的前腿被花斑蛇咬伤了。看着花斑蛇在地上留下的痕迹,景瑜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花斑蛇刚才是朝景瑜腿边爬行,肯定是花斑蛇爬行发出的沙沙声引起了追风的警觉。情急之下,追风猛地扑过来与花斑蛇打斗在一起,这才避免了景瑜受伤。

    ⑩一想到《动物世界》里的各种毒蛇,景瑜就后背发凉,要是蛇有毒可咋办?他想抱起追风跑到卫生队,可追风是一条大型犬,一个人抱不动。看着躺在地上的追风,景瑜害怕极了,泪水汗水一块儿吧嗒吧嗒往下掉。

    ⑪带着哭腔,景瑜打通了卫生队的电话。抱着追风坐在地上,景瑜不停地抚摸着它,几分钟的时间,景瑜感觉如此漫长,心里的恐惧在不停地侵蚀蔓延……

    ⑫救护车赶来,景瑜的眼睛里一下子有了光。经过卫生队队长耿国栋的一系列检查,确定花斑蛇无毒,追风的伤势并无大碍。好在是虚惊一场。不远处的晚霞映红了半边天,红彤彤地照在海面上,宛如一场战斗后的火焰,还在熊熊燃烧。

    ⑬看着景瑜如此爱护追风,耿国栋很是欣慰。席地而坐,耿国栋打开了话匣子。原来,一直照顾追风的老兵去年退伍了。尽管万分不舍,但由于老兵服役期满,只能忍痛与追风分别。老兵的离开,一下子让追风的生活失去了颜色。刚开始那几天,追风不吃不喝,整日在岗哨旁鸣咽。渐渐地,它开始趴在地上睡觉,似乎怎么也睡不够。老兵走后,照顾追风的战士换了好几茬,可都是坚持不了多久,战士们就失去兴致打了退堂鼓。

    ⑭“好好照顾追风,它会没事的!”送走队长,景瑜心里五味杂陈。景瑜小心翼翼地将追风安顿好,又添上水和食物,这才一步一回头地回了营区。

    ⑮月如钩,钓着景瑜的满腹心事。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景瑜就蹑手蹑脚地出了门。路上一想到追风的伤势,他不由得加快了脚步,迫不及待要见到追风。

    ⑯景瑜气喘吁吁地跑到岗哨,蹲下身,看着追风上下起伏的肚子,一颗悬着的心才算是落了地。追风抬起头,盯着景瑜看了一会儿,又慢悠悠闭上了眼,像是在说“我要睡个回笼觉”。

    ⑰时间一天天过去,追风依旧每天趴在地上,懒得动弹。只是,它的犬舍越来越干净,身上的毛也越来越顺滑。现在,每当追风吃完饭,它就起身摇着尾巴坐在景瑜身边,安静地坐着。在任何时候只要身旁有战友,就会感觉到安全。

      (选自《解放军报》)

    1. (1)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像是在等待谁的归来”一句,为下文交代追风与老兵的故事埋下伏笔。 B . 对追风的描写可以看出它并未老去,只是心态老了,所以不愿意动。 C . 本文颂扬了人与犬之间的情谊,也写出了军队中人与动物是无言的战友。 D . “只要身旁有战友,就会感觉到安全”,写出景瑜与追风间战友般的情谊。
    2. (2) 根据小说内容,相关情节内容与情感变化不匹配的一项是  
      A . 列兵景瑜踊跃报名后发现不能威风凛凛地指挥军犬训练——害怕 B . 追风和他连最基本的互动都没有时——懊恼、生气 C . 发现追风为保护自己被蛇咬伤后——恐惧 D . 得知追风背后的故事后——满腹心事
    3. (3) 关于追风与景瑜谁是文中的主角及其理由,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认为主角应为追风。从文题上看,本文的文题为追风,故追风应为本文的主角。从情节上看,本文既写了追风的前后变化,也补写老兵离开导致其变化的原因,全文的主要情节均围绕追风而展开。 B . 我认为主角应为追风。从主题上看,追风为主角更能突出动物的灵性以及颂场军犬凭借其灵性以及高度的警觉性,作为军队中一员与军人结成无言的战友的主题。 C . 我认为主角应为景瑜。从形象上看,文章只对景瑜形象进行了刻画更为丰满。从情节上看,景瑜的行为一直推动着情节的发展,通过他的视觉给我们展现出追风的全貌。 D . 我认为主角应为景瑜。从文章主题上看,更多的是呈现人与动物间的情感。人的照顾与付出是前提,才有动物的回应。另外,也体现出新兵与老兵间的任务交接与传承,从而突显出军人与军人之间,军人与军犬之间的战友之情。
  • 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夕阳下的风景

    少年站在茅屋边的樟树下张望。夕阳给大地抹上一层金灿灿的色彩。樟树把自己独特的香味儿向空气中散放。少年喜欢这种淡淡的香味儿,他吸了一口又吸一口。少年的手在布满深沟裂纹的樟树皮上来回抚摩。天气炎热,没有一丝风,卵形的樟树叶一动不动。

    少年爬上樟树,眼巴巴地望着那条通往山外的唯一山路。终于,少年的视野里出现了人影。少年跳下树,朝人影奔去。一个女人背着一个男人,一步一步艰难地走着。女人背累了,就将男人慢慢地放下,靠着山路边的白杨树歇息。

    女人气喘吁吁,满身汗水,衣服已经湿透。

    少年来到了他们面前。女人做着手势,眼里露出喜悦,脸上写满了笑意。少年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男人两手撑在两只特制的小凳上,一用力,身体就往前挪动一小步,屁股落地后,两手提着小凳又回到屁股边,又一撑,身体又往前挪一小步。“爸爸,我来背你吧。”少年低头望着男人,轻柔地说。“你这么瘦小,怎么背得动?我自己能走。”男人抬头望了一眼少年,心里流过一丝暖流。男人用双手艰难地往前“走”着。少年和女人跟在后边。女人的喘气渐渐平缓。她快走几步,走到男人前面,蹲下身,又要背男人。男人说:“你太累了。让我自己走吧。”见男人不肯上背,女人没法,只好让男人自己走。

    男人的双腿是在一次车祸中失去的。车主死了,车子报废了,车主的房子也被众多的受害人拆走。男人没处索赔,巨额的医疗费使家庭一下子陷入了困境。女人是天生的聋哑,不会说话,也不识字。男人娶她的时候,是同情她,想好好照顾她。想不到好日子只过了两三年,男人就不能照顾女人了,自己还得靠女人来照顾。家里家外的重活一下子全落在了女人身上。女人虽然又聋又哑,但人挺聪明。她找木匠做了两只小凳。这小凳中间有提手,男人可以借助这小凳用手走路。女人把男人的长裤裁掉一截,裤脚缝合起来,垫上厚厚的海绵,屁股下面固定一个汽车轮胎制成的垫包,以减轻男人走路时的痛苦。

    男人不忍心家里家外的活全落在女人一人身上,他学会了架高凳煮饭,并会用双手撑着小凳子到菜地里挖沙种菜。

    上坡了,男人上不去了。女人走上前,蹲下身,将男人背在背上。夕阳照在男人的红背心上,金灿灿的。少年赶上几步,离他们很近很近的。

    男人告诉少年:“今天走了二十多户,差点儿被人家的狗咬住了。你妈真能干,几棍子将狗打跑了。总算借到了,明天你可以去学校报名上学了。”少年点点头,感激地看着男人。“今天的太阳真毒啊!你妈妈不知流了多少汗。我一次又一次地向人家开口,遭到了别人一次又一次的拒绝。我的心都快要死了。还是你妈妈挺得住,背着我走了东家走西家。我这么大一个男人,却要你妈背着走,心里实在不是滋味啊!我坚持自己走,你妈嫌慢,非要背着我走。你看你妈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全是汗水啊!也许是你妈的诚意感动了张大伯,他不但将钱借给了我们,还给我们下了面条吃。现在像张大伯这样的好人已经不多了。孩子,你可要记住张大伯的情,永远永远不要忘记啊!”少年点点头,眼里有热乎乎的液体没有忍住,滑过面颊,滴落在地。

    夕阳下的风景,很美。

    1. (1) 请从少年的角度概括文章内容。
    2. (2) 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天气炎热,没有一丝风,卵形的樟树叶一动不动。

    3. (3) 文中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
    4. (4) 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结尾段的作用。
    5. (5) 说说标题有什么含义。
三、写作(50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