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上语文期中专题复习:语言运用

更新时间:2022-09-15 浏览次数:41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富春江昔日为杭州至严州、金华的通航要道,船至桐庐七里泷,因滩多流急,航行需借风力或人工拉纤。____________如今,因富春江水库的修建,这一带水深江阔,碧波粼粼,两岸群峰壁立。当地在此开发了“七里扬帆”的旅游项目。一叶扁舟,点点白帆,穿行在如诗如画的江面上,还有谁人不陶醉!

    ①古语说“七里滩头,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七里扬帆”由此得名。

    ②旧时舟楫经过都要在钓台下游等候东风。

    ③倘若无风,得靠人工拉纤,显得路途遥远,仿佛七十里。

    ④东风一起,千帆竞发,艄公号子响彻云霄,长滩瞬息可过,仿佛仅七里。

    A . ①④③② B . ①②④③ C . ②④③① D . ②③①④
  • 2. 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
    A .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 .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C .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D .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 3.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该作品以独特视角再现红军长征路上的重大战役,歌颂了红军将士的英雄情怀和崇高境界。

    ②歌剧《血色湘江》从主人公陈湘师长等红军将士的心路历程切入,以艺术的手法呈现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和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深层次诠释历史逻辑,展现战争中的人性光辉,具有史诗剧色彩。

    ③为纪念湘江战役85周年,由广西演艺集团创作演出、陈蔚执导的原创歌剧《血色湘江》近日在国家大剧院展演。

    ④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最壮烈的一战,同时也是红军长征的重要转折点。

    ⑤湘江战役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第四道封锁线,保存了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主力,为突破教条主义禁锢、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打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A . ④③①⑤② B . ②①③⑤④ C . ③①④⑤② D . ③②④⑤①
  • 4. 最近,学校吴老师荣获宜春市城镇“巾帼建功标兵”称号,校园电视台的记者在授奖现场采访吴老师。下列采访用语最得体的一项是 (  )
    A . 吴老师,我是校园电视台的记者,我代表全校师生向您表示衷心的祝贺。 B . 吴老师,我是校园电视台的记者,您能得奖,真是荣幸之至,能说说您现在的感受吗? C . 吴老师,我是校园电视台的记者,衷心祝贺您!同学们期待您的赐教! D . 吴老师,我是校园电视台的记者,衷心祝贺您!能否请您谈谈此时的感受?
  • 5. 把下面的句子还原到文中的位置,正确的一处是()

    句子:比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说得是何等的好!
     

    现在人们注重用传统经典来教育下一代,(A)一些家训和幼年启蒙读物重新受到关注。(B)其中有的是对行为举止的强调,今天看来虽然较为严格,但能有效规范人们的行为;有的是对道德情操的熏陶,意旨深远,直指伟大民族的精神源头。(C)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才让人产生了敬畏之心。(D)可喜的是,不少人已经有了这样的认识。

    A . A B . B C . C D . D
  • 6. 将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说明了岩石生成的地方,是当时陆地的边缘,较大的石子不能被搬到海或湖的中央,便在岸边留下了。

    ②这是因为地壳下沉,使原来靠岸的地方变成了海洋的中心。

    ③可是,有时候,在粗糙的岩石上覆盖着的岩层,它里面的物质颗粒却逐渐变细了,这是什么道理呢?

    ④有一种很粗糙的石头,叫做“砾岩”。

    ⑤你可以清楚地看到,砾岩石中包含着从前的鹅卵石。

    A . ①②④⑤③ B . ④①⑤③② C . ④⑤①③② D . ①⑤③④②
二、综合表达
  • 7.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于是,隔夜食物是否会危害健康的疑问,逐渐困扰起都市人来。

    ②现代营养专家认为,隔夜食物并不等于洪水猛兽,只要不是放置时间过长、食用频率过多,就无须谈之色变。

    ③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对身体健康也越来越看重。

    ④凉拌菜的卫生情况不好把控,冷藏更容易变质。

    ⑤熟的河海鲜时间长易产生蛋白质降解物,会损伤肝、肾功能,甚至产生毒素。

    ⑥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不包括熟的河海鲜和凉拌菜。

    A . ②③①④⑤⑥ B . ③①②⑥⑤④ C . ③①②⑥④⑤ D . ②①⑥⑤④③
  • 8. 从“家祭”到“国祭”,中国近代史上最沉痛的一页,正不断加固于整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中。以下是网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创作的三副楹联,请你依据下面三个选项,将其补充完整。

    金陵响警钟,声声震耳, , 莫再坑前空拭泪
    历史遗棱镜,面面揪心,对百年屈辱,宜从蹄底永铭殇

    悼冤魂,恨日寇猖狂,我族积弱铭国耻,  , 吾辈图强。

    , 积怨难消,万众同悲国耻事
    枕戈而待旦,除倭务尽,千秋不怠警钟声

    A欣中华复兴       B祭卅万亡灵        C抚泪以追昔
  • 9. (2021八上·台州期中) 从“家祭”到“国祭”,中国近代史上最沉痛的一页,正不断加固于整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中。以下是网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而创作的三副楹联,请你依据下面三个选项,将其补充完整。

    ⑴金陵响警钟,声声振耳,,莫再坑前空拭泪;

    历史遗棱镜,面面揪心,对百年屈辱,宜从蹄底永铭殇。

    ⑵悼冤魂,恨日寇猖狂,我族积弱。

    铭国耻,,吾辈图强。

    ,积怨难消,万众同悲国耻事。

    枕戈而待旦,除倭务尽,千秋不怠警钟声。

    A.欣中华复兴       B.祭卅万亡灵     C.抚泪以追昔

  • 10. (2020八上·盐池期末) 根据语境将备用的三个选项分别填入括号内,使之表达准确连贯。(只填序号)

    生命是多么深邃的话题,它包含着人世间一切最极致的体验。生命可以是能够被毁灭但不能够被打败那般顽强,。生命如果有颜色,。生命如果有态度,。生命的意义是如此厚重,无论我们怎样全力以赴都不为过,因为我们生而为人,生而为众生。

    ①会不会看上去就像梵高的《向日葵》和《星空》

    ②是不是听上去就是贝多芬的《田园》和《英雄》

    ③也可以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那般博大

  • 11. (2020八上·隆德期末) 我县文化部门给县图书馆征写对联,其中有一副对联下联不完整,请你根据上联补全下联。

    上联:学问藏今古    下联:才识中西

  • 12. (2019八上·长兴月考) 人与自然,美美与共。大自然有规律,我们的语言文字也有逻辑,按照逻辑给下列句子排序。(只填序号)

         “朋友,我们都不过是自然的奴隶,要征服自然,只得服从自然。。”——来自清《谈美》节选

    ①不动,不发展,不创造,便是摧残生机,便不免感觉烦恼。

    ②人生来好动。好发展,好创造。

    ③违反自然,烦恼才乘虚而入,要排解烦闷,也须得使你的自然冲动有机会发泄。

    ④能动,能发展。能创造.便是顺从自然.便能享受快乐。

  • 13. 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你和小尹同学要参加义乌市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创客比赛,需要小尹同学周六一天时间和你在学校里制作创客作品,你要打电话给小尹同学的妈妈,希望她能同意你们的活动。

    要求:①与小尹的妈妈进行沟通,要求根据情境得体、清晰地表达。②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③100字左右。

  • 14. 你的语文老师要在班里组织“追寻人类起源”的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活动,请你担任这次活动的主持人。如果在下面的情境里,你会怎么说?
    1. (1) 当老师找到你,希望你来主持这次展示活动时,你会对老师说:
    2. (2) 作为主持人,你要为这次活动作一下总结,你会这样总结:
  • 15. 综合性学习。

    在“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相关的材料。请你按要求完成题目。

    1. (1) 下面是《孟子》中关于治国的语录,阅读后用一个词语概括孟子的治国思想。

      材料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他的人就少。

      材料二: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材料三: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译文: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孟子的治国思想:

    2. (2) 请从下面的材料中任选一句孔子的名言,说说它体现了怎样的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2008名演员击缶而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古琴声中,身穿古袍,手持竹简的孔门弟子,齐声诵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礼之用,和为贵”等儒家经典名句,在全世界面前展现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我选择的名言:

      传统美德:

      现实意义:

三、名著导读
  • 16. (2022八上·期中) 根据阅读积累,完成下列任务。
    1. (1) 按要求填空

      《飞向太空港》是一部优秀的(填体裁)作品,作者以实地采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支撑,全景式地描述了我国用(填火箭名称)将美国卫星送入太空的全过程,刻画了一群默默耕耘的航天人形象。

    2. (2) 书生园语文社团开展了《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完成下列各小题。

      读摘录

      猜人名

      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

      ①他是       

      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

      ②他是

      他打仗十年,负伤八次。他的每条腿、每条胳膊,他的胸口、肩膀、屁股都受过伤。有一颗子弹从他眼下穿过他的脑袋又从耳后穿出。

      ③他是

      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过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

      ④他是

    3. (3) 信仰,是人永恒的精神支柱,请你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说说你从作品中读出了作者或人物怎样的信仰。

      A《长征》

      B《飞向太空港》

  • 17. (2022八上·期末) 根据阅读积累,完成下列任务。
    1. (1) 小语对本学期纪实作品中的英雄人物逐一进行评价,请你指出下列四位人物的姓名。

      ①了不起的苏维埃掌门人

      ②不摆架子的红军总司令

      ③可爱、率真的大将军

      ④中国氢弹发动机奠基人

    2. (2) 小文认为斯诺过于真实地记录革命党人的生活琐事,这削弱了国人心中景仰的英雄形象。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请从《红星照耀中国》中选择你喜爱的英雄人物及其事件来阐述理由。
    3. (3) 科普作品中的“科学精神”往往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下列哪部作品中“对生命的敬畏”让你印象深刻?请你结合具体内容,简要阐述这种精神。

      A.《昆虫记》

      B.《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C.《寂静的春天》

  • 18. 根据阅读积累,完成下列任务。

    [甲]说真的,这昆虫可真漂亮,全身呈浅绿色,另有两条白色的带子沿着身体两侧。它的身材得天独厚,修长匀称,大大的双翼薄似轻纱,是蚱蜢类昆虫中最优雅的。

    [乙]蝈蝈,是鸣虫中体型较大的一种,体长在40毫米左右,身体多为草绿色,也有的是灰色或深灰色,覆翅膜质,较脆弱,前端向下方倾斜,一般以左翅覆于右翅之上。后翅多稍长于前翅,也有短翅或无翅种类。

    1. (1) [甲][乙]两个片段都是写同一种动物——蝈蝈,哪一段文字出自《昆虫记》?请简要说明理由。
    2. (2)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序言中写道:“从严格的字面意义上来讲,这一本书的一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而是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林彪这些人——他们的斗争生活就是本书描写的对象——所口述的……凡是这些,断不是一个作家所能创造出来的。”你觉得斯诺的说法真实吗?请结合作品具体内容举例说明。
四、阅读理解
  • 19. 阅读

    材料一:

    重大发现!汉文帝霸陵,找到了!

    14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线上会议,聚焦甘肃、河南、陕西三个重要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会上公布了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即为汉文帝霸陵。

    记者获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线上发布会聚焦汉唐时期重要考古发现。其中,汉代第三位帝王汉文帝的霸陵无疑是关注度最高的项目。在没有确认墓主人身份之前,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的这处墓葬一直被称之为“江村大墓”。考古队员通过精细发掘和缜密分析,判断出“江村大墓”就是汉文帝的霸陵。另外两个项目分别是,隋唐洛阳城正平坊遗址,以及在甘肃武威发现的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的最新研究成果。

    江村大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2016 年江村大墓外藏坑受到盗扰,为确认墓葬保存状态及周边文物分布情况,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考古工作者对江村大墓及其附近的窦皇后陵、薄太后南陵和相传为汉文帝霸陵的“凤凰嘴”地点,进行了系统的考古调查、勘探,并对陵园外藏坑进行了考古发掘,目前基本确认江村大墓为西汉早期汉文帝刘恒的霸陵。

    江村大墓地处西安东郊白鹿原的西端,东北约800米处为窦皇后陵 , 西南约2000米处为薄太后南陵,北部2100米处为原国保单位霸陵所在“凤凰嘴”地点。考古勘探确认“凤凰嘴”地点并无汉代墓葬遗存,排除为霸陵的可能。江村大墓平面为“亞”字形,地表无封土,墓室边长约72米、深30余米,墓室四周发现110多座外藏坑。外藏坑外围有卵石铺砌的陵园设施(暂定名“石围界”),边长约390米,石围界四面正中外侧有门址,推测可能为独立的帝陵陵园(窦皇后陵也有独立的后陵陵园)。江村大墓与窦皇后陵外围发现陵园园墙遗存,推测共处同一座大陵园内,大陵园东西长约1200余米,南北宽约863米。考古发掘了江村大墓的8座外藏坑,出土陶俑、铜印、铜车马器及铁器、陶器等1500余件,铜印印文有“车府”“器府”“中骑千人”“府印”“仓印”“中司空印”等,表明江村大墓周围外藏坑应为模仿现实官署、府库建造。江村大墓的形制、规模均符合西汉最高等级墓葬规格,加之其周边分布窦皇后陵、薄太后陵,专家确认江村大墓为汉文帝霸陵。

    本次考古工作确定了汉文帝霸陵的准确位置,解决了西汉十一座帝陵的名位问题。霸陵双重陵园、帝陵居中、外藏坑环绕的结构布局,与汉高祖长陵、汉惠帝安陵显示出明显的差异,奠定了西汉中晚期帝王陵墓制度的基础,对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制度的深入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人民日报”公众号2021年12月14日)

    材料二:

    孝文帝①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 , 有不便,辄以利民,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②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上常衣绨衣③,所幸慎夫人④,令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⑤,欲为省,毋烦民。南越王尉佗自立为武帝,然上召尉佗兄弟,以德报之,佗遂去帝称臣。与匈奴和亲,匈奴背约入盗。然令边备守,不发兵深入,恶烦苦百姓。吴王诈病不朝,就赐几杖。群臣如袁盎等称说虽切⑥,常假借用之。群臣如张武等受赂遗金钱,觉,上乃发御府金钱赐之,以愧其心,弗下吏。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

    (节选自《史记·孝文本纪》)

    材料三:

    途经秦始皇墓⑦

    [唐]许浑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注]①孝文帝:汉文帝刘恒,初封地是代国。②奉:继承。③绨衣:质地粗厚的丝织衣服。④慎夫人:文帝宠爱的妃子。⑤坟:高大的墓冢。⑥切:直率尖锐。⑦秦始皇墓:秦始皇嬴政的陵墓,离汉文帝霸陵较近。秦始皇统治时期严刑峻法,百姓负担很重。

    1. (1) 材料一中写到“江村大墓地处西安东郊白鹿原的西端,东北约800米处为窦皇后陵,西南约2 000米处.为薄太后南陵,北部约2100米处为原国保单位霸陵所在“凤凰嘴’地点”。根据下面这幅简易地图,你认为江村大墓应该是在下图中的处。

    2. (2) 12月14日,各大媒体公众号都聚焦汉文帝霸陵,以下是各公众号当天的新闻标题。你最喜欢哪个标题?说说理由。

      A

      重大发现!汉文帝霸陵,找到了!

      人民日报2021-12-14 14:06

      B

      官宣,重大发现!

      南风窗2021-12-1417 :31

      C

      重大发现!近千年谬误被纠正

      潇湘晨报2021-12-14 16:31

      D

      重大考古发现!汉文帝霸陵找到了!就在西安这里……

      西安发布2021-12-14 14:31

    3. (3) 《史记》体现传记的真实性。材料一中写道:“考古发掘了江村大墓的8座外藏坑,出土陶俑、铜印、铜车马器及铁器、陶器等1500余件”,霸陵考古发掘中陶器较多,印证了材料二选文中的哪个句子?
    4. (4) 阅读古文时,可以借助不同的常用词积累方法理解词义。请根据提示完成下表。

      任务

      方法

      例句

      温馨提示

      词义

      字词解释

      成语推断法

      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

      延年寿

      字典查阅法

      以利民

      ①放松弓弦:②延缓;③解除;④毁坏、废弛。

      因声求义法

      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百金

      改容车(《周亚夫军细柳》)

      语法推求法

      然上召尉佗兄弟

      其筋骨《孟子》

      断句 (限断两处)

      ⑤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

    5. (5) 《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文笔简约爽利、人物绘声绘色。请你分别品析下面两个句子的语气,说说人物特点。

      A.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周亚夫军细柳》

      B.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史记·孝文本纪》

    6. (6) 小金看到“人民日报”公众号的推送文章《重大发现!汉文帝霸陵,找到了!》后,发了一条朋友圈,文案是“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材料三中诗句)。请你结合材料二的文意用现代汉语概述“唯拜汉文陵”的原因(两条即可)。
    7. (7)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人浮云亦是崩”出自唐代许浑的《途经秦始皇墓》(材料三),小东认为第二句中的“崩”字是秦始皇墓崩塌,你是如何理解的?
    8. (8) 《途经秦始皇墓》题目是“秦始皇墓”,三、四句却宕开笔墨去写汉文帝,这样做是否妥当?请结合诗歌,简要阐述理由。
  • 20. (2022八上·期中) 阅读

    [任务一]新闻阅读

    新华社罗马9月29日电(记者陈占杰)联合 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29日说,粮食损失和浪费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巨大挑战“,而进行创新性的收获后管理、实施农业及粮食系统数字化、重新规划粮食市场渠道等,为应对这一挑战提供了巨大潜力。

    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其他机构以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当天通过视频方式举行会议,迎接首个国际粮食损失和浪费问题宣传日。屈冬玉在致辞时说,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是所有人的共同责任,应从家庭以及教育孩子珍惜粮食开始。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致辞中表示,粮食损失和浪费从“道义上不可容忍”。世界有足够粮食养活所有人,但仍有6.9亿人挨饿,30亿人负担不起健康饮食。他呼吁全球齐心协力,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造福人类和地球。

    古特雷斯说,新冠疫情大流行凸显了世界粮食系统的脆弱性,并加剧了许多国家的粮食损失和浪费,“我们需要新的方法和措施“。他表示,首个国际粮食损失和浪费问题宣传日适逢联合国筹备2021年粮食系统峰会之时。各国应制定减损目标,衡量本国粮食损失和浪费的情况,采取大胆行动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

    2019年,第74届联合国大会将9月29日设立为国际粮食损失和浪费问题宣传日,并表示认识到“可持续的粮食生产在促进粮食安全和营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联合国指出,自2014年以来,全球受饥饿影响的人数一直在缓慢上升。在全球范围内,约有14%的粮食在收获后到零售前的环节被损失。在零售和消费环节,也有大量的粮食被浪费。

    [任务二]新闻采访

    近日,全球首款智能AR导览眼镜亮相杭州良渚博物院,某中学的小记者们对此很感兴趣,准备采访体验的游客。请结合[链接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链接材料]

    材料一:国庆前夕,杭州良渚博物院成为启用AR眼镜导览的博物馆,游客们可以通过AR眼镜,让文物“动起来“,看到更多的趣味内容。在良渚遗址公园,戴上AR眼镜后,游客可以在虚拟向导的指引下游玩,甚至还可以让古代的建筑群在遗址上“重现”。据悉,AR智慧导览将于国庆期间向游客免费开放,这几天已有部分游客抢先体验。

    (浙江新闻网)

    材料二:从外观上看,这副智能眼镜的大小跟普通墨镜差不多,可以折叠并能轻松佩戴。从内部来看,它搭载了AR智慧导览应用,能够为游客带来AR特效、数字沙盘、AR地图导览、虛拟导游等虚实结合的功能体验。戴上这款AR导览眼镜对馆内象牙权杖、刻符陶罐、半爿玉琮等部分指定文物展品进行扫描,便可了解展品的相关信息、背后的故事。

    观众通过AR眼镜可以有一种沉浸式的参观体验,在虚实结合的视觉场景中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可以说一台AR眼镜就是一座博物馆的百科全书。

    通过这款AR导览眼镜,游客能够看到根据真实比例和尺寸模拟复原的“历史建筑”,穿越时间和空间,感受千年文化的魅力。AR地图导览功能可以实时显示行车路线、重要参观点以及当前所在的位置和方向。利用AR眼镜的空间定位技术,还可以方便游客寻找洗手间、车站、AR参观点等,少走冤枉路。

    (来源:搜狐新闻,有删改)

    1. (1) 请给[任务一]的新闻内容拟写一个标题。
    2. (2) [任务一]新闻最后一段在结构上属于消息的哪一部分?有何作用?
    3. (3) 根据[任务二]中的材料内容,补充下面表格。

      时间

      2021年10月5日

      地点

      杭州良渚博物院

      采访对象

      AR眼镜体验游客

      采访目的

      采访方式

      直面采访

      采访问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