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德阳市第三高级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2-09-21 浏览次数:43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2分*24)
  • 1. 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大都以铭文的方式颂扬祖德,感念王恩,字数比商代有了明显的增加,也有一些青铜器记载了宗庙册命或赏赐中的诰、命、记、誓、训、颂等内容。这反映出西周(    )
    A . 文化传承意识增强 B . 书法艺术日益成熟 C . 宗法礼仪渐趋崩解 D . 青铜工艺水平提高
  • 2. 先秦古姓即为同祖,但到秦汉时,同姓并不一定同祖,同祖更不一定同姓,甚至普遍存在“武帝子据,立为太子,以母卫氏,遂称卫太子”之类的现象。这一变化反映了秦汉时期(    )
    A . 同源共祖观念的形成 B . 宗法血缘关系的弱化 C . 外戚政治势力的膨胀 D . 尊卑等级制度的消亡
  • 3. 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大败楚国后,在黄河以北的河阳举行诸侯会盟,并召周襄王参加。《春秋》将周襄王参加此次会盟记为“天子狩河阳”(“狩”是天子的大权之一,以狩猎为名巡视境内),这表明(    )
    A . 春秋时期诸侯兼并战争频繁 B . 周天子丧失了天下共主地位 C . 晋文公履行了分封制的义务 D . 《春秋》意图维护礼乐秩序
  • 4. 在西周诸侯青铜器铭文中,诸侯作为一国之君往往有两套称呼:一是“伯”、“子”等族内等级称呼,如“芮伯”“秦子”等;二是“公”“侯”等受命于天子的爵号,如“蔡侯”、应公”等。这反映出当时(    )
    A . 血缘关系是维系统治的纽带 B . 青铜铭文传承了政治文化 C . “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 D . 等级森严的贵族统治秩序
  • 5. 战国中期,有的诸侯国国君给予各级官吏不同数量的粮食或钱币,作为俸禄,官位的高低是确定俸禄多少的依据,故这一时期既出现了万石厚禄的高官,也出现了斗食的小吏。这说明该时期(    )
    A . 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B . 国君利用利益关系控制官吏 C . 中央对国家财政严加管控 D . 各级官员按照俸禄划分等级
  • 6. (2021高二下·天津期中) 西周文、武等先王注重“敬德保民”“明德慎罚”。春秋时期,孔子则从个体的人格修养出发,提出“修己安人”“泛爱众,而亲仁”,这反映了( )
    A . 儒家伦理道德始于西周 B . 个人道德修养的共同主张 C . 仁政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D . 重视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 7. (2020高二下·合肥开学考) 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
    A . 黄帝地位得到各族公认 B . 宗族观念逐渐强化 C . 民族认同意识正在形成 D . 世袭制度不断延续
  • 8. (2020高二上·静宁月考) “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被司马迁归本黄老、被刘向看作名儒。被今人称作是展现儒法之争的著作《盐铁论》认为:文学与贤良代表儒家,大夫与御史代表法家。东汉王充在《论衡·程材》中用“法家”一词指代法令或法律专家。据此可推知,法家 (    )
    A . 与儒家对立而失势 B . 思想内容较庞杂 C . 因提倡法治而闻名 D . 在先秦并未出现
  • 9. (2019·湛江模拟) 周代,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自由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史料记载“厉王虐,国人谤王”,郑子产作丘赋(军赋制度),国人谤之”。这反映出该时期(   )
    A . 统治者都很重视社会舆论导向 B . 国人的意见左右了国家的决策 C . 原始民主对当政者有制约作用 D . 政治体制具有近代民主的色彩
  • 10.   2001年11月9日,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依据文献资料和田野考古的鉴定研究,参考现代天文推算的结果及相关的测试数据,将我国已有纪年的历史由公元前841年向前推到公元前2070年。据此可知(    )
    A . 历史研究没有一个确定标准 B . 跨学科研究开始运用于史学领域 C . 文献记载较考古挖掘更可信 D . 传统史学研究方法得到拓展延伸
  • 11. (2019·江南模拟)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    )
    A . 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 . 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 C . 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 D . 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
  • 12.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秦交通状况的记述

    记述

    出处

    “有车马之好”“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游于北园,四马既闲”

    《诗经·秦风》

    赵国阳文君赵豹认为“秦以牛田,水通粮”,“不可与战”

    《战国策》

    秦人畤祠最早使用“木禺车马”。秦穆公遣大军“径数国干里而袭人”

    《史记》

    (嬴政)“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

    《汉书》

    据此可知,秦国(    )

    A . 民众依赖车马出行 B . 社会变革意识强烈 C . 军队以骑兵作战为主 D . 地理交通优于六国
  • 13. (2020高一上·松原月考) “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不师古,始罢侯置守。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官,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设郡守、郡尉、县令等以统地方。”材料主要表明秦朝(    )
    A . 等级制度日趋固化 B . 监察体制正式形成 C . 创立官僚政治体制 D . 郡国并行体制终结
  • 14. 汉朝时大都市近郊多有大面积菜圃,经营菜圃者的经济收益也较高。据《史记》记载:“名国万家之城,带郭……千畦姜韭,此其人与千户侯等”。据此可知汉朝(    )
    A . 农业中出现了专门化的生产 B . 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受到冲击 C . 地区性的经济中心城市形成 D . 等级观念因经济发展而淡化
  • 15. (2020高二上·运城期中) 对于汉初恢复分封制度,传统观点认为是刘邦鉴于秦朝单纯实行郡县制而导致短命而亡的教训;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基于楚汉战争时已分封诸王的事实;又有学者提出,刘邦深受传统宗法观念的影响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汉族恢复分封制的认识。(   )
    A . 都基于汉初巩固政权需要 B . 缺少与周代分封制的对比 C . 后期的观点更具有全面性 D . 研究视角差异影响着结论
  • 16. (2019·荆州模拟) 《晋书》卷九八《王敦传》载:“帝(司马睿)初镇江东,威名未著,(王)敦(山东琅琊人)与从弟导等同心翼德,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这一现象反映出(   )
    A . 六朝君主均出身寒门 B . 北方统治集团达成共识 C . 世家大族势力的影响 D . 东晋偏安政治局面建立
  • 17. (2020高二下·都昌期中) 秦朝规定了官方文书的表述标准,如“公室”“王室”称“县官”,“边塞”称“故塞”,“郡邦尉”称“郡尉”,“邦司马”称“郡司马”。这有利于(    )
    A . 隶书的全面推广 B . 儒家思想的传播 C . 边患危机的解决 D . 大一统思想的宣传
  • 18. (2019高二下·牡丹江期中) 西汉初年,贾谊重申周礼的重要性,对文帝提出“定礼制”,即对同姓王在制度、名号、衣饰、器物等方面提出具体的礼制来标示人们的等级身份。这一主张(   )
    A . 希望汉代重建西周的制度 B . 使儒学成为国家正统思想 C . 意在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威 D . 成为汉初政局动荡的根源
  • 19. (2020·模拟) 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道教修行方式包括:大量抄写经文,积累修为;想象自己仙境遨 游,并把这些经历用“一笔疾书”的方式记录下来。这在当时有利于(   )
    A . 印刷术的普及 B . 市民文化的兴起 C . 道教的正统化 D . 书法艺术的发展
  • 20. (2019高二下·大庆期末) 唐朝李氏属于关陇士族集团,武则天统治期间,修订《姓氏录》,禁止陇西李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赵郡李氏等豪族通婚。这些措施(    )
    A . 增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 . 清除了政治上的异己势力 C . 维护了关陇军事集团的利益 D . 促使了社会阶层的固化
  • 21. 下表是西汉西晋时期秦岭淮河以北、以南郡数统计


    全国所辖郡数

    秦岭淮河以北郡数

    秦岭淮河以南郡数

    西汉

    103

    74

    29

    西晋

    162

    86

    76

    此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A . 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 B . 政治中心实现了南移 C . 西汉王国问题已解决 D . 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
  • 22. 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形成了德主刑辅、先礼后刑的法律观念。东汉末年,在法律思想上出现了刑、礼比较的争论。曹操不单纯强调刑为先或礼为先,主张“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这反映了当时(   )
    A . 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了冲击 B . 法律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C . 儒学哲学化倾向日趋明显 D . 礼法并施思想有所发展
  • 23. (2017高二下·遂宁期末) 宋太祖“首定商税则例”,建立了上自三司,下至州县的征收体系,“自后累朝守为家法”;宋人更是将侵夺盐、茶商人利益的行为与违背祖宗家法相比拟,称“非独妨害客人兴贩,显是有违祖宗成法”。这些政策和认识(    )

    A . 遏制了官僚集团的腐败 B . 造成了政府财政收入的减少 C . 导致了经济思想趋于保守 D . 促进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
  • 24. 元代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各行省设丞相1员、平章政事2员、右丞1员、左丞1员、参知政事2员,采取群官圆署、集体议政方式,其中丞相、平章政事总领民政和军政,左、右丞和参知政事主管区内的具体行政事务。据此可知,元代(    )
    A . 中央政府过分集权 B . 政制缺乏制约机制 C . 行省权力大而不专 D . 地方行政体制混乱
二、非选择题(52分)
  •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是世界丝绸的故乡,据记载先秦时期丝绸生产已经兴起。从丝绸遗址分布看,黄河中下游、长江三角洲、川蜀盆地以及华南地区丝绸业出现比较早。由于历史等方面因素,丝绸生产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得到快速发展。随着纺织工具不断革新,在魏晋南北朝,丝织物品已经达到20多种。魏晋之后,丝绸生产重心逐渐向南转移。到宋朝,江南地区成为全国丝绸重要的产区。明清时期,江南一带出现丝绸专业市镇,丝绸也是对外贸易的重要输出商品,丝绸贸易成为我国和世界人民友好交往的纽带。

    ——摘编自朱新予《中国丝绸史》

    材料二:17—18世纪,大量中国的丝绸运往欧洲,因其充满异国情调的图案,给他们带来了关于中华帝国的形象化的联想。加上入华传教士书信中透露的信息,以及来华经商商人的渲染,一股对中国丝绸的狂热爱好便席卷欧洲,从而形成了“中国风”。在18世纪因法国路易十五的提倡获得了突出的发展,并迅速传播。“中国风”主要体现在18世纪的法国,里昂、都尔等城市是这类丝绸织物的生产重镇。

    ——摘编自袁宣萍《17—18世纪欧洲丝绸中的“中国风”》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丝绸开发利用的特点和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18世纪欧洲丝绸业流行“中国风”的背景和影响。
  • 26. (2020·泸县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主要神话故事概况

    上古时期

    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故事,歌颂正义、善良、勤劳、勇敢、乐观、毫迈的精神。

    夏商周时期

    掌权者以“天子”自居。商朝将历代商王编入神话世系表;西周时,随着《周礼》的出现,神仙们开始有了姓氏;东周更近一步,增补了夏朝的神话世系谱,明晰了华夏一脉夏商周三代相承的历史。

    秦汉时期

    推崇君权神授、天人合一。但又倡导不谈“怪力乱神”,扬仁孝抑神鬼,先秦神话典籍逐渐散佚,神话传说只能以宗教和民间的方式传承。

    魏晋时期

    魏晋时期百姓将精神寄托于鬼神之道,道教、佛教等宗教借此开始兴盛,华夏上古众神被边缘化,但没有消散,大部分融入宗教和民间神话体系。

    唐宋以后

    民间神话成为普通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其最高神仙是玉皇大帝,像是人间君王在神话故事中的映射,而天庭就像人间朝廷。一般认为神仙智慧高、品行好。普通的历史人物也被纳入神仙行列,关公、葛洪、尉迟敬德等等都可成为神仙。

    ——摘编自林响溪《古代中国神话考》和茅盾《中国神话研究初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 27. 【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庆历七年(1047年),王安石调任郑州(今浙江宁波)知县。鄞县本是个水利资源十分丰富的鱼米之乡,居然“旱辄连年”。其缘故固然在于水利工程年久失修,但王安石进而发现其深层原因则是“吏者因循”,“人力不至”,官吏甚至与豪强勾结,侵占、破坏水利资源。因此,他一方面加强廉政建设,奖惩结合,提拔廉吏;另一方面把抗旱作为第一要务,在全县范围内组织民众掀起水利建设热潮。其后鄞县“旱则滴水如油,涝则民居漂没”的问题大大缓减。鉴于鄞县无官学,王安石在这里创建了鄞县县学,并聘请名师主办。为了改变鄞人“信巫而不信医”的状况,他将朝廷颁布的医书《善救方》“刺石,树之县门外左”。当时两浙转运使司厉行损害百姓利益的禁盐之政,王安石拒不施行,且上书转运使为民请命。王安石离任后,民众“常相与传诵其事,指其迹而怀思之”,甚至为其立祠,以祭祀之。

    ——摘编自张邦炜《王安石的鄞县施政与熙宁变法之异同》

    1. (1) 根据材料,概括王安石鄞县施政的内容并指出其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鄞县施政的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